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1訂立合同學問大 練習一、單選題1.游客M在某面館點了一碗標價為20元的牛肉刀削面。在就餐過程中,他發現同樣的面,有顧客只付了15元/碗。面館老板解釋稱,15元/碗是給面館常客的價格。游客M將上述遭遇以短視頻的方式發至網絡平臺,引起網友熱議。本案中( )①面館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做到明碼標價②面館的行為違反民法典確立的平等原則③游客M和面館訂立的買賣合同效力待定④游客M發布視頻的行為侵害面館的名譽權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甲看中了乙公司的產品并打算購買,乙公司明確告知了甲該產品的銷售價格。2024年7月2日,甲告知乙公司,其將于2024年7月15日之前回復是否決定購買產品。后來,甲經過研究,認為乙公司的產品符合自己的要求,便將寫好給乙公司的承諾文件和其他待發文件放在了一起,但尚未決定是否發出。2024年7月13日,甲的秘書照常將甲的待發文件發出,其中包括甲寫好給乙公司的承諾文件。因有了更好的產品選擇,甲發現承諾文件被發走后立即告知秘書撤回。據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撤回通知先于承諾到達,則購買合同不成立B.乙公司明確告知甲產品的銷售價格,對甲發出了要約C.由于秘書失誤,承諾即使到達,合同也不成立D.甲寫好承諾文件時,甲與乙公司之間的合同已成立3.六年級學生小郭五一假期期間,將父母的6萬元積蓄全部打賞給一名主播。小郭父母發現后多次向該主播索要未果,遂把該直播平臺告上法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小郭屬于未成年人,所有民事法律行為無效②小郭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交易行為可能無效③小郭的行為超出其認知,其行為需得到其父母的追認④小郭與直播平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真實有效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3年12月1日,某同學對自己“雙十一”購買按摩椅的過程進行了分析,其中正確的是( )我 老板,這款按摩椅能否再便宜一點,或者再多些贈品? ①這是新的要約。客服 如果今天上午12點前下單,可以多延保2年或者加贈一個價值200元的筋膜槍 ②這是新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我 我已下單(我選筋膜槍),現在是上午11點多 ③這是承諾,標志合同達成客服 好的,盡快給您安排發貨(包含筋膜槍)。 ④這是承諾,具有法律約束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2023年七夕,小強因想在市中心購置房產,當面找到小玉想借款35萬元,期限兩年半,按當時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利息。小玉表示金額過大,自己需要與父母商量。2023年10月5日,小玉向小強表示可以借錢,但是要先立下借據。小強立下借據后,小玉向他轉賬35萬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立下借據使借款合同從口頭轉向書面,避免了糾紛②七夕小強找小玉要求借錢構成要約邀請③小玉和父母商量后告知小強可以借錢屬于承諾④小玉和小強的借款合同生效時間為2023年10月5日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6.張某在某多的網站上買堅果。張某:老板,堅果多少錢一斤?商販:40塊錢一斤;張某:100塊錢3斤可以嗎?商販:好吧,便宜賣給你了。然后張某提交了訂單,選擇貨到付款。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①商販說的40塊錢一斤屬于要約 ②張某說的100塊錢3斤屬于承諾③張某提交訂單屬于承諾,此時合同生效 ④張某收到貨時承諾到達,此時合同生效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在“學習法律知識,增強法治觀念”為議題的課堂上,小明分享了自己搜集到的一些案例。下列案例中說法正確的是( )①20歲的小李不能辨認自己的行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②甲對乙說:今天草莓便宜,要不?甲的表示為要約邀請③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侵犯了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④甲請求交警退還其被扣押的面包車,屬于民法調整范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8.某制造企業因擴建需要,向長期合作的B市S鋼廠發函求購1000噸特定鋼材,要求迅速提供報價與供貨時間。S鋼廠隨即回應有貨,報價4000元/噸,并立刻發貨。對此,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①制造企業的發函為要約邀請 ②S鋼廠的回復構成有效承諾③S鋼廠未經確認即發貨,不構成合同履行 ④制造企業有義務接受S鋼廠的貨物并付款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9.2023年11月1日,甲企業向乙企業發出傳真訂貨,該傳真列明了貨物的種類、數量、質量、供貨時間、交貨方式等,并要求乙企業在10日內報價。2023年11月4日,乙企業接受甲企業傳真列明的條件并報價,同時要求甲企業在10日內回復。2023年11月11日,甲企業復電同意其價格。對此,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甲企業向乙企業發出傳真為要約邀請②該買賣合同成立時間為2023年11月4日③甲企業復電同意其價格屬于承諾④因雙方沒簽訂書面合同,故該合同不成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無論是口頭形式還是書面形式都可以產生合同。下列選項中屬于書面合同的是( )A.張某打電話給王某討論續租停車位的事宜B.袁某向李某借款20000元,說好下月歸還C.吳某在支付寶購買了一份健康保險并簽訂了電子合同D.王某給妻子打電話商量購房事宜11.甲公司傳真告知乙公司:到貨進口紅酒20箱,每箱1 200元,其他條款如舊例,欲購請于5日內答復我方。乙公司當日即發出信函:完全同意你方提出的條件。后甲公司不履行義務。對此評價正確的是( )A.甲公司傳真為要約邀請,不具備法律效力B.乙公司發函為新要約,邀請甲公司正式簽訂合同C.乙公司承諾已生效,合同成立D.該合同不是書面合同12.11周歲的小明在商場看到一款手機,想讓父母為其購買。母親認為價格太高且小明年齡還小,用不上手機,故未買。隨后,小明私自用自己的壓歲錢,花了4200元在商場買了這款手機。其母發現后,與商家協商手機退貨退款事宜未果后,以孩子的名義將商場告到人民法院。對本案分析,下列觀點正確的是( )①合同在小明購買手機時成立,買賣合同合法有效②小明與商場訂立的買賣合同無效,商場應返還小明4200元③小明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只能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④小明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買手機行為應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3.A企業向B企業發出傳真訂貨,該傳真列明了貨物的種類、數量、質量、供貨時間、交貨方式等,并要求B企業在10日內報價。B企業接受A企業傳真列明的條件并按期報價,同時要求A企業在10日內回復,A企業按期復電同意其價格,并要求簽訂書面合同。B企業在未簽訂書面合同的情況下按A企業提出的條件發貨,A企業收貨后未提出異議,也未付貨款。下列說法正確的有( )①A企業向B企業發出傳真為承諾②B企業報價為要約③A企業回復報價行為為承諾④A企業收貨后未提出異議,也未付貨款,因無書面合同,貨款可以無限期拖延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4.阿琥和阿珀是相戀多年的情侶。2023年七夕,阿琥因想在市中心購置房產,當面找到阿珀想借款35萬元,期限兩年半,按當時銀行貸款利率計算利息。阿珀表示金額過大,自己需要與父母商量。國慶期間,阿珀向阿琥表示可以借錢,但是要先立下借據。阿琥立下借據后,阿珀向他轉賬35萬元。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七夕阿琥找阿珀要求借錢構成要約邀請②阿珀和阿琥的借款合同生效時間為國慶期間③阿珀和父母商量后告知阿琥可以借錢屬于承諾④立下借據使借款合同從口頭轉向書面,避免了糾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甲與同學打賭,故意將一臺舊電腦遺留在某出租車上,看是否有人送還。與此同時,甲通過電臺廣播懸賞,稱撿到電腦并歸還者,付給獎金500元。該出租汽車司機乙很快將該電腦送回,主張獎金時遭拒。下列哪一表述是正確的( )A.甲的懸賞廣告,法律上一般認為是要約邀請 B.甲的懸賞屬于單方允諾C.乙歸還電腦的行為是承諾 D.乙送還電腦是義務,不能獲得獎金16.2023年6月7日,經銷商甲向果農乙發微信,就購買蘋果的事宜通過微信進行協商。對以下微信內容認識錯誤的是( )時間 微信內容 認識6月7日 甲:愿以每公斤15元的價格購買你果園2000公斤成熟A級蘋果,你方負責6月15日當天運到**水果批發市場,當天答復有效。 ①屬于要約邀請,不具有法律效力6月7日 乙:如果價格為每公斤18元,可以按時按量發貨。 ②因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為新要約6月7日 甲:每公斤16元,我要3000公斤 ③在得到乙的承諾之前,甲可以告知乙,對該要約進行撤銷6月8日 乙:可以,但要16日才發貨 ④是對甲新要約的承諾,合同完成訂立有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二、非選擇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一網吧處理電腦,每臺只賣1700元。于某(14周歲)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想要購買。他手頭只有1000元壓歲錢,便和網吧老板簽訂了一份合同書:先交1000元取走電腦,其余700元老板和他一道回家去取。電腦運回家后,網吧老板和于某的父母說明情況,要求于某的父母支付剩下的700元錢。于某的父母認為小孩子不懂事不能算數,要求網吧老板將電腦拉回,并返還已交的1000元錢。網吧老板認為,買電腦是于某自愿,且已經簽了合同,不買就屬違約。這1000元屬定金,買賣不成,定金也不能退還。雙方爭執不下,于某的父母起訴到了法院。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有關知識分析,于某簽訂的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嗎 18.甲企業向乙企業發出愿以每套1萬元的優惠價格出售10套設備的電子郵件,乙復電提出購買20套,并希望在10天內收到貨,貨到寄款。10天后,乙企業未得到消息,與甲企業發生爭議。甲、乙兩企業是誰違背了買賣合同?為什么?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甲乙雙方約定,由乙方向甲方供應一批上等綢緞禮服,鑒于雙方此前多次合作均未出現任何問題,又恰逢乙方正值改制,其生產的綢緞禮服急需出手,于是在還未正式簽訂書面合同的情況下,乙方徑直將禮服送往甲方工廠,通過交涉甲方愿意接受。但由于此種禮服供過于求,甲方存貨無法正常銷售出去,于是甲方希望向乙方退貨,乙方一直忙于改制事宜,并沒有答應甲方的要求。不得已甲方以低價銷售,致使損失100萬元。在多次向乙方交涉未果的情況下,甲方向法院起訴稱雙方未按約定簽訂書面合同,合同關系不成立,主張合同無效,乙方應當賠償損失。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1)甲乙雙方是否應當簽訂書面合同?(2)如果雙方已經擬定了書面合同,但乙方未來得及在合同上簽字便送貨且甲方接受,則合同是否成立?20.閱讀材料,按要求作答。李某將一套自有房屋出租給劉某,租期從2021年10米至2024年9月30日,租金為15萬元。劉某入住一段時間后欲購買該房屋關趣與李某商談。二人的微信對話內容如下:劉某:李姐你的房子70萬能賣給我不李某:70萬不能接受,最低要78萬,但可用你已付房租抵部分房款。劉某:我已付了12.5萬租金,就72.5萬吧。(李某未回復)2023年5月1日劉某:李姐,房子最低多少錢 我們把價格劉某談下來吧。2023年5月4日李某:實在不好意思,房子已經有人要了,所以咱們無需再談了。據此,劉某認為自己已經在與李某協商買房事宜,且約好用租金抵房款,現李某反悔,故李某應向其返還已支付的房屋租金。雙方協商未果,劉某訴至當地法院。結合材料,運用《法律與生活》知識,從訂立合同的過程角度,分析說明劉某與李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成立,并陳述理由。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A C C D B A B B C題號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C D A C B B1.A【詳解】①③:根據法律規定, 經營者銷售商品或提供服務時,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店家沒有對所有顧客實行統一的價格標準,并且沒有明確告知不同顧客群體的價格差異,這就構成了價格欺詐的嫌疑。可見,本案中面館在經營過程中沒有做到明碼標價,游客M和面館訂立的買賣合同效力待定,①③正確。②: 《民法典》第四條規定,民事主體在民事活動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面館對常客和游客采取不同的價格違反了公平原則,不涉及違反民法典確立的平等原則,②錯誤。④:《民法典》第一千零二十四條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名譽是對民事主體的品德、聲望、才能、信用等的社會評價。對經營者的產品質量或者服務質量進行批評、評論,就不能認定為侵害名譽權,游客M將上述遭遇以短視頻的方式發至網絡平臺,這并沒有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該店的名譽,并沒有侵犯面館的名譽權,④錯誤。故本題選A。2.A【詳解】A:根據合同的定立原則,如果承諾到達則合同成立,因此若撤回通知先于承諾到達,則購買合同不成立,A入選。B:甲看中了乙公司的產品并打算購買,乙公司明確告知了甲該產品的銷售價格,這是對甲公司咨詢的回復,并不是要約,B不選。C:2024年7月13日,甲的秘書照常將甲的待發文件發出,其中包括甲寫好給乙公司的承諾文件,這并非秘書的失誤,如果承諾到達,則合同成立,C不選。D:承諾到達對方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過程隨之結束。甲寫好承諾,但如果沒有到達,乙沒有收到則合同不成立,D不選。故本題選A。3.C【詳解】①:小郭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其智力能力相一致的民事法律行為是有效的,①不選。②③:小郭六年級,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打賞行為已經超出了其認知范圍,其行為需得到其父母的追認,否則,其交易行為可能無效,②③入選。④:小郭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即使小郭與直播平臺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合同因為主體不適格也是無效的,④不選。故本題選C。4.C【詳解】①: 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老板,這款按摩椅能否再便宜一點,或者再多些贈品?”這是要約邀請,①排除。②③:“如果今天上午12點前下單,可以多延保2年或者加贈一個價值200元的筋膜槍”這是新的要約,具有法律約束力。“我已下單”,這是承諾,標志合同達成,②③符合題意。④:“我”下單時合同已然成立,客服“好的”,這是知曉的意思,不是承諾,④排除。故本題選C。5.D【詳解】①:借款合同從口頭形式轉向書面形式,有利于減少糾紛并為解決糾紛提供憑證,但不能避免糾紛,①錯誤。②: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七夕小強找小玉要求借錢構成要約,不是要約邀請,②錯誤。③: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應當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小玉和父母商量后告知小強可以借錢屬于承諾,③正確。④:承諾到達對方,合同成立。小玉和父母商量后,國慶期間告知小強可以借錢,但要寫借據,形成承諾,合同成立,故小玉和小強的借款合同生效時間為2023年10月5日,④符合題意。故本題選D。6.B【詳解】①: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商販說的40塊錢一斤屬于要約,①正確。②: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的要約意思表示,應當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張某說的100塊錢3斤不屬于承諾,屬于新要約,②錯誤。③:張某提交訂單屬于承諾,承諾到達對方后,立即發生法律效力,訂立合同的過程隨之結束,此時合同生效,③正確。④:民法典第四百八十四條規定,以通知方式作出的承諾,生效的時間適用本法第一百三十七條的規定。承諾不需要通知的,根據交易習慣或者要約的要求作出承諾的行為時生效。張某提交訂單屬于承諾,此時合同生效,④錯誤。故本題選B。7.A【詳解】①: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是指不具有以自己獨立的意思表示進行民事法律行為的能力的自然人。不滿八周歲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成年人以及不能辨認自己行為的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①說法正確。②: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今天草莓便宜,要不?價格不明確,信息不具體,屬于要約邀請,②說法正確。③:生命權、身體權和健康權是一個人最基礎的權利,非法侵入、搜查他人住宅侵犯的是隱私權,③說法錯誤。④:民法調整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組織之間的人身關系和財產關系。甲請求交警退還其被扣押的面包車,不是平等主體,屬于行政法調整的范圍,④說法錯誤。故本題選A。8.B【詳解】①:要約邀請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某制造企業因擴建需要,向長期合作的B市S鋼廠發函求購1000噸特定鋼材,要求迅速提供報價與供貨時間。該制造企業發函中的價格等信息不全,因此,制造企業的發函是希望他人向自己發出要約的表示,為要約邀請,①正確。②③④: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應當由受要約人及時向要約人作出,并在要約確定的期限內到達,該意思表示的內容應當與要約的內容一致。根據制造企業的發函(要約邀請),S鋼廠隨即回應有貨,報價4000元/噸,但并未得到該制造企業的回應,S鋼廠的回函屬于要約,因此,在沒有得到該制造企業作出承諾的情況下,合同并未訂立,S鋼廠未經確認即發貨,不構成合同履行,該制造企業有權拒絕S鋼廠發送的貨物,②④錯誤,③正確。故本題選B。9.B【詳解】①:如果要約人發出的意思表示只包含訂立合同的提議而不包含決定合同內容的主要條款,就不是要約而是要約邀請。甲企業的傳真就是只包含了訂立合同的提議而不包含決定合同內容的主要條款, 所以這是要約邀請,①正確。②:2023年11月11日,甲企業復電同意其價格。該買賣合同成立時間為2023年11月11日,②錯誤。③: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一種意思表示。 當乙企業對甲企業發出要約后,甲企業回復同意價格,這說明甲企業作為受要約人同意了乙企業的要約,所以這屬于承諾,③正確。④:雖然甲與乙還未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但由于甲企業同意乙企業的要約屬于承諾,承諾發生了,就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即告成立,④錯誤。故本題選B。10.C【詳解】AB:張某打電話給王某討論續租停車位的事宜、袁某向李某借款20000元并說好下月歸還,這都屬于口頭形式的合同,不屬于書面合同,故AB排除。C:書面合同是以合同書、信件、電報、電傳、傳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的形式訂立的合同。以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等方式能夠有形地表現所載內容,并可以隨時調取查用的數據電文,視為書面形式,吳某在支付寶購買了一份健康保險并簽訂了電子合同,屬于書面合同的一種形式,故C正確。D:王某給妻子打電話商量購房事宜不屬于合同,D排除。故本題選C。11.C【詳解】C:甲公司告知乙公司的傳真屬于要約,乙公司當日即發出信函表示完全同意,表明承諾生效、合同成立,C符合題意。A:甲公司傳真內容明確,屬于要約而不是要約邀請,A錯誤。B:乙公司發函屬于承諾而不是新要約,B錯誤。D:傳真和信函都屬于書面形式的合同,D錯誤。故本題選C。12.D【詳解】①②③④:小明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買手機行為應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合同在小明購買手機時成立,但其母發現后,與商家協商手機退貨退款,這意味著小明私自與商場訂立的買賣合同無效,商場應返還小明4200元,①③錯誤,②④正確。故本題選D。13.A【詳解】①:A企業向B企業發出傳真為要約而非承諾,①說法錯誤。②③:要約是希望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因此,B企業報價為要約,A企業回復報價行為為承諾,②③正確。④:雖然未簽訂書面合同,但A企業收貨后未提出異議,就應該付款,而不能無限期拖延付款,④錯誤。故本題選A。14.C【詳解】①:合同訂立要經過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七夕阿琥找阿珀借錢構成要約,①說法錯誤。②③:承諾到達對方,合同成立。阿珀和父母商量后,國慶期間告知阿琥可以借錢,形成承諾,在阿琥寫下借據后全部轉賬,合同成立,②③符合題意。④:借款合同從口頭形式轉向書面形式,有利于減少糾紛并為解決糾紛提供憑證,但不能避免糾紛,④排除。故本題選C。15.B【詳解】AB:《合同法解釋(二)》第3條:“懸賞人以公開方式聲明對完成一定行為的人支付報酬,完成特定行為的人請求懸賞人支付報酬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但懸賞有合同法第52條規定情形的除外。”因此只要向懸賞人完成了特定行為,就有權向懸賞人請求報酬,這基本上肯定了懸賞行為屬于單方法律行為的學說,A錯誤,B正確。CD:懸賞廣告基于單方的意思表示已經發生法律效力,不需要相對人做出承諾,也不需要對方當事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因其基于事實行為的完成即可向懸賞廣告發布人主張相應的報酬,CD排除。故本題選B。16.B【詳解】本題是逆向選擇題。①:要約是當事人希望和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甲的微信內容具體明確,屬于要約,不是要約邀請,①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②:乙的微信內容對蘋果的價格進行了變更,因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為新要約,②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③:要約在承諾之前,可以撤銷,所以在得到乙的承諾之前,甲可以告知乙,對該要約進行撤銷,③說法正確但不符合題意。④:乙的微信內容對發貨時間進行了變更,因對要約的內容作出實質性變更,為新要約,而非對甲新要約的承諾,④說法錯誤但符合題意。故本題選B。17.①訂立合同并不當然意味著合同生效。訂立一份有效的合同,要求行為人具有相應的民事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真實,內容合法。②根據《民法典》相關規定,八歲以上未成年人訂立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合同或純獲利的合同,有效,無需追認。超出其能力范圍的合同,需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認后方能生效。③于某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網吧老板簽訂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于某的法定代理人即他的父母對于其購買電腦一事持反對態度,對這一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拒絕追認的,故于某與網吧老板所簽訂買賣電腦的合同為無效合同。【分析】背景素材:14周歲于某與網吧老板的合同糾紛考點考查:有效合同與無效合同、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類型等知識能力考查: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核心素養: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為分析說明類試題,考查《法律與生活》的相關知識,可運用教材有關知識,結合材料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于某(14周歲)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想要購買。他手頭只有1000元壓歲錢,便和網吧老板簽訂了一份合同書→可聯系有效合同的條件、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類型的知識,說明八歲以上未成年人訂立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合同或純獲利的合同,有效,無需追認。超出其能力范圍的合同,需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追認后方能生效。關鍵詞②:于某的父母認為小孩子不懂事不能算數,要求網吧老板將電腦拉回,并返還已交的1000元錢。網吧老板認為,買電腦是于某自愿,且已經簽了合同,不買就屬違約→可聯系有效合同與無效合同、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類型的知識,說明于某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與網吧老板簽訂的合同屬于效力待定合同。于某的法定代理人即他的父母對于其購買電腦一事持反對態度,對這一效力待定的合同是拒絕追認的,故于某與網吧老板所簽訂買賣電腦的合同為無效合同。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18.甲、乙兩企業都沒有違背買賣合同。①合同的訂立是當事人各方通過平等協商就合同條款達成意思表示一致的過程。合同的訂立,需要經歷要約和承諾的過程,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甲、乙企業沒有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即沒有訂立買賣合同。②甲企業向乙企業發出的電子郵件內容具體,屬于要約。乙企業的復電如果完全同意甲企業的要約,可以視為承諾,這樣一份合同就可以形成。但是乙企業的復電內容與甲企業的要約不一致,沒有訂立合同。③乙企業改變了甲企業的要約,轉化為乙企業向甲企業提出新的要約。新的要約沒有得到甲企業的承諾,所以也就沒有完成合同的訂立,當然也就不存在違背合同的行為。【分析】背景素材:合同糾紛考點考查:訂約履約誠信為本的有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要求分析甲、乙兩企業是誰違背了買賣合同并說明理由,需要調用訂約履約誠信為本的有關知識分析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①:甲企業向乙企業發出愿以每套1萬元的優惠價格出售10套設備的電子郵件→可聯系要約和承諾的知識,說明甲企業向乙企業發出要約。關鍵詞②:乙復電提出購買20套,并希望在10天內收到貨,貨到寄款→可可聯系要約和承諾的知識,說明乙企業對原來的要約內容進行了實質性的變更,乙的復電變成了向甲企業提出新的要約。關鍵詞③:10天后,乙企業未得到消息→可運用合同的訂立,需要經歷要約和承諾的過程,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的知識分析,說明甲、乙企業沒有達成一致的意思表示,沒有訂立買賣合同。結論:甲、乙兩企業都沒有違背買賣合同。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等相結合。19.(1)應當簽訂書面合同。我國法律規定,對于權利義務關系復雜、金額較大以及履行期限較長的合同,應當采用書面形式。(2)合同成立。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在簽字或者蓋章之前,當事人一方已經履行主要義務,對方接受的,該合同成立。【分析】背景素材:合同糾紛案例考點考查:合同的相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究問題核心素養: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1)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的設問可以轉化為甲乙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的原因,需要運用書面合同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由乙方向甲方供應一批上等綢緞禮服、致使損失100萬元。甲乙雙方是否應當簽訂書面合同→可聯系書面合同的簽訂情形。本案中,應當簽訂書面合同。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 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知識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要求回答合同是否成立,需要運用合同成立的有關知識,從原因類角度進行作答。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雙方已經擬定了書面合同,但乙方未來得及在合同上簽字便送貨且甲方接受→合同成立條件。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20.不成立。民法典規定,合同的訂業為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要約是希望與與他人訂立合同的意思表示,承諾是受要約人同意要約的意思表示:要約承諾訂合同。本案中,要約人劉某向受要約人李某發出要約,但李某對劉某的要約進行了實質性變更,當劉某再次向李某發出新要約時,李某沒有作出承諾。因此,劉某與李某只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不成立。【分析】背景素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例考點考查:訂立合同等有關知識能力考查:描述和闡述事物核心素養:政治認同、科學精神、法治意識【詳解】第一步:審設問,明確主體、作答范圍、問題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題屬于分析說明類主觀題,要求從訂立合同的過程角度,分析說明劉某與李某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是否成立,并陳述理由。可把握知識指向:訂立合同的過程,通過材料中的關鍵詞進行定位,結合材料進行分析。第二步:審材料,提取關鍵詞,鏈接教材知識。關鍵詞:劉某:李姐你的房子70萬能賣給我不?李某:70萬不能接受,最低要78萬,但可用你已付房租抵部分房款。 劉某:我已付了12.5萬租金,就72.5萬吧。 (李某未回復) →可聯系合同的訂業為要約和承諾兩個階段。本案中,要約人劉某向受要約人李某發出要約,但李某對劉某的要約進行了實質性變更,當劉某再次向李某發出新要約時,李某沒有作出承諾,劉某與李某只之間的房屋買賣合同不成立。第三步:整合信息,組織答案。注意設問限定以及教材知識與材料、時政信息等相結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