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蝸牛與黃鸝鳥》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學生能充分感受臺灣音樂的風格特點,并能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懂得不能像黃鸝鳥那樣自以為是,要在生活中要學習蝸牛不畏艱難,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2.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生能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表現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舍的蝸牛的形象,并能夠續寫故事;3. 能夠準確而熟練的演唱《蝸牛與黃鸝鳥》,以及掌握歌曲中出現的節奏型和換氣記號。教學重點:能夠準確而富有感情的的演唱《蝸牛與黃鸝鳥》;教學難點:學生能用不同的音色和語氣表現歌中驕傲自大的黃鸝鳥和鍥而不舍的蝸牛的形象,并能夠續寫故事。學情分析:本節課所教學生是小學四年級的孩子,對音樂節奏有一定的學習,但對節奏的把握還是不準確得加強練習才能運用準確。歌曲用寓言的形式來告訴學生一些道理,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新鮮感,從而達到托物言志的效果,學生易接受。教學過程:一、導入師:今天,老師先給大家講一個故事(配圖敘述)。春天來了,果園里的葡萄樹吐出了嫩綠的新芽,不遠處一只蝸牛一步一步地朝著葡萄樹爬行。這時,樹上的兩只黃鸝鳥嘻嘻哈哈笑了起來:“蝸牛呀蝸牛,葡萄成熟還早著呢,你急著上來干什么 ”蝸牛不緊不慢地說道:“黃鸝鳥兒不要笑,我天生爬行速度慢,等我爬上葡萄樹,葡萄也就成熟了。”師:老師講的故事好聽嗎?有位作曲家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大家想不想學呀?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首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吧!二、新授1.請大家談談自己所知道的臺灣方面的知識。課件出示中國地圖,指出臺灣的地理位置、風土人情等,師簡介臺灣。師:在我國的東南海域上,有一顆璀璨的明珠,它就是我國的寶島——臺灣。臺灣四面環海,四季如春,水稻、甘蔗、樟腦是臺灣的“三寶”。臺灣還是世界聞名的蝴蝶王國。臺灣不僅以它獨特的風景吸引著世界各地的人們,它的文化底蘊也相當的豐厚。 m,請保留此標記。)2. 學習歌曲:(1)初聽歌曲,并思考問題。師:請大家想一想,歌曲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它是用什么樣的速度和情緒演唱的?(2)再聽歌曲并跟著輕輕哼唱,加上手打節拍,搖頭等動作來感受節奏律動。(3)大聲跟唱,體會歌詞意味。(4)男女對唱,輪唱等各種方式來使用不同語氣及情感來演唱。4.分組討論:創編葡萄樹成熟以后的故事。 隨后交流演唱學生創編的歌詞。師:同學們編得可真好,在生活中我們也要學習牛的什么精神呢?請學生來總結。 三、小結:師:通過學習這首歌,你知道了什么道理呢?(我們要向蝸牛學習,堅持不懈,不懼怕嘲諷,努力做自己的事情。不要學黃鸝鳥,嘲笑別人,不思進取。或我們要學習蝸牛“笨鳥先飛”的道理,要比別人早早地開始努力,奔向自己的目標)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