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1節(jié) 基因工程及其技術第1課時通過動畫演示和小組討論,闡明限制酶、DNA連接酶和載體的作用。01通過資料分析和科學史的學習,闡明基因工程的概念和發(fā)展歷程。02通過了解基因工程的發(fā)展歷程,認同基因工程的誕生和發(fā)展離不開多個學科的理論研究和技術創(chuàng)新。03我國是棉花的生產(chǎn)和消費大國,棉花在種植過程中常常會受到棉鈴蟲的侵襲,這會使棉花大量減產(chǎn)。大量施用農(nóng)藥不僅提高了生產(chǎn)成本,還可能造成農(nóng)產(chǎn)品和環(huán)境的污染。如果能培育出自身能抵抗棉鈴蟲的棉花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棉花本身不具有“殺蟲基因”,而蘇云金桿菌有一種“殺蟲基因”,它能通過編碼產(chǎn)生抗蟲蛋白來殺死棉鈴蟲。基因工程怎樣就能獲得抗蟲棉?一、基因工程是在多學科基礎上發(fā)展而來的任務一:閱讀課本p86相關內(nèi)容,總結(jié)基因工程發(fā)展的歷程,完成下列表格。時間 科學家 發(fā)現(xiàn)1957 科恩伯格 首次在大腸桿菌中發(fā)現(xiàn)了 聚合酶1967 羅思和海林 斯基 發(fā)現(xiàn)轉(zhuǎn)運工具——______(細菌擬核之外一種具有___________能力的__________分子);其他科學家發(fā)現(xiàn)了__________1970 特明和巴爾 的摩 在 “腫瘤”病毒中發(fā)現(xiàn)了逆轉(zhuǎn)錄酶史密斯 從流感嗜血桿菌中分離到一種特異性很強的__________________質(zhì)粒環(huán)狀DNA連接酶自我復制限制性內(nèi)切核酸酶時間 科學家 發(fā)現(xiàn)1972 伯格 首次實現(xiàn)了 DNA 分子______重組1973 科恩 將大腸桿菌不同的質(zhì)粒重組,并轉(zhuǎn)化大腸桿菌,獲得了成功1973 科恩和博耶 將非洲爪蟾核糖體蛋白基因的 片段與大腸桿菌的質(zhì)粒進行重組,再用重組質(zhì)粒轉(zhuǎn)化大腸桿菌,成功轉(zhuǎn)錄出相應的 ,這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76 — 科學家用質(zhì)粒為載體,將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基因轉(zhuǎn)入大腸桿菌,并于1977年首次生產(chǎn)出生長激素釋放抑制因子1977 桑格 測定了一種噬菌體的基因組序列,人類首次對____________的核苷酸排列順序進行測定真核生物的基因可以在原核生物中進行表達完整基因組體外下列為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棉的簡要過程:蘇云金芽孢桿菌提取抗蟲基因普通棉花(無抗蟲特性)棉花細胞(含抗蟲基因)與運載體DNA拼接,導入棉花植株(有抗蟲特性)表達思考1:根據(jù)抗蟲棉培育的簡要過程,你能總結(jié)出什么是基因工程,以及基因工程需要哪些工具嗎?1.基因工程概念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操作環(huán)境 ______操作方法 人工“______”和“______”操作過程 將外源目的基因與載體 進行組合形成__________,然后導入__________,并使其在受體細胞中______操作原理 基因重組目的 產(chǎn)生人類需要的__________體外剪切拼接重組受體細胞表達基因產(chǎn)物2.基因工程基本工具:“分子剪刀”:限制酶“分子黏合劑”:DNA 連接酶“分子搬運工”:載體(1)“分子剪刀”——限制性內(nèi)切核酸酶來源:主要是從原核生物中分離純化出來的功能:能識別 DNA 分子上特定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并使每條鏈中特定部位的兩個脫氧核苷酸之間的磷酸二酯鍵斷開結(jié)果:形成黏性末端或平末端5’5’3’3’5’3’3’5’EcoR I(在 G 與 A 之間切割)中軸線黏性末端Sma I(在 G 與 C 之間切割)平末端中軸線錯位切平切常見的兩種限制酶——EcoRI 限制酶和SmaI 限制酶 EcoRⅠ黏性末端 黏性末端動畫演示SmaⅠ平末端 平末端動畫演示1.你能推測限制酶存在于原核生物中的作用是什么嗎?2.為什么限制酶不剪切細菌本身的DNA?缺乏特定的核苷酸序列或該序列被修飾破壞外源DNA,保護自我小組討論1:5’—G3’—CCTAG①5’—T3’—ACTAG②5’—3’—CTAG③GATCC—3’G—5’GATCA—3’T—5’GATC—3’—5’④⑤⑥5’—TGATCA—3’3’—ACTAGT—5’5’—GATC—3’3’—CTAG—5’5’—GGATCC—3’3’—CCTAGG—5’小組討論2:哪些片段是由同一限制酶切割得到?分布:廣泛存在于各種生物體內(nèi)作用:將被酶切的DNA片段拼接成新的DNA分子,在DNA復制、修復以及體內(nèi)外重組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常用種類及作用:種類來源作用相同點 E.coli DNA 連接酶T4 DNA 連接酶大腸桿菌T4 噬菌體只能將具有互補黏性末端的DNA片段連接起來,不能連接具有平末端的DNA片段既可以連接雙鏈DNA片段互補的黏性末端,又可以連接雙鏈DNA片段的平末端(但連接平末端的效率相對較低)恢復的都是磷酸二酯鍵(2)“分子黏合劑”——DNA連接酶AGCCTGAGCCTG氫鍵TGACCGTGACCG磷酸二酯鍵磷酸二酯鍵動畫演示A A T T GCAATTAATTD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聚合酶DNA聚合酶注意:DNA連接酶不能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到DNA鏈上!動畫演示DNA連接酶 DNA聚合酶相同點 作用實質(zhì) 化學本質(zhì) 不 同 點 模板作用對象作用結(jié)果用途都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鍵都是蛋白質(zhì)不需要需要形成完整的重組DNA分子形成DNA的一條鏈基因工程DNA復制DNA連接酶與DNA聚合酶的比較只能將單個核苷酸連接到已有的DNA片段上,形成磷酸二酯鍵在兩個DNA片段之間形成磷酸二酯鍵酶 作用 作用的化學鍵DNA連接酶DNA聚合酶解旋酶DNA水解酶RNA聚合酶下列相關酶的生理功能及作用的化學鍵比較連接兩個雙鏈DNA片段磷酸二酯鍵將單個脫氧核苷酸連接在DNA的一條鏈上磷酸二酯鍵打開DNA雙鏈上的氫鍵氫鍵將DNA水解為游離的脫氧核苷酸磷酸二酯鍵以DNA分子的一條鏈為模板,催化核糖核苷酸形成mRNA磷酸二酯鍵作用:常用的載體:質(zhì)粒(最常用)λ 噬菌體的衍生物動植物病毒等(3)“分子搬運工”——載體將外源基因送入受體細胞①質(zhì)粒的結(jié)構(gòu):裸露的、結(jié)構(gòu)簡單、獨立于真核細胞細胞核或原核細胞擬核DNA之外,并具有自我復制能力②質(zhì)粒的來源:質(zhì)粒存在于細菌和酵母菌等生物細胞中,最常用的是大腸桿菌質(zhì)粒③質(zhì)粒的本質(zhì):環(huán)狀 DNA 分子常見的載體——質(zhì)粒1、能否用SARS病毒作為基因載體?2、作為載體,若沒有插入位點將怎樣?3、攜帶目的基因的載體是否進入了受體細胞,如何鑒定?4、假如目的基因?qū)胧荏w細胞后不能復制,將怎樣?不能不能進行DNA的重組載體上應有標記基因可能造成基因丟失小組討論3:歸納載體必備的條件:①在受體細胞中能保存下來并能大量復制;②有一個至多個限制酶切割位點,供外源基因插入;③有標記基因,便于篩選含重組 DNA 的細胞;④對受體細胞無害,不影響受體細胞正常的生命活動。基因工程的工具限制酶主要存在于原核生物中具有專一性(識別序列)切開DNA分子的磷酸二酯鍵DNA連接酶連接磷酸二酯鍵種類E.coliDNA連接酶T4 DNA連接酶載體具備的條件結(jié)構(gòu)簡單,大小適中對受體細胞無害;能在宿主細胞中自我復制并穩(wěn)定存在;具一個至多個限制酶切位點具標記基因質(zhì)粒、λ噬菌體衍生物、動植物病毒等1.對下圖所示黏性末端的相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CA.甲、乙、丙的黏性末端是由各自不同的限制酶催化產(chǎn)生的B.甲、乙的黏性末端可形成重組 分子,但甲、丙之間不能C. 連接酶作用位點在 處,催化磷酸基團和脫氧核糖之間形成化學鍵D.切割甲的限制酶不能識別由甲、乙片段形成的重組 分子2.[多選]下列對限制酶和 連接酶的理解,錯誤的是( )A. 限制酶能在特定部位的兩個核苷酸之間切斷磷酸二酯鍵B. 連接酶可以恢復 分子中的氫鍵,將兩條 片段的黏性末端之間的縫隙連接起來C. 在基因工程操作中,可以用 聚合酶代替 連接酶D. 限制酶廣泛存在于動植物體內(nèi),微生物內(nèi)很少分布B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