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12章 植物維持生物圈的穩定第3節 植物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七年級下 S K世界上最高的植物之一——杏仁桉杏仁桉一般都高達100米以上,最高的杏仁桉據記載達到了156米,相當于50多層樓的高度。這種巨大的高度使它成為植物界的 “巨人”。“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杏仁桉根尖吸收的水分是如何運輸到樹梢的呢?情境導入一株玉米從出苗到結實的一生中,大約要消耗200kg以上的水,大致情況如下:生長期總吸水量 204.228kg 100%作為組成成分的水 1.872kg 0.92%維持生理過程的水 0.25kg 0.12%202.106kg98.96%?思考:吸收的水中接近99%的水哪去了呢?資料閱讀植物體內的水去哪了?提出問題植物體內的水散失到空氣中了。作出假設①如何讓水從植物體中散發出去的過程可視化?②水主要從植物體什么部位散發出去的?③實驗裝置放在什么樣的環境中?解密植物體內水分之謎對照原則單一變量原則制訂方案小組討論,制訂合理的實驗方案。實施方案塑料袋內壁上會出現什么現象?A:有枝無葉B:有枝有葉植物體內的水散失到空氣中了。得出結論表達交流1.植物體內的水分是以什么形式散失到體外的?2.水分主要是從植物體什么部位散發出來的?水蒸氣主要在葉片蒸騰作用水分以氣體的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總結那水分是如何從葉片中散發出來的呢?氣孔張開氣孔關閉氣孔是植物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交換的“窗口”認識——氣孔細胞吸水膨脹時, 氣孔張開。當細胞失水收縮時,氣孔閉合。保衛細胞氣孔保衛細胞蒸騰作用的意義促進植物體對水分吸收,拉動了無機鹽和水分的運輸;降低葉面的溫度,避免植物因氣溫過高而被灼傷。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植物蒸騰作用對生物圈來說有什么重要作用?據測算:熱帶雨林的蒸騰量約占降雨量的80%植物吸收的水通過什么途經進入大氣中?又通過什么形式返回到地面?植物吸收水分有90%通過蒸騰作用散失到大氣中,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保持土壤和空氣的濕潤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植物的蒸騰作用主要器官——葉片散失水分的結構 氣孔植物 參與生物圈中的水循環意義拉動水分與無機鹽在體內的運輸降低植物體表面的溫度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保持土壤和空氣的濕潤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概念:水分以水蒸氣狀態從植物體內散發到植物體外的過程盤點收獲1.熱帶雨林降水豐富,與其關系最密切的生理作用是( )A.光合作用 B.呼吸作用C.蒸騰作用 D.生長作用2.在城市綠化中,移栽的樹苗被剪去大量的枝葉,這樣能提高移栽成活率的原因是( )A.降低了葉片的光合作用B.降低了葉片的蒸騰作用C.促進了植物的呼吸作用D.促進了水和無機鹽的吸收課堂練習CB3.植物蒸騰作用失水的“門戶”和氣體交換的“窗口”分別是( )A.葉肉和氣孔 B.根尖和葉肉C.氣孔和氣孔 D.氣孔和葉肉4.植物體吸收的水,絕大部分都通過蒸騰作用以水蒸氣的形式散發到大氣中。下列不屬于蒸騰作用意義的一項是( )A.增加大氣中氧氣的含量B.提高大氣濕度,增加降水C.可以降低葉片表面溫度D.促進水分和無機鹽的運輸CAA5.如圖圖示探究植物蒸騰作用的實驗裝置,有關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植物蒸騰作用的強弱與葉片面積的大小密切相關B.三個塑料袋內壁的水珠由多到少依次是C>B>AC.蒸騰作用越強,根對水分和無機鹽的吸收速度越快D.將裝置置于濕度小的環境中,可使實驗現象更明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