資源簡介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人教A版普通高中教科書數學必修第二冊第六章)一、教學目標1. 體驗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概念生成過程,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2. 能夠應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證明簡單的幾何命題二、教學重難點1. (重點)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內容敘述與理解2. (重點)用基底表示向量、用向量方法證明簡單的幾何命題3. (難點)證明幾何命題中的向量思想三、教學過程1.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概念形成過程1.1創設情境,引發思考【實際情境】物理學中的基本方法:受力分析與力的分解在物理學中,受力分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方式,而力的分解是受力分析的重中之重.力的分解隨著問題場景的變化而有所不同.考慮如圖所示的兩個物體,圖1中的物體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圖2中的物體放在光滑斜面上,兩個物體都受到同樣的拉力F(假設拉力方向與斜面不平行).問題1:試運用物理學知識將力進行適合的分解.追問:你在分解的時候使用了怎樣的向量運算法則?【預設的答案】如圖所示,預設為大部分學生的分解結果.【設計意圖】對于高一學生而言,力是最常接觸、最常處理的向量(矢量),采用之前已經學過的力的分解作為引入,能夠讓學生從熟悉的情境著手,引起學生的興趣.1.2探究典例,形成概念【數學情境】平面向量的分解問題2:選取平面內的任意兩個兩個不共線的向量,假設向量與都不共線,試將按的方向進行分解.【活動預設】(1)分組活動,首先讓學生嘗試將向量進行分解,然后交流成果.(2)教師講解,將本題的分解過程完整板書.以向量為對角線,根據所在直線作平行四邊形,則根據平行四邊形法則可找到向量在方向上的分向量.容易看出這兩個分向量分別與共線,根據共線向量定理,他們分別可以寫成的形式,其中都是確定且唯一的實數.于是,向量可以寫成如下的分解式:.同理將的分解方式也進行板書.題目中向量的方向如此設計,可能會使一部分初學的學生有困難,故合作交流時會提示“直線的無限延展性”.(3)展示信息技術作圖,用大量實例直觀展示同一平面內任意向量關于的分解過程.【設計意圖】創設數學情境,通過平面向量分解的實例,讓學生感受在數學學習中,平面向量的分解是規律性的一般問題,值得我們深入探究.問題2:對比力的分解的過程和向量分解的過程,你發現了什么共同特點?【活動預設】(1)引導學生歸納概括出問題的共同特征:給定兩個“方向”(教師適當明確為兩個“不共線的向量”,就能夠對向量進行分解,并且這種分解方式是唯一的)(2)展示并板書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內容.教師解釋定理中的要點:不共線、存在性、唯一性.【設計意圖】前面創設的實際情境與數學情境是為本節的重要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而服務的,需要通過清晰準確的敘述和解釋來抓住學生的思維,帶領學生更深刻的思考.2.初步應用,理解概念【活動】求解以下問題及變式.例1 如圖所示,是三角形的中線.試用表示變式 若是線段上靠近的三等分點,試用表示【預設答案】例1: 變式:問題3:觀察分解式兩基底的系數,你發現了什么?再分別觀察以及的位置關系,你又發現了什么?試討論并總結你的觀察.探究并證明以下問題:若在直線上有一點,滿足,試用表示【預設答案】教師將該結論板書總結:三點共線的重要結論【題后小結】用基底表示向量的一般過程:選定基底,分析圖形結合圖形,向量運算保留結果,未完繼續【設計意圖】(1)初步熟悉用基底表示向量的一般過程,回顧向量運算法則.(2)借助階梯式的設問,一步步深入探究關于三點共線的結論,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與問題解決意識.【跟蹤訓練】1.在平行四邊形ABCD中,設,,試用基底表示,.2.已知點是△所在平面內一點,若=+,則△與△的面積之比是________.【活動】首先獨立思考以下問題,然后跟隨老師解決問題.例2 如圖所示,是三角形的中線,試用向量方法證明: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預設答案】略問題4(問題鏈):想要用向量方法證明這個命題,首先需要做到什么?(選取兩個不共線的向量)這個向量怎樣選取比較合適?(已知條件中給出長度、角度等數值時)在選取向量之后,我們怎樣向問題靠攏?(證明是直角)在向量運算中,證明垂直與怎樣的運算是等價的?(證明數量積為0)在完成計算后,還需要做怎樣的步驟才算解決問題?(將向量運算結果重新翻譯為幾何命題)通過問題鏈完成邏輯梳理后,教師板書完整過程.(或者隨著問題鏈逐步板書)【題后小結】用向量方法證明簡單的幾何命題的一般過程.選定基底,表示向量翻譯命題,向量運算反譯結果,得出結論【設計意圖】(1)利用問題鏈,經歷運用向量證明簡單幾何命題的過程.(2)回顧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核心——基底,以及向量的運算律.體會圍繞基底進行向量運算的過程.3.課后總結,結構搭建【回顧總結】我們在本節課中學習了如下知識: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內容用基底表示向量的一般方法三點共線的重要性質用向量方法證明簡單的幾何命題【設計意圖】再次回憶、回顧本節課所學內容,鞏固加深印象,為后續學習做準備.3.拓展提升,超越自我思考 如圖所示,在三角形中,為線段上靠近的三等分點,為中點,,相交于點.試用表示.【設計意圖】供學有余力的同學研究.四、課外作業課本P27 練習1-3;本學案的“跟蹤訓練”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