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 練習一、單選題1.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其中原因有( )①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代表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中國共產黨正確回答了“為什么革命、怎樣革命”的根本問題③中國共產黨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擁護 ④資產階級革命沒有給中國帶來任何進步和發展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階級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的起義。可見當時,存在的矛盾有( )①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 ②民族資本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③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④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3.2024年7月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3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的原因,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理論和思想準備②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其廣泛傳播奠定了組織基礎③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奠定了階級基礎④中國人民和中國工人運動急需要斗爭的主心骨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2024年5月1日,中學生小王在父母的帶領下參觀了中國國家博物館,在“復興之路”展廳里他看到了很多有關中國近代的展品,了解到了從1840年鴉片戰爭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100多年的歷史。根據小王參觀的內容,他可能產生的感受有( )①近代中國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的歷史,也是一部抗爭的歷史②工人階級一直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領導力量③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④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鴉片戰爭后,民族資產階級紛紛提出各種救國方案,但始終功虧一簣。近代中國就像一條漂泊在波濤洶涌、驚濤駭浪、汪洋大海中的百孔千瘡的漏船,危機四伏,時時刻刻都有葬身大海的危險。究其原因在于( )①帝國主義堅決反對中國通過資本主義道路來實現強盛②資產階級未能喚醒民眾,未形成變革社會的真正力量③中國民族資產階級具有妥協性,沒有積極地參與革命④中國喪失了全部主權,政治、經濟皆受制于西方列強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由于殖民侵略和長年戰爭,舊中國積貧積弱,虛弱不堪,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這一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 )①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②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③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 ④封建統治階級內部間的矛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曾幾何時,國家蒙辱、人民蒙難、文明蒙塵,彼時之中國,被視作一艘“無一處沒有傷痕”的破船;曾幾何時,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卻諸路皆走不通了。“諸路皆走不通”是因為當時( )①各種政治力量都沒有提出革命綱領 ②仁人志士沒有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③革命斗爭缺少先進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 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具有強大的生命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中國產生了共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中國革命的面貌從此煥然一新。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A.完成了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 B.讓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站起來了C.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 D.使中國人民在斗爭中有了主心骨9.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共部署了300多項改革舉措,到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80周年時完成提出的各項改革任務。《決定》強調“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這是因為( )A.改革是必由之路,是中華民族從理論自信走向制度自信的偉大轉折B.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改革時間緊任務重,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C.改革是強國之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D.樹立正確政績觀,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抓好改革落實10.1943年,曹火星創作了歌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經口口相傳,由晉察冀唱到全中國。這首歌伴隨著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擺脫黑暗走向光明,擺脫貧困走向富強,成為傳世的時代經典。下列有關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建國方案表述正確的是( )①主張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統治②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③贏得除資產階級之外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④經歷史和人民的檢驗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社會有多重矛盾,它們相互交織。其中的主要矛盾是( )A.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B.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C.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D.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12.中國人民從來就有勤勞勇敢、富于斗爭的傳統。近代以來,中國人民的斗爭之所以屢遭挫折和失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沒有一個先進的堅強的政黨作為凝聚自己力量的領導核心。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從根本上改變了這種局面。這說明中國共產黨的誕生( )①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②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人民有了主心骨③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的前景④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電視劇《覺醒年代》以1915年《青年雜志》問世到1921年《新青年》成為中國共產黨機關刊物為貫穿,展現了從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到中國共產黨建立這段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講述了覺醒年代的社會風情和百態人生。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 )A.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B.深刻改變了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使中華民族重新左右世界發展的趨勢C.使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D.使中國人民有了可依賴的組織者和領導者,避免中國革命發生曲折14.毛澤東在《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一書中指出:“帝國主義列強侵略中國,在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使中國發生了資本主義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一個半封建的社會;但在另一方面,它們又殘酷地統治了中國,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上述觀點( )①為奪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及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指明了方向②反映中國共產黨人對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做出了正確認識③表明近代以后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④表明黨對近代中國基本國情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5.下列對我國不同時期的社會主要矛盾,分析正確的有( )①近代中國——帝國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②社會主義改造時期——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③黨的八大時期——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④新時代——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6.中國在2024年取得了顯著的成就,涵蓋了經濟發展、科技創新、國際合作等多個領域。這些成就不僅體現了中國在經濟和科技領域的強大實力,也展示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重要影響力。同時,這些成就也是對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最好證明。這些成就表明( )①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②新時代需要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③在黨的領導下我們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④我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邁出堅實步伐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二、非選擇題17.合作討論材料一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前,中國存在著三種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階級和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后為官僚資產階級)。其政治代表先是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國民黨統治集團。二是民族資產階級。其政治代表是民主黨派的某些領導人物和若干無黨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和城市小資產階級。其政治代表是中國共產黨。材料二 三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了三種不同的建國方案:第一是地主階級和買辦性的大資產階級的方案。主張繼續實行地主階級、買辦的大資產階級的軍事獨裁統治,使中國繼續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道路。第二是民族資產階級的建國方案。他們是要建立一個名副其實的資產階級共和國,使中國成為一個獨立的資本主義社會。第三是工人階級和其他進步勢力的方案。他們主張在工人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下,首先進行一場徹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資產階級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義革命,以便建立一個工人階級領導的人民共和國,即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并經過這個人民共和國,逐步達到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1)地主階級與買辦資產階級的方案為什么被拋棄了?(2)資產階級共和國的方案為什么也行不通?(3)為什么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最終成為中國人民的共同選擇?18.合作討論材料始于1840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閉關鎖國”后的清政府逐步落后于世界大潮。中國人民與帝國主義侵略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斗爭。毛澤東認為帝國主義侵入中國,一方面促使中國封建社會解體,促成了中國發展資本主義的因素,把一個封建社會變成了半封建的社會;另一方面,帝國主義又勾結封建勢力,壓迫和阻止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把一個獨立的中國變成了一個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國。帝國主義入侵中國的目的,不是要把中國變成資本主義國家,而是要將中國淪為半殖民地或殖民地。(1)根據材料,請分析鴉片戰爭之后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是什么樣的?認清此問題有何意義?(2)結合材料,說明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它與當時的基本國情是什么關系?(3)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了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是什么?19.沒有共產黨 就沒有新中國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成立。習近平同志指出:“建立中國共產黨、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推進改革開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五四運動以來我國發生的三大歷史性事件,是近代以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三大里程碑。”歷史,總會在一些特殊的年份給人們以深刻啟迪。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的實踐帶給中國人民最為深切的感受就是: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1)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中國社會各階級、各階層對外國侵略者和本國封建統治者所進行的斗爭結果如何,給我們哪些啟示?(2)你是如何認識“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20.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某校高一(1)班在學習“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內容時,收集到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數千年歷史長河中,中國人民辛勤勞作、自強不息,不懈追求“小康”生活。但在封建制度下,這只是一個鏡花水月的空想。鴉片戰爭以后,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更是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面臨亡國滅種的深刻危機。材料二 為了“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懸”,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自己的方案,但依然未能改變江山飄搖、神州陸沉、民不聊生的悲慘命運。材料三 莽莽神州,已倒之狂瀾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伊誰 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中國人民選擇了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經過28年浴血奮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國家強大、人民富裕創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請結合材料,就論證“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寫三條發言提綱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D D B A A C D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D C C C D1.A【詳解】①②:中國共產黨的方案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其中原因有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和使命,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還有中國共產黨對“為什么革命、怎樣革命”的根本問題給出了正確的答案,①②正確。③④:選項說法均不符合史實,③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2.D【詳解】①②: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農民階級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的起義,該矛盾中并沒有涉及資產階級,不涉及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 ,民族資本主義和外國資本主義的矛盾,①②排除。③④:太平天國運動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遭到中外勢力共同鎮壓,體現了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3.D【詳解】①:五四運動促進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工人運動的結合,為中國共產黨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準備,①說法錯誤。②: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其廣泛傳播奠定了思想基礎,而非組織基礎,②說法錯誤。③④: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歷史的必然選擇,是中國人民和中國工人運動急需要斗爭的主心骨,同時中國工人階級的成長和工人運動的發展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奠定了階級基礎,③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4.B【詳解】①③:“復興之路”展廳展出的是從1840年到1949年的相關展品,根據小王參觀的內容,他可能產生的感受有近代中國的歷史既是一部屈辱的歷史,也是一部抗爭的歷史,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說明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①③正確。②:“工人階級一直都是反帝反封建的領導力量”的說法不符合史實,②排除。④: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矛盾之一,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④錯誤。故本題選B。5.A【詳解】①②: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國,資本主義道路走不通,究其原因在于帝國主義堅決反對中國通過資本主義道路實現強盛,以及民族資產階級未能完全喚醒民眾,未能形成變革社會的真正力量,①②可選。③:中國民族資產階級雖然具有妥協性,但是也積極地進行了革命,③錯誤。④:近代的中國喪失了大量主權,但并非全部,④錯誤。故本題選A。6.A【詳解】①③: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相互交織。其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①③正確。②④: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的矛盾、封建統治階級內部間的矛盾不是主要矛盾,②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7.C【詳解】①: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說 明各種政治力量都有自己的救過之路,但沒有成功,而不是沒有自己的革命綱領,①錯誤。②③: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卻諸路皆走不通了,這是因為仁人志士沒有找到正確的革命道路,革命斗爭缺少先進階級及其政黨的領導,②③正確。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具有強大的生命力”不符合事實,④錯誤。故本題選C。8.D【詳解】A: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是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中國共產黨的成立使中國人民在斗爭中有了主心骨,但此時并沒有完成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A排除。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站起來了,B排除。C:五四運動標志著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開始,C排除。D: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從此,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D正確。故本題選D。9.B【詳解】A:我們要堅定“四個自信”,而不是由理論自信走向制度自信,且材料未涉及理論自信,改革開放是道路自信,A排除。B:“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體現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改革時間緊任務重,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B正確。C: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C排除。D:“樹立正確政績觀,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勁頭抓好改革落實”是抓好改革落實的舉措,不是原因,與題干不構成因果關系,D排除。故本題選B。10.C【詳解】①④: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主張建立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共和國,經過新民主主義走向社會主義。中國共產黨的建國方案,反映了當時社會條件下,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最迫切的愿望,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最終贏得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在歷史和人民的檢驗中脫穎而出,最終成為唯一正確的選擇,①④說法正確。②:建國方案沒有涉及把實現共產主義作為最高理想和最終目標,②不符合題意。③:最終贏得包括民族資產階級在內的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③說法錯誤。故本題選C。11.A【詳解】A: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了近代中國有多重矛盾,它們相互交織。其中,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A正確。B: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的矛盾是資本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不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B排除。C: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矛盾不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C排除。D:地主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不是近代中國社會的主要矛盾,D排除。故本題選A。12.D【詳解】①:五四運動標志著舊民主主義革命走向新民主主義革命,①不選。②④:中國共產黨的誕生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人民有了主心骨,給災難深重的中國人民帶來了光明和希望,②④入選。③:新中國的成立,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的前景,③不選。故本題選D。13.C【詳解】C: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是開天辟地的大事件,這是因為中國共產黨的成立深刻改變了近代以后中華民族發展的方向和進程,深刻改變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途和命運,深刻改變了世界發展的趨勢和格局,挽救了處在危難之中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使中國人民謀求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斗爭有了主心骨,C符合題意。A: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社會的發展方向,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展示了美好前景和現實道路,A錯誤。B:世界發展的趨勢不以任何人的意志為轉移,中華民族并不能夠左右世界發展的趨勢,B錯誤。D:中國共產黨成立后,帶領中國人民經歷了艱難曲折才取得成功,而不是“避免中國革命發生曲折”,D錯誤。故本題選C。14.C【詳解】②③:毛澤東的這段話是對中國近代社會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性質的準確總結和概括,反映中國共產黨人對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做出了正確認識,這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表明近代以后中國革命的主要對象是帝國主義和封建主義,②③正確。①:該觀點主要是對中國近代社會性質的分析,有利于為新民主主義革命提供正確指引,但未涉及社會主義革命,①不選。④:黨對近代中國基本國情的認識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材料中沒有體現,④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C。15.C【詳解】①:近代中國的主要矛盾有兩個,分別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①不選。②:黨的八大指出,社會主義改造完成后,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已經不再是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這意味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時期,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資產階級同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②入選。③:1981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③不選。④: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④入選。故本題選C。16.D【詳解】①:中國在2024年取得了顯著的成就,這些成就的取得證明了只有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①排除。③:2021年7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莊嚴宣告,我們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③錯誤。②④:材料反映出這一年我國取得了沉甸甸的收獲,這些成就表明我國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邁出堅實步伐,也表明新時代需要一以貫之地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②④正確。故本題選D。17.(1)因為地主階級與買辦資產階級的方案違背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廣大人民的唾棄,他們的反動統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2)從根本上說,由于資產階級共和國方案并不具備現實性,脫離了中國實際,也沒有得到中國廣大群眾的擁護。(3)因為此方案符合中國國情,反映了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廣大人民的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以來的不平凡經歷,充滿著苦難與輝煌、曲折與勝利、付出與收獲。實踐證明,由中國共產黨領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正確的選擇。【詳解】本題為簡答題,考查近代中國出現的三種建國方案的知識點,直接根據教材知識作答即可。詳解略。18.(1)基本國情:中國逐步成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意義:這是認識和解決近代中國一切社會問題的基本依據。(2)主要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關系: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基本國情決定的。(3)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一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詳解】本題為簡答題,考查中國近代基本國情、社會主要矛盾、近代中國的歷史任務等知識點,直接根據教材知識作答即可。詳解略。19.(1)①為了拯救民族危亡,中國人民奮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吶喊,太平天國運動、戊戌變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接連而起,各種救國方案輪番出臺,但都以失敗而告終。中國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領救亡運動,迫切需要新的組織凝聚革命力量。②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1919年五四運動后,工人階級成為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力量。在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偉大覺醒中,在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工人運動的緊密結合中,中國共產黨應運而生。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從此,中國人民在斗爭中就有了主心骨,看到了解決中國問題的出路和希望。(2)①為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百折不撓,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②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③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斗爭經驗的歷史總結,是中國人民在長期探索、艱苦奮斗的基礎上共同確認的歷史真理。【詳解】(1)本題屬于簡答題,依據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的知識回答即可,詳解略。(2)本題屬于簡答題,依據教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各種政治力量的知識回答即可,詳解略。20.①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②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自己的方案,進行了異常激烈的較量,但都以失敗告終。③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推翻了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⑤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分析】背景素材:黨史考點考查: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等有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可把握知識指向通過材料中的關鍵詞進行定位。注意知識限定不要用錯,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鴉片戰爭以后,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中國更是陷入內憂外患的黑暗境地,面臨亡國滅種的深刻危機→可聯系教材知識近代中國的基本國情和主要矛盾決定了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是近代中國的兩大歷史任務;關鍵詞②:為了“救民于水火,解民于倒懸”,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前仆后繼,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自己的方案,但依然未能改變江山飄搖、神州陸沉、民不聊生的悲慘命運→可聯系教材知識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前,無數仁人志士不屈不撓,各種政治力量分別提出自己的方案,進行了異常激烈的較量,但都以失敗告終;關鍵詞③:莽莽神州,已倒之狂瀾待挽;茫茫華夏,中流之砥柱伊誰 在歷史的大浪淘沙中,中國人民選擇了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真理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可聯系教材知識中國共產黨一經誕生,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使命;關鍵詞④:經過28年浴血奮戰,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奪取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實現了幾代中國人夢寐以求的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為國家強大、人民富裕創造了前提、開辟了道路→可聯系教材知識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推翻了三座大山,徹底結束了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徹底結束了極少數剝削者統治廣大勞動人民的歷史,徹底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徹底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了根本社會條件,實現了中國從幾千年封建專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偉大飛躍,從此,中國人民掌握了國家的權力,成為國家和自己命運的主人;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