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9張PPT)專題五 “位—構—性”與元素的綜合推斷 第四章 第二節 元素周期律1.元素“位—構—性”關系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結構和元素的性質,而根據元素的原子結構又可推測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和性質,三者之間的關系如圖所示。2.元素“位—構—性”關系在解題中的應用(1)(2)(3)針對練1.下圖是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非金屬性強弱:A>BB.離子半徑大小:G2->C2-C.原子半徑大小:G>F>E>DD.將0.5 mol D2C2與水反應轉移電子數為NA√由部分短周期元素的常見化合價與原子序數的關系圖可知,A為C元素、B為N元素、C為O元素、D為Na元素、E為Al元素、F為Si元素、G為S元素。同周期,原子序數越大,非金屬性越強,原子序數:A<B,則非金屬性:A<B,故A錯誤;S2-有三層電子,O2-有兩層電子,則離子半徑:S2->O2-,故B正確;同周期,原子序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原子序數:Na<Al<Si<S,原子半徑:Na>Al>Si>S,故C錯誤;Na2O2與水反應:2Na2O2+2H2O===4NaOH+O2↑,2 mol Na2O2反應轉移電子2 mol,所以0.5 mol Na2O2與水反應轉移電子數為0.5NA,故D錯誤。針對練2.(202·江蘇宜興高一調研)元素X、Y、Z原子序數之和為36,X、Y在同一周期,X+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層結構。下列推測不正確的是A.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屬性最強B.同周期元素中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酸性最強C.原子半徑:X>Y,離子半徑:X+>Z2-D.同族元素中Z的氫化物穩定性最高√X、Y在同一周期,X+與Z2-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層結構,可推Z在X、Y的上一個周期,又因為X、Y、Z原子序數之和為36,平均原子序數為12,則X為Na、Z為O,進而可知Y為Cl。X為Na,由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金屬性逐漸減弱可知同周期元素中X的金屬性最強,故A正確;同周期元素從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屬性逐漸增強,對應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逐漸增強,故B正確;具有相同的核外電子層結構的離子,核電核數越大,半徑越小,則離子半徑應為Z2->X+,故C錯誤;Z的氫化物為H2O,同族中氧元素的非金屬性最強,同族元素中Z的氫化物穩定性最高,故D正確。課時測評√1.已知鈹(Be)的原子序數為4,下列關于鈹及其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鈹的金屬性比鎂強B.氯化鎂的氧化性比氯化鈹強C.氫氧化鈹的堿性比氫氧化鈣的弱D.單質鈹易和冷水反應產生氫氣Be位于第ⅡA族,金屬性Be、Mg、Ca依次增強,A、B錯誤,C正確;鎂與冷水很難反應,Be與冷水更難反應,D錯誤。√2.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質量數為79,已知R離子含有45個中子和36個電子,下列關于R元素的敘述錯誤的是A.R元素屬于第ⅡA族B.R元素在周期表中處于第四周期C.R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化學式為H2RO4D.R元素氣態氫化物的化學式為H2R由題給信息知R的原子序數為79-45=34,為Se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ⅥA族,故A項錯誤,B項正確;Se為ⅥA族,最高正價為+6,最低負價為-2,故C、D項正確。√對照元素周期表便可確定①、②、③、④、⑤分別是N、O、F、S、Cl。元素①是N,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A項錯誤;S的非金屬性比O弱,因此H2S的熱穩定性比H2O弱,B項錯誤;Cl的非金屬性比S強,HClO4的酸性大于H2SO4,C項正確;Cl的最高正化合價為+7,F沒有正化合價,D項錯誤。3.如圖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B.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④>②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⑤>④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價:③=⑤√4.(2023·天津河西區高一期末)短周期元素a、b、c、d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圖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a與c屬于同一主族,化學性質相似B.a的單質可與b的單質劇烈化合C.原子半徑:c>d>bD.b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的單質分別可與a、c、d的單質發生化合反應根據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可知a是H,b是F,c是Na,d是Mg,然后根據元素周期律及物質的性質分析解答。a是H,c是Na,二者原子核外最外層電子數都是1個,位于元素周期表第ⅠA族,但H是非金屬元素,在化學反應中能夠表現氧化性、還原性,而Na是活潑的金屬元素,只有強還原性,不具有氧化性,因此二者的化學性質不相似,A錯誤;H2與F2在冷暗處迅速化合形成HF,反應非常劇烈,B正確;同一周期元素,原子序數越大原子半徑越小,不同周期元素,一般原子核外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就越大,所以原子半徑:c(Na)>d(Mg)>b(F),C正確;b是F,其下一周期的同主族元素是Cl,Cl2的性質活潑,可與a、c、d的單質發生化合反應,分別生成化合物HCl、NaCl、MgCl2,D正確。√5.W、X、Y、Z是原子序數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m、n、p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二元化合物,r是元素Y的常見單質,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q為一元強堿,q、s的焰色均呈黃色。上述物質的轉化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W<X<Y<ZB.Y的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比X的弱C.元素的非金屬性:X<YD.由W、X、Y、Z四種元素只能組成一種化合物由題意與轉化圖可推知W、X、Y、Z分別為H、C、O、Na。C、O位于同一周期,C的原子半徑大于O,故原子半徑:W<Y<X<Z,A錯誤;C、O為同周期元素,元素的非金屬性:C<O,其簡單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H2O>CH4,B錯誤、C正確;由W、X、Y、Z四種元素可組成NaHCO3、CH3COONa等多種化合物,D錯誤。6.現有X、Y、Z三種元素,已知:①X、Y、Z的單質在常溫下均為氣體。②X的單質在Z的單質中燃燒,生成XZ,燃燒時火焰為蒼白色。③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④兩分子X的單質與一分子Y的單質化合,生成兩分子X2Y,X2Y常溫下為液態。⑤Z的單質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據此推斷:(1)3.2 g Y單質的質子數約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畫出元素Y的離子結構示意圖:__________。9.632×1023(或1.6NA)X、Y、Z的單質在常溫下均為氣體,X的單質在Z的單質中燃燒生成XZ,燃燒時火焰為蒼白色,是氫氣在氯氣中燃燒的現象,XZ的水溶液可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說明XZ是HCl,則X為H元素,Z為Cl元素。兩分子X的單質與一分子Y的單質化合,生成兩分子X2Y,X2Y常溫下為液體,Z的單質即Cl2,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說明X2Y是H2O,則Y為O元素。(1)由上述分析可知,Y為O元素,其單質為O2,一個O2分子中含有的質子數為8×2=16,3.2 g O2的物質的量為=0.1 mol,則含有的質子數目約為0.1×16×NA=1.6NA;O原子核外有8個電子,得到兩個電子形成O2-,其離子結構示意圖為 。(2)X、Y、Z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____ (用元素符號表示)。Cl>O>H制漂白劑、染料、藥物、塑料、氯化物等(寫出其中一種即可)(3)請列舉Z單質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寫出⑤的化學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況下,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電子層數:Cl>O>H,則原子半徑:Cl>O>H。Cl2+H2O HClO+HCl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