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角的度量(一)教材分析:教材設計用小角去測量大角究竟有多大這一操作活動,幫助學生體會到確定角的度數單位的必要性。本節課結合學生的發展需要,從讓學生理解為什么需要這樣規定出發,設計了讓學生經歷知識的產生和形成過程的環節,符合學生的認知需求。學情分析: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角,知道角的大小就是兩邊張開的大小,與所畫的邊的長短無關,并且大約三分之二的學生都知道量角要用量角器,但對怎樣測量角的度數并不十分清楚,本節課重點是安排活動,引導學生認識角的度量和單位。三、教學目標:在比較角的大小的過程中,產生度量角的需要,感受確定角的度量單位的必要性。在逐步精確的測量過程中,體會、思考數學問題的嚴密性和邏輯性。知道1周角=360°,1平角=180°,1直角=90°.在活動中感受到人類的聰明才智,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人情,感悟 學習數學的快樂和滿足感。四、重點難點:重點:認識角的度量單位。難點:確認角的度量單位的必要性。教學準備:教師準備:PPT課件學生準備:直尺、三角尺、用硬紙板剪成的角、一張圓形紙教學過程:、復習導入同學們還記得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哪幾種角嗎?誰來說一說?嗯,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銳角、直角、平角和周角。、導入新課同學們喜歡滑滑梯嗎?咱們的好朋友淘氣、笑笑、機靈狗也喜歡滑滑梯,看他們玩的多高興呀?。ǔ鍪荆┱埻瑢W們仔細觀察三個滑梯與地面所形成的∠1,∠2,∠3,你知道誰大誰小嗎?請學生觀察后反饋(學生觀察后反饋)?!?最小,∠3最大,角有大有小,怎么度量角的大小。今天我們就來一起研究角的度量。板書課題:角的度量(一)。設計意圖: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快速地進入積極的學習狀態,為學習新知做好鋪墊。進而很自然的使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探究新知自主探究,比較測量方法,引發思考。討論如何度量三個角的大小呢?學生在小組內實踐后進行匯報。小組一:我們用直尺度量角的大小,首先,從角的頂點出發,分別用直尺量出兩條邊一厘米長的線段,再量出兩個端點之間的距離,發現∠1最小,∠3最大。小組二:我們用三角尺的一個角進行測量,發現只能測量角的一部分,還剩下一部分無法測量,也不夠準確。小組三:我們是用課前做好的與∠1一樣大的角去度量∠2,結果是,∠2是∠1的兩倍多一點,∠3是∠1的三倍多一些,所以∠1<∠2<∠3,但是也不夠準確。質疑:看來大家的測量結果都不夠準確,想一想,怎樣測量才能更準確呢?(學生通過思考和討論得出,如果用來度量的角再小一些就更準確了)總結:要想準確知道角的大小,必須有一個標準的度量角的單位。認識度量角的單位說明:在數學王國中,人們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請大家找一找,看看你能不能找到直角、平角和周角,你發現了什么?(學生找角,觀察后發現: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度量角的方法,在實踐中發現問題,引發思考,引出度量角的大小要有一個統一的度量單位,培養學生的度量意識。我們已經了解了度量角的單位是1°,現在請同學們估一估∠1、∠2、∠3分別是多少度。折一折,剪一剪組織學生利用教材附頁中的圖1剪出不同度數的角,感知角的大小。設計意圖:在引導學生明確度量角的單位后,為了讓學生更好的了解角的大小,通過估一估、剪一剪的活動,讓學生感受角的大小,為進一步學習量角、畫角做好鋪墊和準備。、鞏固練習,提升反饋比較三個角的大小,并估一估三個角的度數。比較兩個角的大小。布置作業1.完成教材第25頁第1、2、3、4題。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2.在生活中找一找角,并估計一下角的度數。課堂小結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說給同伴聽一聽。板書設計:角的度量(一)將圓平均分成360份,把其中的一份所對的角的大小叫作1度,記作1°,通常用1°作為度量角的單位。1直角=90°,1平角=180°,1周角=360°。教 學 設 計角的度量(一)馬雪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