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回顧知識: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生物圈個體器官細胞群落生態系統系統組織種群第1章 走進細胞1.2 細胞的多樣性和統一性高倍顯微鏡的使用01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02CONTENT問題探討:光學顯微鏡下的幾種細胞1.圖中4種細胞的名稱分別是什么?有哪些共同的結構?2.請舉一兩個例子,說說不同種類細胞的形態結構不同原因?紅細胞、白細胞口腔上皮細胞洋蔥根尖細胞洋蔥表皮細胞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植物細胞還有細胞壁)。因為生物體內的細胞所處的位置不同,功能不同,是細胞分化的結果。1高倍顯微鏡的使用PART ONE一.高倍鏡的使用(P9)1.構造:放大物像目鏡目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小(反比)。調換物鏡轉換器放大物像物鏡目鏡沒有螺紋,物鏡具有螺紋,物鏡需要通過螺紋旋上去。物鏡:鏡頭越長,放大倍數越大(正比)。離玻片距離越近,看到的細胞數目越少,視野越暗。固定玻片壓片夾放玻片載物臺光線通過通光孔調節光線強弱遮光器遮光器上有大小不同的光圈,光圈大時通過的光線多,光圈小時通過的光線少。光圈反射光線,使光線射入鏡筒反光鏡平面鏡凹面鏡平面鏡凹面鏡光線光線光線太亮(要把視野調暗),用平面鏡;光線太暗(要把視野調亮),用凹面鏡。調焦距,大幅升降鏡筒,先找到物像(無→有)粗準焦螺旋調焦距,小幅度,后調更清晰(模糊→清晰)細準焦螺旋2.低→高倍鏡的使用步驟:低倍鏡的操作步驟:一取二放三安裝,四轉低倍五對光。六上玻片七下降,八升鏡筒找物像。看完低倍找高倍,九退整理十歸箱。①②③一.高倍鏡的使用(P9)2.低→高倍鏡的使用步驟:一.高倍鏡的使用(P9)10x1010x402.低→高倍鏡的使用步驟:①移動玻片(物像移至視野中央)②轉動轉換器(換高倍鏡)③調節光圈(用大光圈/反光鏡)④轉動細準焦螺旋,不動粗(使物像更加清晰)低倍鏡高倍鏡模糊清晰一.高倍鏡的使用(P9)2.低→高倍鏡的使用步驟:ps:若觀察顏色淺的材料(液泡),視野應調暗,反之則應調亮。若視野中出現一半亮一半暗,可能是反光鏡的調節不對。若觀察材料一半清晰一半模糊不清,可能是切片厚薄不均。一.高倍鏡的使用(P9)3.常考知識點:(1)放大倍數=目鏡X物鏡(放大的是長度/寬度,不是面積)目鏡:無螺紋,長度與放大倍數成反比物鏡:有螺紋,長度與放大倍數成正比一.高倍鏡的使用(P9)3.常考知識點:(2)數目計算:放大倍數變大→視野中細胞數目變少①單行排列②均勻充滿 低倍鏡(10X10)下,可觀察到1600個細胞;則在高倍鏡(10X40)倍;可看多少細胞?1600÷4=400個=原細胞數目÷放大倍數1600÷4 =100個=原細胞數目÷(放大倍數) 2(長度/寬度)放大倍數=物鏡×目鏡倍數(面積)放大倍數=實際放大倍數的平方一.高倍鏡的使用(P9)3.常考知識點:(3)成像特點:(4)移動方向:倒立的虛像(上下左右相反/紙張旋轉180°)上實物上物像同向移動(“偏哪移哪”)·視野中:向右下方移動一.高倍鏡的使用(P9)3.常考知識點:(5)高低倍鏡下的比較:物像大小 看到細胞數目 視野亮度 物鏡與玻片的距離 視野范圍高倍鏡低倍鏡大少暗近小小多亮遠大低倍鏡高倍鏡一.高倍鏡的使用(P9)3.常考知識點:(6)污點位置判斷:目鏡、物鏡和裝片①移動玻片污點移動污點不移動在裝片上②移動目鏡污點移動污點不移動在目鏡上在物鏡上一.高倍鏡的使用(P9)1.在顯微鏡視野的右上方發現一個待觀察的紅細胞,需要將其移到視野正中。移動裝片的方向是( )A.左上方 B.左下方 C.右上方 D.右下方2.一位同學在觀察裝片時,發現視野有一異物,移動裝片,異物不動,換高倍物鏡后,異物也不動。這異物可能在( )A.反光鏡上 B.裝片上 C.物鏡上 D.目鏡上C隨堂練習D3.下面是用顯微鏡觀察時的幾個操作步驟,要把顯微鏡視野下的標本從下圖中的A轉為B,其正確的操作步驟是( )①向右上方移動載玻片 ②調節反光鏡使視野明亮 ③轉動轉換器 ④調節細準焦螺旋⑤調節粗準焦螺旋 ⑥向左下方移動載玻片A.①③②④ B.②③④⑥ C.⑥③②④ D.⑥③⑤④C隨堂練習4.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在視野直徑范圍內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若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則可看到這行細胞中的( )A.2個 B.4個 C.16個 D.32個5.顯微鏡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被相連的64個分生組織細胞所充滿,若目鏡不變,物鏡轉換為40×,則在視野中可以觀察到的分生組織細胞數為( )A.2個 B.4個 C.8個 D.16個A隨堂練習B6.右圖為在光學顯微鏡視野中看到的一個細胞,其細胞核位于細胞的左側,細胞質流動方向為順時針。則在觀察的材料中,細胞核的實際位置及細胞質流動方向分別是( )A.位于左側;順時針B.位于左側;逆時針C.位于右側;順時針D.位于右側;逆時針C隨堂練習2PART TWO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細胞的多樣性:同一生物的不同細胞,其結構有差別;不同生物的細胞結構也有差別。細胞的統一性:具有相似的基本結構。如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1.紅細胞 2.脂肪細胞 3.肌肉細胞 4.骨細胞 5.神經細胞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是不是所有細胞都具有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呢?大腸桿菌沒有成形的細胞核動物細胞、植物細胞及細菌結構模式圖對比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根據細胞內有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把細胞分為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原核生物:由原核細胞構成,如細菌、藍細菌等。真核生物:由真核細胞構成,如植物、動物、人、真菌等。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1.原核細胞:(1)定義: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的細胞。(2)結構:具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沒有成型的細胞核,也沒有染色體,但有一個環狀的DNA分子叫“擬核”。核糖體是唯一的細胞器。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1.原核細胞:(3)代表:藍細菌/藍藻(含有藻藍素和葉綠素,是能進行光合作用的自養生物)①②③④⑤細胞壁細胞膜細胞質擬核核糖體色球藍細菌念珠藍細菌顫藍細菌發菜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水華:淡水赤潮:海水水體富營養化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1.原核細胞:(3)代表:細菌(一般帶有“桿/球/螺旋/弧”的都是細菌,其細胞壁的成分是肽聚糖。)桿菌球菌螺旋菌弧菌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1.原核細胞:(3)代表: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氏體支原體是目前最小的最簡單的原核生物,沒有細胞壁。支原體模式圖放線菌支原體衣原體“藍色細線織毛衣”“三菌三體”二.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P10)2.原核細胞與真核細胞的比較:原核細胞 真核細胞本質區別不 同 點 大小細胞器細胞核生物類群細胞壁統一性 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較小較大只有核糖體一種多種復雜的細胞器無染色體,有DNA,為擬核有染色體(DNA+蛋白質)細菌、藍細菌動物、植物、真菌都有細胞膜、細胞質、核糖體,都含有DNA除支原體外都有,為肽聚糖植物有,為纖維素和果膠1.病毒、藍藻和酵母菌都有的結構是( )A.細胞壁 B.細胞膜 C.細胞核 D.核酸2.下列生物中屬于原核生物的一組是( )①藍藻 ②酵母菌 ③草履蟲 ④念珠藻⑤水綿 ⑥青霉菌 ⑦葡萄球菌A.①⑥⑦ B.①④⑥C.①②③④⑤⑥⑦ D.①④⑦D隨堂練習D3.①②③④為四類生物的部分特征:①僅由蛋白質與核酸組成 ②具有核糖體和葉綠素,但沒有形成葉綠體 ③出現染色體和各種細胞器 ④細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下列對應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A.含④的生物都是自養生物B.肯定屬于原核生物的是②和④C.流感病毒最可能屬于①D.有成形的細胞核的生物是③隨堂練習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