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四章 人與環境第1節 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本節聚焦】1.人口增長對生態環境有哪些影響?2.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這對人類的生存以及可持續發展有哪些影響?3.怎樣從我做起保護生態環境?問題探討某同學假期來到幾乎沒有工礦企業的青海省茶卡鹽湖旅游,這里被稱為“天空之鏡”, 湖水清澈、大氣透明。聯想到自己生活的大城市時常發生霧霾,他認為,沒有人類干擾的自然環境就會很好。次年,他到了幾個海濱城市旅游,發現這里經濟發達、環境優美。他認識到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似乎并不矛盾。2.人類活動為什么會對環境產生影響?不是。人類活動可能破壞環境,也可能改善環境。美麗的茶卡鹽湖討論:1.人類活動一定會破壞環境嗎 人類從環境中獲取資源,并產生大量廢物。在生物圈中,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存在緊密而復雜的相互聯系。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人類從環境中獲取資源,并產生大量廢物。在生物圈中,人口、資源、環境和發展存在緊密而復雜的相互聯系。如果將人類為了維持自身生存需要的物質等,換算為相應的自然土地和水域面積,就是生態足跡。什么是生態足跡?生態足跡主要包括哪幾個方面?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1.生態足跡(1)概念:生態足跡又叫 。是指在現有技術條件下,維持某_________(一個人、一個城市、一個國家或全人類)生存所需的 和。生態占用人口單位生產資源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415211200133455000土地資源水資源消耗40噸垃圾裝滿兩個集裝箱吸納吸納1個人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2)舉例換算(以一個人為例):②排放的CO2總量①糧食消費量吸收這些CO2所需要的森林、草地或農田的面積。生產糧食所需要的耕地面積1.生態足跡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 建設用地 ∣表示交通設施、住房、工業建筑物、水電庫區等人類基礎設施所占用的土地面積。∣ 碳足跡 ∣表示扣除海洋對碳的吸收量之后,吸收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積。∣ 林地 ∣表示生產木材、紙漿、薪柴等林木產品所需的林地面積。∣ 漁業用地 ∣表示支持水產品生產所需的水域面積。∣ 耕地 ∣表示用來種植人類消費的作物、油料、橡膠以及生產牲畜飼料等農產品所需的農田面積。∣ 草地 ∣表示生產肉、奶、毛、皮等畜牧產品所需的草地面積。(3)內容:1.生態足跡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思考討論:1.人類的生態足跡越大說明什么?2.生態足跡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一個人只吃素和只吃肉所占用的生態足跡是否相同?為什么?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1.生態足跡(4)特點:①生態足跡的值越大人類所需資源越多對生態和環境影響越大因此,為了減小生態壓力,應_____生態足跡的值減小②生活方式不同,生態足跡的大小可能不同。例如<>原因:開車占用更多的( ),并且開車需要( )建設用地吸收尾氣需要森林面積原因:養牛需要( ),并且養牛比種菜排放( )更多CO2草地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旁欄思考】為什么食用牛肉會比食用蔬菜產生的生態足跡要大?(從能量流動和溫室氣體方面的差異來思考作答)能量是逐級遞減的,營養級越高,在能量流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產生的CO2就越多,所需生產資源和吸納廢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積就越大。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的關系:人口增長生態足跡______增大生態足跡______增大生態足跡增大導致造成需求供給思考: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環境壓力有哪些呢?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2.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環境壓力:思考●討論: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環境壓力【資料1】18世紀50年代以來世界人口增長情況,以及未來幾十年的預測情況(總量/10億全球公頃)生態盈余生態赤字生態承載力總量生態足跡總量20世紀70年代以來,全球進入生態超載狀態【資料2】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生態盈余生態承載力(單位:全球公頃)——人類對資源的需求。——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生態足跡(單位:全球公頃)生態足跡生態承載力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生態赤字生態足跡生態承載力生態足跡(單位:全球公頃)——人類對資源的需求。生態承載力(單位:全球公頃)——地球提供資源的能力。一、人口增長與生態足跡(總量/10億全球公頃)生態盈余生態赤字生態承載力總量生態足跡總量1.發達國家經濟發展快、人口增長慢, 是不是人均生態足跡就小呢?不一定,生態足跡與人的消費水平和生活方式有關。2.研究表明,目前生態承載力比1961 年增長約30%的主要原因是農業的發展。那么,未來可采取哪些措施提高生態承載力?①保護耕地;②提高農業生產效率;③開發新能源;④提高能源利用率;⑤發展循環經濟;⑥建立資源節約型的生產和消費體系等思考●討論: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環境壓力二、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合作探究二:請同學們自主閱讀教材P85-88,小組合作思考討論完成問題。1.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主要有哪些?2.這些問題的成因?危害?防治措施有哪些?3.為什么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二、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臭氧層破壞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喪失環境污染水資源短缺全球氣候變化二、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生態問題 原因全球氣候變化 等溫室氣體的大量排放(化石燃料的燃燒、水泥的生產)冰蓋融化、海平面上升水資源短缺 人口劇增, 嚴重臭氧層破壞 等物質的大量排放土壤荒漠化 人類活動,植被的 ,土地退化生物多樣性喪失 生物生存的 被破壞環境污染 包括 、 、 。CO2污染氟氯烴、哈龍破壞環境大氣污染水體污染土壤污染二、關注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思維訓練:辨別“偷換概念”幾年前,某地建起一家金屬冶煉廠,此后,工廠周邊的水稻產量明顯下降。農民認為冶煉廠排放的廢氣導致了農作物減產。環境工作者的研究表明,冶煉廠周圍的大氣透明度明顯下降。冶煉廠方面認為,水稻產量下降的責任不在他們,因為他們排放的廢氣是經過處理的,檢驗報告顯示,這些廢氣不會毒害人體,更沒有證據表明他們排放的廢氣對水稻有毒害作用。嘗試運用已有的知識和思維技能,反駁冶煉廠方面的觀點。使農作物減產不一定要“毒害”農作物,影響農作物的生長條件也可引起農作物減產;不毒害“人體”的廢氣不一定也不危害水稻。感謝您的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