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第十單元 常見的酸、堿、鹽課題2 常見的酸和堿第 4 課時 中和反應2022年版課標學業要求:從物質類別的視角,依據中和反應等,初步預測酸和堿的主要性質,設計實驗方案,分析、解釋有關的實驗現象,進行證據推理,得出合理的結論。2022年版課標學習活動建議:探究氫氧化鈉溶液和稀鹽酸發生中和反應時的溫度變化。知識點1 中和反應的定義、實質及pH變化1.什么是中和反應完成課本第74頁“實驗10-10 向稀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填寫下表: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問題與結論實驗一:向盛有5 mL稀NaOH溶液的燒杯中滴加稀鹽酸 ______________ 能否判斷NaOH與稀鹽酸發生了反應?________無明顯現象不能實驗內容 實驗現象 問題與結論實驗二: 酚酞溶液的作用:利用酚酞溶液顏色的變化證明NaOH被消耗,從而判斷反應發生;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先變為紅色,后變為無色酸與堿能發生反應5 mL稀NaOH溶液酚酞溶液稀鹽酸在上面的實驗中,發生了如下反應,請在橫線上寫出相應物質的類別:HCl + NaOH ==== NaCl + H2O ______ ______ ______ 水【小結】______與______作用生成_____和_____的反應,叫作中和反應。酸堿鹽水酸堿鹽(1)反應前后都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旁觀”離子)是____________;(2)中和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H+ + OH- === H2O2.中和反應的實質觀察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示意圖(如圖),完成填空:氫氧化鈉與鹽酸反應示意圖【應用】寫出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鹽酸與氫氧化鈣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硫酸與氫氧化鈉反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HCl+Ca(OH)2=== CaCl2+2H2OH2SO4+2NaOH === Na2SO4+2H2O例 1 下列屬于中和反應的是 ( )A.Fe2O3+6HCl === 2FeCl3+3H2OB.Ba(OH)2+H2SO4 === BaSO4↓+2H2OC.SO3+2NaOH === Na2SO4+H2OD.CaCO3+2HCl === CaCl2+H2O+CO2↑B課堂精練例2 (2024蘇州模擬)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反應后溶劑的質量增加B.反應前后Na+、Cl-的數目均不變C.稀鹽酸中存在的微粒有水分子和氯化氫分子D.該反應的微觀實質是H+與OH-結合生成H2OC課堂精練向一定量的某酸性或堿性溶液中加水,只能改變溶液的酸堿度,不能改變溶液的酸堿性,溶液的pH可以無限接近7,但不能等于7。特別提醒!3.酸堿性溶液稀釋過程中的pH變化情況4.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情況①向堿溶液中加入酸溶液(以向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為例)②向酸溶液中加入堿溶液(以向稀鹽酸溶液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為例)例3 某興趣小組借助傳感器對稀NaOH溶液與稀鹽酸的中和反應進行研究,實驗裝置如圖1,三頸燒瓶中盛放溶液X,用恒壓漏斗勻速滴加另一種溶液。(1)甲同學用pH傳感器測得三頸燒瓶內溶液pH的變化如圖2。①溶液X是__________,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進行到30 s時,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____(填化學符號,下同);60 s時,溶液中含有的陰離子為____________,此時向溶液中滴加無色酚酞溶液,溶液變成________色。紅稀鹽酸NaOH+HCl === NaCl+H2OHCl、NaClOH-、Cl-(2)乙同學用溫度傳感器測得三頸燒瓶內溫度的變化如圖3(忽略反應過程中的熱量散失)。①M點三頸燒瓶內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填化學式),pH_____7(填“>”“=”或“<”)。②據圖可得出中和反應過程中________熱量(填“吸收”或“放出”)。NaCl=放出 1.(2023荊州中考)取稀鹽酸與氫氧化鈉反應后的溶液進行實驗,下列能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的是 ( )A.加入氫氧化銅固體,溶液變為藍色B.加入鎂粉,沒有氣體生成C.測得該溶液的pH=7D.滴入酚酞溶液,溶液變為紅色C例4 某化學課堂圍繞“酸堿中和反應”開展探究活動。【演示實驗】將一定量稀H2SO4加入盛有NaOH溶液的燒杯中。【學生板演】(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問題】實驗中未觀察到明顯現象,反應后溶液中的溶質是什么呢?【作出猜想】(2)猜想一:Na2SO4;猜想二:Na2SO4和H2SO4;猜想三:__________________。H2SO4+2NaOH===Na2SO4+2H2ONa2SO4和NaOH知識點2 中和反應后溶液中溶質成分的判斷中和反應為酸+堿―→ 鹽+水,若參與反應的堿和生成的鹽均可溶于水,從反應物是否過量的角度去考慮,反應后溶液中溶質的成分一般有三種情況:①鹽(恰好反應);②酸+鹽(酸過量);③堿+鹽(堿過量)。【實驗探究】(3)同學們設計不同實驗方案進行探究。 實驗方案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小華 取少許反應后溶液于試管中,滴加幾滴CuSO4溶液 無明顯現象 溶液中一定沒有________,猜想________不成立小雪 取少許反應后溶液于另一支試管中,加入幾粒鋅粒 ______________ 猜想二成立小敏 用pH試紙測定溶液的pH pH________7(填“>” “=”或“<”) NaOH三有氣泡產生< 2.小明向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稀鹽酸中加入氫氧化鈣溶液,最終所得溶液呈藍色,則反應后溶液中除石蕊外還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學式)。CaCl2和Ca(OH)2【拓展反思】(4)下列試劑可以代替鋅粒達到探究目的的是_______(多選,填序號)。A.Fe2O3 B.鐵片C.CO2 D.紫色石蕊溶液ABD知識點3 中和反應的應用閱讀課本第75頁,歸納中和反應在實際中的應用:1.中和過多的胃酸:人如果患有某些胃腸疾病,胃會分泌過量胃酸,造成胃部不適以致消化不良。在這種情況下,遵醫囑服用某些含有________性物質的藥物,可以中和過多的胃酸。堿2.處理某些昆蟲叮咬后的癥狀:蜂或螞蟻叮咬人的皮膚后,在皮膚內分泌出蟻酸,會使叮咬處很快出現腫、痛或瘙癢等癥狀。如果涂一些含有________性物質的溶液,就可減輕癥狀。堿3.工業廢水處理: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物質,可以用__________進行中和處理;印染廠的堿性廢水可用__________進行中和處理。熟石灰硫酸印染廠的廢水的處理4.農業上改良土壤酸堿性:如用__________中和土壤酸性,以利于農作物生長。熟石灰例 5 下列應用的主要化學原理不涉及中和反應的是( )A.用熟石灰配制波爾多液B.用硫酸處理印染廠的堿性廢水C.用稀氨水涂抹在螞蟻叮咬處止癢D.服用含氫氧化鋁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癥A課堂精練1.(2023蘇州中考)常溫下,將10 mL 5% NaOH溶液逐滴加入盛有5 mL 5%稀鹽酸(含2滴酚酞溶液)的錐形瓶中,邊滴邊振蕩。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滴加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溫度不斷升高B.滴加過程中,溶液恰好由無色變為紅色時,溶液pH為7C.滴加過程中,錐形瓶內溶液中Na+的數目不斷增加D.滴加結束后,取少量溶液蒸干,所得白色固體是NaClC2.下列圖像不能正確表示其對應變化關系的是 ( )A.向一定量稀硫酸中不斷加水B.向一定量稀鹽酸中不斷加NaOH溶液C.向一定量石灰水中不斷加水D.向一定量石灰水中不斷加稀鹽酸C3.(2024合肥一模)如圖1,向NaOH稀溶液中緩緩通入HCl氣體,測得該過程中溶液導電能力的變化如圖2(溶液體積的變化忽略不計)。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該過程中溶液溫度先升高再恢復至室溫B.c點溶液中的離子有Na+、OH-、Cl-C.由ab段變化可知,其他條件相同,導電能力:OH->Cl-D.由bc段變化可知,溶液的導電能力除了與離子種類有關,還與離子濃度有關B4.易錯辨析。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打“√”,錯的打“×”。(1)中和反應一定生成鹽和水,但有鹽和水生成的反應不一定是中和反應。 ( )(2)熟石灰、燒堿都是堿,都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3)酸和堿必須都可溶于水,才能發生中和反應。 ( )√××常見的酸和堿俗稱火堿、燒堿、苛性鈉易吸水潮解、強腐蝕性氫氧化鈉俗稱熟石灰、消石灰氫氧化鈣與指示劑作用與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與酸反應堿的化學性質常見的酸濃鹽酸:揮發性、刺激性氣味濃硫酸:吸水性、腐蝕性(脫水性)濃硫酸的稀釋:酸入水,不斷攪拌酸的化學性質與指示劑作用與氫前金屬反應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與堿反應常見的堿中和反應定義H++OH - === H2O實質pH變化酸與堿作用生成鹽和水的反應酸中加入堿:<7→=7→>7堿中加入酸:>7→=7→<7熱量變化放熱反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