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1.2孟德爾的豌豆雜交實驗(二)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Synergistically utilize technically sound portals with問題探討1.決定子葉顏色的遺傳因子對決定種子形狀的遺傳因子會不會有什么影響呢?2.黃色的豌豆就一定是飽滿的、綠色的豌豆就一定是皺縮的嗎?為什么院子里黃色豌豆都是飽滿的圓粒,綠色豌豆都是干癟的皺粒?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P9)×PF1黃色圓粒綠色皺粒黃色圓粒1.無論正結交還是反交,F1都是黃色圓粒,這說明了什么?粒色:黃色對綠色是顯性粒型:圓粒對皺粒是顯性正反交/互交:兩個雜交親本相互作為母本和父本的雜交。eg:以A(♀)×B(♂)為正交,則B(♀)×A(♂)為反交。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P9)×PF1黃色圓粒綠色皺粒黃色圓粒2.為什么會出現新的性狀組合?他們之間有什么數量關系?3.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是否遵循分離定律?重組類型:表(現)型與親代不同的類型。F2數量:315 101 108 329 : 3 : 3 : 1黃圓綠圓黃皺綠皺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P9)×PF1黃色圓粒綠色皺粒黃色圓粒F2數量:315 101 108 32黃圓綠圓黃皺綠皺孟德爾首先對每一對相對性狀單獨進行分析。種子形狀:圓粒:315+101=416皺粒:108+32=140子葉顏色:黃色:315+108=423綠色:101+32=133每一對相對性狀的遺傳都遵循分離定律。圓粒 : 皺粒≈3 : 1黃色 : 綠色≈3 : 19 : 3 : 3 : 1一、兩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P9)性狀之間發生重新組合皺粒黃色圓粒綠色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因子之間發生了自由組合本質現象4.F2中為什么會出現9 : 3 : 3 : 1?二、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和驗證(P10)×P配子黃色圓粒綠色皺粒YYRRyyrrYRyr受精F1黃色圓粒YyRrF1配子①假設豌豆的圓粒和皺粒分別由遺傳因子R、r控制,黃色和綠色分別由遺傳因子Y、y控制;②在產生配子時,每對遺傳因子彼此分離,不同對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③F1產生的雌、雄配子各有4種:YR、Yr、yR、yr,且1:1:1:1。④受精時,雌雄配子的結合是隨機的。Y Ry rYR : Yr : yR : yr1 : 1 : 1 : 1 (1)解釋:提出假說二、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和驗證(P10)F1黃色圓粒YyRrF1配子YR : Yr : yR : y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①雌雄配子結合方式有___種②遺傳因子類型___種③性狀組合類型___種1694YRyRYryr♀YRyRYryr♂F2黃圓:黃皺:1/16 Yyrr2/16 Yyrr綠圓:1/16 yyRR2/16 yyRr綠皺:1/16 yyrr1/16 YYRR2/16 YyRR2/16 YYRr4/16 YyRr9/16 Y_R_3/16 Y_rr3/16 yyR_1/16 yyrr雙顯性單顯性雙隱性新性狀組合9331二、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和驗證(P10)9Y_R_3Y_rr3yyR_1yyrr9 : 3 : 3 : 1根據對F2統計結果:①F2中能穩定遺傳的占總數的____②F2綠色圓粒中穩定遺傳的占____③F2中重組類型占總數的______,親本型占______。1/41/33/85/8(黃色:綠色)x(圓粒:皺粒)=(3:1)x(3:1)即:黃圓:黃皺:綠圓:綠皺=9:3:3:1F1黃色圓粒YyRrYR : Yr : yR : y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RyRYryr♀YRyRYryr♂F2F1配子純合子二、對自由組合現象的解釋和驗證(P10)×YRYryRyryr配子F11 : 1 : 1 : 1雜種子一代隱性純合子YyRryyrrYyRr黃圓 黃皺 綠圓 綠皺P黃色圓粒綠色皺粒YyrryyRryyrr實際 籽粒數 F1♀ 31 27 26 26F1♂ 24 22 25 26性狀分離比 F1測交實際結果:項目表現型結果符合預期的設想,因此證明解釋是正確的。從而證實了:F1是雜合體,基因型為YyRr。F1產生了YR、Yr、yR、yr四種類型、比值相等的配子。1 : 1 : 1 : 1 (2)驗證:測交實驗三、自由組合定律/孟德爾第二定律(P12)控制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的分離和組合是互不干擾的;在形成配子時,決定同一性狀的遺傳因子彼此分離,決定不同性狀的遺傳因子自由組合。①發生時間:②實質:③適用范圍:兩對或兩對以上相對性狀的遺傳進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細胞核遺傳。1.正確選材:豌豆2.研究方法正確:由單因素到多因素3.統計方法正確:統計學4.科學的實驗程序:假說—演繹法四、孟德爾實驗方法的啟示(P12)五、孟德爾遺傳規律的再發現(P12)1900,孟德爾的遺傳規律被重新提出。1909,丹麥科學家約翰遜提出基因的概念,取代遺傳因子;并提出了表型和基因型。①基因:孟德爾的“遺傳因子”。②表(現)型:生物體表現出來的性狀。(文字)③基因型:與表型有關的基因組成。(字母)③等位基因:控制相對性狀的基因。(D和d)六、孟德爾遺傳規律的應用(P13)1.雜交育種:有目的地將具有不同優良性狀的兩個親本雜交,使兩個親本的優良性狀組合在一起,再篩選出所需要的優良品種。2.醫學:預測和診斷遺傳病的理論依據。習題檢測1.判斷以下說法是否正確:①基因型相同,表現型一定相同( )②表現型相同,基因型一定相同( )③基因型是決定表現型的主要因素( )2.等位基因如何判斷?以下哪個正確? √表現型 = 基因型 + 環境B AA a在成對的基因中,兩個不同的基因,稱為等位基因。紫莖缺刻葉AABb、aaBb、AaBb紫莖缺刻葉:紫莖馬鈴薯葉=3:1P1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