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跳吧!跳吧!》教學目標:1、 了解波爾卡舞曲的形式特點,感受音樂與舞蹈的聯系。2、 在律動中感受音樂的特點。3、 能用熱情歡快的情緒和輕快有力的聲音演唱歌曲。教學重難點:切分節奏的學習一、導入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斯洛伐克民歌《跳吧!跳吧!》(播放音樂《跳吧!跳吧!》)師:你們從音樂中聽到了什么 生:…………(唱歌、跳舞、喝酒、吃面包)師:大家開心的聚集在一起參加一場熱鬧的篝火晚會,由此可見,這首歌的情緒是歡快、活潑的。師:這樣一首歡快的音樂由兩個部分組成。…………師:現在有這樣兩個圖案,圓點表示音樂的情緒歡快活潑,你們認為與歌曲的哪個部分對應呢 生:…………(第一部分)師:圓弧線表示音樂連貫舒緩,更具抒情性,這又和歌曲的哪個部分對應呢?生:…………(第二部分)師:現在讓我們繼續來聽音樂,我們可以邊聽邊動一動。圓點的部分可以配合上這樣的聲音,比較捻指、響舌、拍手;圓弧線的地方我們可以在胸前擊掌畫圓。(播放音樂《跳吧!跳吧!》)師:從你們剛剛的笑臉和動作,感覺你們似乎也加入了那場晚會。瞧!你們一個個笑得多開心!再笑一笑給我看看!這么燦爛的笑容再加上笑聲一定很爽朗。…………師:你們大家笑得合不攏嘴,眼睛都快笑沒了。(板演笑臉)師:要是邀請我去參加,我也會放聲大笑的(哈 哈 哈)師:你們也能這么笑嗎?…………師:我們的笑聲就和這張笑臉是一樣的,左眼忽閃,快而干脆;嘴巴大大,力度最強;右眼忽閃,趕緊收尾。師:想著最快樂的的事情,大聲笑出來吧。生:………… (哈 哈— 哈)師:笑的真帶勁兒,現在我把笑臉放到歌詞中,我來讀前兩小節歌詞,你在笑臉的地方笑出聲來配合我。………… 二、新授1、師生配合笑臉接龍2、第一部分教學師:同學們真有激情,一下子也激發了我想變魔術的欲望,孫悟空有72變,今天徐老師也帶來了好幾變,現在我要展現我的第一變了。(請把眼睛快閉上快閉上)師:看,我把笑臉變成了歌詞,我們一起來有節奏的讀一讀。(師生合作讀歌詞)……師:現在我要展示第二變。(請把眼睛快閉上快閉上)我讓笑臉唱出了美妙的旋律,你聽。師: 5 4 4……師:同學們,你們有沒有發現,這四個樂句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師:5 4 3 2 4 3 2 1生:…………師:他們的音高像階梯一樣一級一級往下走。這樣的創作手法叫做級進下行。師:一起跟隨我唱一唱。…………師:完整把每個樂句演唱兩遍。…………師:(請把眼睛快閉上快閉上)能找到剛剛的四個樂句嗎?它們出現在了每一樂句的后兩個小節,現在我來唱前面兩個小節,你們唱后面兩個小節。(歌譜接龍)…………師:換個角色再來一次,你唱前,我唱后。…………師:我相信你們現在肯定能完整地演唱了,聽好前奏,做好準備。…………師:現在提個要求,你們只張嘴巴,不出聲,試著自己來把歌詞填上。…………師:把聲音放開一點點,讓我聽到你們的聲音。…………師:還記得剛剛的圓點嗎?這一部分活潑輕快,就要求我們用輕快富有彈性的聲音輕聲演唱,試著在演唱的時候去找這樣的感覺。(播放第一段伴奏,學生跟唱)……師:同學們的聲音真不錯,已經開始漸漸投入到音樂中了,那邊的晚會也進入了高潮,一堆龐大的篝火燃燒起來了。(播放第二部分音樂)……3、第二部分教學師:你們能想象一下在篝火邊的他們在干什么嗎?生:…………師:是的,他們手拉手圍著篝火跳起來了,此刻我也加入到了他們的隊伍,和他們手來收跳起來了。(再次播放后半部分音樂,跟隨音樂動起來)師:我們的手拉在一起,時而高時而低,你知道我們的手是跟隨著音樂的什么在走嗎?生:音高師:一起來看看這四個樂句,跟著我唱一唱。(出示第二部分的旋律音高圖譜)師:完整地演唱一遍。…………(出示第二部分整體的樂譜)師:現在出現了這樣四個樂句,觀察一下哪兩句相同,哪兩句相似呢?仔細看看生:…………(1、3相同;2、4相似)師:既然是相似,那肯定就有不同之處,不同在哪個小節呢?生:…………(每一樂句的最后一小節)師:它們分別應該這么唱。…………師:自己試著輕輕把啦填進去。……師:這一部分剛剛我們選擇了圓弧線,圓弧線表示音樂連貫舒緩,更加具有抒情性。聽我來演唱。(邊做動作邊演唱)……師:你們發現沒有?我用圓弧線畫出了大圓和小圓,我歌唱的情感也跟著它們在走。師:一起來用這樣的手勢提示自己應該怎么演唱。…………師:我們班同學對音樂的情感體驗真的很棒, 現在我們完整地來齊唱第一段,再試著把第二段歌詞填進去。4、總結師:今天我們與一張笑臉相伴,這張笑臉在音樂中叫做切分音。5、拓展師:斯洛伐克人民不僅能唱而且能跳,他們在波爾卡舞曲中多次的使用了切分節奏,現在就讓我們通過一段視頻來感受一下波爾卡舞曲的風格。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