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愉快的夢教學目標:1.通過學唱歌曲《愉快的夢》,能用輕柔、連貫、優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準確表達歌曲的情緒與意境。2.在學唱歌曲中掌握旋律下行、連線的音樂知識,并運用于音樂實踐活動;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創編伴奏。3.結合歌曲學習,體驗音樂中的月夜帶給人們夢幻般的美好意境,激發學生的音樂想象力;鼓勵學生堅持夢想,努力爭取就能成功;啟發學生運用正確的演唱方法,養成良好的歌唱習慣。教學重點:能用輕柔、連貫、優美、和諧的聲音演唱歌曲,準確表達歌曲的情緒與意境。教學難點:掌握旋律下行、連線的音樂知識,并運用于音樂實踐活動;能用打擊樂器為歌曲創編伴奏。教具準備:電子琴、課件、碰鐘、三角鐵、手鈴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音階練習,發聲練習。(啟發學生輕聲哼唱,注意歌唱姿勢。)二、導入:同學們,你們做過夢嗎?能描述一下你的夢嗎?請四名同學描述一下自己的夢。(請四名學生介紹自己的夢)這幾位同學描述的真好!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歌曲,講述的是日本小朋友做的一個神奇而又愉快的夢,請大家閉上眼睛,伴隨著優美的音樂一起走進她的夢鄉,猜猜她夢到了什么。三、新授課:1、初聽歌曲,邊聽邊用身體晃動來感受歌曲的特點。2、復習拍的含義,并唱一唱第一句樂句,感受拍的特點。請同學們說一說拍的含義,然后我們一起唱一唱第一樂句。3、復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與情緒,并進行總結歸納。(速度是稍快的,情緒是愉快優美的。)4、教師范唱歌曲,學生進行輕聲跟唱。(提示學生注意換氣記號,用一口氣連貫地唱。)5、用聽唱法學唱歌曲,注意節奏、音準與歌唱姿勢。6、觀看微課,學習本課中的樂理知識——連線、延音線、旋律的下行,啟發學生在歌曲中找一找連線、延音線,下行旋律的小節。7、分析歌曲的感彩,并能用柔和、連貫地聲音完整地演唱歌曲。(第一段深沉而帶有神秘的意味,第二段音區移高,旋律轉為上行為主,表現了孩子們在看到幻境中的神奇景象時發出驚喜的呼喊。)四、拓展活動:1、聽辨旋律是上行還是下行2、跟琴哼唱兩條旋律,感受旋律的上行與下行。五、創編活動:這么美妙的歌曲,如果能用適合的打擊樂器為歌曲做伴奏,再加上同學們優美的聲音,一定會更加動聽的!請同學們試試用碰鐘、三角鐵、手鈴為歌曲做伴奏吧。(啟發學生注意樂器演奏的音色,先自行創編節奏伴奏,然后統一照譜演奏。)讓我們一邊伴奏,一邊用優美的聲音來演唱這首《愉快的夢》吧。六、課堂小結:同學們,愉快美好的夢境往往都是人們心中對美好事物的渴望,能在這寧靜的夜晚,一邊欣賞著美麗景色,一邊輕唱著美妙動聽的旋律,來表達我們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是人生的一大美事。只要同學們堅持心中對美好事物的渴望,努力爭取,就一定會美夢成真。今天我們的音樂課就到這里吧!下課!板書:愉快的夢拍含義速度 稍快地情緒 愉快、優美地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