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第三章 圖形的平移與旋轉 1.圖形的平移(一) 課型 新授教學目標 1.理解平移的概念及決定因素. 2.會找出平移前后圖形中對應點、對應角和對應線段. 3.掌握平移的性質及運用.教學重點 探索圖形平移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性質。教學難點 理解平移的基本內涵,理解平移前后兩個圖形對應點連線平行且相等、對應線段和對應角分別相等的性質教法 講授法、討論法 演示操作學法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學資源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課時安排 第一課時教學過程設計 修訂與補充 課后回憶一: 創設情境 1.猜一猜: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猜人名) 2.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見到一些美麗的圖案: 提問:這些美麗的圖案使那些圖形變換? 引出課題:生活中的平移 展示學習目標 提問:你能舉出生活中平移的例子嗎? 在學生回答后展示動態圖,讓學生直觀感受 二:活動探究 1、探求平移的定義 教師提問:你能給平移下個定義嗎? 引出平移的定義: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平移. 注意:平移三要素: 幾何圖形——運動方向——運動距離 類比探究;提問四邊形的平移需要什么條件?展示動態圖 強調平移的關鍵 方向:從A到E 距離:線段AE的長度。 練一練:1:下列現象中,屬于平移的是: (1)火車在筆直的鐵軌上行駛 (2)氣球越吹越大 (3)人隨電梯上升 (4)風扇的轉動 (5)飛機起飛前在直線跑道上滑動 2:判斷下面幾組圖形運動是不是平移? 展示圖片 2、探究平移的性質 師:用多媒體演示圖形的平移過程,讓學生通過對圖形平移現象的觀察,探索其中的性質。 同學們通過剛才的觀察,總結出一個結論,即:“圖形的位置改變了,但形狀和大小沒有改變”。現在我們一起來探索:平移前后對應點、對應線段以及對應角之間在做怎樣的變化。 教師提出問題:想一想:(課件演示圖3-2) (1)在上圖中,線段AE,BF,CG,DH有怎樣的位置關系? (2)圖中每對對應線段之間有怎樣的位置關系? (3)圖中有哪些相等的線段、相等的角? 學生分成四人一組,共同探討平移的性質。 討論分析: ①變換前后對應點的連線平行且相等:平移變換是圖形的每一個點的變換,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距離,那么每一個點也沿著這個放向移動一定距離,所以對應點的連線平行且相等。 ②變換前后的圖形全等:平移變換是由一個圖形沿著某個方向移動一定距離,所以平移前后的圖形是全等的。 ③變換前后對應角相等。 ④變換前后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 平移的性質:經過平移,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角相等。 播放微課回顧總結:平移的定義和平移的性質。 練一練: 在下面的六幅圖案中,(2)(3)(4)(5)(6)中的哪個圖案可以通過平移圖案(1)得到? 挑戰自我:1.由△ABC平移而得的三角形共有多少個? 將面積為5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30cm,得到△MNP,則△MNP是 三角形,它的面積是 . “小小竹排水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所蘊涵的圖形變換是__________變換 如圖,經過平移,線段 AB 的端點 A 移到了點D,你能做出線段 AB平移后的圖形嗎? 提問:你還有別的方法嗎? 強調用對應點作圖的好處 經過平移,△ABC的頂點A移到了點D,如圖.作出平移后的三角形. 三:拓展延伸: 1.如圖所示,一塊藍色正方形板,邊長18cm, 上面橫豎各兩道紅條,紅條寬都是2cm,問藍色部分面積是多少? 2.如圖所示,圖中小正方形的邊長為a,則陰影部分的面積是 ; 3.如圖:是一塊長方形的草地, 長為21米.寬為15米 在草地上有一條寬為1米的小道,長方形的草地上除小道外長滿青草。求長草部分的面積為多少 四: 歸納小結、今天你有何收獲? 五:布置作業: 選擇一簡單圖形,利用平移設計圖案板書設計 圖形的平移(一) 1.平移定義:在平面內,將一個圖形沿某個方向移動一定的距離,這樣的圖形運動稱為平移。平移不改變圖形的形狀和大小。 2.平移的性質:經過平移,對應點所連的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線段平行且相等,對應角相等。 3.思想方法:轉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