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蝸牛與黃鸝鳥》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學生能夠用活潑的情緒,自然、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體會蝸牛堅持不懈,標執著追求的進取精神。2、通過聆聽、比較音樂形象,主動參與即興表演和創造性的音樂活動。3、掌握歌曲中切分音節奏及換氣記號。二、教學背景及分析《蝸牛與黃鸝鳥》是一首敘述性臺灣兒歌,四二拍,一段體結構。歌曲的旋律輕松活潑、歌詞生動有趣,隱喻著日常生活中人們不畏艱難,堅持不懈,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頑強精神。整堂課的教學緊緊圍繞開放的研究主題,從激發學生興趣出發,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開放和諧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n·j·y三、教學重、難點1、學生能夠用輕松、活潑的情緒,自然、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體會歌曲中不怕困難,堅持不懈,對奮斗目標執著追求的精神。m2、能深入角色的演唱歌曲,正確表現切分節奏和換氣記號。四、教學過程(一)組織教學:1、師生問好。2、歡迎走進音樂課堂。(二)導入新課今天老師帶來了兩位小朋友,你們知道他們是誰嗎?一位是黃鸝鳥,另一位是蝸牛。(出示圖片,師問生答)這兩位小朋友在他們的家鄉臺灣還發生了一個小故事(播放動畫視頻,師講蝸牛與黃鸝鳥的故事)。你們喜歡這則故事嗎?一位叔叔根據它們的故事編了一首歌曲,歌曲的歌名叫《蝸牛與黃鸝鳥》。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三)新歌教學1、初聽歌曲,播放范唱歌曲。想一想剛剛這首歌曲用什么樣的情緒演唱的?2、再聽歌曲。請同學們跟老師一起用拍手、擺動身體的動作來感受歌曲活潑的情緒。3、節奏練習講解切分音節奏及換氣記號,并帶領學生打節奏。學唱歌曲師彈琴,利用聲音照鏡子的游戲進行分句教唱歌曲。學生再完整演唱,糾錯,再唱。(四)處理歌曲1、歌曲有幾個角色?2、每個角色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演唱呢?3、最后一句,有一個換氣記號,我們唱到這個地方要換一口氣,再繼續唱。(教師示范)五、創編活動老師覺得這首歌曲不但內容有趣,旋律輕快、活潑,而且也是一幅非常美麗的畫面,下面請同學們分角色表演唱,一起來為歌曲進行情景動作創編吧!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師:表演需要頭飾的同學到老師這里來拿,現在大家開始動手吧。六、情感鞏固自悟(師)同學們:我們通過學習這首歌曲,你能從蝸牛和黃鸝鳥身上分別學到一些什么?(鼓勵學生暢所欲言,注意學生回答問題的完整性)。七、小結同學們,這節課我們不僅收獲了一首快樂的歌曲,而且還學會了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相信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中能有小蝸牛般執著的精神,在生活中能多看到他人的長處!很高興和同學們度過一段難忘而愉快的時光,同學們,再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