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一年級下冊 第二單元 6倒影 教學設計課題 倒影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美術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倒影》這一課是浙美版一年級下冊美術教材中的一個重要內容。與上一節課《動物的斑紋》都是運用了拓印的方法。本課程的設計旨在引導學生了解水面、鏡面等倒影的形成原因,認識到倒影是自然界中的一種獨特現象;并講述如何通過對印技巧,完成倒影的藝術表達,強化對物體形態、色彩變化及視覺深度的理解,從而培養學生對自然景觀的感悟和審美能力,激發他們對自然美的熱愛與探索精神。既有理論知識的講解,也有藝術創作的實踐部分,從而提升參與課題的積極性,引導學生在動手和思考中感知自然、探索自然美。教材通過一系列富有啟發性的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掌握基本的美術創作技能,同時增進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理解。2022新課標要求 1、鼓勵學生從自然中汲取靈感,運用對印法表現自然中的倒影,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表現力,形成發現美的意識和發現美的能力。2、注重培養學生對自然景象的審美感知力,尤其是在表現倒影時,如何通過對稱、反射等方式表現視覺效果。3、鼓勵學生掌握不同的藝術技巧和表現形式,如對印法,以拓展其藝術創作的視野并根據自身的藝術感受和創意,能形成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增強對自然美的感受和認識。學習目標與核心素養 1. 在課程中,學生通過觀察自然中的倒影,體驗光與影的變化,培養對自然景象細膩的審美感知。倒影所體現的對稱性和美感,使學生更加關注圖像的整體和細節,提升他們的藝術眼光,形成自己的審美標準。(審美感知)2. 對印技巧的運用不僅僅是對倒影的再現,它也是藝術表達的一種方式,學生通過反轉、對稱等手法進行藝術創作,表達對自然景象的理解與感受。形成個人的藝術語言,并通過創意表現,結合自身的理解和感受,創造出新的藝術形態。(藝術表現 創意實踐)3. 通過對印的方式,學生能夠感受到中國傳統藝術中對稱、反射等元素的運用,理解自然景物在文化表達中的象征意義。(文化理解)學情分析 本課程的目標群體為一年級學生,他們大多在6-7歲之間,初次接觸系統化的美術課程。由于年齡較小,他們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和情感表達都處于發展階段。大部分學生對于美術課程充滿好奇和興趣,但個體差異較大,部分學生在美術方面的天賦和興趣可能更為突出。重點 認識倒影的特點和產生原因。難點 學會用對印、拼貼對印、局部對印的表現形式繪畫出自然的倒影。材料準備 鉛筆、畫紙、橡皮擦、教學資料、水粉、油畫棒等。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情景導入我們可以在天上看見月亮,可是一群小猴子卻發現月亮掉到井里去了,到底怎么回事呢 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觀看視頻:猴子撈月的故事)2、水面的倒影是光與影的杰作,你見過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倒影?怎樣才能留住這些美景?(出示圖片) 觀看圖片和視頻,了解倒影。 初步思考課堂問題,讓學生了解本課所學內容。講授新課 一、說一說1、問:你見過哪些令你印象深刻的倒影?(出示圖片)學生A:在城市的夜晚,燈光璀璨的建筑物在水面上形成五光十色的倒影,展現出城市的繁華與活力。學生B:雨后,街道上的積水形成了行人和建筑的倒影,模糊而又富有詩意,給人一種夢幻的感覺。 (出示圖片)小知識你知道嗎,大自然里的水面可以像鏡子一樣反射出美麗的景象哦!(出示圖片)2、問:景物與它的倒影是一模一樣的嗎?又有哪些區別呢?形狀與顏色:倒影通常是景物的鏡像,形狀和顏色可能會因水面波動而變得模糊或扭曲。 位置:倒影的位置通常在水面上,而景物本身則在水面之上。3、問:藝術家是怎樣捕捉倒影之美的?色彩運用:通過運用色彩的對比和和諧,表現倒影的層次感和情感。 構圖技巧:利用構圖技巧,將倒影與景物結合,創造出引人入勝的畫面。小知識:認識對印認識對印對印是指在藝術創作中,通過對稱、重復或鏡像的方式,表現出景物的倒影或相似的元素。對印可以增強作品的視覺沖擊力和美感。二、試一試1、對印的步驟: (1)將紙對折。 (2)畫出水面上的景物。 (3)壓印出倒影。(4)完成作品。(出示圖片)小貼士注意細節:在繪制倒影時,細節要簡化,避免過于復雜。倒影通常是模糊的,因此可以減少細節的描繪。對稱性:確保倒影部分與主體部分在形狀和位置上保持對稱,注意調整角度和比例。提示可以用飽和的顏料,畫好后趁濕印出倒影,還可以添畫水波、小魚等細節。(出示圖片)2、用拼貼對印、局部對印等方法表現倒影。提示拼貼對印:可以使用不同材質的紙張或布料,剪裁出景物和倒影的形狀,通過拼貼的方式表現出倒影的層次感和質感。局部對印:選擇景物的一部分進行局部描繪,同時在旁邊繪制其倒影,形成對比,突出倒影的美感。(出示圖片)三、藝術欣賞作品欣賞(出示圖片)學生作品欣賞(出示圖片)四、學習建議1、用對印的方法創作有倒影的畫。(出示圖片) 學生回答印象最深的倒影。學習小知識。討論倒影的特點。學習小知識。學生嘗試對印創作。學習小貼士內容。進行藝術欣賞。領悟學習建議。 引導學生從生活中回憶倒影,引入所學內容,調動學生課堂參與度。拓展所學。引導學生逐步討論和分析倒影的特點,加深對倒影的認識和理解,為接下來的課程做準備。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詳細認識對印藝術表現手法。充分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作能力。完善和重點講述制作對印過程中的注意事項,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作品。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并激發學生創作意識。深化本課知識點內容,完善學生基本形的知識體系。課堂練習 請同學們完成p26-27的練習題。 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課堂知識課堂評價 請結合抽象表現手法,創作一個以倒影為主題的藝術作品,可以是自然景物的倒影,也可以是完全抽象的形式。重點是表現倒影的光影效果和形式美。 完成課堂練習。 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內容。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通過對印的方式學習如何繪制自然中的倒影,了解了倒影在水面、湖泊等自然環境中的表現技巧。通過對印技巧的練習,大家掌握了如何將自然景物的倒影通過對稱和反轉的方式表現出來,學會了如何把握墨色、反射光線等細節。同學們通過實踐,體驗到倒影的美妙之處,特別是在水面上的反射效果,增強了藝術創作的理解。進一步認識了自然的美。 進行課堂小結。 對本節課內容進行總結概括。板書 倒影一、說出印象深刻的倒影二、討論倒影的特點三、進行對印倒影制作四、完成作品欣賞五、完成學習建議學習六、學習知識拓展 觀看板書 強調教學重點內容。課外拓展/課外閱讀內容 倒影的產生當光從一種介質(如空氣)傳播到另一種介質(如水)時,會在兩種介質的分界面上發生反射。平靜的水面就像一面鏡子,對光有反射能力。當光線照射到物體上,物體表面的光會被反射到水面上,然后在水面上形成一個與物體形狀相同的虛像,這就是我們所看到的水中倒影。(出示圖片)觀看視頻所有的物體都有倒影嗎?不是所有物體都有倒影。倒影的形成依賴于反射光的表面,只有能夠反射光線的物體才會在某些介質(如水面、鏡子、金屬表面等)中形成倒影。如果物體表面是完全不反射光的(如某些吸光性極強的材料),或者反射光的介質本身沒有足夠的平滑度來形成清晰倒影,那么這些物體就不會形成可見的倒影。(出示圖片) 進行課外知識拓展。 拓寬學生知識面。特色資源分析和技術手段說明 從身邊自然景物的倒影引入本課內容,并展示多張資料圖片讓學生能夠邊看邊學邊思考,讓課堂生動形象化,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且細化講解倒影的特點、產生原因(反射原理)進行多學科內容的融合性講解。最后通過講解對印的創作方式激發學生完成自然景觀對印制作的課堂實踐,讓學生進一步感受自然的美妙。最后激發學生動手制作的靈感和欲望,以及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教學反思 優點:用對印的方式畫倒影能讓學生更加專注于細節的觀察,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尤其是在光影、倒影、對稱等方面的感知。不足點:對印技巧需要較高的藝術技巧和細致的操作,初學者可能會感到困難,且對印法可能不適用于所有自然景物的表現,特別是較復雜或多變的倒影。 進行教學反思總結 明確本課教學過程的缺陷,進行教學過程的改善。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