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玩轉圖形 認識平面圖形》單元整體設計一、單元主題解讀(一)課程標準要求分析《玩轉圖形 認識平面圖形》單元是圖形與幾何第一學段“圖形與幾何”中的重要內容。《課程標準》在“內容要求”提出了:1.通過實物和模型辨認簡單的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能對圖形分類,會用簡單圖形拼圖。2.在圖形認識與測量的過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和量感。《課程標準》在“學業要求”中指出:1.能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圓等平面圖形,能直觀描述這些平面圖形的特征。2.能根據描述的特征對圖形進行簡單分類。3.會用簡單的圖形拼圖,能在組合圖形中說出各組成部分圖形的名稱;能說出立體圖形中某一個面對應的平面圖形。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二)單元教材內容分析本單元主要學習認識平面圖形、拼組圖案、七巧板拼組。(三)學生認知情況在一年級第一學期,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并形成了一定的空間觀念。由于學生在生活中經常見到物體的面是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在認識平面圖形時,能夠聯想自己周圍的事物,所以學習這部分知識不難。二、單元目標擬定(一)教學目標1.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2.能利用所學平面圖形,拼組圖案活動,進一步感受圖形的特征。3.能用七巧板拼擺、創造各種圖案,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三、關鍵內容確定(一)教學重點:1.認識長方形、平行四邊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2.利用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進行拼組圖案。(二)教學難點:能用七巧板拼擺、創造各種圖案,初步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四、單元整合框架及說明整合指導思想定位: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思維思考現實世界會用數學的語言表達現實世界這是數學課程的核心素養內涵。借助日常生活中積累的有關圖形方面的知識,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比較、歸納、概括、推理等方式,認識常見平面圖形,了解它們的特點;在拼組圖案的過程中逐步學會用數學的光對待豐富的圖形世界,體會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本單元教材的具體編排結構如下:從具體編排來說:1.在學習平面圖形時,為了幫助學生體會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之間的聯系,教材在編排上通過“描一描”的方式“從立體圖形中得到平面圖形”,不僅引入了平面圖形的學習,還讓學生體會到“面在體上”。2.學習平面圖形需要借助操作活動幫助學生直觀感知,所以教材在編排上,設計拼組圖案、有趣的拼擺,讓學生在操作中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五、單元課時規劃單元劃分依據 □課程標準 教材章節 □知識結構課程內容模塊 數與代數 圖形與幾何 統計與概率 □綜合與實踐單元數量 3單元主題 單元名稱 主要內容 課時圖形與幾何 玩轉圖形 認識平面圖形 認識的平面圖形 1拼組圖案 1有趣的拼擺 1重點滲透的數學思想方法 抽象 符號化 分類 集合 對應 演繹 歸納 類比 轉化 數形結合 □極限 模型 □方程 □函數 統計 分析 綜合 比較 □假設 □其他課時 學習目標 評價形式 評價標準認識的平面圖形 目標: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 任務一:認識平面圖形。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拼組圖案 目標:進一步認識平面圖形。 任務一:拼組圖案。 1.通過合作探究活動,能用平面圖形拼組圖案。有趣的拼擺 目標:能用七巧板拼擺、創造各種圖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創造力。 任務一:有趣的拼擺。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能用七巧板拼擺、創造各種圖案。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認識平面圖形》教學設計課題 認識平面圖形 單元 第三單元 學科 數學 年級 一年級教材分析 由于平面圖形比較抽象,它不能獨立存在,考慮到學生已經能夠辨認立體圖形和初步感知立體圖形的特征,教科書在編排這部分內容時,充分利用立體圖形與平面圖形的關系,從描出簡單幾何體的面入手,引入平面圖形,使學生直觀認識一些平面圖形,體會平面圖形與簡單幾何體的關系。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描述:在操作活動中認識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體會“面在體上”。學習內容分析:體會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科核心素養分析:培養初步的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重點 能正確辨認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難點 體會“面在體上”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導入新課 1.你認識下面立體圖形嗎?2.猜一猜,下面各是什么立體圖形。圓圓鼓鼓小淘氣,滾動起來不費力。正正方方6張臉,平平滑滑都一樣。上上下下一樣粗,放倒一推就滾動。長長方方一物體,平平穩穩隨處見。 學生獨自完成,然后集體訂正。學生獨自猜一猜。生:球生:正方體生:圓柱生:長方體 復習導入,從已有知識過渡到新知識的學習,使學生主動構建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講授新課 任務一:認識平面圖形。課件出示:小組合作要求:找一找:圖中有哪些平面圖形?摸一摸:你喜歡的物體的面,有什么感覺?描一描:把立體圖形上的平面圖形描出來?說一說:這些平面圖形都有什么特征呢?師:摸一摸這些立體圖形的面,你有什么感覺?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除了圓柱有個彎彎的面,其他物體的面都是“平平的”。師:誰來說說你描了什么立體圖形的哪個面?它叫什么名字?教師根據學生的匯報小結:用長方體的下面描出了一個正方形。用長方體的側面描出了一個平行四邊形。 用三棱柱的下面描出了一個三角形、有三棱柱的下面描出一個長方形。 用圓柱的下面描出了一個圓。師:這些平面圖形有什么特征?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小結:長方形:長長方方的,有4條邊,相對的兩條邊相等。正方形:方方正正的,有4條邊,四條邊都相等。平行四邊形:有4條邊。相對的兩條邊相等。三角形:只有三條邊,都是尖尖的。圓:邊是彎曲的,沒有尖尖的角 組內討論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一說。學生匯報學生根據自己的經驗說一說。 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這一學習過程理解知識,學會思考,懂得交流,從中獲得情感體驗,實現了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主動地建構知識,獲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課堂練習 基礎題:1.下面這些物體的面分別是什么形狀的?觀察你周圍的物體,說說它們的面各是什么形狀的。2.把積木放在盒子里的相應位置。用線連一連。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組內交流討論。 習題設計有針對性,有層次性,不僅能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題:3.用哪個物體可以描出右邊的圖形?把它圈出來。拓展題 4.按規律接著畫。課堂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們有什么收獲? 學生自由說說。 課堂小結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所學知識的層次結構,掌握其外在的形式和內在聯系,形成知識系列及一定的結構框架。板書 認識平面圖形 利用簡潔的文字等呈現本節課的重難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掌握知識,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作業設計 【知識技能類作業】 1. 連一連。2.把形狀相同的圖形涂上同樣的顏色,再數一數,填一填。3.把每一行中形狀不一樣的圖形圈起來。【綜合實踐類作業】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青島版新版一下3.1《認識平面圖形》(教案).doc 青島版新版一下《玩轉圖形 認識平面圖形》大單元整體設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