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那達慕之歌》人教版四年級音樂上冊教材分析:《那達慕之歌》歡快熱烈,那達慕是蒙古族人民傳統的群眾性體育集會,有摔跤、賽馬、射箭、歌舞等活動。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目標: 通過《那達慕之歌》歌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蒙古族歌舞的特點。(2)方法與過程目標: 指導學生用歡快熱烈的歌聲演唱《那達慕之歌》,訓練學生通過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動作等音樂要素的變化來體現歌曲風格。鼓勵學生創造性地參與,發揮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和表現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歌曲情感的表現,幫助學生了解歌曲要表達的意境。教學重點:通過對本課的學習,能用富有表現力的聲音演唱這首歌曲。教學難點:(1)樂譜的演唱。(2)反復跳躍記號的應用,和結束句的演唱。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鋼琴教學過程:音階模唱練習:邊做柯爾文手勢邊唱上下行音階。請同學當助教提問音符唱名并進行比賽,老師記分數。模唱單音(三音一組),以比賽的形式完成并積分。節奏訓練:1、八分節奏。2、附點節奏。為節奏加入音符:1、小組練習,組內互相指導 。 2、派一名組員演唱。學習新歌曲《那達慕之歌》:完整欣賞這首歌曲。老師提問歌曲情緒是怎樣的?介紹那達慕大會的場景,并提醒學生用歡快熱烈的聲音去演唱。把歌曲中的典型節奏摘出來專項訓練。在此節奏上添加音符,用小組比賽的形式完成每一組音符的演唱。跟著老師的鋼琴完整演唱曲譜。有節奏的朗讀歌詞。介紹反復跳躍記號的演唱方法,提示結束句的演唱位置 ,并在歌曲中得到運用。請大家跟琴視唱歌詞,并注意反復記號和結束句處的演唱順序。完整演唱歌曲。歌曲接龍比賽。教師小結,各組大師課后登記各組分數。《那達慕之歌》教學反思:這節課基本上完成了教學要求要完成的各項目標,如果時間充裕還應在歌曲的表達上再進一步啟發,以便讓學生能夠更有表現力的演唱歌曲。附:中國教師報孫和保記者聽課后的反饋意見及思考。孫:建議小組命名時應圍繞特定主題,不要太散,否則不能突出要主題。個人反思:此建議可取,下學期開學重新結組時要對學生提出要求,小組名稱與口號要與音樂有關。其實在最開始實行小組制的時候是這樣要求的,但后來每學期都重新結組,沒有再強調此項要求,也就淡忘了,小組名稱也變得五花八門。此外還可制定小組公約,這也是讓孩子們自律的一種措施。2、孫:小組記分可以由學生來完成,變成紙質的表格,貼到前面。個人反思:學生完成計分任務可行,但還需思考以什么樣的形式。因為最初就是由學生在紙質表格上計分,效果不好,不能引起大部分同學的關注。所以后來改成了電子版,這樣大家都能及時看到自己組的分數,便于激發競爭意識。3、孫:拉開給分距離,不要每組都給5分,這樣給了和沒給是一樣的。個人反思:實踐證明每組都給一樣的分數,和不給分對于小學生來說真的不一樣,即使都得了一樣的分數孩子們仍然很高興,只在適當的時候拉開一些比分,讓孩子們感到壓力,如果分差太大,有的孩子會覺得反正也得不了第一,干脆放棄。4、孫:建議拓展課外內容,了解更多蒙古風情,以更好的表達歌曲。個人反思:可行,原本也是教案的內容,但因時間關系這部分被壓縮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