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用三角板感知角邊頂點邊角的組成一個角有一個頂點 ,兩條 邊直的頂點邊頂點邊邊頂點邊邊邊現在讓我們試著判斷一下吧?( )( )( )( )( )( )√√××√×判斷角的兒歌角的頂點尖尖的,角的兩邊直直的,不尖不直不是角.大家一起來畫角。012345678910012345678910先畫一個點,再從這個點出發,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畫兩條直的線。頂點邊邊動手操作我也行需要的工具:畫一畫小朋友,請你畫一個角,并且標出它們的各部分名稱。小小角,真簡單,一個頂點兩條邊.畫角時,要牢記,先畫頂點再畫邊.活動二:制作活動角。請大家用硬紙條和圖釘制作一個活動角角的兩邊越長角越大,對嗎 思考活動二:活動三:角的兩邊張開的越大角越大,對嗎 紅角和藍角幾何王國里有一對好朋友,一個叫藍角,一個叫紅角??墒怯幸惶欤麄z吵起來了。紅角與藍角:大小之爭紅角與藍角:大小之爭驗證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沒有關系。角的大小與兩邊張開的大小有關。下面的角一樣大嗎?角的兩邊張口越大,角越大。角的兩邊張口越小,角越小。一共有 6 個角一共有 3 個角(1)擺一個角至少要幾根小棒?(2)用三根小棒能擺3個角嗎?一個角有( )個頂點,( )條邊。頂點邊邊( )( )( )121、填空:⑴ 一個角有( )個頂點,有( )條邊。⑵ 三角形有( )個角,正方形有( )個角。⑶ 畫角時先( ),再( )。2、判斷:⑴ 邊越長,角就越大。 ( )⑵ 角的大小與邊的長短無關。 ( )⑶ 一個角只有兩條邊,一個頂點。( )1234畫頂點畫兩條邊×√√課堂小結1、今天我們學習了角的各部分的名稱:3、學會用直尺畫角(從一個點起畫角)一個頂點兩條邊角的大小與角的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叉開的角度越大,角就越大,叉開的角度越小,角就越小。頂點邊邊2、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無關。比比看張開你理想的翅膀,想一想一張正方形的紙剪去一個角,還剩幾個角?看誰的剪法多。蘇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七單元角的初步認識一、教學內容:蘇教版教科書第84-85頁1、“試一試”和“想想做做”第1-5題。二、教學目標:1.使學生聯系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能正確指出物體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圖形中辨認出角。2.使學生通過觀察和操作認識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夠直觀區分角的大小。3.使學生在認識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生動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三、教學重點: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稱及特征。教學難點:直觀區分角的大小。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放滿各種圖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邊形、圓形、六邊形)、小棒、兩根硬紙條、四、教學方法操作與思維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維是關鍵。在本節課中通過“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動,促進學生思考,鼓勵學生交流。在活動時教師大膽放手,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自己進行探索。在探究知識的同時,既加深學生對角的認識,又豐富數學活動的經驗。學生通過有趣的探究活動,品嘗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成功和喜悅,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隨之增強了。五、教學過程:一、游戲入手,激活促思1、“摸一摸,猜一猜”(1)介紹一下游戲規則。談話:今天老師和同學們玩一個游戲,看誰最聰明,能不能不用眼睛用手摸,說出老師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圖形,比一比誰最厲害。(2)每組派一位同學摸一次,說出摸得是什么圖形。并運用已學的平面圖形說說你是怎么知道的。(學生回答:通過摸感知物體有幾條邊,幾個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圖形。)2、揭示課題之前我們已經認識了邊,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角”,并與“角”交朋友,好嗎?[教學設想:這一環節創設了學生喜愛的游戲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一步探究學習,同時幫助學生找到舊知與新知的鏈結點,即圖形中都藏著角。]二、操作實踐感知,自主建構1.抽象角,認識角的各部分名稱。(1)從實物中感知角(出示多媒體畫面)調皮的“角”就藏在這些物體中,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比比,誰的眼睛最亮。(通過百度搜索各種帶角的物體)誰來說說,你從哪里找到了角?引導學生在物體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2)抽象角(多媒體演示)老師也從這些物體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們畫了下來。指出:象這樣的圖形都是角。(在角上畫弧線)提問:這些圖形都是什么?說明:這些圖形都是角。[教學設想: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實物上找角,在學生直觀認識的基礎上,抽象出角的圖形]2.認識角各部分的名稱(1)請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覺?(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兩條線,有什么感覺?(直直的)(2)那你知道這個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線叫什么嗎?它們就藏在數學書的第84頁里面,趕快去找一找吧。(3)小結: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蠢蠋焷懋嬕粋€角。先點一個點,(板書畫點)在從這點畫兩條直的線,(板書畫兩條射線)這個圖形就是——(角)(4)你能指出這幾個角的頂點和邊嗎?現在你腦子里有角的圖形了嗎?請閉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腦袋里畫一個角吧!3.判斷比較,深化表象 談話:聽說我們在認識角,課堂上來了一些小客人,都爭著說自己是角,誰能來判斷一下。(出示課件想想做做第1題) ?。?)你能指出這些圖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嗎?(2)角藏在我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找一找,在我們的周圍還有哪些物體的表面也有角?(3)“想想做做”第1題。結合判斷和交流,使生進一步明確:角有一個頂點和兩條邊,且兩條邊都是直的。[教學設想:在抽象出角的圖形后引導學生回到生活情境中,在找角過程中豐富對角的表象的積累,使學生進一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嘗試操作,實踐體驗談話:角在我們的生活中到處可見,想不想親手做個角呢?趕快動手試一試吧!從學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個角。(2)成果展示——以小組為單位,誰來介紹一下你做的角?(將所做的角用實物投影展示出來。) (3)感知角有大小。師:小朋友們都有一雙巧巧手做出了各種各樣的角,老師有個問題了,小朋友們誰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4)從這里我們可以發現,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系?要使角變大些,只要怎樣?要使角變小些,只要怎樣?小結:角的大小與邊的長度無關,與兩條邊的張開度有關,張的越大角越大。 5.比較角的大小 問:現在你能比較角的大小了嗎? (1)直接比較,引導觀察。 這里有三個鐘面,時針和分針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題)) ?。?)看書上85頁第4題,自主探究,誘發思考。 問:你能想辦法比較出它們的大小嗎? ?。?)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討論,你有什么發現?師: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這么多比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綜合應用,鞏固深化。 師:角娃娃真調皮,現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課本里去了,你能把它們找出來嗎? 1.“想想做做”第2題 ?。?)獨立完成,集體交流。 ?。?)引導思考,根據你看到的圖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根據自己的發現推想出三角形有幾條邊、幾個角嗎? 3.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這顆星星上有幾個角嗎?是不是只有五個角?請同學找一找、指一指。 四、 課堂總結,拓展延伸 1.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2.看到小朋友這么聰明,角朋友非常高興,要送給大家一把金剪子,請你回家試著把一張正方形的紙剪掉一個角,看還剩幾個角,比一比,誰的剪法多,好嗎? [設計意圖] 1.注意結合學生的年齡特征,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在教學開始,用低年級兒童感興趣的故事情境導入新課,把問題隱藏在情境中,使學生感到生動有趣,產生探究的欲望。通過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了知識,營造了良好的課堂氣氛,使整個課堂也充滿了活力。 2.注重動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在本節課中,教師注意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首先,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摸一摸、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在各種感官協調合作下初步認識角。其次,注重倡導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學生通過分組合作討論,全班展示交流,體會到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既保護了學生的求異思維,又在交流中深化了對角的認識。六、教學反思《認識角》是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本節課主要讓學生經歷由實物上的角抽象為幾何圖形的角的過程, 初步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知道角有大小,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學會畫角,會比較角的大小。因此在教學時通過讓學生經歷找角、摸角、認角、做角、比角的過程,使他們深刻認識角。找角是通過先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物體角初步感知角,再讓學生找找日常生活中的角,感知各式各樣的角,由直觀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摸角是通過讓學生動手摸一摸,感知角的頂點和角的兩條邊,為認識角的特點做鋪墊;認角是通過練習辯一辯怎樣才是一個角,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對角的認識;做角是讓學生根據角的特征動手做角,讓學生認識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大小有關;比角是用活動的角來比較兩個角的大小。PAGE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角的初步認識》.doc 角的認識1.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