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章相交線與平行線2.3平行線的性質(1)教學目標1.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利用性質進行簡單的推力和運算;2.探索直線平行的性質,培養推理能力和有條理的表達能力.教學重點及難點重點:探索并掌握平行線的性質,能用平行線性質進行簡單的推理和計算.難點:能區分平行線的性質和判定,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的混合應用.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量角器,三角尺教學過程一【問題情境】1,引導學生對本章知識進行梳理,從相交線的一般形式到特殊形式,兩條線的垂直關系。在從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的一般形式,引導學生得出三線八角的特殊情況,即兩直線平行時,同位角,內錯角,同旁內角的關系。2.回顧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3.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引導學生從同位角開始探究兩直線平行時角的大小關系的關系。二【探究新知】活動1.1、作圖:作直線a∥b,作直線c與a、b相交.2、上述作圖中共有幾個同位角角?它們有怎樣的位置關系?3、這些角有特殊的數量關系嗎?你是怎樣知道的?【給出充足的探究時間,允許學生通過測量、剪拼、思考等多種方式獲得結論】(1)用直尺和三角板畫出兩條平行線a,b,再畫一條截線c與直線a,b相交,標出所形成的八個角.(3)驗證猜測、給出結論.在上圖中,再任意畫一條截線d,同樣度量并計算各個角的度數,檢驗你的猜想是否還成立?如果直線a與b不平行,你的猜想還成立嗎?活動2.平行線的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符號語言性質1.∵a∥b(已知),∴∠1=∠2(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性質2.∵a∥b(已知),∴∠2=∠3(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簡稱為: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如圖 性質3.∵a∥b(已知),∴∠2+∠4=180°(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三:隨堂練習1.如果有兩條直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那么下列說法必定正確的有( )a.內錯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 c.同旁內角互補 d.以上都不對2.在下列各圖中,a∥b,分別計算∠1的度數.設計意圖:考查學生對平行線判定和性質的掌握情況,通過具體問題,使學生進一步學會判斷平行線的判定與性質之間的區別.3.一個人從A地出發沿北偏東60°方向走向B地,再從B地出發沿南偏西20°方向走向C地,那么∠ABC是多少度?四.應用新知例1、如圖,AB∥CD,∠1=65°,求∠2,∠3,∠4的大小.解:∵AB∥CD(已知)∴∠2=∠1=65°(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3=∠1=65°(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或∠3=∠2=65°(對頂角相等)】∠4=180°-∠1=180°-65°=115°(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或∠4=180°-∠2=180°-65°=115°(平角的定義)】五:典型例題例.如圖:一束平行光線AB與DE射向一個水平鏡面后被反射,此時∠1=∠2,∠3=∠4.(1)∠1與∠3的大小有什么關系?∠2和∠4呢?(2)反射光線BC與EF也平行嗎?解:(1)∵AB∥DE,∴∠1=∠3;∵∠1=∠2,∠3=∠4,∴∠2=∠4;(2)BC與EF平行,理由為:證明:∵∠2=∠4,∴BC∥EF.該題答案不惟一,鼓勵學生通過交流找到所有答案.【能力提升】1. 如果兩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那么這兩個角有什么數量關系?六、課堂小結平行線的性質:性質1: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位角相等;性質2: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內錯角相等;性質3:兩條平行線被第三條直線所截,同旁內角互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