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河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政治試題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一、單選題1.“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乃成寶器。人之學問知能成就,猶骨象玉石切磋琢磨也。”意思是骨頭要經過切,象牙要經過磋,寶玉要經過雕琢,石頭要經過磨,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寶器。人的學問、知識、能力,就像加工骨頭、象牙、寶玉、石頭一樣,要經過反復切磋琢磨才能形成。材料告訴我們( )①正確認識事物的發展趨勢有利于改造世界②量的不斷積累是事物發生質變的必要準備③把量控制在一定范圍有利于保持性質穩定④量變只有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引發事物的質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作為國家“東數西算”八大樞紐節點之一,貴州緊盯算力、賦能、產業三個關鍵,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新機,打造面向全國的算力保障基地。如今,20個大型及以上數據(算力)中心相繼落地貴安新區,聚集大數據及關聯企業超1000家,綜合算力水平位居全國前列。貴州的成功得益于( )①抓住主要矛盾,緊盯產業發展關鍵要素②著重把握矛盾主要方面,搶抓發展新機③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發揮自身區位優勢④堅持共性與個性的統一,面向全國組織生產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2024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認為,實踐中,我們不斷深化對經濟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會議提出的“根本保證”“五個統籌”,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為做好2025年經濟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這說明( )①人們對經濟規律的認識不是一帆風順的②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③真理在實踐中獲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適用的條件和范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下面是漫畫《打分》。有人認為這兩幅畫相差兩分的原因是人物表情、神態不同,有人認為是褲子的色彩搭配不同,還有人認為是打分者的個人偏好不同。這說明( )①人既是價值的創造者,又是價值的享受者 ②人們對同一確定對象會產生不同的認識③人們的價值觀對實踐活動具有導向作用 ④人們對事物的價值判斷具有主體差異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對生態環境法治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提出了更高更新要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編纂生態環境法典的重要立法任務,以法治手段推進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編纂生態環境法典的哲學依據是( )①法律制度既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②社會意識對社會發展起推動作用③生產關系一定要適合生產力狀況④上層建筑一定要適合經濟基礎狀況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24年12月,“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據此完成下面小題。6.《歲朝圖》是為慶賀“歲朝”所作之圖,它通常以靜物畫的面貌出現,并配以賀歲詩詞。畫家筆下的“歲朝圖”,常常都以燈籠、鞭炮等日常生活用品為題材,多以畫中物品的名稱諧音、民俗寓意或歷史典故表達對新年的美好祝福,增添“歲朝”的喜慶氣氛。下圖是齊白石創作的《歲朝圖》。下列對該作品解讀正確的是( )①旨在通過寫生的手法描繪冬天看不到的花卉②反映作者的情感,展現吉祥如意的春節文化③貼近民眾生活,完整再現過春節的習俗活動④承載著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精神追求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2024武侯祠成都大廟會”成為市民、游客春節出游的人氣景點。自2024年2月8日正式拉開帷幕以來,武侯祠成都大廟會以三國元宇宙為主題,通過關公主題文物展、場景演繹、諸葛創意集市,展現“三國圣地”風采。游客紛紛表示“年味很濃,在這里感受到了熱鬧紅火的中國年”。下列選項中能準確體現廟會成功舉辦的文化價值的是( )①營造節日氛圍,豐富人民精神生活②激活文化資源,展現古蜀文化魅力③傳承廟會文化,增添傳統節日內涵④融入現代元素,實現文化交流交融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教育家精神根植于源遠流長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立足于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中國實踐,孕育于波瀾壯闊的教育改革發展歷程,是新時代優秀教師崇高理想的表征、先進能量的體現。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是勢之所趨、道之所往、理之所及。可見,教育家精神( )①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的整體風貌②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的精神支柱③是對教師職業精神的凝練與升華④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度契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指出:“由于國家是從控制階級對立的需要中產生的,由于它同時又是在這些階級的沖突中產生的,所以,它照例是最強大的、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的國家,這個階級借助于國家而在政治上也成為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因而獲得了鎮壓和剝削被壓迫階級的新手段。”據此,關于國家正確的認識是( )①國家起源于掠奪和征服,是人對人使用暴力的結果②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和表現③國家是維護國民公共利益的工具④所有國家的本質都是一定階級對其他階級的專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10.2024年12月2日,拒絕就2025年預算草案作進一步讓步的法國總理巴尼耶在法國國民議會宣布,他選擇動用憲法第49-3條款以繞過國民議會,強行通過這一預算案。但國民議會也可以依據憲法第49-2條款在24小時內對政府提出不信任投票。如果投票通過,則政府下臺,法案被否決。從政權組織形式上看,在法國( )①政府以議會為基礎產生,政府首腦向議會負責②政府首腦由內閣總理擔任,擁有一定的行政權力③總理是國家元首,由議會中占多數席位的政黨領袖擔任④議會作為國家權力中心,其投票結果會影響總理的權力范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4年11月24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九次締約方大會在阿塞拜疆巴庫閉幕。本屆大會閉幕時間較最初預定時間延期30多個小時,這凸顯談判過程的艱難。但大會最終就新的氣候融資集體量化目標、《巴黎協定》第六條全球碳市場機制等關鍵議題,達成名為“巴庫氣候團結契約”的一攬子平衡成果。由此可見( )①國際協調機制的完善推動了國際關系的民主化②締約方在氣候治理上的共同利益大于利益分歧③全球氣候治理過程中存在著競爭、合作與沖突④多邊談判是凝聚全球氣候治理共識的有效機制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2.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準確把握新時代我國發展歷史方位和使命任務,緊緊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始終堅持中國的前途命運和世界的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堅持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攜手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這說明( )①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崇高目標②新時代我國堅持以深化外交布局為依托打造全球伙伴關系③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④中國共產黨對新時代我國對外工作的規律性認識不斷深化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3.蘇州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其吸引外資水平和質效被視為我國外向型經濟的晴雨表和風向標。截至2024年11月,蘇州累計實際使用外資超過1630億美元,實際運營存量外資企業超過1.8萬家,170多家境外世界500強跨國公司在這里投資了近500個項目。這是因為( )①完整產業體系能為跨國公司提供低成本配套優勢②構建中國統一大市場能減輕外資企業的競爭壓力③蘇州營商環境的持續優化增強了外商投資信心④國際分工水平不斷提高推動了更多外資項目落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2024年11月2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等四部門印發《獨資醫院領域擴大開放試點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方案》明確,允許在北京、天津、上海、南京、蘇州、福州、廣州、深圳和海南全島設立外商獨資醫院(中醫類除外,不含并購公立醫院)。擴大外商獨資醫院領域開放( )①有利于引進國際高水平醫療資源,豐富國內醫療服務供給②旨在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推動全球衛生領域合作③能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通過競爭機制推動醫療行業改革④是以開放為基點,增強國內國際兩種資源聯動效應的需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年10月24日是聯合國成立79周年紀念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中國始終堅定捍衛《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原則,支持聯合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核心作用。國際形勢越復雜,越需要堅定維護聯合國權威。這是基于( )①聯合國是當今世界最具普遍性、代表性和權威性的專門性國際組織②聯合國對維護世界和平、推動共同發展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③聯合國是實踐多邊主義的最佳場所和集體應對各種挑戰的有效平臺④中國本著自身肩負的重大國際責任,堅定支持聯合國所開展的工作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6.2024年10月,國家主席習近平應邀赴俄羅斯出席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六次會晤。這是金磚歷史性擴員后舉行的首次領導人會晤。金磚合作機制不斷發展壯大,關鍵在于順應歷史大勢,找準合作之道。可見,金磚合作機制不斷發展壯大是因為( )①金磚國家堅持真正的多邊主義,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利益②金磚國家不是封閉的俱樂部,通過獨特的方式推進成員間的合作③金磚國家堅持和平發展的大方向,把握發展機遇,順應了時代潮流④金磚國家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金磚精神,拉緊了利益和情感紐帶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主觀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烏梁素海,位于黃河“幾字彎”頂部,是黃河流域重要的自然“凈化區”。自20世紀90年代后,烏梁素海湖內生態功能嚴重退化。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從根本上保護修復烏梁素海生態,改變“就山治山,就水治水”的傳統做法,堅持“湖內的問題,功夫下在湖外”,由單純的“治湖泊”向“治流域”轉變,生態修復由“單要素”向“多要素”轉變;此外,還通過“以魚控草、以魚抑藻、以魚凈水”措施,增強烏梁素海生態自我修復能力,逐步恢復其生物多樣性并提升其生態功能,一幅“河暢、湖清、景美、人和”的生態畫卷正徐徐鋪展。結合材料,運用事物是普遍聯系的知識,分析烏梁素海的生態修復取得成功的原因。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當今世界百年變局加速演變。西方的經濟民族主義、排他性貿易保護主義等都給未來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全球發展倡議以發展優先為第一要義,推進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和健康的全球發展進程,進而推動構建全球發展伙伴關系和全球發展命運共同體。中國既是全球發展倡議的首倡方,也是倡議落實的行動派。自2021年全球發展倡議提出以來,120多個國家和組織支持和參與全球發展倡議,其中80多個國家加入“全球發展倡議之友小組”,共同聚焦發展問題,唱響共同發展的時代強音。結合材料,運用《當代國際政治與經濟》的知識,說明中國倡議唱響共同發展時代強音的原因。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24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向2024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致賀信,宣布中國擴大服務貿易高水平開放的重要舉措。服務貿易是指以服務作為商品進行跨國交易的經濟活動,核心是以資本、勞動力、知識技術和數據等為基本要素的交易。2023年,中國全國服務進出口總額6.6萬億元人民幣,服務貿易規模在全球位居前列。作為全球服務貿易第二大國,中國推進服務貿易開放,是全球市場的重大利好。2021年7月,商務部在海南自由貿易港發布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經過兩年多探索實踐,2024年3月,商務部發布了適用于全國范圍和自貿試驗區的兩張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在更大范圍內推進自主開放,在全國形成了跨境服務貿易領域梯度開放體系。隨著全球服務貿易和服務業合作深入發展,中國將進一步提升自貿協定開放水平,擴大自主開放和對最不發達國家單邊開放,加強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合作。中國服務貿易發展利好世界。結合材料,運用經濟全球化的知識對此加以說明。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每一處工業遺產,都有一份屬于自己的“歷史的天空”,在這個時空中存在的物、行動的人、發生的事,賦予了這些工業遺產獨特的印記,使之具有了紀念屬性。在新中國科技史和工業史上,“一堆一器”作為我國建設的第一項原子能設施、中國核事業的“奠基之作”,生動標注著新中國的“硬實力”,也沉淀著科學力量和中國科學家的愛國情懷、拼搏精神。中國核工業博物館以“一堆一器”為圓點,通過場景再造,構筑了內容豐富且具有包容度的公共文化空間。借助實物、模型、圖片及多媒體互動展項,鐘情于新中國發展史的觀者,可以重溫中國科學家接力奮斗創造奇跡的故事,感悟“兩彈一星”精神;渴望攀登科學高峰的少年,可以了解反應堆與加速器的工作原理;即便是隨意瀏覽,也可以于不經意間被“科普”,了解核技術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與作用。保護好工業遺產,傳承在工業化進程中積淀的文化與精神,體現著我們對歷史與文明的敬意以及對未來的憧憬。讓工業遺產能夠以新的方式與社會生活再次“對接”,正確的選擇就是把“歷史數據”轉化為“當代記憶”。(1)保護好工業遺產,把“歷史數據”轉化為“當代記憶”是我們正確的選擇。結合材料,運用文化載體、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的知識對此加以說明。(2)結合材料,運用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的知識,說明應如何讓工業遺產以新的方式與社會生活再次“對接”。(3)運用辯證唯物論的知識,就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提出兩條合理化建議。河北省部分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政治試題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A C D B C A D C A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D B B A C D17.①重視了聯系的普遍性,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改變“就山治山,就水治水”的做法,重視“湖內”與“湖外”的聯系。②堅持了系統優化的思維方法,立足整體性,注重流域系統治理,多要素修復烏梁素海生態。③把握了聯系的多樣性,重視事物存在和發展條件的變化,完善生態鏈,增強烏梁素海生態自我修復能力。18.①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各國聯系與依存度日益加深,同時,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與不確定性突出,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需要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②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之一,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中國倡議有利于凝聚全球發展共識,推動實現世界共同發展。③國家利益是影響國際關系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國家間的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世界各國經濟上的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共同維護和促進發展的意愿不斷增強(或“中國倡議既有利于維護中國的自身利益,又有利于中國同各方一道維護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④中國是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或“中國是世界發展的積極貢獻者和有力推動者,促進世界共同發展、持續發展,推動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的代表性和話語權進一步增強,發揮著重要建設性作用。19.①促進商品、服務和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的流動和配置,推動國際貿易發展,從而推動世界范圍內資源配置效率提高與產業結構升級。②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的市場、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機會,為全球經濟的穩定和增長提供持續強大的推動力。③擴大開放,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各國服務貿易發展帶來機遇,為開放型世界經濟的發展提供重要動力,更好惠及各國人民。④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培育全球發展新動能,讓經濟全球化更有活力。⑤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的快車,同共建國家共同分享中國的發展機遇,幫助其實現發展目標,建設一個共同繁榮的世界。20.(1)①文化要通過載體呈現出來。文化載體承載、表達和展現著文化的內容。工業遺產是工業化進程的見證,承載著歷史記憶,積淀著中華文化與精神。保護工業遺產有利于守護共同的歷史記憶,傳承和弘揚科學精神(或“中華民族精神”“愛國情懷、拼搏精神”等),激發人們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②正確的價值判斷和價值選擇要遵循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自覺站在最廣大人民的立場上。把“歷史數據”轉化為“當代歷史記憶”,尊重了文化傳承與發展規律,有利于使工業遺產更好地與當代社會相適應,釋放工業遺產蘊含的文化價值,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2)①立足社會實踐,結合時代特點,通過對工業遺產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利用,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②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將工業遺產轉化為博物館、藝術展覽空間等,讓工業遺產融入人們的生活,不斷滿足人們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③融通不同資源,實現綜合創新。充分利用現代科學技術和資源,通過場景再造,將工業遺產轉化為易于傳播和接受的文化產品。(3)①堅持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結合,根據工業遺產的特點,創新其保護和利用方式,避免過度開發和商業化帶來的損害。②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工業遺產的保護和利用應充分考慮工業遺產的實際情況,確保資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續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