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西風的話1、教學目標1. 學生能夠用優美的聲音準確流暢地演唱《西風的話》;2. 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能夠認識力度記號和了解四分休止符并且按照歌曲中其出現的順序有表情地演唱此歌曲;2、教學重點與難點1. 教學重點:學生能夠完整流暢地演唱全曲;2. 教學難點:根據歌曲中給出的音樂記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注意一字多音的唱法和氣息的控制。3、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1)、導入情景導入(第一次聆聽)師:秋天是充滿詩意的季節,也是收獲的季節,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組圖片,讓我們一起欣賞秋天的美景,聆聽秋的歌聲,感受秋的詩情與畫意,走進金色的秋天。(多媒體播放秋天的圖片,背景音樂為《西風的話》伴奏)(設計意圖:通過欣賞圖片與音樂為學生營造輕松、熟悉的環境,在不知不覺中進入情境,引出課題,并為學唱歌曲做下鋪墊。)(2)、教學過程1. 復聽歌曲(第二次聆聽)師:秋天的景色多美呀!同學們!你們聽,秋天的西風爺爺有話對你們說呢(多媒體播放歌曲西風的話,并出示譜例)西風爺爺告訴我們什么呢?生:···師:不知道沒關系,接下來的時間就讓我帶領你們一起來品讀西風爺爺的話,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是誰創作了這么好聽的歌曲吧。2. 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黃自(1904—1938)是中國20世紀30年代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他的音樂創作以聲樂為主,作曲技法嫻熟,表現情感細膩,具有很高的藝術性。代表作有《玫瑰三愿》《旗正飄飄》等。3. 再聽歌曲,感受情緒(第三次聆聽)師:我們再來聽聽這首歌曲,來感受這首歌的情緒(播放歌曲《西風的話》)師:同學們你們覺得這首歌的情緒怎么樣?。?br/>生:柔美深情師:作曲家從哪些方面來表現出“柔美深情”的呢?(引導學生從如速度、力度、旋律走向等音樂的基本要素來分析)這首歌的速度是怎樣的呀?生:平緩,抒情,柔和師:它的旋律走向有什么規律呢?生:···4. 再次聆聽歌曲,教師用手勢來畫出旋律線(第四次聆聽)師:下面,老師用手勢來代表聲音的高低,請同學們結合歌曲和老師的手勢,來思考這首歌的演唱力度有什么規律?(在休止處拍一下手,點出四分休止的唱法)生:···師總結:上行漸強,下行漸弱。5. 老師播放多媒體,學生模仿西風用“U”輕聲跟唱(熟悉旋律)并畫出旋律線6. 根據旋律線,學生隨老師的手勢唱出旋律的起伏特點。7. 學生帶入歌詞跟著老師的琴完整的唱,教師糾正不足的地方(第一句中弱,第二句弱,第三句強,最后一句漸慢)8. 跟著多媒體伴奏唱,教師做動作提示力度記號(設計意圖:新歌教學中先以問題驅動的聽賞幾遍,讓音樂感覺無意識的潛入學生心中;教唱由易到難,層層深入,盡量避免機械和填鴨式的學唱)(3)總結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