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演唱《茉莉花》教學背景分析1、 對課標的分析《茉莉花》是四年級的演唱歌曲。由此四年級課標對學生演唱的要求是:1、 樂于參與各種演唱活動;2、 能夠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和呼吸方法唱歌,培養良好的唱歌習慣;3、 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準確的節奏和音調,有表情地參與齊唱,并能對指揮動作作出恰當的反應;4、 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演唱作簡單評價;5、 音樂課保持對音樂的興趣;從中會加入歌表演形式,因此,課標對學生綜合性藝術表演的要求:1、 能夠主動地參與綜合性藝術表演活動;2、 在有情節的音樂表演活動中擔當一個角色;3、 能夠對自己和他人的表演作簡單評價。課標對學生的即興編創要求是:1、 能夠即興編創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2、 能夠以各種聲音材料及不同的音樂表演形式,即興編創音樂故事、音樂游戲并參與表演。演唱歌曲要做到會識讀樂譜,那么,課標對學生的要求是:1、 結合所學歌曲認識音名、音符、休止符及一些常用的音樂記號;2、 能夠跟隨琴聲視唱簡單樂譜,具有初步的識譜能力。2、 教學內容分析《茉莉花》是一曲膾炙人口的民間小調,流傳于江南、華北和東北等地區。不同地區的《茉莉花》曲調各不相同,各具特色。教材上的江蘇《茉莉花》是其中傳唱最多的一首,這首《茉莉花》曾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切尼用于歌劇《圖蘭朵》中;譚盾創作的申奧宣傳片中,也流淌著它的旋律。歌曲旋律抒情優美,情感細膩委婉。單樂段結構,樂句的安排富有特點:第三、四句歌詞連成一氣,在音樂中也很難從中剪斷。休止符的運用,給人以輕盈活潑的感覺,表現出歌曲純真而含蓄地音樂形象。3、 學生情況分析1、已有知識和能力儲備:學生會唱C大調音階上行及下行,會認譜但認得稍慢些,小部分學生演唱時音準良好,基本樂理知識大都認識,從中我發現,我校的大部分學生嗓音很亮;2、已有知識和新講知識的差距:在教學中,有些學生能通過點撥就可以學會,而有些學生則要進行反復的訓練。解決辦法:需要長期反復訓練,制定計劃,每次上課前十分鐘反復練習;3、以往教這部分內容時出現的問題,如何解決:玉泉營小學的學生由于來自農村,學生的接受能力有別,學生對歌曲很熟悉,接下來拓展環節,舞蹈創新和動作不夠舒展,與歌曲情緒不搭。解決辦法:觀看舞蹈視頻同時需要老師的鼓勵。教學目標1、學會用細膩、柔美的聲音親切地演唱江蘇民歌《茉莉花》;2、欣賞《茉莉花》舞蹈視頻,讓學生勇于參與創新表演。教學重點學會用細膩、柔美的聲音親切地演唱《茉莉花》。教學難點感受江南小曲的風格特點,并勇于參與創新表演。教學方法1、 教學資源:多媒體教學,PPT課件、交互式電子白板、鋼琴、 舞蹈扇子。2、 教學手段1、利用多媒體促發學生興趣;2、利用多媒體化難為易;3、利用多媒體引發想象和創造;4、利用多媒體培養情操。三、教學過程1、師生問候歌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長期堅持每節音樂課1分鐘。達到的目標 懂得尊重老師,做一名愛唱歌有禮貌的小學生。2、音階練習1=C 2/41 2 3 4 5 6 7 1a1 7 6 5 4 3 2 1a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長期堅持每節音樂課訓練2分鐘,循序漸進。達到的目標 提高學生的音準能力,練習3、 導入師:歡迎同學們來到音樂課堂,在這優美的音樂聲中,開始我們的音樂之旅吧!請大家仔細聽這首歌曲你們知道嗎?(播放江蘇民歌《茉莉花》)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通過播放輕音樂《茉莉花》。達到的目標 讓學生初次感受音樂旋律,為欣賞教學做鋪墊。4、 學唱歌曲《茉莉花》1) 教師自彈自唱《茉莉花》,師出選擇題提問:感覺到音樂帶給我們什么樣的感受?A.委婉、柔美 B.鏗鏘有力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讓學生帶著問題聆聽、感受音樂,達到的目標 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感性思維,發揮學生的想象力。2) 播放音樂,學生隨音樂富有感情的哼唱。師:《茉莉花》出自哪個地方?生:江蘇。師:因此《茉莉花》是一首江南小曲。下面我們去看看江南之鄉的美景。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學生隨音樂模唱。達到的目標 學生從整體感受、體驗音樂的細膩、柔美的特點,對分析歌曲打下良好的基礎。3)學生有感情地朗誦歌詞。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給2分鐘學生自由朗讀,優秀學生示范朗誦,集體朗誦,帶背景音樂《茉莉花》的伴奏。達到的目標 在字里行間去體會歌曲的情感。4)完整演唱歌曲。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教師伴奏,達到的目標 使學生對作品的理解更為深刻。5、 拓展11)學生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以“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勇于創新”為主題,面向全體學生,教師播放音樂,學生自己進行創編,用時5分鐘。達到的目標 激發學生的舞蹈興趣。2)觀賞視頻《茉莉花》舞蹈,當芭蕾遇到民族舞。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給學生豐富直觀的舞蹈片段欣賞。達到的目標 讓學生通過直觀的欣賞來感受舞蹈中的美感和樂趣。3) 歌表演。舞蹈表演優秀學生,上臺發扇子進行示范表演,其余的學生演唱加入《茉莉花》伴奏音樂。設計意圖訓練的方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給學生豐富直觀的舞蹈片段欣賞。達到的目標 培養學生基本的交流與合作等多方面的藝術能力。6、 總結師: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老師相信你們會更加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同時,也希望你們能更好的傳承和發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而努力學習!7、師生再見歌。四、板書設計板書: 《茉莉花》地域 — 江蘇民歌情緒 — 委婉舞蹈 — 柔美思想 — 傳承和發揚民族文化五、教案設計創新之處及特色序號 教案設計創新之處 四年級音樂課標要求 特點1 學生創編簡單的舞蹈動作或律動,以“參與體驗、主動探索、積極實踐、勇于創新”為主題。 能夠即興編創同歌曲情緒一致的律動或舞蹈,并參與表演。 對于培養創新人才具有重要意義。2 以《茉莉花》伴奏為背景音樂,部分演唱的學生和表演的學生共同合作,讓學生從中體驗、探索、創新、實踐。 培養樂觀的態度和友愛的精神,增強集體意識,培養合作能力。 增強集體意識,培養合作能力。3 讓學生觀賞扇子舞《茉莉花》。 觀賞戲劇和舞蹈,初步認識音樂在其中的作用。 有助于擴大學生音樂文化視野,提高學生藝術審美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