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不確定性教學內容:北師大版數學四年級上冊第八單元第一節《不確定性》教學目標:1、結合“擲硬幣”的游戲,通過豐富的生活實例體驗一些事情發生的不確定性,感受簡單的隨機現象。 2、結合具體的問題情景,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簡單描述事件發生的可能性。 3、在拋硬幣、摸彩球的具體事件探索中培養學生猜想意識、表達能力和初步的判斷、推理能力。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來描述簡單事件發生的情況。教學難點:能夠列出簡單的隨機現象中所有可能發生的結果,理解可能性有大有小。教法與學法:教法:情景教學法、游戲法、引導學生從游戲中得到結論。 學法:引導學生猜想驗證、觀察操作、合作探究,通過參與獲得體驗,領悟不確定性事件有可能發生,也有可能不發生。教學準備:多媒體;不透明盒子;生活實例;各色乒乓球若干。教學過程:一、游戲導入請兩位同學上講臺來做一個小游戲“石頭、剪刀、布”。1、請其他同學猜一猜:誰會贏?(游戲玩3-5次)2、在這個游戲中出現了幾種情況?(三種:贏、輸、平手)3、能否預測下一次誰一定贏或者誰一定輸?(不能)這就是我們今天所要學習的內容:不確定性。[板書:不確定性]二、互動新授活動一:擲硬幣出示教材第95頁情景圖1、淘氣和笑笑他們在玩擲硬幣的游戲,拋一枚硬幣有幾種可能?(兩種可能:一種正面朝上、一種反面朝上)2、哪一面是正面,哪一面是反面?(有數字的是正面,另一面是反面)3、同學們想不想玩擲硬幣的游戲啊?(想)老師先講一下游戲規則(出示),請哪位同學來讀一下?(學生舉手,指明學生讀游戲規則)。游戲規則:① 同桌一組,一個同學擲硬幣,另一個同學記錄。② 每次擲硬幣之前,先猜猜哪個面朝上,在表格中記錄后再擲,記錄擲硬幣的結果。③ 用你喜歡的方式把結果記錄在表格里。④ 觀察記錄的結果,說說你有什么感受或發現。老師講解游戲規則,請一位同學上臺和老師一起做示范。學生進行游戲指名學生分享游戲結果:說說你有什么發現?教師提問:為什么有時猜不中 學生描述擲硬幣可能出現的結果教師總結:每次擲硬幣的結果都有兩種可能(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而且事先無法確定其中哪一種結果一定會發生。像擲硬幣這樣,結果不能事先確定的事件就是不確定事件。教師提問:對這種不確定事件我們可以用哪個詞來說?(可能)教師指名幾位同學把擲硬幣的結果完整的說一遍。活動二:說一說下面事情發生的情況1、2、3、4、請同學們說一說,生活中還有哪些類似的例子?(準備范例)活動三:摸球游戲1、5個黃球① 請5位學生輪流摸出一個,給大家看看是什么顏色后再放回去。② 談一談對這樣的結果有什么想說的?③ 打開盒子,請學生們觀察,全是黃球。④ 說說如果從這里再摸一次,是什么結果?⑤ 思考并對結果進行描述:一定是黃球。⑥ 如果把這些黃球全部換成白色的球,可能摸到黃球嗎?教師板書關鍵詞“一定”“不可能”。2、5個白球5黃球① 摸出的結果可能是什么?(摸出的結果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白球)② 教師摸一次,同學猜一猜什么顏色?(黃色或白色)③ 我再摸一次,會是另外一種顏色嗎?(不確定)摸球試驗。(因為每一次實驗都有兩種情況可能發生,是不確定的,隨機的)三、鞏固應用1、教材第96頁“練一練”第1題(1)摸一次,笑笑可能摸到什么顏色的球?(2)如果前三次摸到的球是“黃球”“黃球”“黃球”,下一次會摸到什么球?(3)與同桌輪流摸球,先猜猜能摸到什么顏色的球,再實際做一做?延伸:如果一定要摸到白球,可以怎么做?如果不可能摸到白球,可以怎么做?2、教材第96頁“練一練”第2題3、判斷下列事件是否可能。(一定的打√,不可能的打×,可能的打○)。四、課堂小結說說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