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基本信息年級 七年級 教材版本及章節 人教版下冊7.1.3單節課教學設計課題 7.1.3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課標要求 本節內容主要是學習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在研究了兩條相交直線構成的角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究平面內三條直線相交形成的不共頂點的角的位置關系,是進一步學習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的必要準備,為將來學習平行四邊形打下良好的基礎。教材分析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是人教版初中數學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相交線平行線》的第一節第三課時的內容。本節內容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兩線四角承上、三線八角啟下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的天性,他們正處于獨立思維發展的重要階段,對數學的求知欲較強,具有初步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 學生本節內容之前,學生已經學習了相交線對頂角、鄰補角的相關內容,對于直線位置與角的關系,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和認識,這些均是本節課學習新知識的基礎。教學目標 1、理解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概念,能在基本的圖形中找出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2、經歷由已知知識發展推廣到新知識的過程,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數學問題并進行探索歸納的過程,體會分類分步劃歸的數學思維方法。 3、從實際情景引入新課,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從兩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的變化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的發展與變化的關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學習能力。重難點 分析 重點:從對頂角發展到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牢固地理解概念。 難點:在具體圖形中運用概念準確的定位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多媒體技術應用準備 結合課程標準、學習目標、學習者的認知結構、教學內容、技術條件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我合理設計了導入環節,通過具體的圖形的演示研究了一條直線與另一條直線相交的情形,并進一步研究一條直線分別與兩條直線相交的情形,并結合表格的形式直觀的展示課程的重難點,幫助學生鞏固加深新知的學習和理解。學習活動設計環節一:復習引入教師活動1 問題一:兩條直線CD和EF相交,能形成哪些具有什么關系的角? 問題二:兩條直線AB和EF相交,能形成哪些具有哪些關系的角? 學生活動1 例如∠1與∠2、∠2與∠3、∠3與∠4、∠4與∠1,像這些具有鄰補角關系的角。 2、例如∠1與∠3、∠2與∠4,像這些具有對頂角關系的角。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說明: 通過具體的圖形動畫演示,一個個的進行展示,幫助學生直觀的理解相交線的鄰補角和對頂角的含義,為后續學習三線八角做鋪墊。環節二:同位角的概念教師活動2 : 若再添加一條直線,即直線EF被第三條直線CD所截,構成了幾個角?有什么特點?并介紹簡稱為“三線八角”。 觀察∠1與∠5的位置關系: 并介紹像這樣的角是同位角。 并通過具體的例題進行講解訓練。 最后進行規律的總結歸納,讓學生發現“F”型就是同位角。學生活動2 ①在直線EF的同旁(右邊) ②在直線AB、CD的同一側(上方) 例題的訓練與訂正。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說明: 通過直觀的圖形的展示,讓學生自己發現新知,并及時的進行訓練講解,鞏固對于同位角的知識的理解。最后進行變式訓練的歸納總結,提升孩子們的信息化學習知識的技巧能力。環節三:內錯角的概念教師活動3 觀察∠3與∠5的位置關系: ①在直線EF的( ) ②在直線AB、CD( ) 圖中的內錯角還有哪些? 再展示例題2,最后進行變式圖形的總結歸納,在形如“Z”的圖形中有內錯角。學生活動3 ①在直線EF的(兩側) ②在直線AB、CD(之間) 圖中的內錯角還有∠4和∠6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說明: 通過直觀的圖形的展示,讓學生自己發現新知,并及時的進行訓練講解,鞏固對于內錯角的知識的理解。最后進行變式訓練的歸納總結,讓孩子對于內錯角有更深層次的理解,為后學的學習打下基礎。環節四:同旁內角的概念教師活動4 通過觀察∠4與∠5的位置關系 ①在直線EF的 ②在直線AB、CD 介紹像這樣的就是同旁內角。 并讓學生說說圖中還有哪些同旁內角? 最后進行變式圖形的總結歸納,在形如“U”的圖形中有內錯角。學生活動4 ①在直線EF的同側 ②在直線AB、CD之間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說明: 通過直觀的圖形的展示,讓學生自己發現新知,并及時的進行訓練講解,鞏固對于同旁內角的知識的理解。最后進行變式訓練的歸納總結,讓孩子對于同旁內角有更深層次的理解,更好的應用到實際題目中來。環節五:總結訓練教師活動5 總結歸納同位角、同旁內角、內錯角的特征及其特點。 再展示具體的幾個例題及其變式訓練,加深學生的理解,最后進行常規的課堂練習。 并告訴孩子們生活中的三線八角:手勢記憶法。學的活動5 活動設計及技術應用意圖說明: 通過直觀的知識點的歸納,讓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并及時的通過例題的講解訓練,鞏固孩子們的知識。最后通過多分層次的練習,盡量讓不同能力段的孩子都能夠在本節課得到比較好的學習收獲,所有的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學習成長。學習資源清單7.1.3 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 學習要求 當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時,能從所構成的八個角中識別出哪兩個角是同位角、內錯角及同旁內角,并能說出任意兩個相關聯的角的構成。 一、填空題 1.如圖,若直線a,b被直線c所截,在所構成的八個角中指出,下列各對角之間是屬于哪種特殊位置關系的角 (1)∠1與∠2是_______;(2)∠5與∠7是______; (3)∠1與∠5是_______;(4)∠5與∠3是______; (5)∠5與∠4是_______;(6)∠8與∠4是______; (7)∠4與∠6是_______;(8)∠6與∠3是______; (9)∠3與∠7是______;(10)∠6與∠2是______. 2.如圖2所示,圖中用數字標出的角中, 同位角有______; 內錯角有______; 同旁內角有______. 如圖所示, (1)∠B和∠ECD可看成是直線AB、CE被直線______所截得的 _______角; (2)∠A和∠ACE可看成是直線_______、______被直線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 4.如圖4所示, (1)∠AED和∠ABC可看成是直線______、______被直線______所截得的_______角; (2)∠EDB和∠DBC可看成是直線______、______被直線_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 (3)∠EDC和∠C可看成是直線_______、______被直線______所截得的______角. 5.如圖,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5與∠2是對頂角 (B)∠1與∠3是同位角 (C)∠2與∠3是同旁內角 (D)∠1與∠2是同旁內角 6.如圖,直線AB,CD與直線EF,GH分別相交,圖中的同旁內角共有( ). (A)4對 (B)8對 (C)12對 (D)16對 7.如圖,三條直線兩兩相交,共有幾對對頂角 幾對鄰補角 幾對同位角 幾對內錯角 幾對同旁內角 教學設計特色與創新全課從復習回顧入手,讓孩子從二線四角逐步轉變至三線八角,體現學習的漸進性,并通過講練結合,對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這三個知識點進行講解訓練,孩子們在討論交流中收獲新知,體現學生的學習主體性,之后的總結歸納,把所有的內容都雜糅在一個表格之中,讓孩子們更直觀的發現它們的規律,為新知的鞏固提供清晰明了的展示;之后通過多層次的訓練和變式,讓孩子們更好的掌握新知,并能及時的運用新知解決問題,讓不同層次的孩子在本節課中都能得到發展,學有所獲,體現學習的全面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