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小升初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連線題&綜合題(統編版)專題13(二)我們共同的世界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小升初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連線題&綜合題(統編版)專題13(二)我們共同的世界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小升初道德與法治真題分類匯編(統編版)
專題13 我們共同的世界
連線題&綜合題
一、連線題
1.(2023·甘肅隴南·小升初真題)連線:把國際組織與其介紹對應連起來。
金磚國家
上海合作組織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
2.(2023·貴州黔西·小升初真題)將下列節日與對應日期連線。
3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4月22日 世界城市日
3月23日 世界氣象日
10月31日 世界水日
3.(2023·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題)連線題。
古埃及 古巴比倫 中國 聯合國旗幟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4.(2023·甘肅隴南·小升初真題)將下列國際組織與其標志相連。
5.(2023·山東濱州·小升初真題)想一想,連一連。
東南亞國家聯盟
世界衛生組織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
世界貿易組織
6.(2023·山西忻州·小升初真題)飛行探索連一連。
1783年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1903年 法國物理學家查理實現了氫氣球的首次載人飛行
1969年 中國研制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所搭載的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2021年 美國萊特兄弟研制的飛機試飛成功
7.(2023·河南南陽·小升初真題)將下列現象與其反映的環境問題用線連起來
天然氣過度開采 生態破壞
荒漠化不斷擴大 環境破壞
工廠排放的廢水 資源短缺
8.(2023·云南文山·小升初真題)將下列舞蹈和相對應的地區或國家用直線連起來。
探戈、桑巴 蘇格蘭
草裙舞 拉丁美洲
孔雀舞 夏威夷
凱利舞 中國
9.(2023·云南文山·小升初真題)將下列事件與對應的人物用直線連起來。
望遠鏡 愛迪生
七次下西洋 阿姆斯特朗
1969年登上月球 伽利略
電燈泡 鄭和
證實地球是一個球體 查理
實現了氫氣球的首次載人飛行 麥哲倫
10.(2023·吉林白山·小升初真題)請把相應的禮儀和國家(或地區)連起來。
握手禮 歐美國家
擁抱禮 泰國
雙手合十 中國
11.(2023·吉林長春·小升初真題)連線題。
伽利略 七次下西洋
哥白尼 環繞地球航行
鄭和 “進化論”
麥哲倫 天文望遠鏡
達爾文 “日心說”
12.(2023·山東棗莊·小升初真題)連線。
提出“日心說” 麥哲倫
首次環球一周航行 達爾文
提出“進化論” 瓦特
改良蒸汽機 哥白尼
發明電燈泡 愛迪生
13.(2023·吉林白山·小升初真題)把下列人物與他對應的成就相連起來。
新大陸 哥白尼
《天體運行論》 哥倫布
進化論 達爾文
14.(2023·貴州安順·小升初真題)連線題。
殷墟 安陽市的西北郊
古埃及 黃河長江流域
古巴比倫 恒河流域
古印度 “兩河流域”
古中國 尼羅河流域
15.(2023·貴州黔西·小升初真題)連線題。
古中國 金字塔
古印度 《漢謨拉比法典》
古埃及 斗獸場
古巴比倫 畜耕施肥灌溉
古羅馬 甲骨文
二、綜合題
16.(2023·貴州安順·小升初真題)我們生活在一個和平的國家,而不是一個和平的年代。2022年2月俄羅斯和烏克蘭戰爭爆發,戰火一直延續至今。
(1)你能想到俄烏戰爭中哪些受傷害的場景?
(2)中國是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面對俄烏戰爭,你認為中國會怎么做?
17.(2023·山東棗莊·小升初真題)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社會的進步,不斷地改變著人類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1)說一說你了解到的防御自然災害的技術或發明。(列舉2項)
(2)請列舉現代科學技術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具體事例。(不少于3個)
18.(2023·山東棗莊·小升初真題)我來陳述。科技、國際組織、和平是人類取得文明成就的保障,也是人類世界實現美好未來的保障。結合學習和生活經歷,從以上三個方面各選取一個典型事例寫下來,具體說明“讓世界更美好”的“中國貢獻”。
19.(2023·甘肅隴南·小升初真題)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首次海域可燃冰試采成功、C919大型飛機圓滿首飛、國產航母閃亮登場、天舟發出首單“太空快遞”、神舟十一號航天員太空停留33天、“墨子號”量子衛星發射、“中國天眼”落成啟用……事實再一次向世人證明:厲害了,我的國!
閱讀上述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材料說明我國實施了什么戰略?
(2)在科技日益發展的今天,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至少三點)
20.(2023·山東菏澤·小升初真題)2023年5月19日到21日,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加拿大、日本七個國家首腦在日本廣島舉行峰會,發表了所謂的“G7聯合聲明”,全文充滿了火藥味,劍指中俄,對中國提出“不許中方以武力獲取領土”;“不許中國擴核”。會中21次提到中國……
(1)針對帝國主義國家的挑釁,請你用敬愛的周總理提出的我國處理世界問題的原則,以回擊他們。
(2)以此事在班內舉行主題隊會,請把你和同學們對這件事的認識寫出來!
21.(2023·河北保定·小升初真題)2023年世界環境日的口號是“減塑撿塑”。中國主題:“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1)你知道世界環境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嗎?請寫下來。
(2)人類的很多不當行為會傷害地球環境,舉例說說人為因素對地球的傷害有哪些?分別造成了什么后果?(請各寫出1條)
(3)保護地球,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呢?(請寫出2條)
22.(2023·吉林白山·小升初真題)材料(1):2001年9月7日,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02年起,每年的9月21日為“國際和平日”。
材料(2):中國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
材料(3):中國始終堅持走共同發展的道路,通過發展促進和平,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
(1)仔細閱讀上述材料后,談談你的感想。
(2)說出我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內容。
(3)在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是什么?
23.(2023·貴州銅仁·小升初真題)2022年報道稱,科技進步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科技創新深刻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在第36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上,來自北京的王天翼受到快遞分揀機器人和水果自動分揀流水線的啟發,制作了一個可以自動識別垃圾并進行分類的機器人。
(1)科技的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捷?請舉兩個事例說明。
(2)在未來的生活中,你最想發明什么?簡單介紹一下你的發明。
24.(2023·山東棗莊·小升初真題)今年是習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十周年,十年來,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互辦文化年、藝術節等活動,有效促進了文化交流。
(1)列舉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表現。(列舉3個例子)
(2)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們在接觸和交往中會由于文化差異引起尷尬、矛盾或者沖突。你有什么妙招可以化解它們?(不少于2條)
25.(2023·山東濰坊·小升初真題)資料一:當前,全世界有193個國家,31個地區,這224個國家和地區都有著各自的文化,每一種文化都會在這個世界里留下自己獨特的印記,它們相互共存,匯聚在一起共同構成多元化的人類文明。
資料二:據研究顯示,全世界出現的主要沖突中,有四分之三與文化有關,為鼓勵來自世界各地的個人和組織采取具體行動,支持文化的多樣性,2001年11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2002年12月,將5月21日設立為“世界文明多樣性促進對話和發展日”,簡稱世界文化發展日,該節日的宗旨是“為多樣性和包容做一件事”。
閱讀上面兩則資料,根據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與課外資料收集,完成下面的題目。
(1)請至少從四個不同方面各舉2例說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2)你認為應該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3)中國文化需要走向世界嗎?為什么?
26.(2023·貴州黔東南·小升初真題)2023年5月30日9時31分,神舟十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六號,中國航天人奔赴星辰大海的步伐從未停止,都離不開一代代航天人的初心使命、不懈拼搏。仰望星空,征途漫漫,代代相傳,航天精神感召無數學子接續奮斗。
(1)“神舟新征程,十六問蒼穹。”看著直沖云霄、問鼎蒼穹的神舟十六號,你想說什么?
(2)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除了載人航天工程,你還知道我國哪些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的科技成果(至少說3個)。
(3)中國航天夢想的實現,是一代代航天人不斷努力拼搏的結果。從他們的逐夢歷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4)2023年5月第三周是我國第23個科技活動周。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在生活中可以怎樣培養科技創新能力,用科技幫我們實現夢想呢?
27.(2023·云南文山·小升初真題)材料一:100多年前,電力逐步取代蒸汽動力,成為機器大生產的主要動力。人類社會由以蒸汽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跨入以電力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
材料二:進入二十世紀四五十年代后,人類在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和生物工程等領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會生產力水平。
材料三:近年來,我國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大飛機C919的制造、生物醫藥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中國成了真正的科技強國。
(1)結合材料一、二說說人類的發展經歷了哪三個時代?蒸汽機曾被應用在哪些方面?
(2)閱讀材料,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說互聯網技術對人們工作、生活有哪些影響?
(3)閱讀材料三,簡要說說中國為什么能取得如此輝煌的科技成就?
參考答案
1.
2.
【解析】(1)3月22日,世界水日,1993年1月18日,第四十七屆聯合國大會作出決議,確定每年的3月22日為“世界水日”;
(2)4月22日,世界地球日,是一項世界性的環境保護活動;
(3)3月23日,世界氣象日,又稱“國際氣象日”,是世界氣象組織成立的紀念日;
(4)10月31日,世界城市日,2013年12月,第68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決定自2014年起,將每年的10月31日確定為“世界城市日”。
3.
【解析】(1)殷墟,是中國商朝后期都城遺址,位于河南省安陽市西北郊的洹河南北兩岸;
(2)金字塔,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古老的建筑之一,也是古埃及最著名的古跡之一;
(3)《漢謨拉比法典》石柱,是中東地區的古巴比倫國王漢謨拉比大約在公元前1776年頒布的法律匯編;
(4)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會旗,旗面中心由5個尺寸相同的互相套接圓圈(奧林匹克環)組成;
(5)聯合國旗幟,是一個從北極看上去的世界圖,周圍用一個橄欖枝圓環圍繞著的圖案。
4.
【解析】(1)紅十字國際委員會標志,使用紅十字標志作為自己的LOGO;
(2)東南亞國家聯盟標志,是十根金黃色稻穗捆綁在一起的圓形圖案,背景為紅色,四周環繞著白色圈和藍色圈;
(3)聯合國標志,是一個從北極看上去的世界圖,周圍用一個橄欖枝圓環圍繞著的圖案;
(4)上海合作組織標志,主體圖案是中國、俄羅斯等六個成員國的版圖,標志主體下方是寓意海浪和飄揚的旗幟的造型。
5.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辨認能力。
,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的標志,五個套接的圓環,代表五大洲的團結,全世界運動員的會聚;
,世界貿易組織的標志,是當代最重要的世界性國際組織之一,被稱為“經濟聯合國”;
,東南亞國家聯盟的標志,在東南亞推動多領域的合作;
,世界衛生組織的標志,旨在推動全球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
6.
【解析】(1)1783年,法國物理學家查理實現了氫氣球的首次載人飛行;
(2)1903年,美國萊特兄弟研制的飛機試飛成功;
(3)1969年,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
(4)2021年,中國研制的“天問一號”探測器所搭載的火星車成功著陸火星。
7.
【解析】(1)天然氣過度開采,會導致資源短缺,加劇了土地沉降、失效、變形、斷層活動等地質災害;
(2)荒漠化不斷擴大,會導致生態破壞,耕地面積減少,人類的生存空間減少等;
(3)工廠排放的廢水,會導致環境破壞,對我們的生活造成直接的影響。
8.
【解析】在各具特色的自然環境中,人類創造出了絢麗多姿的文化,舞蹈就是其中的一個。不同的地區有不同的舞蹈風格。例如:
拉丁美洲的探戈、桑巴、恰恰和倫巴等;
夏威夷的草裙舞;
蘇格蘭高地的蘇格蘭凱利舞;
中國西南地區,有些舞蹈模仿花、鳥、蟲、魚的姿態等,如中國的孔雀舞等。
9.
【解析】(1)伽利略發明望遠鏡,促進了天文學的發展,也開啟了天文學的新紀元;
(2)鄭和七次下西洋,推動了我國航海事業的發展,促進了海外貿易,傳播了中華文明;
(3)阿姆斯特朗于1969年登上月球,成為第一位登上月球的人類成員;
(4)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在科學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把人類從此帶進了一個嶄新的電光世界;
(5)麥哲倫首次環球一周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
(6)查理實現了氫氣球的首次載人飛行,這種比空氣輕的氣球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種飛行器。
10.
【解析】在長期的交往中形成的禮儀,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的見面禮儀。
(1)握手禮,中國的人們見面時最常見的禮儀;
(2)擁抱禮,是流行于歐美國家的一種見面禮節;
(3)雙手合十,泰國的人們見面多雙手合十做祈禱的姿勢,頭向前微傾。
11.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辨認能力。
伽利略,意大利科學家,制作天文望遠鏡,觀測到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奇異景觀,證明了新天文學說;
哥白尼,波蘭科學家,提出“日心說”,改變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在科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
鄭和,中國航海家,七次下西洋,準確地測定航區、航線和船位,有效利用季風、洋流進行航行;
麥哲倫,西班牙航海家,首次實現了人類環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球體;
達爾文,英國生物學家,提出“進化論”,改變了人類對自然界和人類自身的看法。
12.
【解析】(1)哥白尼提出“日心說”,推翻了以地球為中心的宇宙觀,成為后來天文學的基礎,開辟了科學的新紀元;
(2)麥哲倫首次環球一周航行,證明了地球是個球體;
(3)達爾文提出“進化論”,改變了人們的世界觀和思維方式,為生物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瓦特改良蒸汽機,使人類進入蒸汽時代;
(5)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在科學史上開辟了一個新紀元,把人類從此帶進了一個嶄新的電光世界。
13.
【解析】哥白尼在晚年發表了《天體運行論》 ,打破了地心說的束縛;
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間接導致了三角貿易的發生;
達爾文提出了進化論,創立了科學的生物進化學說,以自然選擇為核心,第一次對整個生物界的發生、發展,作出了唯物的、規律性的解釋。
14.
【解析】殷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獻可考、并為甲骨文和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古代都城遺址。殷墟位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安陽市的西北郊,是中國商代晚期的都城,距今已有3300年的歷史。
世界四大文明古國均位于河流沿岸,因為該地區水資源充足,農業發達,交通便利,能養活較多的人口,如古埃及位于非洲東北部的尼羅河流域;古巴比倫位于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沖積而形成的兩河流域;古印度位于恒河流域;古中國位于黃河和長江流域等。
15.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人類早期文明的相關知識點。
古中國的早期文化有甲骨文。
古印度的早期文化有《漢謨拉比法典》。
古埃及的早期文化象征有金字塔。
古巴比倫的早期文化有畜耕施肥灌溉。
古羅馬的早期文化遺址有斗獸場。
16.(1)無家可歸的兒童,在帳篷里學習的孩子,失去雙臂的平民。
(2)中國不干涉別國的內部事務,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堅持與鄰為善,本著睦鄰、安鄰、富鄰的原則,和平共處、共同發展。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描述闡述能力。
(1)俄烏戰爭中受到傷害的場景會很多,可以從失去家園、身體心靈受到的傷害的角度闡述;
(2)面對俄烏戰爭,中國的做法可以從和平發展獨立自主的外交政策的角度闡述。
17.(1)氣象衛星預報天氣;修建都江堰、三峽大壩等水利工程;火災報警器;人工降雨減少冰雹等災害。
(2)智能手機,方便人們視頻通話;移動支付方便了人們;智能機器人分揀包裹;網絡教育不受空間的限制等。
【解析】(1)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描述闡述能力。防御自然災害的技術或發明可以從防御惡劣天氣的預報、水利工程等角度闡述;
(2)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描述闡述能力。現代科學技術影響人們的工作、生活的具體事例可以從人工智能、移動支付、網絡教育等角度闡述。
18.科技方面:中國在技術創新方面取得了巨大的進步,尤其是在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領域。中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已經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尤其是在語音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等方面。中國的5G通信技術也已經成為全球領先的技術,為全球的通信技術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國際組織方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中國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擁有否決權,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中積極發揮作用,為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國際合作作出了重要貢獻。
和平方面:中國始終堅持走共同發展的道路,通過發展促進和平,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建設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科技方面以人工智能、5G通信、新能源等領域為例,國際組織以在聯合國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為例,和平方面以促進和平、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例,來闡述即可。
19.(1)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或科教興國戰略)
(2)我們青少年從小要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多參加活動培養自己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平時在生活學習中要敢于質疑、勤于思考。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1)本題考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考查學生對我國國策和戰略的認識。從題干中的“我國科學技術領域取得了重大成就”可以看出,材料展示了我國的科技成就,說明我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據此回答即可。
(2)本題考查青少年能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做什么。依據教材知識和青少年自身實際,從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培養動手能力和創新思維,敢于質疑、勤于思考,提高科學文化素質等角度來回答。
20.(1)我們的周總理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它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維護祖國統一是中國的內政,他國無權干涉。我們有信心,也有能力實現祖國統一的和平大業。
(2)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的欺凌,是“霸權主義”的體現。我們小學生要好好學習,長大后投身祖國的建設中去,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軍隊的作用,學生要在積累時政常識及生活常識的前提下,根據題干提示回答正確的內容。
關于設問(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學生可以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來回擊他們;
關于設問(2),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寫出自己和同學們對這件事的認識,可以從“帝國主義列強對我國欺凌”為出發點,立志要好好學習,長大后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出自己應有的力量等方面來組織語言。
21.(1)6月5日。
(2)①工廠廢氣、汽車尾氣、生活產生的廢氣——造成全球氣候變暖。
②亂砍濫伐、圍湖造田等——造成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造成生態失衡,使惡性天氣增多,如沙塵暴頻繁、山體滑坡、洪澇等。
(3)學習環保法律法規,以法律己;宣傳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發現破壞環境的行為及時舉報等。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的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關于設問(1),學生回答世界環境日是每年的幾月幾日即可;
關于設問(2),人類的很多不當行為會傷害地球環境,如汽車尾氣、亂砍濫伐等。學生結合生活實際,舉例說說人為因素對地球的傷害有哪些,并回答分別造成了什么后果,各寫出1條即可;
關于設問(3),學生結合實際,回答在保護地球方面我們小學生能做些什么,寫出2條即可。
22.(1)全世界人民對和平的呼喚;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
(2)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3)“一帶一路”戰略。
【解析】本題考查了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熱愛和平、中國的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始終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堅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們熱愛和平、反對戰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重要戰略思想是著眼于人類發展與世界未來提出的中國理念、中國方案。學生根據課本知識,結合材料信息,首先闡述自己在閱讀材料后的感想,然后回答我國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具體內容,最后回答在中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的名稱即可。
23.(1)家電上的科技創新方便了人民的生活,如“天貓精靈”“小度”等。新能源汽車的創新不僅讓我們出行方便,而且節約了能源。
(2)在未來的生活中,我最想發明一種衣服,叫空調衣。這種衣服的背面有一個中心,這個中心可以將冷氣或熱氣快速地貫穿你的全身,這樣在冷天或熱天,就不用擔心溫度問題了。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科技改變人類生活等內容。
關于設問(1),學生根據課本知識,結合實踐,舉出兩個事例來說明科技的進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便捷,可以從家電的科技創新和新能源汽車的創新等角度進行描述;
關于設問(2),學生結合自身實際,回答在未來的生活中自己最想發明什么,并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發明即可,如發明一款空調衣。
24.(1)現在很多國家建立了孔子學院;每當春節,很多國家和地區會和中國人一樣,以中國人的方式慶祝新年;中國藝術家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進行中國民樂演出。
(2)面對世界文明多樣性,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尊重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應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
【解析】(1)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對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掌握,學生根據所學知識將其表現進行列舉即可。如在國外博物館舉辦“中國文化展”、在國外以中國人的方式慶祝新年、中國藝術家在國外進行中國民樂演出等。
(2)本題旨在考查學生面對文化多樣性正確處理文化沖突的做法。因為不了解對方的文化而出現尷尬,甚至出現矛盾和沖突,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在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
25.(1)世界文化的多樣性的案例:
節日文化:中國的節日如七夕節、春節;西方國家的節日如情人節、圣誕節。
婚慶活動:我們中國古代結婚,新娘穿的嫁衣是紅色的,披著紅蓋頭;西方婚慶活動是去教堂,身穿傳統服裝。
飲食文化:中國人喜歡吃中餐,西方人喜歡吃西餐。
語言多樣化;中國的語言是漢語,西方國家主要說英語、法語等。
(2)尊重文化多樣性的方法:
①我們首先要了解差異,學會尊重差異。
②我們在認同自己文化的同時,應以包容、開放的態度對待不同于我們的文化,求同存異。在文化交流中,來自不同文化的人們要和平相處,共同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③善于發現和欣賞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智慧。
(3)中國文化需要走向世界,理由是: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擁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中國文化積淀了豐富的思想文化資源,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等,這些思想資源不僅影響著中國人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也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文化的傳播也可以為中國的經濟和國際地位提供支持和幫助,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和競爭力。
中國文化走向世界也是中國文化自身發展的需要。
總之,中國文化走向世界是一個雙向的過程,既有中國文化向外傳播的需要,也有世界各國了解和接受中國文化的需求。這一過程需要不斷加強文化交流和合作,促進文化多樣性和文化平等,推動文化的繁榮和發展。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尊重文化的多樣性。
關于設問(1)學生根據課本知識,結合自己對世界文明多樣性的了解,從四個不同方面各舉2例說明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可以從節日文化、婚慶活動、飲食、語言多樣化等方面進行作答。
關于設問(2)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回答應該如何尊重文化的多樣性,合理即可。
關于設問(3)學生根據課本知識,首先就中國文化是否需要走向世界進行判斷,然后分析原因即可。
26.(1)中國科教興國戰略取得重大成就,中國航天事業飛速發展,作為中國人,感到驕傲和自豪。
(2)中國高鐵技術、殲-20列裝、“中國天眼”、中國深海潛航器“蛟龍”。
(3)感受了中國航天人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無私奉獻的精神。
(4)作為小學生,我們要從小樹立科學的夢想,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努力學習,來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力量。
【解析】本題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
關于設問(1)考查的知識點是科技實現人類的夢想,學生據此從中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等方面回答自己的感想即可;
關于設問(2)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列舉出至少3個我國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即可,如高鐵等;
關于設問(3)中國航天夢想的實現,是一代代航天人不斷努力拼搏的結果。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從航天人的精神方面,回答自己的感受即可;
關于設問(4)學生結合教材知識,從小學生的身份出發,回答自己的感受,如從小樹立科學夢想等即可。
27.(1)以蒸汽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以電力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以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和生物工程、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應用為標志的科技時代。蒸汽機車廣泛應用于工業生產、交通運輸等方面。
(2)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學習,如網上購物、網上交流、網上娛樂、網上學習、遠程診療等。
(3)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研人員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無私奉獻、刻苦鉆研、勇于創新的精神。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科技推動社會發展、科技改變人類生活。我們要認識、了解科學的重要性,努力學習科學知識。
關于設問(1)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及對材料一、二的閱讀可知,人類的發展經歷的三個時代分別是:以蒸汽為標志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以電力為標志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時代、以原子能、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應用為標志的科技時代。學生依題作答,并回答蒸汽機曾被應用在哪些方面即可;
關于設問(2)學生閱讀材料,結合生活實際,回答互聯網技術對人們工作、生活有哪些影響,如網上購物、網上學習等;
關于設問(3)學生結合課本知識,并閱讀材料三,回答中國能取得如此輝煌的科技成就的原因是什么,可以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科研人員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等方面闡述。
領域最廣、最具影響力的經濟合作機制,現有包括中國在內的21個成員。
構建更緊密、更全面、更牢固的伙伴關系,包含中國、俄羅斯、印度、巴西和南非五個國家。
倡導和踐行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精神,包含中國、俄羅斯、印度等八個國家。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山阴县| 昌都县| 金寨县| 仙桃市| 宜黄县| 洛阳市| 松桃| 平昌县| 寿阳县| 莱州市| 驻马店市| 城步| 米泉市| 曲周县| 手游| 绥江县| 闻喜县| 司法| 沅陵县| 莲花县| 拜城县| 尉氏县| 论坛| 涟水县| 耒阳市| 西宁市| 扶余县| 封开县| 甘洛县| 定兴县| 安化县| 凌云县| 格尔木市| 合肥市| 三穗县| 汾阳市| 遵义市| 衢州市| 永宁县| 闽清县| 聂拉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