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教學設計教學內(nèi)容分析教材選取了原汁原味的藏族民歌《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讓學生在參與欣賞、演唱、表演等生動有趣的音樂活動中,多方位感受和體驗藏族歌曲的魅力,全面了解西藏的音樂文化特點及風土人情。教材同時將踢踏舞有機的融合到歌曲中,互動、互助、讓孩子們在豐富多樣的活動中愉快地學習和掌握知識技能。教學目標:1、能用飽滿的情緒,歡快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2、能積極參與學跳藏族基本舞步的活動,并能隨著歌曲的節(jié)奏進行舞蹈。3、初步感受藏族歌舞的風格特點,了解相關文化,對藏族文化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教學重點:學會演唱歌曲《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教學難點: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聲部,并用藏族基本舞步參與表演。學情分析四年級這個年齡段的學生,有了一些簡單的音樂知識,對聲音的感知意識很強,模仿能力也很強,在教師正確的引導下能夠通過聽一聽、唱一唱、動一動等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1、情景引導。帶領學生走進西藏,了解藏族的文化、風俗。2、對比學習。學跳藏族基本舞步“踢踏”與“弦子”。學會用歡快、優(yōu)美的情緒對比演唱。教學課時:第一課時教學準備:電子琴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一、走進西藏1、導語:同學們,扎西得勒!誰知道這是哪個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嗎?2、你們想了解西藏嗎?3、下面讓我們看畫面走進西藏,去了解西藏的相關文化:地理位置、風景、服飾禮儀、特產(chǎn)、歌舞等。3、同學們剛才你們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4、教師概況介紹。5、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來學習一首藏族民歌——《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板書課題)。6、學生齊讀課題。二、藏族的歌1、聆聽歌曲。請學生談談對這首歌曲的初步感受。2、學唱歌曲旋律。(課件出示歌譜)3、用“l(fā)a”進行模唱練習新歌旋律。 教師講解曲譜的中高音。4、學生朗讀歌詞。5、教師唱旋律,學生填詞。6、教師彈琴教唱,學生唱歌。7、分組唱。8、學生跟電子琴齊唱歌曲。9、學生跟著伴奏完整演唱歌曲。(面對祖國擁有如此宏偉的珠穆朗瑪峰、壯觀的雅魯藏布江,你們應該懷著的怎樣心情是怎樣的演唱這首歌曲呢?)(無比自豪的心情),帶著感情完整演唱這首歌。三、藏族的舞1、師:藏族人民能歌善舞,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一段舞蹈視頻,請你們看看這兩段舞蹈各有什么特點 2、教師逐一介紹幾種藏族舞步。3、教師表演“踢踏”與“弦子”。4、教師講解“踢踏”與“弦子”動作要領,學生跟著跳。5、引導學生總結:踢踏——歡快,弦子——優(yōu)美。6、師:同學們,用上我們新學的藏族舞步。來創(chuàng)編舞蹈動作。7、學生分組邊唱邊跳。8、請幾位同學上臺表演,9、學生跟音樂表演藏族舞步,進一步感受歌曲的旋律,用舞蹈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四、總結。1、今天我們學習了一首藏族的踢踏舞曲《我的家在日喀則》,讓我們初步了解了藏族民歌的風格特點以及藏族踢踏舞曲的基本舞步。還和好客的藏族人民交上了朋友。等我們長大了,再去西藏,和那里的人們一起建設西藏,讓她變得更美麗、更富饒!2、全班再次表演唱《我的家鄉(xiāng)日喀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