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第八章 人體的能量供應8.1 食物中能量的釋放P59P59為什么要給無法進食的患者靜脈輸注葡萄糖及其他營養成分?為什么在高原缺氧環境下不宜進行劇烈運動?牽涉到食物、能量、氧氣之間的關系食物儲 存能量釋放肌細胞收縮氧氣運動P59一、食物中貯存著能量人體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主要來自 ,其次是 。供能順序:糖類→脂肪→蛋白質(很少)糖 類:17 KJ/g蛋白質:23 KJ/g脂 肪:38 KJ/g糖類脂肪不同食物貯存的能量的多少有所不同,據測量:P59探究不同食物貯存能量的差異木條燃燒時,其中貯存的能量主要通過熱、光等形式釋放,釋放的熱量可以進行測定。氧氣可以助燃,有助木條充分燃燒,使能量充分釋放。【小資料】1mL水的質量為1 g,受熱時每升高1℃所需要熱量為4.187焦耳(J)。原理2:可以根據一定質量的食物燃燒后水溫的升高值計算食物中的能量。原理1:食物中的能量在體外可以通過燃燒釋放。P60測定食物中的能量食物中的能量在體外可以通過 方式釋放出來。1ml水升高1℃需要吸收4.187焦耳(J)的能量,用燃燒樣品使一定體積的水 的方法可以估算出食物中所含的能量。燃燒升溫食物的能量=4.187×(T2-T1)×水的體積(mL)注:T1是指受熱前的水溫;T2是指受熱后的水溫。食物的熱價:每克食物在體外充分燃燒時釋放的能量。熱價反應出食物中貯存能量的多少3.制訂并實施計劃:(1)自制一個簡易的熱量測定儀。(2)選擇合適的樣品,如干燥的花生、大米、牛肉干等。(3)稱取1g干燥花生種子。(4)測定水溫(T1)。(5)花生種子燃燒完全后,測量水溫(T2)。(6)根據水溫變化計算花生種子含有的能量。(7)同樣的方法計算出大米和牛肉干含有的能量。P601.提出問題:1g的花生、大米、牛肉干,哪個含有的能量多?2.做出假設:1g花生的能量最多。P591.整個裝置能處在完全密閉的狀態下嗎?下面哪個方案更合理?為了盡可能減少熱量的散失應選第一個方案。不能完全密封,缺氧不能燃燒;2.你所測出的食物的熱價與其實際的熱價相等嗎?測出來的值比實際值要小。因為在燃燒過程中會有熱量散失。3.怎樣減少實驗過程中出現的誤差 ⑴注意保溫,防止熱量散失。⑵食物要完全燃燒(食物要干燥、要提供充足的氧氣等)。樣品重 1克 水溫/℃ 水溫變化/℃ 釋放出的熱量燃燒前 燃燒后 花生仁大 米牛肉干從實驗可知, 是較好的能量來源。花生(脂肪)23232393702940J601554J3771482016J5.結論:不同食物所含的能量 。不同P604.實驗結果:P61二、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食物在體外燃燒的本質:有機物+ 氧氣二氧化碳+ 水+ 能量1.人體細胞攝取的營養物質怎樣釋放出能量?2.營養物質在細胞內釋放能量是否也需要氧氣?3.吸入人體的氣體與我們呼出的氣體成分會有哪些變化?呼吸作用要檢測人體呼出氣體成分的變化:空氣空氣呼出氣體呼出氣體澄清的石灰水燃燒的蠟燭燃燒熄滅空氣呼出氣體清澈渾濁空氣呼出氣體人呼出氣體和空氣相比: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P61思考:人體吸入的僅僅是氧氣,呼出的氣體僅僅是二氧化碳嗎?氣體成分 環境中的氣體/% 呼出的氣體/%氮氣 78 78氧氣 21 16二氧化碳 0.03 4水 0.07 1.1其他氣體 0.9 0.9呼出氣體與吸入氣體比較,氧氣減少,二氧化碳增加。人體吸入的空氣和呼出的氣體都是混合氣體!不管是吸入的氣體還是呼出的氣體,氧氣的濃度都大于二氧化碳A.吸入氣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氣 B.吸入氣體中含量最多的是二氧化碳C.呼出氣體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 D.呼出氣體中二氧化碳含量高于氧氣1.如圖示人體內吸氣與呼氣時氣體成分的含量。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CP62氧氣哪里去了?二氧化碳如何產生的?有機物(葡萄糖)+ 氧氣二氧化碳+ 水+ 能量線粒體 生物體細胞利用氧氣將葡萄糖等有機物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能量的過程。實質: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意義:一部分用于維持體溫,另一部分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細胞的呼吸作用:課堂總結食物中能量的釋放細胞通過呼吸作用釋放能量過程:有機物+氧氣--→二氧化碳+水+能量場所:組織細胞中的線粒體意義:為生命活動提供動力糖 類:17 KJ/g蛋白質:23 KJ/g脂 肪:38 KJ/g食物的熱價線粒體7.如右圖所示實驗,回答問題。甲乙兩個瓶中都裝有澄清的石灰水。在吸入氣體時,左手捏緊橡皮管,右手松開。再呼出氣體時,右手捏緊橡皮管,左手松開。(1)一段時間后_________瓶中的石灰水明顯變渾濁。說明呼出的氣體中含有較多的___________。 二氧化碳乙(2)人體細胞進行呼吸作用的場所是__________。線粒體(3)若大氣中,該氣體的濃度過度增加,會引起( )A.溫室效應 B.酸雨C.臭氧層破壞 D.大氣污染A二氧化硫CDCADDBC水溫減少誤差大于乙無機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