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一單元 珍惜青春時光第一課 青春正當時第一框 青春的邀約基礎訓練1.青春,帶著一份特殊的邀約,款款而來,給我們帶來了一系列的變化。下列屬于青春期心理變化的是( )①認知能力得到提高 ②性的發育和成熟③體內機能的增強 ④自我意識不斷增強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七年級開學后,學校組織學生進行體檢,量身高時小美有些煩惱,你會對她說( )A.只要吃好睡好,就能很快長高B.趕快吃增高的藥,否則就長不高C.個子矮是天生的,煩惱也沒有用D.發育情況各不同,要正視身體變化3.在“青春話語”主題班會上,同學們分享了自己的感受。以下內容中,體現“閉鎖與開放”矛盾心理的是( )A.我不喜歡爸爸媽媽干涉我的事情。但是,當我遇到麻煩時,還是渴望他們幫忙B.我從小學四年級開始學習舞蹈,還獲過獎呢。但班長讓我在聯歡會上給大家表演,我卻不敢了C.寒假過后,我的體重增加了不少,好郁悶啊D.升入初中以來,我不愿意對別人講心里話了。其實我挺希望有人能理解我的4.某校一名七年級女生在她的作文中寫道:“煩惱像天上的星星,像海邊的貝殼,數也數不盡。”當青春期的煩惱和苦悶出現時,我們不妨試試自我調節,比如( )①嘗試寫日記,記錄自己的想法②遇到煩惱自己承受,不向他人傾訴③暗示自己“這對我也是種鍛煉”④進行一場酣暢淋漓的羽毛球比賽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閱讀材料,完成下面任務。2024年“5·25我愛我”心理健康節,小艾同學參加了學校舉辦的主題為“擁抱自己,溫暖他人”的體驗活動。這是小艾同學在體驗活動中的內心獨白:我想參加“擁抱自己”的活動,進入初中后,雖然我學習勤奮,做事認真,但我總覺得自己很土氣;有時我會學著別人的樣子講話、做事,這又讓我覺得很累;我想做更真實、更好的自己,我要去尋找答案。請你結合小艾的內心獨白,幫助小艾走出困境。能力提升6.“現在是青春期,有很多奇怪秘密,答應我不要把煩心事留給記憶……”青春期的到來,讓我們的身心都發生了一些變化,讓人歡喜讓人憂。下列同學所說的變化屬于青春期生理變化的是( )①小強:我在假期堅持鍛煉,又長高了②小汪:我參加了冬令營,孤僻性格有所改善③小明:我的喉結變得很突出,是不是生病了④小美:最近我的臉上冒出很多痘痘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進入初中后,小玉看到別的女生都出落得亭亭玉立,自己卻橫向發展,相比起來就像一只“丑小鴨”。為此,她整天郁郁寡歡,內心充滿矛盾和煩惱。如果你是小玉的好朋友,你會勸慰她( )①要正確對待生理變化,不自卑、不焦慮②青春的美是內在美,沒必要追求外在美③要積極面對青春期煩惱,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④不嘲弄他人的生理變化,是對他人的尊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根據某校初中學生“我心中的美”認知情況調查數據,我們能得出的結論是( )A.內在美比外在美更為重要 B.文化修養高才是真正的美C.學生們都追求外在儀表美 D.多數學生存在著審美偏差9.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廣大青年要繼承和發揚五四精神……在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中展現青春作為、彰顯青春風采、貢獻青春力量,奮力書寫為中國式現代化挺膺擔當的青春篇章。”這說明我們應該( )A.接受青春邀約,放飛青春夢想 B.放任青春沖動,享受青春激情C.閉鎖自己內心,保護青春秘密 D.穿上奇裝異服,展現青春風采10.下面是曉東的青春日記片段,請你和他一起感悟青春。片段一我最近有些苦惱:身邊的同學們紛紛長個子,我卻還是那么矮,郁悶極了;同桌說我像一個球,我既生氣又難過……我好像找不到原來那個自信的我了。片段二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現在特別抵觸和父母交談,但又很希望他們能主動理解我。我經常在班級舉行的文藝活動中一展歌喉,但老師推薦我去參加市里舉行的歌唱比賽時,我卻不敢去了。(1)根據片段一,曉東應如何對待他的身體變化?(2)根據片段二,請你出謀劃策,幫助曉東化解內心矛盾。參考答案1.B 2.D 3.D 4. C5.①可以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接納和調整自己。②可以求助老師、家長和心理醫生,化解煩惱,解決問題。③學會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6.C 7.C 8.D 9.A10.(1)曉東要正確對待生理變化。在青春期,我們身體發育的節奏各不相同,曉東不要為自己的生理變化而焦慮或自卑。(2)①要積極面對青春期心理矛盾和困惑。②可以參加集體活動,在集體的溫暖中接納和調整自己。③可以求助老師、家長和心理醫生,化解煩惱,解決問題。④學會自我調節,成為自己的“心理保健醫生”。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