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踩雨》教案1.設計意圖 本課選擇了人教版第九冊第七課《雨花》中《踩雨》一課為教學內容,以“雨”為主線,按“聽雨——賞雨——唱雨——踩雨——戲雨”為線索,對整堂課進行設計,力求讓學生感受自然美、音樂美、創造美。2.教學目標:A、知識目標:通過聆聽多種“雨”為主題的音樂,能感受不同的構思,不同旋律,風格情緒的變化。B、能力目標:孩子們能用歡樂、活潑的情緒演唱歌曲,表現在夏天的雨中玩耍的情景,嘗試用所學的音樂表現手法為歌曲伴奏。C、情感目標:通過欣賞歌曲《踩雨》,學生能在音樂中感受體驗踩雨的歡樂情緒,獲得精神上的愉悅。對于六年級的學生,這方面的意識較為模糊,本節課需要教師通過事實依據來說明問題,從而讓學生體會到環保的重要性。3.教學重點:感受歌曲《踩雨》 不同的構思,不同旋律,相同內容,風格情緒的變化。4.教學難點:體驗表現生活與歌曲中踩雨的歡快教學過程(一 )提出問題1.師:“下雨天,你都聽到了怎樣的下雨聲 ”(同學回答:沙沙嘩嘩 等。) 師:你們都說的很好,老師聽到了和你們不一樣的雨聲。 沙 里格 沙(二)參與探究1)師:老師給大家兩條節奏,請你仔細聽,看看我為雨聲配的是哪條節奏!師:出示節奏 a: x x x x x x︱x x x 0 ‖b: x x x x x ︱x x x x 0 ‖聽的真仔細,現在我們把這兩條節奏一起練習一下。2) 師:我們用“沙 里格 沙”來讀一下節奏?a:x x x x x x ︱ x x x 0 ‖ 沙 里 格 沙 里 格 沙 沙 沙b:x x x x x ︱ x x x x 0 ‖ 沙 里格 沙 沙 沙 里格 沙 (注意提示學生念的時候聲音要有彈性3)師:聽老師把剛才的節奏加上旋律,請你們仔細聽兩條節奏是按照什么順序出現的 (學生說出順序后先讀節奏,在讀歌詞) 我按照同樣的 節奏,寫了兩條旋律,認真聽你能發現什么?(旋律的走向、最后小節節奏變化)4)學唱旋律和歌詞學生完整演唱兩條旋律和歌詞,老師提示唱的要有彈性。 過渡:你們唱得太好了,你們的歌聲仿佛把老師帶到了那個美好的童年。。。。。那就讓我們帶著高興心情一起走進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歌曲《踩雨》三)、學習《踩雨》1、初聽師:在欣賞的時候請你找出剛才表現雨聲的旋律出現在歌曲的什么地方?聽到時就舉起手。(播放課件 學生欣賞)2、討論師:講解什么是歌曲的引子和尾聲 引子:出現在歌曲的開頭,用來醞釀情緒,提示內容的。尾聲:出現在歌曲的結尾,有結束感覺。中間稱為主體部分(板書:引子 主體 尾聲)3、復聽歌曲 除了引子尾聲,歌曲在情緒上有什么不同?4、學習主體部分師:我們就帶著歡快、高興的的情緒一起學習主體部分。1)學唱旋律師:仔細觀察旋律,在樂句與樂句、小節與小節間你發現了什么?(有的樂句、小節節奏相同)聽老師彈奏旋律,學生看譜 再聽,輕聲哼唱。師:你覺得哪些句子唱起來有困難?(老師及時糾正學生演唱的不準確的樂句)注意休止符 2)學唱歌詞誰在夏天的雨中踩過雨?說說你的心情是怎樣的?請大家帶著這樣的心情,跟著旋律有節奏的念歌詞。請注意不要有拖腔和叫喊的現象。 提示要念得歡快活潑,聲音要有彈性。請大家就用這樣的狀態,跟著旋律唱歌詞。3)分段如果讓你從音樂上對主體部分進行分段,你會分成幾段。兩段 用 A 和B 表示 (完成板書 :引子 A B 尾聲 )5、尾聲學習 一起看看尾聲部分,你發現了什么? 6、再次聆聽歌曲:《踩雨》 7、學生正確完整地演唱歌曲8、師生配合,用接龍的形式演唱歌曲。四、編創與活動1、討論歌曲情緒“誰在雨過后踩過雨,說說你的心情?”2、教師:“我想了一個好注意,可以在現場就感受一下踩雨時叭叭叭的聲音快樂,請在句末處加上“XX”,用自制樂器或用雙腳輕輕拍打地面,并用剛才我們所說的心情唱一唱這首歌。”譜例:3 23 2 5 ∣ 2 21 2 XX ∣ 3 23 7 67 ∣ 1 1 1 XX∣3、隨音樂伴奏完整演唱歌曲,并用自制的下雨音響為歌曲伴奏。要求:邊唱邊用神態動作……表現你對音樂發展過程的感受。4、教師:“同學們的臉上浮現的笑容真好看,大家想像著“踩雨”的情景,來一次藝術實踐活動,用我們身邊的自制樂器或其他表演形式(唱、跳),重現“踩雨”的情景,我們開始吧。”(背景音樂《when the love falls》,多媒體展示從成年到幼兒時的雨中圖片)5、分小組討論,師巡視指導。6、展示、評價。課堂小結: 教師:“大家表現的真精彩,老師被你們帶回了童年,在雨中踩雨,你們一定也經歷過這樣愉快的游戲。雨聲、踩雨聲、笑聲編織成一首動聽的交響曲。只要我們留心,相信大家能聽到大自然賦予我們的更多創作靈感與快樂。” 課后延伸: 1、“雨滴帶給人們遐想,課后讓我們尋找并創作自己的音樂作品,主題《雨》,我們可以在下節課進行創作展示。”2、構思:從命題出發構思內容框架。根據框架選用素材進行創作。?3、要求:根據本課內容學到的“小雨”、“大雨”、“暴雨”……各人找自己伙伴或單獨發揮自己的想像,創作音樂——命題創作。?4、說明:因為是命題的自由創作,所以各種形式不限。? 如:用各種音響的先后交織出現,組成一幅《狂風暴雨》;再如:用數首表現“雨”的歌曲串聯起來,加上打擊樂器、串聯詞等。還可以小品形式、藝術造型、舞蹈等等各種藝術形式進行創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