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關產業發展,增加就業機會,帶動經濟的發展(4)地勢起伏大(或地形起伏大,或穿越大江大河,或穿越橫斷山脈,跨越地勢兩級階梯)/多地質災害(或多地震,或多滑坡、泥石流)生態環境脆弱,經過大面積凍土分布區等考點三中國的氣候【典型例題】(1)早于地形地勢早于緯度位置南北溫差大(2)溫帶季風氣候熱帶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顯著(3)太陽鏡、防曬霜、短袖等【學習實踐】1.A2.C3.A4.C5.(1)長江華北(京津)空間分布不均(2)該地區緯度較高,冬季氣溫在0℃以下,冬季盛行的偏北風穿越北面海域,水汽含量增多:再受山地地形阻擋,在迎風坡形成大量的降雪。(3)緩解春旱;減少病蟲害;利于農作物越冬。(4)地處沿海,便于收集海草;夏季多雨潮濕,海草防漏吸潮,持久耐腐。考點四中國的河流湖泊【典型例題】(1)黃河上游水能資源豐富:黃河在上游塑造了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提供了寶貴的灌溉水源。(2)②黃河中游穿行于土質疏松、植被稀少的黃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沖刷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有汾河、渭河等支流匯人,隨著流量的不斷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劇上升。(3)黃河流域應發展節水農業、節水工業,防止水污染。【學習實踐】1.C2.A3.D4.D5.(1)云(滇)上夏季(2)位于地勢第一二級階梯交界處,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豐富;主要位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多,河流水量大。地形崎嶇,施工難度大多泥石流等地質災害\山區生態環境脆弱(3)可再生資源季節(時間)(4)可以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短缺的問題;有利于改善東部地區的環境質量。(5)早洪澇考點五中國的自然災害【典型例題】1.C2.D3.A4.C【學習實踐】1.C2.B3.C4.B5.(1)三峽位于階梯交界處,地勢落差大(2)水量豐富、汛期長、含沙量較小、無結冰期。(3)先減少后增大退田還湖考點六中國的自然資源【典型例題】()丙甲丙地深居內陸,距海遙遠海上濕潤氣流難以抵達,甲地為大興安嶺,距離海洋較近,降水豐富,9森林廣布(2)畜牧業蒙古包(3)乙地緯度高,夏季太陽高度較大,太陽輻射強,白晝時間長,光照時間長;冬季太陽高度較小,太陽輻射較弱,白晝時間短,光照時間短,所以夏季太陽能發電高于冬季。【學習實踐】1.D2.B3.C4.A5.(1)可再生非可再生(2)25.9%煤炭(3)沿海發達不匹配(4)煤炭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呈下降趨勢,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呈上升趨勢。(5)我國沿海風能資源豐富,風電場主要建設在海面,幾乎不占用土地。考點七中國的經濟【典型例題】1.D2.B【學習實踐】1.C2.B3.(1)地形平坦;水源充足:勞動力豐富: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很多地方是僑鄉。(2)位于中國南部海岸線的中心位置,是連接東南亞和世界各地的重要門戶,地處重要國際航線,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獨特;是西南、中南部地區的近便出海口;面向東南亞,便于就近拓展市場。(3)建設核電站:開發新能源等。(4)內地經濟的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制造業的快速發展;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聯系日益緊密等。4.(1)外流河。最終注入海洋。(2)防洪、發電、灌溉。(3)稻田養魚;旱地套種:桑基魚塘。(4)科技力量雄厚、高素質人才聚集。5.(1)熱帶雨林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2)日本寒(3)修筑梯田灌溉專題八認識中國分區考點一中國的地理差異【典型例題】(1)亞熱帶(2)氣溫(3)南方地區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糧食作物的不同與氣候、地形、歷史文化、飲食習慣、農業基礎有關。(4)北方屋頂坡度較小是因為北方氣候干燥,降水少,屋頂排水需求小;墻體較厚是因為北方氣溫低,較厚的墻體可以起到保溫作用。(5)選擇厚衣服,理由是北方冬季氣溫低,氣候寒冷。(選擇加濕器,理由是北方冬季降水少,氣候干燥:選擇溜冰鞋,理由是北方冬季氣溫低,河流會結冰,可以溜冰。)【學習實踐】1.D2.D3.A4.(1)西北祁連(2)淮河0℃水田長江中下游(3)熱帶季風5.(1)3767(2)大于(高于)(3)小于(4)長江考點二北方地區【典型例題】1.C2.D10專題七認識中國的地理環境專題七認識中國的地理環境一學月要點疆域與政區劃國土與人民樹立國家版圖人口與民族和主議意識地見工其中國的地形認識中國傘貌巾國的氣候白然壞競巾國的河流沏泊地鞏實踐建立中國地抑白然條件與巾國的白然災害環境的整休觀生產生活白然資源利中國的日然資源用利保護屮國的經濟二學可領航考點一中國的疆域與人口【考點追蹤】1.地理位置及其優越性: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北半球。從緯度位置看,我國大部分地區位于北溫帶,南部部分地區位于熱帶,沒有寒帶,光熱條件好,有利于農業生產。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一亞歐大陸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海陸兼備。西部深入亞歐大陸腹地與許多國家接壤有利于對外交往與合作;東部海域廣闊便于發展海洋事業。2.領土最南端和最北端跨越緯度約49度,這導致我國南北氣候差異大。領土最東端和最西端經度差異約62度,這導致我國東西時間差異大。西部距離海洋非常遠,降水少,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都比較大。3.行政區劃:中國基本實行級省、縣、鄉三級行政區劃,直轄市、自治區和特別行政區屬于省級行政區。4.人口分布特點:人口東多西少,人口地理分界線一黑河一騰沖一線(胡煥庸線)。黑河我國黑河一騰沖線東南的地區:面積占43%我同黑河.人1川占91%騰沖線西北的地區:人口度面積上57%騰沖人口占6%310-…4910-20910-99110專題七認識中國的地理環境影響因素東南部西北部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氣候濕潤,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氣候干旱,生自然因素適宜人類居住態環境脆弱,不適宜人類生存交通便利,生產力水平高,經濟發交通不便,生產力水平低,經濟落后,社會經濟因素達,城鎮密集,生活條件好城鎮少,生活條件較差5.人口問題:人口增解決少生長快措施優牛人計劃人II問題生育政策人口老解狄“孩”齡化措施歧策日的竿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索質,實現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典型例題】(2024·北京市·期末試題)中央電視臺《遠方的家》欄目推出專題片《邊疆行》,以新聞紀實的手法和邊行走邊觀察的方式,順時針勾繪出一幅從廣西到遼寧的美麗畫卷,反映我國邊疆的風土人情,下圖為“邊疆行路線圖”。讀圖,完成下列問題。P:黃海《邊踞彳行子的方向與途地點(1)《邊疆行》攝制組從廣西防城港出發,基本沿我國陸上疆界途經云、新、甘、、黑、吉到達遼寧丹東,完成了22000多千米的旅途。(2)小明在看過這一期《邊疆行》后,對我國的疆域十分感興趣,他通過查閱資料,了解到我國擁有約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面積,自北向南依次瀕臨海、黃海、東海和南海。3.(1)北冰亞(2)多高長(3)卑爾根港口的優勢:海岸線更長:無冰期時間更長,全年無結冰期:有鐵路站點,運輸方式更多樣:存儲空間更大4.(1)1一4月。原因:該時段(14月)降水較少;巴拿馬運河的水量較小,運河水位較低,能,可以通過運河的船只數量較少,運貨量較少,通航能力較低。(2)增加上升減少(3)快小考點三國際合作【典型例題】(1)石油(2)促進產業升級;擴大市場準入;增強經濟互補性;推動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全球供應鏈地位;增強應對經濟風險能力等。(3)南南合作水能、風能資金充足、特高壓輸電技術先進【學習實踐】1.B2.D3.A4.(1)①紅②熱帶沙漠③高溫少雨(或炎熱干燥)(2)我國航天技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有大量的航天人才;資金充足;管理經驗豐富(3)用于導航定位,氣候監測,防災減災,通訊設備等。5.(1)非(2)(30N,90W)或(90W,30N)(3)全年高溫,一年分旱雨兩季白色伊斯蘭干旱(4)南北對話(5)A專題七認識中國的地理環境考點一中國的疆域與人口【典型例題】(1)藏內蒙古(2)960渤(3)海陸兼備的國家,有利于發展海洋事業和對外貿易等。【學習實踐】1.D2.B3.C4.A5.(1)蒙古黃海(2)哈爾濱云或滇(3)東多西少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形平坦:位于沿海地區,海上交通便利;氣候溫暖濕潤,適宜人類居住(4)人口老齡化藏(5)北溫帶領土面積大,資源豐富;疆界長鄰國多,有利于發展對外貿易等考點二中國的地形【典型例題】(1)對河流的影響:很多河流自西向東流入海洋;河流流經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資源豐富。對降水的影響:有利于海洋濕潤氣流深入內地,形成豐沛降水。(2)主要分布在我國地勢階梯的交界處。(3)農業:我國地形復雜多樣,有利于農、林、牧、漁等多種經營;山地多,平原少,耕地資源少,不利于種植業的發展等。采礦業:山區面積大,礦產資源豐富,有利于采礦業的發展等。交通運輸業:山區面積大,地形崎嶇,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等。旅游業:地形復雜多樣,旅游資源豐富,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等」【學習實踐】1.B2.A3.B4.C5.(1)青藏四川(2)怒江河流流經階梯交界處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資源豐富(3)完善交通運輸網,帶動相一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學習要點】專題七 認識中國的地理環境中考地理備考2025總復習學案.pdf 地理參考答案_8.pdf 地理參考答案_9-10.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