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幾減 8、7、6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學生能理解十幾減 8、7、6 的算理,掌握點數法、平十法、破十法、想加算減法等多種計算方法,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十幾減 8、7、6 的算式。經歷從實際問題中抽象出數學算式的過程,通過自主探究、小組合作交流等方式,培養學生初步的抽象、概括、推理能力,提升運算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體會數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價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的態度和合作精神。二、教學重難點重點:掌握十幾減 8、7、6 的口算方法,能準確計算相關算式。難點:理解十幾減 8、7、6 的算理,尤其是平十法和破十法的算理。三、教學方法講授法、討論法、操作法、練習法相結合。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主動探索計算方法,加深對算理的理解。四、教學準備小棒、計數器、口算卡片等。五、教學流程(一)復習舊知引新課口算熱身:教師出示一系列十幾減 9 的口算卡片,像 “9 + 5 =”“14 - 9 =” 等,要求學生快速口答。在學生口答過程中,觀察他們的反應速度和答題準確性,營造緊張又有趣的競爭氛圍,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方法回顧:請學生說一說 “14 - 9” 的計算方法。引導學生回顧上節課所學的破十法,把 14 分成 10 和 4,先算 10 - 9 = 1,再算 1 + 4 = 5;還有想加算減法,因為 9 + 5 = 14,所以 14 - 9 = 5。讓學生互相交流分享,鼓勵用不同方法解題的學生大膽發言,加深全體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設計意圖:通過復習舊知,鞏固上節課所學的十幾減 9 的計算方法,為學習十幾減 8、7、6 做好鋪墊。(二)探究十幾減 8教學活動:創設 “小朋友買風車”的情境,引導學生觀察情境圖,發現數學信息:一共有 12 個風車,買了 8 個。問題提出與分析:提出問題 “還剩幾個風車?”,引導學生理解這是一個已知總數和部分數,求另一部分數的問題。帶領學生一起分析,要解決這個問題,就是從總數 12 個風車里去掉買走的 8 個,從而列出算式 12 - 8。動手操作探究:組織學生用小棒代替風車,動手擺一擺。讓學生先擺出 12 根小棒表示總數,然后嘗試從這 12 根小棒中拿走 8 根,看看剩下幾根。在學生操作過程中,鼓勵他們嘗試不同的拿法。有的學生可能會一根一根地拿,有的學生可能會先拿走 10 根里的 8 根,再把剩下的 2 根和原來的 2 根合起來。總結歸納方法:邀請各小組代表發言,分享小組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學生的方法進行總結歸納,引出破十法、平十法和想加算減法等。以破十法為例,把 12 分成 10 和 2,先算 10 - 8 = 2,再算 2 + 2 = 4;平十法是把 8 分成 2 和 6,先算 12 - 2 = 10,再算 10 - 6 = 4;因為 8 + 4 = 12,所以 12 - 8 = 4,這就是想加算減法。通過對比不同方法,幫助學生理解每種方法的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計算方法。設計意圖: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直觀地感受問題的解決過程。(三)交流算法悟算理教學活動:組織學生在小組內交流自己的計算方法,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請小組代表上臺展示不同的計算方法,如點數法平十法破十法想加算減法引導學生對不同的計算方法進行比較和評價,讓學生說一說每種方法的特點和優勢。設計意圖:通過小組交流和展示,培養學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和表達能力。讓學生在比較和評價中,進一步理解不同計算方法的算理。(四)攻克十幾減 7、6教學活動:創設 “小魚池”的情境,展示情境圖讓學生觀察并找出數學信息:13 條魚,紅的有 6 條,黑的有幾條;13 條魚,黑的有 7 條,紅的有幾條。引導學生根據信息列出算式 13 - 7 和 13 - 6。讓學生運用剛剛學習的十幾減 8 的計算方法,嘗試計算 13 - 7 和 13 - 6。設計意圖:利用新情境鞏固所學計算方法,引導學生將十幾減 8 的計算方法遷移到十幾減 7、6 的計算中,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應用能力。(五)課堂檢測促提升教學活動:出示一系列練習題讓學生獨立完成練習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設計意圖:通過多樣化的練習題,全面檢測學生對十幾減 8、7、6 計算方法的掌握情況,及時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六)總結評價共進步教學活動: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說一說自己學會了哪些計算方法,是怎么學會的。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互評,讓學生說一說自己在本節課中的表現和收獲,以及對其他同學的評價和建議。設計意圖:通過總結評價,幫助學生梳理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加深對所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七)鞏固拓展再提高教學活動:布置課后作業,讓學生回顧并說一說今天的學習內容,與家長分享自己的學習收獲。讓學生完成課本 P14 練一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設計意圖:課后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通過回顧學習內容和完成課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六、教學反思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探究計算方法時,讓學生動手操作、小組交流,培養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但在教學中,部分學生對平十法和破十法的算理理解還不夠深入,在今后的教學中,要加強對這部分學生的輔導,讓學生更好地掌握計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