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3.5 跳傘表演 教學設計課題 跳傘表演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三單元《20以內數與減法》中第五課時內容《跳傘表演》。本節課利用跳傘表演的情景,通過三個任務引導學習進一步掌握“比較兩個數的多少”的情景問題,進一步讓學生鞏固減法算式在實際解決問題的應用。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體會“比較兩個數的多少”的數量關系,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學習內容分析:通過解決“跳傘表演”情景中的問題,理解“誰多誰少”與“誰少誰多”的意義一致性,進一步鞏固利用20以內退位減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科核心素養分析: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聯系,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發展應用意識。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重點 進一步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的意義難點 理解減法的實際意義。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一.情景導入。1.播放視頻:跳傘體驗,引入新知。師:大家長大后,會想去跳傘嗎?板書課題:跳傘表演。 學生觀看視頻,積極討論。 通過有趣刺激的視頻,引入新知。講授新課 學習任務一:用減法解決問題(2)(1)能數一數,圖片中三種顏色的跳傘各有多少個嗎?師:大家先數一數各個顏色的跳傘都有多少個吧。(2)紅色跳傘比黃色跳傘多幾個呢?師:可以畫圓圈先表示數量關系,再列式。大家跟著老師一起畫一畫吧。 板書算式:14-6=8(個)(3)藍色跳傘比紅色跳傘少幾個呢?師:這里的藍色跳傘比紅色跳傘少幾個,反過來說就是紅色跳傘比藍色跳傘多幾個。 板書算式:14-7=7(個)(4)比一比,算一算。 師:像這種有直接圖片的問題,大家可以在原圖上圈一圈,再解答。 學生數數后回答:藍色跳傘有7個,黃色跳傘有6個,紅色跳傘有14個。學生跟隨老師畫出圖形并列出算式。學生跟隨老師畫出圖形并列出算式。學生跟隨老師圈出圖案后,列出算式解答,并與老師給的正確答案對照。 通過畫圖的方式,引導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數量關系,理解“多多少”和“少多少”在同一個問題內,是一個意思。學習任務二:完成試一試(1)今天比昨天少下了幾個蛋?師:請兩位同學上臺解決一下這個問題,如果一時分不清數量關系,可以先畫圖。算一算,你發現了什么?還能再寫一組算式嗎? 師:大家有發現什么規律嗎?和同桌互相討論一下。師:大家再寫出一組同樣規律的算式吧。請三位同學上臺寫一下。 臺上學生展示結果,臺下學生根據老師的講解修改自己的答案。學生討論后回答:我發現了他們的結果都是9,減號前后兩個數同時擴大或縮小同樣數字,結果不變。臺上學生展示結果。 讓學習獨立解決問題,鞏固今天的學習。并能通過觀察討論發現減法算式的新規律。課堂練習 1.誰摘得多,多幾個?2.3.送信 4.男生比女生少幾人? 教師巡視,指導學困生。 學生獨立完成。 引導學生能夠在課堂練習的完成過程中對要點知識加深鞏固,語言,有效應用。課堂小結 師: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教師總結。 指名說一說。生1:我知道“少多少”和“多多少”可以表示一個意思。生2: 我發現利用畫圖的方法可以很快解答問題。 通過師生回顧全課,說說本課所學內容,總結知識,升華認識。板書 跳傘表演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以內數與減法》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20以內數與減法》單元是屬于數與代數領域第一學段中的內容。《數學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中指出:1.探索加法和減法的算理與算法,會整數加減法。2.在解決生活情境問題的過程中,體會數和運算的意義,形成初步的符號意識、數感、運算能力和推理能力。3.在簡單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解決問題,能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形成初步的應用意識,4.探索用數或符號表達簡單情境中的變化規律。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知道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能熟練口算 20以內數的加減法,形成初步的運算能力。2.能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運用數和數的運算,合理表達簡單的數量關系,解決簡單的問題。在“教學提示”中指出:1.數的認識與數的運算具有密切的聯系,既要注重各自的特征,也要關注二者的聯系。數的認識是數的運算的基礎,通過數的運算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識數。2.數的認識教學應提供學生熟悉的情景,使學生感受具體情境中的數量,可以用對應的方法,借助小塊、圓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數量,然后過渡到用數字表達,使學生體會可以用一個數字符號表示同樣的數量。(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20以內數與加法》本單元內容旨在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20以內數的組成與分解,掌握20以內加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解決簡單實際問題。教材通過數數、擺小棒、撥計數器等活動,強化數感培養;同時注重算法多樣化,鼓勵學生運用數數、想加算減、破十法等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發展思維能力。此外,教材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設計購物、捉迷藏等情境,幫助學生體會數學的應用價值。教學時應注重動手操作與趣味性,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掌握知識,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三)學生認知情況一年級下冊學生在學習20以內減法時,已具備10以內減法的基礎,能夠借助實物操作(如小棒、計數器)或數數法進行計算,但對退位減法的理解較為困難。學生容易依賴“數手指”等直觀方法,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尤其在處理退位時容易出現錯誤。部分學生能初步運用“破十法”進行計算,但對算理的理解不夠深入,容易出現混淆。教學中需注重從具體到抽象的過渡,通過操作活動和情境設計,幫助學生理解退位原理,逐步掌握計算方法,同時培養數感和邏輯思維能力。二、單元目標擬定1. 能夠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的算理,掌握“破十法”“平十法”等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2. 能夠運用20以內的減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如購物找零、比較多少等,初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3. 通過算法多樣化的探索,學生能夠運用數數法、想加算減、破十法等多種方法進行計算,發展計算能力和思維能力。4.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的實用性,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信心。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通過操作活動(如擺小棒、撥計數器)和算法探索,學生能夠理解“破十法”的算理,明確退位的含義,掌握退位減法的計算步驟。能夠將減法運算與生活情境相結合,解決如比較多少等實際問題,體會數學的實用性,培養應用意識。(二)教學難點1.能靈活運用不同的算法計算減法,培養思維的靈活性。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數的認識教學應提供學生熟悉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具體情境中的數量,可以用對應的方法,借助小方塊、圓片和小棒等表示相等的數量,然后過渡到用數字表達,使學生體會可以用一個數字符號表示同樣的數量;知道不同數位上的數字表示不同的值。”“數的運算教學應讓學生感知數的加減運算要在相同數位上進行,體會簡單的推理過程。引導學生通過具體操作活動,利用對應的方法理解加法的意義。”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本單元教科書編寫的基本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1. 教材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具體應用場景,如分配物品等,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結合,增強了學習的實用性和趣味性。2.通過實際問題解決,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抽象思維和創新思維。鼓勵學生通過畫圖等輔助手段增強對問題的理解,提升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3. 教學中采用直觀教學、互動式學習和小組合作等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實踐應用和反復練習,形成深刻理解。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1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20以內數的退位減法與解決問題 20以內數與減法 買文具 1捉迷藏 1湊數游戲 1開會啦 1跳傘表演 1美麗的田園 1做個減法表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3.1《買文具》 目標: 經歷擺小棒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的道理,能借助擺一擺準確地計算 20以內退位減法。 任務一:問題導入:最愛的文具是什么。引入新課。 → 任務二:減數是7的退位減法。 → 任務三:減數是9的退位減法。 → 1.能大膽說出自己最喜歡的文具是什么。 2. 利用擺放小棒,學會減數是7的退位減法算法。 3. 利用擺放小棒,學會減數是9的退位減法算法,并將算法利用到其他減數的算式中。3.2《捉迷藏》 目標: 借助計數器進一步理解20以內退位減法計算的原理,認識“破十法”和“平十法”。 任務一:情景導入找出小動物,導入新課 → 任務二:減數是8的退位減法 → 任務三:探究多種方法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 1.能在圖中認出小動物的種類,以及數出正確動物數量。 2.在計數器的輔助下,學會利用“破十法”和“平十法”解決減數是8的退位減法問題。 3.能利用不同的方法解決退位減法問題。3.3《湊數游戲》 目標: 在游戲過程中,學會靈活使用加減法算法,計算十幾減幾的減法算式。 任務一:練習導入,引入新課→ 任務二:利用多種方法解決20以內退位減法問題 → 任務三:探索規律→ 1.能正確完成教師給出的練習題。 2.學會通過拆分數字,利用不同方法解決退位減法問題。 3.能發現算式之間的規律。3.4《開會啦》 目標: 體會“比較兩個數量的多少”的數量關系,能夠結合具體情境解決實際問題,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 任務一:情景導入,會議物品準備,引入新課→ 任務二:用減法解決問題(1)→ 1.能在討論后說出布置會議時需要準備哪些物品。 2.能通過畫圖理清解決問題的數量關系,并正確解答問題。3.5《跳傘表演》 目標: 體會“比較兩個數的多少”的數量關系,豐富對減法意義的認識。 任務一:播放視頻,導入新課 → 任務二:用減法解決問題(2) → 任務三:完成試一試→ 1.能認真觀看視頻。 2.能通過畫圖理清解決問題的數量關系,并正確解答問題。 3.能正確解答試一試中的問題,并發現算式之間的規律。3.6《美麗的田園》 目標: 從多角度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正確運用20以內加減法解決相關的問題。 任務一:播放視頻美麗的田園,引入新課 → 任務二:收集信息解決數學問題→ 1.能欣賞美,提高審美觀。 2.能夠通過給予的數學信息解決問題、反推問題和提出問題。3.7《做個減法表》 目標: 通過制作減法表,學生能發現減法規律,理解減法意義,發展數感和運算能力,培養歸納思維。 任務一:復習導入,回憶舊知,引入新課 → 任務二:制作一個減法表 → 1.能回憶起以前學過的知識。 2.完成整張減法表的制作,并能說出減法表中的規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北師大版新版一年級下冊3.5《跳傘表演》(教案).doc 北師大版新版一年級下冊《20以內數與減法》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