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 學年下學期階段測試八年級道德與法治試題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1.在我國,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公民參與管理國家和管理社會的基礎是A.享有受教育權 B.享有物質幫助權 C.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D.行使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以下人員中,能夠享有我國憲法賦予的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是①在英國工作的中國公民王某 ②在中國工作的美國公民杰克 ③在上初中的未成年學生小明 ④在中國郵政上班的員工小張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3.為及時發現侵害群眾利益的“微腐敗”行為,江西某縣試點打造“碼”上監督平臺,讓民生資金的使用發放等詳細情況上網,老百姓一“掃”即可登錄、一“點”即可查詢、一“鍵”即可舉報。該平臺的打造A.拓寬了公民行使監督權的渠道 B.體現了公民參政議政水平不斷提高C.表明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公民 D.有利于進一步擴大公民的政治權利4.14 歲的初中生小紅一家人的生活能夠體現行使政治權利的是①在校學生會主席的競選活動中,小紅把票投給了小蘭 ②媽媽在市政府的網站上留言,給政府提出了環保建議 ③爸爸在自己的微博上,發表了“百姓接種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觀點 ④爺爺從超市出來后,拒絕了超市保安要搜身的要求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①②③④5.某校圍繞憲法舉辦了圖片展,以下四幅圖片中與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權利有關的是6.在超市購物的九年級學生小強被一位丟失錢包的顧客懷疑為小偷,并且被要求進行搜身,小強用憲法知識勸阻了這名顧客。小強講的憲法知識應是 ①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②這樣做違背了憲法精神和原則 ③未成年人的隱私受法律保護 ④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7.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下列行為與相關權利對應正確的是行為 權利①同學甲把自己的校牌頭像私自換成同桌的照片 肖像權②同學乙經常被人起侮辱性綽號 姓名權③同學丙在朋友圈曬出他人的身份證信息 隱私權④同學丁在請假條上冒用老師簽名 名譽權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8.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 AI 技術模仿、偽造他人的聲音、面孔、視頻等信息進行詐騙(如右圖所示)。對此類行為認識正確的是 ①它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 ②受害者只能通過訴訟維權③它侵犯了公民的人格尊嚴 ④這是利用高科技致富的手段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9.2023 年 4 月,全國工商聯、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啟動了“百城萬企”促就業行動,組織民營企業參與校園招聘。這有利于實現公民的A.財產權 B.勞動權 C.物質幫助權 D.受教育權10.2024 全國助殘日的主題為“科技助殘共享美好生活”。中國殘聯相關負責人介紹,2023 年,各地開展農村困難殘疾人實用技術培訓,為 25.9 萬人次殘疾人賦能。全國 3219 個殘疾人就業幫扶基地共安置 4 萬殘疾人就業。這體現了我國公民享有憲法規定的A.財產權 B.勞動權 C.政治權利 D.物質幫助權11.聊城市教育和體育局在 2024 年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中,要求各縣(市、區)要按照“劃片招生、就近入學”原則,建立常住人口適齡兒童摸底調查制度,精準掌握區域內適齡兒童底數,科學劃定公辦學校招生服務片區。這有助于①促進教育公平,維護群眾利益 ②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權③解決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問題 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2.近年來,微短劇憑借時長短、節奏快、劇情緊湊吸引了許多觀眾。然而,不少微短劇需要充值會員或付費購買才能觀看全部內容,但觀眾充值后,經常遇到劇集變短、無法觀看、二次付費等問題。上海陳女士就陷入了這種“陷阱”,她應該 ①撥打電話、尋求消協幫助 ②自認倒霉,再不看微短劇③加強監管、打擊不良商家 ④聯系商家,追回多付錢款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13.張某在專賣店購買的冰箱不到一個星期就出現了故障。張某正確的維權路徑應該是①向法院提起刑事訴訟 ②向工商行政部門投訴 ③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④與冰箱專賣店協商解決A. ②→③→① B. ③→②→④ C. ④→②→① D. ④→②→③2023 年 3 月,湖北武漢一家醫療科技公司以找“內奸”為由,強行查看了員工的手機,原因是有人泄露了公司組織框架和人員信息。第二天公司又要求查手機,員工林女士拒絕配合,公司認定林女士就是“內奸”,強行將其辭退,并拒絕給予賠償。據此完成 14-15 小題。14.該公司侵犯了林女士的權利有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財產權 隱私權 B.言論自由權 名譽權 隱私權C.人身自由權 勞動權 隱私權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勞動權 人格尊嚴權15.林女士為自己討回公道的途徑有①通過法律服務機構維護合法權益 ②依法向公安機關控告、報警③到人民法院起訴,提起刑事訴訟 ④可以申請勞動仲裁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馮某租住賈某房屋期間,雙方就誰承擔屋內水管破裂維修費用的問題爭執不下。經街道辦工作人員疏導勸說,雙方達成了協議。這種解決糾紛的方式是A.訴訟 B.調解 C.仲裁 D.和解17.當事人在自愿、互諒的基礎上,依據法律,直接對話,分清責任,達成協議,解決糾紛。日常生活中大量的權益爭議是通過這種方式解決的。這種當事人之間自行解決糾紛的維權方式是A.和解 B. 調解 C.仲裁 D.訴訟18.訴訟是處理糾紛和應對侵害最正規、最權威的手段,是維護合法權益的最后屏障。下列案例屬于行政訴訟的是A.小李與某廠家簽訂了買賣合同,廠家收到全款后卻只發放了一半貨物,小李遂將廠家告上法庭B.周某因捕殺、販賣珍稀野生動物,被提起訴訟C.某小學生在家長完全不知情的情況下,用媽媽的手機給一個美女主播打賞 21 萬元,媽媽與直播平臺協商索回款項無果,決定提起訴訟D.店主小王收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決定書后,因不服處罰提起訴訟19.如今, “掃碼點餐”越來越普遍,但這種點餐模式卻在有些餐館逐漸變了味。孔某到某餐飲公司用餐時,店員未告知可以人工點餐,孔某通過手機掃碼點餐后,孔某要求撤銷會員并永久刪除個人信息未果,遂將餐飲公司起訴。最終判決,并賠償公證費用 5000 元。對此,下列認識不正確的是①掃碼關注現象司空見慣,你情我愿無可厚非②餐飲公司侵犯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③要學習孔某敢于并善用法律,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④餐飲公司的行為觸犯了刑法,是犯罪行為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20.下列行為屬于自覺履行法定義務的是①某高校通過“暗補”的形式為經濟困難學生發放餐費②張平就濟南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建言獻策③李安自覺完成 2023 年個稅申報并補繳稅款④“00 后”女大學生李希悅響應號召應征入伍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21.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 10 周年之際,國家安全機關公布了一個典型案例:小磊在互聯網平臺發現境外組織發布危害國家安全的言論后,撥打了國家安全機關舉報受理電話 12339,隨后此案得到了查處。小磊的做法給青少年的啟示是A.要以網絡安全為國家安全的根本B.要及時偵查危害國家安全的活動C.要以實際行動自覺維護國家安全D.要根據自己的意愿行使公民權利22.下列選項適合放在陰影部分的是A.依法服兵役 B.受教育 C.依法納稅 D.人身自由23.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下列關于依法納稅說法正確的是A.中學生任何時候都不需要納稅B.依法納稅是公民的一項基本義務C.依法納稅是自愿的,不具有強制性D.任何偷稅、欠稅、騙稅、抗稅的行為都是犯罪行為24.戍邊英雄陳祥榕上中學時,就立志參軍,也一直用軍人的標準要求自己,2019 年高中畢業的他應征入伍。2020 年 6 月 15 日,未滿 19 歲的陳祥榕在加勒萬河谷戰斗中英勇犧牲,踐行了他“清澈的愛,只為中國”的誓言。陳祥榕的事跡引領我們①堅決維護國家主權與領土安全 ②立志報效祖國,自覺履行義務③把祖國和人民利益擺在第一位 ④人人入伍參軍,依法行使權利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5.韋某從部隊復員后回鄉當了村干部,他和村民投資辦廠、發展生產,在上繳國家利稅后,他們得到了可觀的收入。上述事例中韋某履行的公民義務有A.受教育、勞動、被選舉 B.勞動、依法納稅C.依法服兵役、勞動、依法納稅 D.依法服兵役、勞動二、非選擇題(10 分)26.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 分)材料一 李某在小區微信群中,對不文明養犬人進行了評論。林某對李某的言論感到不適,在群里制止李某并呼吁鄰里之間要相互尊重。李某情緒失控,隨后在群里發表了林某就是不文明養犬人的不實言論,并使用侮辱性語言貶損林某,導致爭論升級。為了維護自身權益,林某在與各方協調無果的情況下,將李某起訴至當地人民法院。法院判決李某在小區微信群向林某賠禮道歉。經過執行法官審定,李某在小區微信群向林某賠禮道歉。至此,小區微信群里的風波平息。材料二 網絡的世界很神奇,老百姓上了網, 民意也就上了網。人大代表們將互聯網作為履職盡責的平臺和利器, 注重通過網絡搜集社情民意。 中國政府網開設“我向總理說句話”常設欄目, 公民也通過網絡積極建言獻策、參政議政,這讓百姓的電腦桌與總理的辦公桌實現了零距離接觸。(1)指出林某依法維護了自己的哪一權利。 (2 分)(2)從依法行使權利的角度談一談材料…對我們參與社會生活有哪些啟示 (4 分)(3)材料二中公民積極建言獻策是在行使哪項權利 公民行使這一權利有什么意義 (4 分)八年級道德與法治參考答案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 2 分,共 50 分)1 - 5 DBABC 6 - 10 AABBD 11 - 15 BBDDB 16 - 20 BADCD 21 - 25 CBBAC二、非選擇題(10 分)26.(1)林某依法維護了自己的名譽權。(2 分)(2)①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利。李某在小區微信群發表不實言論和侮辱性語言,侵犯了林某的名譽權,這警示我們要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行使權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李某在群里的不當言論損害了林某的合法權益,我們應引以為戒。③公民行使權利應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林某在與各方協調無果的情況下,通過向法院起訴的方式維護自身權益,這告訴我們當權利受到損害時,要通過合法途徑維權。 (每點 2 分,回答兩點即可,共 4 分)(3)材料二中公民積極建言獻策是在行使監督權。(1 分)意義:①有助于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依法行使權力,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②有利于提高公民參政議政的熱情,激發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③有利于促進民主政治建設,推動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每點 1 分,共 3 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