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哈爾濱師范大學青岡實驗中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政治試題一、選擇題:本題共24小題,每小題2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人類社會依次經歷了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五種形態.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出現的第一個階級社會是( )A. 原始社會 B. 奴隸社會 C. 封建社會 D. 資本主義社會2.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 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最核心的任務是( )A. 鞏固無產階級政權 B. 恢復發展國民經濟D. 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D. 建立社會主義制度3. 40多年來中國人民砥礪奮進, 譜寫了經濟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顯著改善、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的壯麗詩篇。今日中國已從貧窮落后的東方大國發展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由此我們深刻地體會到 ( )①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②改革究其根本是對利益的調整與再調整③改革開放使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④改革開放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歷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發展中國。在當代中國,堅持和發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就是真正堅持和發展 ( )A.科學社會主義 B.共產主義C.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D.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5.我國之所以要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是因為它( )①適合我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②符合社會主義本質要求③同較高的生產力發展水平相適應④由合理的生產關系決定A. ①② B. ①③ C.①④ D.②③6.公有制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居于主體地位,主要表現在( )①國有經濟控制所有國民經濟部門,對經濟發展起決定作用②公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要有量的優勢,更要注重質的提高③國有資產在社會總資產中占優勢④國有經濟控制國民經濟命脈,對經濟發展起主導作用A. 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 ③④7. 據某市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改革開放以來,該市非公有制經濟發展迅猛,異軍突起逐步成為該區經濟發展的生力軍,民營經濟在該市生產總值中所占比重不斷提高。該市重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是因為( )A.非公有制經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B.非公有制經濟是促進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C.非公有制經濟的競爭地位高于公有制經濟D.非公有制經濟已經成為國民經濟的主體8.我國公民張某夫妻的工廠經過十多年的經營,逐漸發展為雇工200多人、年銷售額超億元的企業。該企業屬于( )A.私營經濟 B.外資經濟C.個體經濟 D.混合所有制經濟9.“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完善產權權能,將經營性資產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需要( )①發揮黨建引領核心作用,確保正確政治方向②變革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障農民財產權益③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農業社會化服務④實現城鄉融合發展,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10.計劃和市場是資源配置的兩種手段,以下屬于市場配置資源的是( )①國家取消食品、藥品等政府定價,實施價格市場形成機制②將公安消防和武警森林兩支部隊劃歸到應急管理部③水、電、金融、通訊等壟斷行業逐步向民營經濟開放④制定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基本公共服務保障國家基礎標準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11. 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市場監管總局組織開展2023年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要求嚴厲查處刷單炒信、網絡直播虛假宣傳等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嚴打醫藥購銷、餐飲旅游等重點行業商業賄賂違法行為,加強商業秘密、商業標識和商業信譽等保護,提升市場競多整體質量和水平。開展反不正當競爭“守護”專項執法行動( )①說明市場調節的自發性弊病需要宏觀調控彌補②是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的基礎③能夠提高市場準入門檻,實現市場準入暢通④有利于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12.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三部門聯合發布的《關于加強食用植物油標識管理的公告》要求,規范食用植物油特別是食用植物調和油標簽標識,堅決遏制虛假標識誤導消費者的違法違規行為。對此,下列認識正確的是( )①政府運用行政措施調控市場,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②國家的上述要求是市場調節自發性的表現③出現虛假標識是市場競爭不可避免的產物④規范標簽標識有利于維護市場規則與秩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13. 加快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既是深化改革開放、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選擇,也是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緊迫要求。下列舉措符合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要求的是( )①強化市場基礎制度規則統一,維護良好的市場運行②完善完全由市場決定價格的機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③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降低市場準入門檻以激發市場的活力④健全統一的社會信用制度,改善市場信用環境,促進市場公平競爭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 ③④14.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空洞抽象的概念,也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標,其貫穿于治國理政和經濟社會發展各環節各方面,需要我們天天面對、處處回答、時時檢驗。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必須( )①始終把人民群眾根本利益擺在至高無上的地位②把解決好區域發展的不協調問題作為重中之重③不斷滿足人民對現實生活的一切需求,努力促進經濟高速發展④始終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5. .在“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引導下,綠色發展已成為當下各級政府和全國人民的廣泛共識。這是因為綠色發展( )A.注重的是解決發展動力問題B.注重的是解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問題C.是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柱D.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16. .近年來,我國努力把共享理念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下列措施有助于落實共享發展理念的是( )①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②順應經濟全球化,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③完善收人分配制度,使全體人民有更多獲得感④鼓勵企業創新發展推動商品價格持續下降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7.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是跨越關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國發展的戰略目標,對此,下列解讀正確的有( )①“轉向高質量發展”-從數量規模轉向重質量效益,不再追求增長速度②“轉變發展方式”--從粗放型增長轉向集約型增長,提高全要素生產率③“優化經濟結構”--從擴大總需求轉向供給側改革,加快供需結構的優化④“轉換增長動力”--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讓創新成為第一動力A. 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③④18. 內需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也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2023年12月8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著力擴大國內需求,形成消費和投資相互促進的良性循環。為此,我國應( )①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釋放內需更大潛力②加快完善效率優先、體現公平的收人分配體系③構建以國際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④擴大內需戰略同進的新發展格局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9. 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央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決策。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應當( )①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先進制造業②增加低端供給,更好滿足需求,釋放消費潛力③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托國際市場④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推動產業融合A.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0.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下列有助于解決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問題的舉措是( )①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②東部地區率先發展③補齊經濟發展的短板 ④削減政府債務A. ①③ C. ①④ B. ②③ D. ②④21. 某農民承包本村土地15畝,經過科學種植,獲得豐厚的收人。該農民的收入屬于A.按土地要素分配所得 B.按勞分配所得C.按管理要素分配所得 D.按技術要素分配所得22. 2023年起,某市提高特殊病種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和養老金發放標準,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對這一舉措產生的影響推導正確的是( )A.未來收入預期更樂觀→拉動經濟發展→消費水平提高B.居民醫療支出減少→恩格爾系數降低→生活水平提高C.國家財政支出增加→初次分配更加公平→居民幸福感提升D.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縮小收人分配差距→提高社會總體消費水平23. 依照國家有關規定,為了給勞動者以一定保障,部分用人單位有義務承擔“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工傷保險和住房公積金。“五險一金”的保障機制( )①是我國社會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②給勞動者的工作生活更多安全感③能夠增加商業保險公司的經營利潤④可以保證增加勞動者收入A. ①② B.①③ C. ③④ D.②④24. "饑者得食,寒者得衣,死者得葬,不資者得振,則天下之歸我者若流水."管仲的這一思想在今天仍值得借鑒,給我們的啟示是,( )A.要努力實現收入分配的公平B.要把滿足生存資料消費作為目標C.要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D.要增強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2分。25. 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載人航天工程是一項規模宏大、高度集成的系統工程,需要吸引、調動各方面的資金、技術、人才有序地參與進來。沒有國家的大力協調,這樣規模龐大耗資驚人的工程,個人和企業是無法承擔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于 1992年正式啟動,共有十幾萬人參與到這項工程之中。載人航天是一項高端工程,也和國計民生緊密相連。載人航天對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高科技產業發展具有顯著的拉動作用。30多年來,我國載人航天有2000余項技術成果被廣泛應用于國民經濟各個行業和領域。我國載人航天領域的突出成就彰顯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哪些優勢特征 (12分)26.閱讀材料, 回答問題。為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加快推進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龍江新篇章,中共黑龍江省委特做出如下部署:積極爭取國家實驗室、大科學工程和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落地龍江,高水平建設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中心; 大力推進森林“水庫、糧庫、錢庫、碳庫”建設,探索“興安嶺生態銀行”運行模式; 深化龍粵合作、深哈合作,加快推進哈長城市群、哈爾濱現代化都市圈、哈大齊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推動墾區、林區與所在地區融合發展;發揮對俄及東北亞區域合作中心樞紐優勢,參與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開展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試點,多元化促進就業創業,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施共同富裕標準示范工程。結合材料,運用《經濟與社會》知識,簡析黑龍江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中折射出的新發展理念。(14分)27. 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統籌發展和安全、把握未來發展主動權的重大戰略部署材料一 我國有14 億多人口,4 億多人的中等收入群體,居民收入和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高,是世界上最有潛力的超大市場滿足自身需求是當前中國經濟的重要課題高標準市場體系加快建設,“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產權制度等重點改革穩步推進,國際經貿合作扎實推進,對外開放高地建設進展顯著,我國成為最具吸引力的外資流入國之一。材料二 實體經濟是其他行業堅實的支撐。我們需要高端技術和管理人才提供智力支持;要創新融資渠道,例如善惠小微貸款等為企業發展增添動力;要加快研發智能化產品,支持無人配送等技術應用;必須加快傳統線下業態數字化改造,依托知識產權保護和科學技術新優勢,著力培育“互聯網十”新模式。結合以上材料,談談我國應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14分)28. 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5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盡快使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即時結算,切實便利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落實退役軍人待遇保障,完善退役士兵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接續政策。適當提高城鄉低保、專項救助等標準,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加大城鎮困難職工脫困力度。提升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水平。我們要盡力為群眾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簡要分析我國的社會保障的主要內容及地位。(12分)高一開學初考試 政治試題答案1-5BDCAA 6-10BBAAB 11-15BBBBB 16-20ACBBA 21-24BDAC25. (12分)(1)重要特征:堅持黨的領導,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一個重要特征。(2)根本目標:促進全體人民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本目標。(3)內在要求:科學的宏觀調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優勢的內在要求(4)顯著優勢:把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起來,既能發揮市場經濟的長社會主義制度處,又能發揮我國的顯著優勢。26.(14分)【答案】①堅持創新發展理念,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積極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打造全國有影響力的科技和產業創新中心。②堅持協調發展理念,黑龍江省優化區域發展布局,深化區域合作和融合發展,增強發展的協調性平衡性。③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本省自然資源優勢,創造更加優良的生態環境,形成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④堅持開放發展理念,發揮區位交通和市場空間優勢,著力打造對俄羅斯及東北亞開放合作標準新高地。⑤堅持共享發展理念,加快建設民生工程,持續改善人民生活品質,建設幸福龍江、平安龍江。27. (14分)(1)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與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2)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3)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4)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5)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推進一帶一路建設28. (12分)我國的社會保障主要包括:(1)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2)社會救助是最先形成.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3)社會福利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4)社會優撫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原退伍軍人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的特殊社會保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