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單元質量測評(四)(第四單元)(60分鐘 7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自由是珍貴的,也是有限制的,同學們以“自由”為話題展開充分討論,下列同學們對自由的表述正確的是 ( )A.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有限制的 B.自由與法治相互對立,不可調和C.必要的限制恰是對自由發展的阻礙 D.自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權利2.(2024·柳州質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某班同學據此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對此解讀正確的是( )①小華錯誤,無法治不自由②小華正確,自由是隨心所欲③小剛錯誤,平等的含義包括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④小剛正確,未成年人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4·南寧質檢)“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面符合這一特征的是 ( )①張某是交通局局長,他的交通違法行為可以免于處罰②近年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③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④2024年7月12日下午,南寧民族大道上,一名交警給一輛公安執勤車貼上了違法停車告知罰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柳州質檢)對漫畫認識正確的是 ( )①有了刑法網絡謠言就會消除②法律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③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④對違法傳謠的公民要堅決依法追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4·賀州質檢)2024年1月30日,據云南省紀委監委消息:云南省昭通市委常委、昭陽區委書記陶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云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陶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處說明 ( )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更應該從重從嚴處罰③監察機關在黨的領導下依法行使監察權④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四川大學一名畢業生李某,因某單位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該單位侵犯其憲法賦予的平等權為由提起訴訟,迫使招聘單位取消該限制。對此評論正確的是 ( )①現實生活中還存在就業歧視等不平等現象 ②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③公民的權利是無條件的 ④平等權的實現需要法律的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漫畫《高人一等》揭示的主旨是 ( )A.踐行平等,反對特權B.換位思考,以禮待人C.尺有所短,寸有所長D.誠實守信,勇擔過錯8.(2024·桂林質檢)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五條規定:國家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權利,對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參加體育活動的權利給予特別保障。這一規定 ( )①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②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說明了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權 ④體現了不同情況差別對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貴港質檢)張某在任廳級干部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相關單位及個人在承包工程、申請銀行貸款、辦理土地使用手續等方面謀取利益,最終因受賄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表明 ( )①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②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職權③不平等行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4·南寧模擬)2023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結涉教育、就業、養老等民生案件539.1萬件,同比增長14.2%,為群眾身邊的糟心事、揪心事、堵心事找到了解法。各級人民法院用心辦好百姓身邊案 ( )①解決了社會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②回應了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③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④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下列行為中體現公平的是 ( )①國家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②國家通過考試公開招考公務員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④神舟十七號飛船成功發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4·桂林質檢)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解決發展不平衡、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致力于推進社會公平。國家之所以如此重視公平,是因為 ( )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能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所有問題③公平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④不公平現象在我們國家普遍存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2024·南寧質檢)下列思維導圖中①②③對應的內容依次是 ( )A.①利益公平 ②公平的作用 ③維護公平B.①權利公平 ②公平的價值 ③堅守公平C.①利益公平 ②公平的作用 ③實現公平D.①權利公平 ②公平的價值 ③絕對公平14.(2024·貴港質檢)小寧準備以“公平的價值”為題寫一篇演講稿,下列能作為該演講稿素材的是 ( )①加強城鎮保障性住房供給 ②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④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桂林質檢)小飛向同學們講述了他放學路上遇到的一件事:“我看見幾個社會青年正圍著一個男孩‘要’錢,其中一個還踢了他一腳。我嚇壞了,趕緊離開回家了。”對此,同學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 )①小麗: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面對非正義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②小剛:生命是寶貴的,遇見這種事保護好自己就行了③小云:正義需要每個人的守護,遇見這種事,我們要不顧一切沖上去幫他④小治: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我們要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6.(2024·南寧質檢)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南寧市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規定》第五條規定: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制定具體措施,保障見義勇為人員及其近親屬的合法權益,在醫療、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就業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這一正義的規定體現了對見義勇為者的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正義制度與公平的關系應該是 ( )①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②正義制度能夠保障所有人的公平③沒有正義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④公平的實現需要正義制度的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4·柳州質檢)在以案說法活動中,同學們收集到以下案例。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審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譽榮譽案,堅決維護共和國功勛的尊嚴。 明確“青花椒”等“碰瓷式維權”不受保護,對相關訴訟請求予以駁回。 審理號販子逃跑摔傷索賠案,判決追趕者無責。上述案例共同體現了 ( )①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②扶助弱者以保障其有尊嚴地生存③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④公平有利于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4·桂林質檢)2024年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2021年至2023年,全國法院系統對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喚醒“第二十條”可以 ( )①鼓勵更多人見義勇為,不顧一切維護社會正義②保證更好司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③提高辦案人員的法治素養,保證案件公平④彰顯法律力量,充分體現法律保障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9分)19.(8分)【法眼看平等】 某省人民政府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優化老年人優待政策的通知指出,該省及省外來該省的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不分國籍不分地域,一律享受本通知規定的優待政策,如優先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藥,需要住院的,優先安排住院。對此,小單同學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什么僅老年人享有優待政策呢 ”請結合材料,運用法治的有關知識,回答小單同學的疑問。20.(10分)(2024·玉林質檢)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國糧食領域的基礎性、統領性法律。某校開展“學新法·反浪費”為主題的社會調查,請你參與其中。 人民熱評:干吃火鍋底料;一小時狂吃十斤肥肉;將整個蒸西葫蘆一口吞下……近日,“以吃謀生,靠吐活著”的瘋狂“吃播”又有復蘇跡象。這些瘋狂“吃播”雖然披上了“馬甲”,有的主播甚至以拉動餐飲消費為名義給自己找借口,但其帶來的危害、造成的負面影響并無改變,有必要防范、禁止這股歪風卷土重來。(1)從法治與自由的角度,分析“對瘋狂‘吃播’堅決說不”的必要性。(6分) 數據統計:據統計,中國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總量為340-360億斤(不含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報告稱,到2025年中國可能出現2 600億斤左右的糧食缺口。(2)根據統計數據,完成調查報告提綱的主要內容。(要求:①針對現象,概括問題;②任選一個角度,提出建議。4分)21.(12分)(2023·青島模擬)【提升素養 弘揚正氣】 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法治意識】 正義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信仰,是一種素養,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為了這種渴望、這種向往,人們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繼地向著這種理想前進。(1)請續寫2個關鍵詞,表達你對正義行為特征的描述。(2分)【學法明理】 路遇老人跌倒扶不扶 這本不是問題的問題,如今真成了選擇難題。中學生小明在放學路上,遇到一位老爺爺摔倒在路邊無法動彈,聯想到在網上看到扶老人被訛的事件,小明糾結了:“扶吧,擔心被訛;不扶吧,良心過不去。”相關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2)“扶”與“不扶”,你會支持小明作出哪種選擇 并說明理由。(6分)【明理踐行】 守護正義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應是深深植根于學生內心“真善美”的種子。為此,某校團委向全校師生發起“讓身邊有正義”的倡議。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 守護正義、弘揚正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對非正義行為,我們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將上面倡議書的內容補充完整。(4分)22.(9分)(2024·防城港模擬)為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弘揚真善美,班級開展以“公平正義伴我行”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理解公平】 “公”為公平合理,“平”是平等平均。那么人人平均是公平嗎 不少同學對此存有疑惑。為此,班長向大家展示了下列觀點,引導同學們理解公平的內涵。觀點 公平的內涵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 示例:權利公平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①每個人都要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 ②(1)請你將上表中的①②部分補充完整。(2分)【感受正義】 班長向大家介紹:正義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信仰,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為了這種渴望、向往,人們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繼地向著這種理想前進。(2)請續寫一個關鍵詞,表達你對正義行為特征的描述。正義是一種 。(1分) 【榜樣力量】 “2023年度法治人物”馬瑋瑋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檢察官,從業20年來一直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決做到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馬瑋瑋常說,檢察官可能一輩子會審查成千上萬起案件,但當事人可能一輩子就與檢察院打一次交道。因而,檢察官要更有耐心、更有溫度、更通俗易懂地釋法說理,讓當事人對司法機關多一分理解與信任,進而相信法律,尊崇法律。(3)向馬瑋瑋學習,我們應怎樣以實際行動守護公平正義 (6分)單元質量測評(四)(第四單元)(60分鐘 75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8小題,每小題2分,共36分)1.自由是珍貴的,也是有限制的,同學們以“自由”為話題展開充分討論,下列同學們對自由的表述正確的是 (A)A.自由不是為所欲為,而是有限制的 B.自由與法治相互對立,不可調和C.必要的限制恰是對自由發展的阻礙 D.自由是法律、制度規定之外的權利2.(2024·柳州質檢)《未成年人網絡保護條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這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性的未成年人網絡保護綜合立法。某班同學據此發表了各自的觀點。對此解讀正確的是(B)①小華錯誤,無法治不自由②小華正確,自由是隨心所欲③小剛錯誤,平等的含義包括不同情況差別對待④小剛正確,未成年人享有不受法律約束的特權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3.(2024·南寧質檢)“我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下面符合這一特征的是 (C)①張某是交通局局長,他的交通違法行為可以免于處罰②近年來,我國加大反腐力度,“老虎”“蒼蠅”一起打③2024年3月11日,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④2024年7月12日下午,南寧民族大道上,一名交警給一輛公安執勤車貼上了違法停車告知罰單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2024·柳州質檢)對漫畫認識正確的是 (D)①有了刑法網絡謠言就會消除②法律既規范自由又保障自由③自由的實現不能觸碰法律的紅線④對違法傳謠的公民要堅決依法追究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4·賀州質檢)2024年1月30日,據云南省紀委監委消息:云南省昭通市委常委、昭陽區委書記陶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云南省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陶某涉嫌嚴重違紀違法被查處說明 (C)①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②領導干部違紀違法更應該從重從嚴處罰③監察機關在黨的領導下依法行使監察權④任何人都不得有超越憲法和法律的特權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四川大學一名畢業生李某,因某單位在招聘中限制身高,以該單位侵犯其憲法賦予的平等權為由提起訴訟,迫使招聘單位取消該限制。對此評論正確的是 (B)①現實生活中還存在就業歧視等不平等現象 ②要敢于抵制不平等行為③公民的權利是無條件的 ④平等權的實現需要法律的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7.漫畫《高人一等》揭示的主旨是 (A)A.踐行平等,反對特權B.換位思考,以禮待人C.尺有所短,寸有所長D.誠實守信,勇擔過錯8.(2024·桂林質檢)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第五條規定:國家依法保障公民平等參與體育活動的權利,對未成年人、婦女、老年人、殘疾人等參加體育活動的權利給予特別保障。這一規定 (C)①違背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 ②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③說明了特殊人群享有一定的特權 ④體現了不同情況差別對待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4·貴港質檢)張某在任廳級干部期間利用職務便利,為相關單位及個人在承包工程、申請銀行貸款、辦理土地使用手續等方面謀取利益,最終因受賄及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這表明 (B)①踐行平等就要反對特權 ②國家工作人員必須依法行使職權③不平等行為都要受到法律制裁 ④任何違法行為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0.(2024·南寧模擬)2023年,全國各級人民法院審結涉教育、就業、養老等民生案件539.1萬件,同比增長14.2%,為群眾身邊的糟心事、揪心事、堵心事找到了解法。各級人民法院用心辦好百姓身邊案 (D)①解決了社會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②回應了群眾對公平正義的期待③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 ④增強了群眾的安全感和幸福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公平通常指人們基于一定標準或原則,處理事情合情合理、不偏不倚的態度或行為方式。下列行為中體現公平的是 (A)①國家大力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②國家通過考試公開招考公務員③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全覆蓋 ④神舟十七號飛船成功發射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2024·桂林質檢)近年來,我國政府高度重視解決發展不平衡、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問題,致力于推進社會公平。國家之所以如此重視公平,是因為 (B)①公平是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重要保障②公平能解決我國當前面臨的所有問題③公平有利于緩和社會矛盾,維護社會秩序④不公平現象在我們國家普遍存在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13.(2024·南寧質檢)下列思維導圖中①②③對應的內容依次是 (B)A.①利益公平 ②公平的作用 ③維護公平B.①權利公平 ②公平的價值 ③堅守公平C.①利益公平 ②公平的作用 ③實現公平D.①權利公平 ②公平的價值 ③絕對公平14.(2024·貴港質檢)小寧準備以“公平的價值”為題寫一篇演講稿,下列能作為該演講稿素材的是 (A)①加強城鎮保障性住房供給 ②深入開展污染防治攻堅戰③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繼續縮小 ④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成果豐碩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2024·桂林質檢)小飛向同學們講述了他放學路上遇到的一件事:“我看見幾個社會青年正圍著一個男孩‘要’錢,其中一個還踢了他一腳。我嚇壞了,趕緊離開回家了。”對此,同學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看法,其中正確的是 (B)①小麗:正義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面對非正義行為,我們要敢于斗爭②小剛:生命是寶貴的,遇見這種事保護好自己就行了③小云:正義需要每個人的守護,遇見這種事,我們要不顧一切沖上去幫他④小治: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我們要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16.(2024·南寧質檢)2024年7月1日起施行的《南寧市獎勵和保護見義勇為人員規定》第五條規定:市、縣(市、區)人民政府以及有關部門應當制定具體措施,保障見義勇為人員及其近親屬的合法權益,在醫療、基本生活、住房、教育、就業等方面給予優先照顧。這一正義的規定體現了對見義勇為者的公平,由此可以看出正義制度與公平的關系應該是 (D)①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 ②正義制度能夠保障所有人的公平③沒有正義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④公平的實現需要正義制度的保障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7.(2024·柳州質檢)在以案說法活動中,同學們收集到以下案例。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審理侵害袁隆平院士名譽榮譽案,堅決維護共和國功勛的尊嚴。 明確“青花椒”等“碰瓷式維權”不受保護,對相關訴訟請求予以駁回。 審理號販子逃跑摔傷索賠案,判決追趕者無責。上述案例共同體現了 (B)①公正司法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②扶助弱者以保障其有尊嚴地生存③公民的合法權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護④公平有利于創造更多的社會財富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2024·桂林質檢)2024年3月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第二次全體會議上,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法不能向不法讓步”不是口號,“第二十條”已被喚醒,還要持續落到實處。2021年至2023年,全國法院系統對77名被告人以正當防衛宣告無罪。喚醒“第二十條”可以 (C)①鼓勵更多人見義勇為,不顧一切維護社會正義②保證更好司法為民,切實保障人民的合法權益③提高辦案人員的法治素養,保證案件公平④彰顯法律力量,充分體現法律保障生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9分)19.(8分)【法眼看平等】 某省人民政府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優化老年人優待政策的通知指出,該省及省外來該省的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不分國籍不分地域,一律享受本通知規定的優待政策,如優先就診、化驗、檢查、交費、取藥,需要住院的,優先安排住院。對此,小單同學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為什么僅老年人享有優待政策呢 ”請結合材料,運用法治的有關知識,回答小單同學的疑問。答:①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權利,同時必須平等地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各項義務。(3分)②在法律意義上,平等具有兩層含義,一是同等情況同等對待,如在該省范圍內年滿60周歲(含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都平等享受通知規定的優待政策;二是不同情況差別對待,如這些優待政策只適用于60周歲(含60周歲)以上老年人,不適用于其他人群。(3分)③優化老年人優待政策,讓老年人優先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具體表現,也是社會主義法治的基本原則之一。(2分)20.(10分)(2024·玉林質檢)自2024年6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糧食安全保障法》是我國糧食領域的基礎性、統領性法律。某校開展“學新法·反浪費”為主題的社會調查,請你參與其中。 人民熱評:干吃火鍋底料;一小時狂吃十斤肥肉;將整個蒸西葫蘆一口吞下……近日,“以吃謀生,靠吐活著”的瘋狂“吃播”又有復蘇跡象。這些瘋狂“吃播”雖然披上了“馬甲”,有的主播甚至以拉動餐飲消費為名義給自己找借口,但其帶來的危害、造成的負面影響并無改變,有必要防范、禁止這股歪風卷土重來。(1)從法治與自由的角度,分析“對瘋狂‘吃播’堅決說不”的必要性。(6分)答:①自由與法治相互聯系,不可分割。②法治標定了自由的界限。在網絡平臺做吃播節目是公民的自由,但此類“大胃王”節目的流行,會造成不良的社會風氣,進而影響國家、他人的利益。③法律禁止此類節目,標定了網絡直播的界限,有助于引導良好的社會風尚,促進網絡直播健康有序發展。(每點2分,共6分) 數據統計:據統計,中國城市餐飲每年食物浪費總量為340-360億斤(不含居民家庭飲食中的食物浪費)。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報告稱,到2025年中國可能出現2 600億斤左右的糧食缺口。(2)根據統計數據,完成調查報告提綱的主要內容。(要求:①針對現象,概括問題;②任選一個角度,提出建議。4分)答:①我國餐飲浪費嚴重,危及糧食安全,但青少年關于食品浪費的認知與行為之間仍存在偏差。②學校將“光盤”要求納入學生日常行為考核。③學校制定規則,引導學生遵守規則,規范飲食行為。(回答兩點即可得4分)21.(12分)(2023·青島模擬)【提升素養 弘揚正氣】 公平正義是一個美好社會應有的價值。建立一個公平正義的社會,是人類永恒的追求和共同的理想。【法治意識】 正義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信仰,是一種素養,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為了這種渴望、這種向往,人們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繼地向著這種理想前進。(1)請續寫2個關鍵詞,表達你對正義行為特征的描述。(2分)答:示例:遵紀守法、助人為樂。(2分)【學法明理】 路遇老人跌倒扶不扶 這本不是問題的問題,如今真成了選擇難題。中學生小明在放學路上,遇到一位老爺爺摔倒在路邊無法動彈,聯想到在網上看到扶老人被訛的事件,小明糾結了:“扶吧,擔心被訛;不扶吧,良心過不去。”相關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條規定:因自愿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2)“扶”與“不扶”,你會支持小明作出哪種選擇 并說明理由。(6分)答:扶起跌倒的老人。(1分)理由:①正義是社會文明的尺度,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社會的期待和追求,有利于促進社會進步、維護公共利益;②正義作為法治追求的基本價值目標之一,要求人們對弱者給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證其有尊嚴地生存;③正義是社會制度的重要價值,社會弱勢群體也應得到社會的關愛;④正義是社會和諧的基本條件,有利于營造和諧、穩定、安寧的社會環境。(回答任意三點即可得5分)【明理踐行】 守護正義本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更應是深深植根于學生內心“真善美”的種子。為此,某校團委向全校師生發起“讓身邊有正義”的倡議。倡議書親愛的同學們: 守護正義、弘揚正氣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面對非正義行為,我們要: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請將上面倡議書的內容補充完整。(4分)答:①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②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每點2分,共4分)22.(9分)(2024·防城港模擬)為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弘揚真善美,班級開展以“公平正義伴我行”為主題的探究活動。請你參與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務。【理解公平】 “公”為公平合理,“平”是平等平均。那么人人平均是公平嗎 不少同學對此存有疑惑。為此,班長向大家展示了下列觀點,引導同學們理解公平的內涵。觀點 公平的內涵每個人依法平等參與社會活動 示例:權利公平社會為每個人提供同等的發展機會和條件 ①每個人都要受到行為規范的約束 ②(1)請你將上表中的①②部分補充完整。(2分)答:①機會公平 ②規則公平(2分)【感受正義】 班長向大家介紹:正義是一種精神,是一種信仰,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向往……為了這種渴望、向往,人們愿意獻出自己的生命,前仆后繼地向著這種理想前進。(2)請續寫一個關鍵詞,表達你對正義行為特征的描述。正義是一種 。(1分) 答:美德、教養、善良的堅守等。(1分)【榜樣力量】 “2023年度法治人物”馬瑋瑋作為一名普通的基層檢察官,從業20年來一直以“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堅決做到為人民司法、為法治擔當。馬瑋瑋常說,檢察官可能一輩子會審查成千上萬起案件,但當事人可能一輩子就與檢察院打一次交道。因而,檢察官要更有耐心、更有溫度、更通俗易懂地釋法說理,讓當事人對司法機關多一分理解與信任,進而相信法律,尊崇法律。(3)向馬瑋瑋學習,我們應怎樣以實際行動守護公平正義 (6分)答:個人維護公平:①面對利益沖突,我們要站在公平的立場,學會擔當,以公平之心為人處世。②遇到不公平的行為時,我們要堅守原則立場,敢于對不公平說“不”。(3分)個人守護正義:①我們要做有正義感的人,以實際行動建構正義的大廈。(1分)②守護正義需要勇氣和智慧,面對非正義行為,一方面要敢于斗爭,相信正義必定戰勝邪惡。另一方面要講究策略,尋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見義“智”為。(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單元質量測評(四)(第四單元) - 學生版.docx 單元質量測評(四)(第四單元).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