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幸福拍手歌》教學設計課題:人音版小學四年級上第七課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用輕巧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幸福拍手歌》,在演唱與編創活動中掌握附點八分音符知識,能用豎笛吹奏歌曲。2、過程與方法: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歡快的情緒;通過創編第4段歌詞,激發學生的創造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唱歌曲《幸福拍手歌》,使學生能用音樂表現自己的開心,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開心。學情分析四年級學生學習態度積極,學生思維敏捷,接受能力較強,對于新事物有很強的興趣,在音樂的歌曲演唱教學中能夠積極主動地運用音樂歌唱方式來演唱,做到聲情并茂。教學重難點:感受音樂作品歡快的情緒,用歌聲及恰當的肢體語言表現這種情緒。教學過程:一、課前豎笛基本練習二、導入用兩段不同情緒的樂導入新課。老師:“同學們,今天學習新課之前我們先聽兩段音樂,仔細聽兩段音樂有什么不同?”學生回答,老師總結速度不同 情緒不同。不同的速度和不同的節奏型,形成了歌曲不同的音樂情緒。三、出示學習目標四、新課學習1、初聽音樂,加入動作感受歌曲歡快的歌曲情緒。問題:歌曲旋律有什么特點 歌曲的速度和節奏型形成了歌曲歡快的情緒。介紹歌曲的作者。2、板書節奏型,了解弱起小節,了解八分附點音符。3、老師按節奏讀歌詞。老師:“同學們能不能按照節奏讀一讀歌詞呢?”要求:學生試一試。哪些句子讀的不好,提出來,大家一起解決。4、學生跟錄音范唱輕聲唱一唱。要求:積極唱好八分附點音符節奏。5、用“嚕”跟琴模唱旋律6、完整演唱歌曲。7、跟伴奏演唱歌曲。三、創造表現1、“同學們唱得真好,你們還可以用什么動作來表達自己幸福的情感與心情嗎?請同學們自主編寫第四段歌詞。2、自由討論3、學生上來唱,其他的同學配合做動作。4、用豎笛演奏歌曲。四、完美結課時間過得真快,馬上就要下課了,老師希望大家每天都幸福開心,希望大家能用音樂表現自己的開心,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開心。教后反思 :《幸福拍手歌》是一首膾炙人口的兒童歌曲。弱起和連續的附點節奏是本首歌曲教學的難點,學生很難掌握。通過課后我認為在教學時不能簡單枯燥的給學生講何謂“弱起”,而只是要求學生感受到連續附點使歌曲充滿活潑、歡快、跳躍的情緒。我改變了這種理論分析式教學換以愉快體驗式教學,學生一下子變得頭腦靈活思維敏捷起來,我讓學生多聽反復聽各種形式聽,帶著要求聽,讓學生在整體聽唱的基礎上再用分句摸唱法學唱歌曲。我組織學生通過合作來再現歌曲形象,對歌曲進行演唱表演。我引導學生拍手、跺腳、拍肩、握手師生一起表演。本節課我希望孩子們能用音樂表現自己的開心,也能從音樂中感受到開心。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