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9.2法律保障生活核心素養:法治觀念學習目標:結合身邊的案例,理解法律的作用,初步形成按照法律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常見考查方式:以違法案例、新法新規等為載體,考查法律的特征和作用(重點)。知識點一 法律維護社會秩序1.紅綠燈是城市交通的指揮官,如果沒有制度、規則,整座城市的交通將陷入混亂之中。人也一樣,沒有法律的約束,人可能會無法無天、為所欲為,社會將處于癱瘓狀態。這說明 ( )A.法律靠人們自覺遵守B.法律保障公民的合法權益C.法律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D.法律有利于實現社會的有序運行知識點二 法律維護公共利益2.唐某某等三人非法捕撈青海湖裸鯉,情節嚴重,被人民法院依法判令刑事責任,附帶承擔生態修復費用,并組織增殖放流。此案件說明 ( )①法律保護社會公共利益 ②法律不保護個人利益 ③法律禁止捕撈行為 ④不得濫用權利損害社會公共利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知識點三 法律促進社會發展3.“木受繩則直,人學法則慎”“國因法律而昌,法律因人而貴”“良好的法律秩序是一切的基礎”“法律是為了保護無辜而制定的”。這些名言警句充分說明法律( )①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 ②是規范人們行為的唯一規則 ③是為保護弱者而制定的 ④保護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成長和發展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一、選擇題(11題)1.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事關國家糧食安全。為嚴格保護耕地,國家嚴厲打擊非法占用農用地犯罪和耕地非法取土,持續整治“大棚房”。從法律的作用看,材料體現了我國法律 ( )A.主要任務是維護國家糧食安全B.推動我國實現政治清明和經濟騰飛C.專門規范違法犯罪分子的行為D.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保障人民安居樂業2.在生活中,我們既受到法律的約束,又受到法律的保護。關于法律的作用,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 )①法律如同指南針,告訴我們行為的方向 ②法律如同樹根,保護每個人的所有利益 ③法律如同尺子,衡量我們行為的對錯 ④法律如同武器,保障我們的正常生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3.民法典第一百一十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或者個人需要獲取他人個人信息的,應當依法取得并確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傳輸他人個人信息,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他人個人信息。這一規定表明 ( )①社會公共利益是一部分社會成員的整體利益 ②個人在行使權利的同時,必須履行法定義務 ③法律只規定我們應該履行的義務 ④法律設定了個人權利的界限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法律就是取得勝利、掌握國家政權的階級的意志的表現。”這兩句話體現了 ( )①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意志的體現 ②法律是用來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 ③有了法律,人類就走上了依法治國的道路 ④法律是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5.近年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呈高發態勢。為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和其他合法權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了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該法規定,組織、策劃、實施、參與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或者為電信網絡詐騙活動提供幫助,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由此可見,該法 ( )①是應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頒布的 ②能確保公民不再遭受網絡詐騙的侵害 ③對人們參與網絡生活的行為加以規范 ④為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提供法治保障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關于修改慈善法的決定,其中,“充分發揮各級政府統籌協調作用”“加大對相關責任人員的處罰力度”等幾個方面引起了廣泛關注。這體現了 ( )A.社會公共利益與個人的根本利益是對立的B.法律的作用就在于懲治違法犯罪C.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D.法律為我們創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會環境7.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對這句話理解正確的是( )A.法律可以調整社會關系、判斷是非曲直B.法律可以處理矛盾和糾紛C.法律在國家治理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D.我國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意志的體現8.如果沒有紅綠燈的指揮,整座城市的交通將陷入混亂之中;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人們也可能會陷入混亂,最終釀成大禍。這說明( )A.法律平衡個人利益與社會公共利益,保障社會公共利益的實現B.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障人民安居樂業C.法律維護社會秩序,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D.只要發揮法律的規范作用,就能創造健康有序的社會秩序9.劉某因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秘密竊取他人財物,數額特別巨大,被當地人民法院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相關規定,判處有期徒刑十五年,并處罰金人民幣三萬元。該案例說明法律( )①可以維護社會秩序 ②通過制裁違法犯罪,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③是約束人們行為的唯一準則 ④維護人民群眾的所有權益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能力提升10.在列車上,一名男子不肯對號入座,公然“霸座”,被處以行政拘留七日的處罰。對該案例解讀正確的是( )①法律維護社會秩序 ②公民行使權利不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③要尊重自己的權利 ④公民不得濫用權利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11.生活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法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下列關于法律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①法律在國家治理、社會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②我國法律體現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 ③法律是判斷是非曲直、處理矛盾和糾紛的標尺 ④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共同遵守的唯一行為規范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二、非選擇題(2題)1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2024年以來,依托“凈網2024”專項行動,公安部組織全國公安機關持續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專項行動,及時發現查處借熱點輿情事件進行造謠傳謠線索,堅決整治自媒體運營人員移花接木、擺拍造謠等利用網絡謠言進行吸粉引流、非法牟利等行為,重拳打擊編造虛假險情、災情、警情等違法犯罪活動。(1)公安機關對散布謠言、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違法行為予以行政處罰說明了什么 材料二 2024年8月14日大眾網:“這些年我們老百姓接受的法律知識多了,有困難也知道怎么反映了,維權靠法律再也不是難題啦!”高密市民王先生在法律大集上開心地說。近年來,濰坊高密市發揮“微隊伍”“微景觀”“微平臺”作用,針對不同時段、不同群體,有針對性開展各類普法活動,提升了群眾的參與度和知曉率,為維護社會和諧貢獻了法治力量。(2)法律為促進社會發展貢獻了哪些法治力量 13.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第一條規定,為了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促進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制定本法。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基本醫療衛生與健康促進法》第一條規定,為了發展醫療衛生與健康事業,保障公民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提高公民健康水平,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材料三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第一條規定,為了改善中小企業經營環境,保障中小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維護中小企業合法權益,支持中小企業創業創新,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擴大城鄉就業,發揮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法。請從法律作用的角度,用一句話概括上述材料說明了什么,并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具體闡述。參考答案:基礎鞏固1.D 2.B3.A綜合提升1.D 2.C3.C4.B5.C6.D7.C 8.B 9.A 10.B 11.A12.(1)①法律維護社會秩序。②法律通過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實現社會的有序運行。(2)①法律為促進各行業各領域事業發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②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強調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新時代社會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實現社會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13.法律促進社會發展。法律為促進各行業各領域事業發展,建立健康有序、富有活力的社會秩序,提供方向指引和有力保障。不斷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強調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新時代社會各項事業和各項工作中的矛盾和問題,實現社會生活的制度化、法治化。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