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年春學期 3 月份調研九年級道德與法治試卷分值:50 分 時間:50 分鐘一、單選題(每小題 2 分,計 28 分)1.峰會通過《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宣言強調,作為全球大型經濟體,二十國集團成員認識到有必要通過承擔集體責任、采取合作舉措,以促進世界經濟復蘇、應對全球挑戰,為強勁、可持續、平衡和包容增長奠定基礎。對宣言內容理解正確的是( )①人類面臨亟待解決的全球問題②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合理性③各國應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擔當④合作與發展成為當今時代主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我國倡導的新型國際關系是( )①相互尊重②公平正義③合作共贏④交流互鑒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④ D.②③3.《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是由包括中國、東盟 10 國、日本、澳大利亞等自由貿易伙伴共同推動達成的區域貿易協定,構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RCEP 的簽署體現貿易伙伴( )A.致力于共建美麗清潔的世界 B.追求建設持久和平的世界C.既有相互合作又有相互競爭 D.謀求合作共贏的發展前景4.中國的發展是世界的機遇,中國是經濟全球化的受益者,更是貢獻者。下列屬于經濟全球化的重要表現是( )①商品生產在全球范圍內完成 ②資本在全球范圍內流動③勞動力在全球范圍內流動 ④商品貿易在全球范圍內進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5.“天與不取,反受其咎;時至不行,反受其殃。”下列事例中,體現中國發展機遇的是( )A.大國博弈加劇,恐怖主義持續蔓延B.新冠肺炎疫情擴散全球,沖擊各國經濟C.各國勞動力素質提高,全球勞動力成本上升D.我國制造業規模連續多年保持世界第一試卷第 1 頁,共 3 頁6.2023 年 2 月 24 日,中國外交部發布《關于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提出尊重各國主權、停火止戰、啟動和談等 12 項主張。由此可見( )A.國際形勢緩和的大趨勢已根本改變B.世界經濟發展不平衡現象仍然存在C.我國主動承擔維護世界和平的責任D.所有國家承認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7.“一帶一路”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 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簡稱。共建“一帶一路”將建構起世界上跨度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走廊。它涵蓋 44 億人口,GDP 規模達到 21 萬億美元,分別占世界的 63%和 29%。共建”一帶一路”( )①體現了合作是綜合國力的基礎②符合和平與發展這一時代主題③實現了我國對國際關系的主導④體現了和平、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8.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里約熱內盧峰會上,著眼世界新形勢新挑戰,中國呼吁建設合作型、穩定型、開放型、創新型、生態友好型世界經濟,倡議各方一道行動起來,建設一個共同發展的公正世界,讓美好愿景成為現實。這表明( )①和平與合作是當今時代的主題 ②中國正積極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③中國在國際事務中起決定作用 ④中國為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不懈努力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9.馬克思在《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中指出:“我們的使命絕不是求得一個足以炫耀的職業,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方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如果我們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將我們壓倒。”這一論述,對即將初中畢業的我們,在面對未來的職業選擇時的啟示是( )A.關注人類未來,關切國家和社會發展,擔當時代責任B.做好職業準備,考慮個人興趣和愛好,拒絕平凡職業C.緊跟時代潮流,增強學以致用的能力,選擇新興職業D.樹立國際視野,理性分析主客觀條件,定能創造輝煌10.“沒有人知道在 2050 年的時候勞動力市場會變成什么樣子,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它會完全跟今天的勞動力市場不一樣。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會改變很多職業,很多職業將會在 2050試卷第 1 頁,共 3 頁年消失。”尤瓦爾·赫拉利預測道,材料說明進行職業準備應( )A.興趣至上,把喜歡做什么放在第一位B.能力要求是職業準備的第一要素,要知道自己能做什么C.不斷加強學習,清楚本國和我國社會發展的需要怎樣的人才D.順應時代變化,抓住機遇,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迎接未來世界的挑戰11.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多個場合指出,中國將始終做世界和平的建設者、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國際秩序的維護者。無論國際形勢如何變化,無論自身如何發展,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的決心和信念永不動搖。中國的現代化,必將是遠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現代化。下列關于中國的現代化做法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的推導正確的是( )A.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把提升發展質量放在首位→成為全球規則的決定者B.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世界多級格局形成C.順應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堅持國內大循環為主體→新興經濟體實力顯著提升D.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與世界共享發展成果→塑造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12.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 100 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指出,千百年來,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動,青春的創造,始終是推動中華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這表明青春的我們( )①如百卉之萌動,凝聚著動人的活力②擁有改變自己、改變世界的創造力③生逢盛世、擔當責任④特立獨行、放飛自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3.中國致力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一個和平的世界。下列做法符合這一理念的是( )A.“中國復眼”項目二期工程將實現千萬公里以外的小行星探測B.中國技術支持非洲建設“綠色長城”,阻止撒哈拉沙漠向南擴展C.中國駐美使館在“國際茶日”誠邀美國各界人士共享茶香雅韻D.沙特和伊朗兩國北京會談,中國居中斡旋,達成三方聯合聲明14.10 月 7 日巴以爆發新一輪沖突,截至當地時間 26 日上午 9 時,巴以雙方的統計數據顯示,本輪巴以沖突已致雙方超 8300 人死亡。其中巴勒斯坦方面超 6954 人死亡,以方超 1400人死亡。材料警示我們( )①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處理好本國事務 ②弘揚自由、民主的價值③積極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④戰爭的陰影從未遠離試卷第 1 頁,共 3 頁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二、情境探究題(10 分)15.【回望成長 明理踐行】進入初中以來,我們努力學習,不斷完善自我。運用你的經驗,解決下列成長中遇到的困惑。成長中的我我與父母父母對 我與社會我在超市 學習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面對日益 我悉心照料、默默陪伴, 買東西付款時,售貨員阿增多的學習任 但有時也會“嘮叨”…… 姨多找給我 10 元錢……務…… “我” “我”“我” (2)應該:____ (3)應該:__________(1)應該:___ 理由: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理由:____(4)回望初中三年,“我”收獲了什么?三、分析說明題(12 分)16.“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中華民族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于世界舞臺,展現大國形象,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魅力”2023 年 12 月 22 日,第 78 屆聯合國大會將春節(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從此,春節不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許多國家和地區把春節作為法定節假日,“中國年”迎來了更為廣闊的世界舞臺。(1)中華文化對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各國應怎樣積極面對多樣的文化 (2)“中國年”變成了“世界年”,我們更加信心滿懷。做自信的中國人,表現在哪些方面 “中國智慧”截止 2023 年 10 月,“一帶一路”建設的朋友圈己擴展至 150 多個國家和30 多個國際姐織,成為了深受歡迎的國際公:共產品和國際合作平臺。為經濟全球化和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出了“中國方案”,也為世界發展注入了更多穩定性和確定性。(3)我國堅定不移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它的重要性是什么 (4)著眼于時代發展大勢,我國為全球治理還提出了哪些“中國方案” (5)攜手促發展,我國為世界各國帶來了哪些發展機遇 試卷第 1 頁,共 3 頁參考答案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C D C D D A D題號 11 12 13 14答案 D A D B15.(1)應該:學會學習;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記課堂筆記;合理安排學習時間;勞逸結合;學思并進;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與同學交流切磋學習體會;向老師請教學習方法;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努力學習;認真履行受教育的義務;調整心態,完成學習任務;不僅要重視書本知識的學習,而且要堅持在實踐中學習;等等。理由:學習是苦樂交織的;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學習點亮生命;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充實的生活;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學習有利于我們提升能力和智慧;學習伴隨著我們的成長;學習沒有終點(或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對青少年來說既是權利,也是責任和義務(或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權利,也是公民的基本義務);學習應該成為我們的一種生活方式;有學習壓力是正常的;等等。(2)應該;孝敬父母;理解父母;尊重父母;換位思考;體諒父母;傾聽父母的“嘮叨”;嘗試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等等。(其它符合題意答案亦可)理由:父母的“嘮叨”是愛的表達;父母的“嘮叨”是愛的關心;父母的“嘮叨”是提醒;每個家庭親情表現不盡相同;愛是需要呵護的;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親敬長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等等。(3)應該:及時歸還多找的 10 元錢。理由: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公民個人層面的一個價值準則(或誠信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民層面的價值要求);誠信是一種道德規范和品質;誠信是一項民法原則;誠信是一個人安身立命之本;等等。(4)掌握越來越多的知識;學會做人、學會做事;提高了法治意識;結交了志同道合的朋友;等等。16.(1)各國應當用開放和包容的心態,學習和借鑒優秀外來文化,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2)對國家有認同,對文化有底氣,對發展有信心。(3)“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國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實行全方位對外開放的重大舉措、推動互利共贏的重要平臺。(4)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創造了減貧治理的中國樣本(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抗擊新冠疫情診療方案等。(5)中國的發展為世界各國提供了更廣闊的市場、更充足的資本、更豐富的產品、更寶貴的合作契機。答案第 1 頁,共 2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