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2張PPT)第3課時 氧化還原反應的規律及其應用 第一章 第三節 氧化還原反應1. 能根據價態規律預測物質的性質及產物。 2. 能利用氧化性、還原性的強弱判斷物質發生反應的先后及發生反應的可能性。3. 利用電子守恒規律進行簡單的計算。學習目標任務一 價態規律及其應用新知構建1.歸中規律(1)內容:同種元素不同價態之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高價態+低價態→____________,即“只靠攏,不交叉”“就近變價”。(2)圖示表達如下:(3)應用:同種元素的物質間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的判斷,電子轉移總數的計算。中間價態2.歧化規律(1)內容:歧化反應時,某元素的中間價態→高價態+低價態。(2)應用:判斷反應物和生成物中同種元素價態的高低,計算電子轉移的數目。典題應用1.指出下列歸中反應中的氧化產物和還原產物,用雙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1)H2S+H2SO4(濃)===S↓+SO2↑+2H2O(2)KClO3+6HCl(濃)===KCl+3Cl2↑+3H2O答案:S是氧化產物,SO2是還原產物答案:Cl2既是氧化產物又是還原產物2.已知氯元素有-1、0、+1、+3、+5、+7 等多種常見化合價,氯氣跟氫氧化鉀溶液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如下反應:(1)Cl2+KOH→KX+KY+H2O(未配平);(2)KX→KY+KZ(氯元素歧化反應,未配平)。KX、KY、KZ 均是含氯元素的鉀鹽,Cl元素在①KX、②KY、③KZ 中的價態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______(填序號)。③①②返回任務二 先后規律及其應用新知構建1.同一氧化劑與多種還原劑混合時,還原性強的先被氧化。例如,已知還原性:I->Fe2+>Br-,當把氯氣通入FeBr2溶液時,氯氣先氧化______;然后再氧化______。2.(1)同一還原劑與多種氧化劑混合時,_____________的先被還原。例如,在含有Fe3+、 Cu2+的溶液中加入鐵粉,因為氧化性: Fe3+>Cu2+,所以鐵粉先與_______反應,然后再與________反應。(2)應用:判斷物質的氧化性、還原性強弱或判斷反應的先后順序。Fe2+Br-氧化性強Fe3+Cu2+典題應用1.在含有 Cu(NO3)2、Mg(NO3)2和AgNO3的溶液中加入適量鋅粉,首先被置換出來的是A.Mg B.CuC.Ag D.H2√2.已知還原性:SO2>I->Fe2+,下列離子反應不正確的是√返回任務三 守恒規律及其應用新知構建1.守恒規律氧化還原反應中,原子得失電子總數相等,元素化合價升降總數相等,即有關系式:還原劑失電子的總數=氧化劑得電子的總數,元素化合價降低的總數=元素化合價升高的總數。應用:氧化還原反應方程式的配平,氧化還原反應的相關計算。2.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步驟(1)找物質:找出反應過程中的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2)定得失:確定一個原子或離子得失電子的個數,變價元素的原子總數。(3)列關系:根據氧化劑和還原劑得失電子總數守恒列出關系式。交流研討+3典題應用√H2O2恰好將XO 還原,反應中H2O2變成O2,O元素的化合價由-1價升高為0價,則X的化合價降低,設元素X在還原產物中的化合價為+x,由得失電子守恒可知,2×(7-x)=5×2×(1-0),解得x=2。2.(1)在氧化還原反應:3S+6KOH===K2SO3+2K2S+3H2O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硫原子數目之比是________。(2)在一定條件下,PbO2與Cr3+反應,產物是Cr2O 和 Pb2+,則Cr3+與PbO2反應的化學計量數之比為________。1∶22∶3返回隨堂達標演練√1.已知在熱的堿性溶液中,NaClO發生如下反應: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條件下NaClO2也能發生類似的反應,其最終產物是A.NaCl、NaClO B.NaCl、NaClO3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NaClO中Cl元素發生了歧化反應,則NaClO2中的Cl元素也應該發生歧化反應,即Cl元素化合價既升高,又降低,A中Cl元素化合價只有降低,故A錯誤;C中生成的NaClO不穩定,會繼續反應生成NaCl、NaClO3,故C錯誤;D中Cl元素化合價只有升高,故D錯誤。√2.多種氧化劑和還原劑相遇時,存在“爭先恐后,強者優先”的現象。請預測,在含FeCl2、MgCl2和HCl的溶液中加入適量Zn粉,首先被置換出來的是A.Fe B.H2C.Mg D.不能確定離子方程式中,反應前后離子所帶電荷總數相等,即6-1=8-n-1,解得n=2,從而得出M2O 中M的化合價為+6價,也可根據得失電子守恒計算。√4.已知氮元素有多種可變化合價,常見的有-3、+2、+3、+4、+5 價等。某同學寫出以下三個化學方程式(未配平):①NO+HNO3―→N2O3+H2O②NH3+NO―→HNO2+H2O③N2O4+H2O―→HNO3+HNO2根據價態規律,判斷上述反應是否有可能實現,說明判斷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應物中的氮元素為+2價、+5價,生成物中為+3價,符合歸中反應規律。②不可能,反應物中的氮元素為-3價、+2價,生成物中為+3價,N元素的化合價只升不降。③可能,反應物中的氮元素為+4價,生成物中為+3價、+5價,符合歧化反應規律①可能,返回課時測評√題點一 價態規律及其應用1.下列物質中,按只有氧化性、只有還原性、既有氧化性又有還原性的順序排列的一組是A.Al3+、K、Fe2+ B.Cl-、Al、H2C.NO2、Na+、Br2 D.O2、SO2、Fe√2.下列反應中同一物質中同一價態的元素部分被氧化,部分被還原的是√3.一定條件下硝酸銨受熱分解的化學方程式為5NH4NO3 2HNO3+4N2↑+9H2O,在反應中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氮原子數之比為A.5∶3 B.5∶4C.1∶1 D.3∶5√4.硝酸銨在不同條件下分解可以得到不同的產物,下列各組物質中肯定不可能是硝酸銨分解產物的是A.N2O、H2O B.N2、O2、H2OC.N2、HNO3、H2O D.HNO3、H2O硝酸銨(NH4NO3)中的兩個氮原子的化合價分別為-3和+5。硝酸銨分解為N2O和H2O,-3價氮化合價升高到+1價,+5價氮化合價也降低到+1價,發生了歸中反應,合理,故A不選;硝酸銨分解為N2、O2、H2O,硝酸銨中-3價氮化合價升高到0價,+5價氮的化合價降低到0價,發生了氧化還原反應,合理,故B不選;硝酸銨分解為N2、HNO3、H2O,硝酸銨中的-3價氮和+5價氮發生了歸中反應,生成了氮氣,合理,故C不選;硝酸銨分解為HNO3、H2O,硝酸銨中的氮元素只有化合價的升高,沒有化合價的降低,不合理,故D選。√題點二 先后規律及其應用5.已知氧化性:Fe3+>Cu2+,在Fe2(SO4)3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若有鐵粉剩余,則不溶物中有鐵和銅單質B.若有鐵粉剩余,則反應后的溶質為FeSO4C.若鐵粉無剩余,且溶液中無Cu2+,則溶液中一定沒有Fe3+D.若鐵粉無剩余,且溶液中有Cu2+,則溶液中一定沒有Fe3+在Fe2(SO4)3和CuSO4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的過程中,鐵先與Fe2(SO4)3反應生成FeSO4,再與CuSO4反應生成FeSO4和Cu,據此分析。若有鐵粉剩余,則鐵過量,反應后生成FeSO4和Cu,不溶物中有過量的鐵和生成的銅單質,A、B正確;因氧化性:Fe3+>Cu2+,若鐵粉無剩余,必先還原Fe3+,則溶液中無Cu2+時一定也沒有Fe3+,C正確;若鐵粉無剩余,只是加入少量鐵粉,則可能只與部分Fe3+反應,則溶液中可能有Fe3+,一定有Fe2+,D錯誤。氧化性:Br2>I2,Br2可將KI氧化為I2,A正確;還原性:I->Fe2+,向FeI2溶液中通入Cl2,要先氧化I-為I2,不能生成FeI3,C錯誤;氧化性:Fe3+>I2,Fe3+可將I-氧化為I2,而Fe3+被還原為Fe2+,D正確。√6.已知氧化性:Cl2>Br2>Fe3+>I2,還原性:I->Fe2+>Br->Cl-,下列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或離子方程式不成立的是A.Br2+2KI===I2+2KBrB.向FeBr2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氣:2Fe2++Cl2===2Fe3++2Cl-C.3Cl2+6FeI2===2FeCl3+4FeI3D.2FeCl3+2HI===2FeCl2+2HCl+I2√題點三 守恒規律及其應用7.反應:NO+NH3→N2+H2O(未配平),該反應中被還原和被氧化的氮元素的質量比是A.3∶2 B.2∶1C.1∶1 D.2∶3NO中N元素化合價降低,NH3中N元素的化合價升高,根據得失電子守恒、原子守恒發生的反應為6NO+4NH3===5N2+6H2O,化合價升高的元素是氨氣中的氮元素,占4 mol,在反應中被氧化,化合價降低元素是一氧化氮中的氮元素,占6 mol,在反應中被還原,該反應中被還原和被氧化的氮元素的物質的量之比是6∶4=3∶2,所以被還原和被氧化的氮元素的質量比是3∶2。√8.已知aM2++O2+4H+===aM3++2H2O,則化學計量數a的值是A.1 B.2C.3 D.4根據電子守恒結合反應方程式兩邊電荷守恒,得到a的值為4。√反應中K2H3IO6中的I元素得電子,化合價降低,發生還原反應,A錯誤;KI既不是氧化產物也不是還原產物,B錯誤;每生成4個 I2轉移7個電子,C正確;反應中HI為還原劑,K2H3IO6為氧化劑,在反應中每消耗1個K2H3IO6就有7個HI失電子,則還原劑與氧化劑的數目之比為7∶1,D錯誤。√10.關于反應K2H3IO6+9HI===2KI+4I2+6H2O,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K2H3IO6發生氧化反應B.KI是還原產物C.生成4個 I2時,轉移7個電子D.還原劑與氧化劑的數目之比為1∶711.已知反應6HCl(濃)+KClO3===3Cl2↑+KCl+3H2O,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KClO3是氧化劑B.被氧化與被還原的氯原子的個數比為5∶1C.鹽酸表現還原性和酸性D.用雙線橋法表示該反應的電子轉移為√12.回答下列問題:(1)實驗室制備氧氣可以用加熱高錳酸鉀的方法實現,其發生的反應為2KMnO4 K2MnO4+MnO2+O2↑,其中被還原的元素是_________(填元素符號),氧化產物是________(填化學式)。Mn O2(2)下面三個方法都可以用來制氯氣:①MnO2+4HCl(濃) MnCl2+Cl2↑+2H2O②KClO3+6HCl(濃)===3Cl2↑+KCl+3H2O③KMnO4+HCl(濃)―→KCl+MnCl2+Cl2↑+H2O(未配平)根據以上三個反應,回答下列有關問題:a.反應②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反應①中,氧化產物與還原產物的質量比為__________。c.已知反應④:4HCl+O2催化劑△ 2Cl2+2H2O(g),該反應也能制得氯氣。則MnO2、O2、KMnO4三種物質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71∶126KMnO4>MnO2>O213.(1)汞單質及其化合物在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上有著廣泛用途。丹砂煉汞的反應原理包括以下兩個反應:反應I:HgS+O2===Hg+SO2反應II:4HgS+4CaO 4Hg+3CaS+CaSO4①反應I中,還原產物是____________,反應中每生成1個SO2,轉移_____個電子。②用雙線橋法標出反應Ⅱ中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_______。Hg、SO26①HgS中Hg的化合價由+2價降低到0價,O2中O的化合價由0價降低到-2價,所以還原產物是Hg、SO2;HgS中S的化合價由-2價變成+4價,所以每生成1個SO2,轉移6個電子。②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守恒,HgS中S的化合價由-2價變成+6價,Hg的化合價由+2價變成0價,所以反應以雙線橋法表示為(2)Cl2是一種有毒氣體,如果泄漏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化工廠可用濃氨水來檢驗Cl2是否泄漏,有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l2+8NH3===6NH4Cl+N2。反應中被氧化的NH3與未被氧化的NH3質量之比為________。1∶3從化學方程式的計量數可看出,參與反應的NH3有8個,其中有2個NH3被氧化成N2,6個未被氧化生成NH4Cl。(3)亞氯酸鈉(NaClO2)是一種高效的消毒劑和漂白劑。Mathieson法制備亞氯酸鈉的流程如圖:反應I中氧化劑與還原劑的分子數之比為_________;反應Ⅱ中的氧化產物是_______。2∶1O2反應Ⅱ中過氧化氫失電子作還原劑,氧化產物為O2。②與傳統消毒劑Cl2比較,NaClO2消毒效率是Cl2的________倍(產物視為Cl-,以單位質量得到的電子數表示,結果精確到0.01)。1.57Cl2得到2個電子生成Cl-,NaClO2得到4個電子生成Cl-,NaClO2消毒效率∶Cl2消毒效率= ∶ ≈1.57∶1。返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