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講 河流和自然災害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河湖的特征。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長江、黃河的特點,舉例說明其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 針對某一自然災害或環境問題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議;掌握一定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考點一 以外流河為主【讀圖發現】我國的河流特征:·我國河流眾多。·我國河流多為最終流入海洋的 ,內陸地區有最終未能流入海洋的 。·我國 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1.主要河流:(1)(2)內流河:我國最大的內流河⑧ 。(3)人工運河: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⑨ 。2.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界線:大致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一致。3.水文特征: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的特征。考點二 長江【讀圖發現】長江的特征:·長度長、支流多、流域廣。·水電站多,C 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1.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2.長江概況:3.長江的開發:(1)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開發的占全國一半;集中分布在 河段,被稱為“ ”。(2)航運: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運總里程的2/3; 以下四季通航,干流與南北支流、鐵路干線交織,被稱為“ ”。4.長江的治理:(1)重點河段:川江、荊江。(2)長江流域的生態建設。項目 存在問題 治理措施上游中下游 泥沙淤積、洪澇災害、水污染 平垸行洪、退田還湖、治理水污染考點三 黃河【讀圖發現】黃河的特征:·干流呈巨大的“幾”字形。·中游支流多,下游流域面積狹窄。1.黃河概況:2.黃河的奉獻:(1)塑造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I 。(2)提供水源:沿岸提供灌溉水源、工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3)提供水能: 游、地勢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主要水電站有龍羊峽、G 等。3.黃河的憂患與治理:項目 憂患表現 治理措施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凌汛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炸冰泄洪中游 嚴重 中游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修建水利工程,調水調沙下游 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凌汛 加固黃河大堤;炸冰泄洪考點四 自然災害1.常見的自然災害、主要分布和帶來的災害:類型 主要分布范圍 帶來的災害氣 象 災 害 除西藏、云貴地區外的大部分地區 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臺風 集中在廣東、臺灣、海南、福建等東部沿海地區 狂風、特大暴雨(另一方面可解除和緩解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問題)干旱 華北地區 影響我國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農作物減產、生產生活用水困難洪澇 我國東部季風區 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給農業、國民經濟帶來損失地 質 災 害 西南地區和東南沿海 房屋倒塌、交通和信號中斷、人員傷亡滑坡 和泥 石流 中西部山區,以西南地區最為集中,如青藏高原邊緣、太行山區、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四川、重慶 摧毀房屋、工廠,淹沒人畜,毀壞土地,交通中斷,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和經濟損失2.自然災害頻發——我國基本地理國情之一。【微點撥】自然災害之間的相互關系突破點一 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通常從“二期(汛期、結冰期)、二量(水量、含沙量)、水能”等方面分析。(1)汛期描述:汛期長(短);汛期出現在夏季(或者其他季節)。(2)結冰期,冬季最低月均溫在0℃以下,有結冰期。如果河流有結冰期,還要判斷河流有沒有凌汛現象。凌汛發生的條件:①有結冰期;②低緯流向高緯。(3)水量描述:水量大/小;“河流水量(位)季節變化大/小”,如黃河水位季節變化大。河流水量大小通常考慮三個因素:①降水量;②流域面積;③支流多少。(4)含沙量,影響因素主要有植被、土質、坡度等。(5)水能描述:“水流速度快,水能豐富”或“水流速度慢”。2.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地區 東北 秦嶺—淮河 以北 秦嶺—淮河 以南河流 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遼河、海河、黃河 長江、珠江流 量 特征 豐富 較小 豐富成因 流經森林茂密、氣候濕潤的地區 流經半濕潤和半干旱區 流經降水豐富的濕潤區汛 期 特征 汛期較短、季節變化較小 汛期較短、季節變化較大 汛期長、季節變化較小成因 冬季積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風影響,形成夏汛 降水季節短 降水多,降水季節長含 沙 量 特征 小 大 小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經土質疏松的地區,水土流失嚴重 植被保護較好結 冰 期 特征 長 較短 無成因 冬季長,氣溫低 冬季較短 冬季氣溫在0 ℃以上3.我國內流河的水文特征:項目 特 征 成 因分布 主要分布于西北內陸地區 降水稀少,氣候干燥,沙漠廣布水量 水量較小 河水的補給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河水沿途被大量蒸發、下滲,加上引水灌溉,使得河流水量減少汛期 汛期短 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山地降水也比較多,水量豐富;冬季河流斷流,屬于季節性河流【示范題】 (2024·南陽三模)位于晉陜交界處的壺口瀑布每年有一次特殊的汛期——“桃花汛”,因該汛期發生時恰逢兩岸桃花盛開而得名。下圖為黃河流域水系圖及湖口桃花汛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1.根據材料推測“桃花汛”可能出現的時間( )A.1月、2月 B.3月、4月C.7月、8月 D.10月、11月2.桃花汛期間,黃河壺口水位大漲的主要原因是( )A.降水豐富B.高山冰雪融化C.上游河水解凍D.氣溫大幅回升3.壺口桃花汛時,壺口地區可見( )A.水流湍急 B.水流平穩C.船只密布 D.荷花盛開【解題指南】1.獲信息:由題可知,壺口瀑布每年有一次特殊的汛期——“桃花汛”,因該汛期發生時恰逢兩岸桃花盛開而得名,桃花盛開的時間為春季,因此“桃花汛”可能出現的時間是3月、4月。2.會分析:結合所學知識,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氣溫回升,黃河的上游部分河段形成的冰凌會融化,上游河水解凍,形成汛期。3.知特征:壺口瀑布,附近落差大,水流湍急。突破點二 河流開發與治理1.河流航運價值高低考慮的因素:(1)自然:①流程;②水量;③結冰期;④流速。(2)人文:流經地區人口、城市多,經濟較發達,運輸需求量大。2.河流水能資源豐富考慮水量、落差:水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資源越豐富。3.河流下游易發生洪澇災害:(1)一般原因:①地勢低平,水流不暢;②夏季多暴雨;③干支流同時來水;④圍湖造田,湖泊調節河流水量能力降低。(2)一般措施:①加高加固堤防、疏浚河道;②設立分洪、蓄洪區;③實施裁彎取直工程。【示范題】 (2024·聊城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東山峰,注入東海,全長約為6 300千米,上中下游分界點分別是宜昌和湖口,流域面積為180萬平方千米,下圖為長江流域略圖。材料二 長江流域示意圖、長江干流剖面示意及洞庭湖面積變化示意圖。(1)長江水能主要集中在 (填“上”“中”或“下”)游河段,試從地勢的角度說明長江此河段水能豐富的原因 。(2)試從氣候的角度分析長江中下游航運價值高的自然原因。(答出2點)(3)據甲、乙圖描述洞庭湖面積變化的特征 ,并簡述導致其變化的人為原因 。(答出2點)【解題指南】1.獲信息:讀圖可知,長江落差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上游流經第一、第二級階梯交界處,地勢起伏大,河流水量大,落差比較大,水能資源豐富。2.會分析: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地形較為平坦,支流眾多,有縱橫廣闊的水運網,水運便利;最冷月均溫高于0℃,無結冰期,宜賓以下四季通航。3.知變化:讀圖可知,洞庭湖面積縮小,導致其變化的人為原因有圍湖造田,上游地區亂砍濫伐,水土流失嚴重,加劇泥沙淤積。河南中考考點統計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分值 10分 1分 0分 2分 1分 1分河流和自然災害 2題,“獨竹漂”的發源地——河流分布,南方地區; 24題,長江為農業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或者長江中下游航運有利條件;折線圖判讀;長江中下游氣象災害;三峽大壩主要作用;改善長江流域生態措施及作用 21(4)題,新疆多內流河 — 20題,長江的治理; 22(1)題,發展冰雪運動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 18題,廣東自然災害 19題,地勢與河流流速 (2024·聊城學業考)位于長江上游的白鶴灘水電站,在建設中斬獲6項“世界第一”,該水電站與長江其它水電站聯合調度,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1、2題。1.白鶴灘水電站建在此處的原因是( )A. 地勢落差大,流量大B. 熱帶季風氣候區,水量豐富C.江闊水深,水流平穩D. 經濟發達,用電量大2.長江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有( )①提供豐富水源②“黃金水道”③“水能寶庫”④塑造了中國最大的平原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3·福建學業考)“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李白描述黃河和太行山的詩句。下圖示意黃河和太行山脈的位置,讀圖完成3~5題。3.“欲渡黃河冰塞川”反映黃河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 B.有結冰期C.流量大 D.流速快4.推測詩中情景反映的月份是( )A.1月 B.4月C.7月 D.10月5.推測太行山脈積雪融化最早的地區位于山脈的( )A.南段高海拔地區B.南段低海拔地區C.北段高海拔地區D.北段低海拔地區 (2023·河南學業考)廣東省水產養殖產量穩居全國第一,著力打造“粵海糧倉”。2019年8月,我國研發的全球首臺半潛式養殖平臺“澎湖號”在廣東投入使用,實現了惡劣海況下的安全生產。如圖為廣東省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6.廣東省發展漁業的突出優勢在于( )A.光熱充足 B.人口眾多C.交通便利 D.海域遼闊7.在漁業生產中,“澎湖號”抵御的主要自然災害是( )A.地震 B.寒潮 C.干旱 D.臺風第十一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一講 地形和地勢 氣候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地形的特征。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氣候的特征;簡要分析影響中國氣候的主要因素。考點一 地形區與山脈【讀圖發現】我國的地形特征:·地形復雜多樣。·西部多山地、高原、盆地,東部多平原、丘陵。·作為地形區分界線的山脈有①②③⑦⑧⑩ 。 (填序號)1.主要地形區(連一連):根據描述判斷地形區并與圖中相應位置連線。答:略。2.主要山脈及其走向:考點二 山區 【讀圖發現】我國地形特點:·地形類型多樣。·山區面積廣大。1.定義: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2.面積:約占我國總面積的2/3。3.山區開發的利弊:(1)利:有利于發展林業、牧業、旅游業、采礦業。(2)弊:交通不便,不利于發展種植業。考點三 地勢【讀圖發現】·我國地勢特征是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1.階梯(填一填):填出位于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①②③處所在的階梯(及A、B、C所在的地形區名稱)。2.階梯概況(連一連):3.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影響:(1)對氣候的影響:便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2)對交通的影響:順著地勢,我國眾多大河滾滾東流,便利東西交通。(3)對河流的影響: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時,落差很大,水能資源極為豐富。考點四 氣溫和降水1.氣溫:【讀圖發現】我國氣溫的特征:·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很大。·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普遍高溫。只有青藏高原等少數地區,氣溫相對較低。(1)主要溫度帶(連一連):將溫度帶名稱與圖中相應位置連線。答:略。(2)秦嶺—淮河一線是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填溫度帶),大致與1月0 ℃等溫線相一致。 2.降水:【讀圖發現】我國降水的特征:·空間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時間分配:大多數地區降水集中在4-10月,南方雨季長,北方雨季短;降水的年際變化也很大。(1)主要干濕地區(連一連):將干濕地區名稱與圖中相應位置連線。答:略。(2)秦嶺—淮河一線是濕潤區與半濕潤區的分界線(填干濕地區),大致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一致。(3)干濕地區與典型植被和農業生產。干濕 地區 年降水量 典型植被 農業濕潤 >800毫米 森林 水田為主半濕潤 400~800毫米 森林和草原過渡 旱地為主半干旱 200~400毫米 草原 畜牧業,綠洲農業、灌溉農業干旱 <200毫米 荒漠考點五 氣候特征及影響因素1.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等。2.冬季風和夏季風:項目 源 地 風 向 特 點 影 響冬季風 亞歐大陸內部 偏北風 寒冷干燥 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使南北溫差加大夏季風 太平洋和印度洋 偏南風 溫暖濕潤 我國大部分地區雨熱同期;自東南向西北降水量越來越少突破點一 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的空間分布1.利用山脈與地形區的相對位置識記其分布:2.利用山脈與省級行政區域的相對位置識記山脈的分布:【示范題】 (2024·吉林三模改編)下面甲、乙、丙、丁是我國四個省區輪廓圖。讀圖回答1~3題。1.四幅圖中的山脈走向一致的是(C)A.甲和丙 B.甲和丁C.乙和丙 D.乙和丁2.關于乙山脈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B)A.東側為華北平原,西側為黃土高原B.東側為東北平原,西側為內蒙古高原C.東側為內蒙古高原,西側為東北平原D.東側為黃土高原,西側為華北平原3.關于圖中四條山脈名稱對應正確的是(C)A.甲—阿爾金山 B.乙—小興安嶺C.丙—太行山 D.丁—大巴山【解題指南】1.會讀圖:圖中甲山脈為西北-東南走向,乙山脈和丙山脈均為東北—西南走向,丁山脈為東西走向。2.記關鍵:乙山脈為大興安嶺,大興安嶺東側為東北平原,西側為內蒙古高原。3.獲信息:圖中甲山脈位于甘肅省南部,為祁連山脈;乙山脈位于黑龍江省西側,為大興安嶺;丙山脈位于山西省東側,是太行山脈;丁山脈穿過陜西省南部,為秦嶺。突破點二 氣溫1.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1)緯度因素: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2)海陸分布: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3)地形:同緯度地帶,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山間盆地、河谷氣溫較高,地形對冷空氣有阻擋作用。(4)盛行風:受來自高緯度冷空氣影響,氣溫較低;受來自低緯度暖空氣影響,氣溫較高。2.氣溫分布規律及成因:項 目 特 點 成 因緯度因素 季風影響冬 季 南北氣 溫差異 大 太陽直射南半球 北 方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晝較短 受冬季風影響大南 方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晝較長 受冬季風影響小夏 季 南北普 遍高溫 太陽直射北半球 北 方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但晝較長 受夏季風影響時間短,晴天多南 方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但晝比北方短 受夏季風影響時間長,陰雨天多3.各溫度帶和農作物熟制:溫度帶 范圍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寒溫帶 黑龍江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 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麥、馬鈴薯等中溫帶 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溫帶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和新疆南部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冬小麥、玉米、谷子、甘薯等 經濟作物有蘋果、梨、桃子等亞熱帶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一年兩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冬小麥等,水果有柑橘、柚子等熱帶 滇、粵、臺的南部和海南省 一年三熟 水稻、熱帶作物等,熱帶水果有香蕉、椰子、菠蘿、芒果等【示范題】(2023·臨沂三模節選)圖1為貴州省簡圖,圖2為長江三角洲部分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結合下表與圖文資料,貴陽和上海相比,分析貴陽“寒暑適中”的原因。項目 1月平均氣溫 7月平均氣溫貴陽 7.2 ℃ 23.9 ℃上海 2.4 ℃ 28.0 ℃答:貴陽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夏季較涼爽;貴陽緯度低,且冬季受冬季風影響小,冬季較溫暖。【解題指南】1.明題意:“寒暑適中”指貴陽冬季較溫暖,夏季較涼爽。2.知方向:影響氣溫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盛行風等。3.會分析:貴陽和上海相比,貴陽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夏季較涼爽;貴陽緯度低,且冬季受冬季風影響小,冬季較溫暖。突破點三 氣候1.氣候特征及分布地區:氣候類型 氣 候 特 征 分布地區溫帶大陸 性氣候 冬冷夏熱,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內陸地區溫帶季 風氣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秦嶺—淮河一線 以北的北方地區亞熱帶 季風氣候 冬季溫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上),夏季高溫多雨 秦嶺—淮河一線 以南的南方地區熱帶季 風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雨季和旱季 滇、粵、臺三省 南部和海南省高原山 地氣候 四季低溫,有的地區甚至終年被冰雪覆蓋 青藏高原2.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示意圖:橫斷山區植被種類豐富,主要原因有①山麓為熱帶,氣候濕熱,物種豐富;②橫斷山區地形復雜,垂直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大,物種豐富。3.同緯度地帶的阿拉伯半島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景觀差異大的原因:(1)造成兩個地區氣候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海陸位置的差異。(2)我國東部長江中下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地處季風氣候區,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降水較豐沛。(3)而同緯度的阿拉伯半島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所處海陸位置與我國截然不同,常年降水稀少,屬于沙漠氣候區。【示范題】 (2024·陜西學業考)中國山水畫常以自然景觀為主要描繪對象。如圖為我國宋代著名山水畫《寒鴉圖》(局部),描繪的是我國某地冬雪消融時的景象。據此完成1~3題。1.畫中景象除了描繪“群鴉寒塘”,還涉及的地理要素有(C)A.山巒疊嶂 B.草木蒼翠C.雪霽嚴林 D.耕牛田舍2.畫中所描繪地區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最可能是(A)3.下列簡稱所代表的省份最可能出現畫中景象的是(B)A.臺 B.魯 C.贛 D.瓊【解題指南】1.獲信息:據題意,此圖描繪的是我國某地冬雪消融時的景象,圖中除了可以看到“群鴉寒塘”景象外,還可以看到“雪霽嚴林”的景象。2.抓關鍵。描繪地區冬季寒冷,最低月均溫在0℃以下,A選項最低月均溫低于0℃。3.析差異:四個選項中,臺、贛、瓊均屬于我國南方地區,冬季最低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魯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南中考考點統計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分值 2分 0分 1分 0分 0分地形和地勢 18題,中國階梯判讀(地勢); 22(1)題,貴州省地形特征——高原、山地為主 — 22(1)題,發展冰雪運動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考查讀圖(有山脈圖例) — 無直接考査,19題通過地勢考査河流流速分值 2分 3分 1分 1分 1分氣候 17題,山脈阻擋冬季風; 21(1)題,西北地區干旱成因——深居內陸,山脈阻擋 22(1)題,西藏自然環境特征——高寒; 24(1)題,地形對氣溫、降水的影響(南陽月季) 22(1)題,發展冰雪運動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考查讀圖(有山脈圖例) 11題,我國櫻花開放時間分布影響因素——氣溫、緯度 8題,影響鮮食玉米上市時間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 (2024·宿遷學業考改編)下圖為中國地形類型分布圖,讀圖完成1~3題。1.圖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地形區,正確的是(B)A.甲位于準噶爾盆地B.乙位于青藏高原C.丙位于華北平原D.丁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2.我國地形地勢特點是(C)A.地勢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為主C.地勢西高東低 D.地形的類型單一3.我國的地形地勢產生的影響有(B)A.山區面積廣大,為糧食種植提供有利條件B.地形復雜多樣,有利于開展農業多種經營C.地勢特點不利于海洋水汽進入,氣候干旱D.地勢階梯分界線處河流流速快,利于航運4.(2022·河南學業考節選)下圖為黑龍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從“冷資源”到“熱產業”】 黑龍江省被譽為“冰雪之冠”。北京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來自該省。借助冬奧之風,黑龍江省迎來冰雪經濟的發展良機。(1)黑龍江省發展冰雪運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冬季氣溫低;河流結冰期長;雪期長;積雪厚;多山地。(2)黑龍江省發展冰雪經濟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A)①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冰雪品牌②推動技術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③開發冰雪項目,發展冰雪旅游④自然保護區內,大規模修建滑雪賽道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1 河南學業考節選)下圖為南陽市地形圖。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一花一草富家鄉】 南陽被稱為“中國月季之鄉”,月季栽培歷史悠久,品種豐富。這里氣候具有“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后無霜葉落遲”的特點,適宜月季生長。南陽月季供應量居全國首位,并遠銷 20多個國家。南陽地形為月季栽培創造了優越的氣候條件。讀南陽市地形圖,完成下列框圖。①環山,②冷空氣。第十一章 中國的自然環境第一講 地形和地勢 氣候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地形的特征。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氣候的特征;簡要分析影響中國氣候的主要因素。考點一 地形區與山脈【讀圖發現】我國的地形特征:·地形復雜多樣。·西部多 ,東部多 。·作為地形區分界線的山脈有 。 (填序號)1.主要地形區(連一連):根據描述判斷地形區并與圖中相應位置連線。2.主要山脈及其走向:考點二 山區 【讀圖發現】我國地形特點:·地形 。·山區面積 。1.定義:山地、丘陵,連同比較崎嶇的高原。2.面積:約占我國總面積的 。3.山區開發的利弊:(1)利:有利于發展林業、牧業、旅游業、采礦業。(2)弊:交通不便,不利于發展 業。考點三 地勢【讀圖發現】·我國地勢特征是 高 低,呈 分布。1.階梯(填一填):填出位于階梯分界線上的山脈、①②③處所在的階梯(及A、B、C所在的地形區名稱)。2.階梯概況(連一連):3.我國西高東低的地勢影響:(1)對氣候的影響:便于海上濕潤氣流深入內陸,形成降水,有利于農業生產。(2)對交通的影響:順著地勢,我國眾多大河滾滾東流,便利東西交通。(3)對河流的影響:河流從高一級階梯流入低一級階梯時,落差很大,水能資源極為豐富。考點四 氣溫和降水1.氣溫:【讀圖發現】我國氣溫的特征:·冬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 。·夏季,我國大部分地區 。只有 等少數地區,氣溫相對較低。(1)主要溫度帶(連一連):將溫度帶名稱與圖中相應位置連線。(2)秦嶺—淮河一線是 帶與 帶的分界線(填溫度帶),大致與1月 等溫線相一致。 2.降水:【讀圖發現】我國降水的特征:·空間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 。·時間分配:大多數地區降水集中在 月,南方雨季 ,北方雨季 ;降水的年際變化也 。(1)主要干濕地區(連一連):將干濕地區名稱與圖中相應位置連線。(2)秦嶺—淮河一線是 區與 區的分界線(填干濕地區),大致與 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一致。(3)干濕地區與典型植被和農業生產。干濕 地區 年降水量 典型植被 農業濕潤 >800毫米 森林 為主半濕潤 400~800毫米 森林和草原過渡 為主半干旱 200~400毫米 業,綠洲農業、灌溉農業干旱 <200毫米 荒漠考點五 氣候特征及影響因素1.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 和 等。2.冬季風和夏季風:項目 源 地 風 向 特 點 影 響冬季風 亞歐大陸內部 偏北風 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使南北溫差加大夏季風 洋和 洋 偏南風 溫暖濕潤 我國大部分地區 ;自東南向西北降水量越來越少突破點一 我國主要山脈和地形區的空間分布1.利用山脈與地形區的相對位置識記其分布:2.利用山脈與省級行政區域的相對位置識記山脈的分布:【示范題】 (2024·吉林三模改編)下面甲、乙、丙、丁是我國四個省區輪廓圖。讀圖回答1~3題。1.四幅圖中的山脈走向一致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C.乙和丙 D.乙和丁2.關于乙山脈兩側的地形區分別是( )A.東側為華北平原,西側為黃土高原B.東側為東北平原,西側為內蒙古高原C.東側為內蒙古高原,西側為東北平原D.東側為黃土高原,西側為華北平原3.關于圖中四條山脈名稱對應正確的是( )A.甲—阿爾金山 B.乙—小興安嶺C.丙—太行山 D.丁—大巴山【解題指南】1.會讀圖:圖中甲山脈為西北-東南走向,乙山脈和丙山脈均為東北—西南走向,丁山脈為東西走向。2.記關鍵:乙山脈為大興安嶺,大興安嶺東側為東北平原,西側為內蒙古高原。3.獲信息:圖中甲山脈位于甘肅省南部,為祁連山脈;乙山脈位于黑龍江省西側,為大興安嶺;丙山脈位于山西省東側,是太行山脈;丁山脈穿過陜西省南部,為秦嶺。突破點二 氣溫1.影響氣溫的主要因素:(1)緯度因素:氣溫由低緯向高緯遞減。(2)海陸分布:同緯度地帶,夏季陸地氣溫高于海洋,冬季陸地氣溫低于海洋。(3)地形:同緯度地帶,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山間盆地、河谷氣溫較高,地形對冷空氣有阻擋作用。(4)盛行風:受來自高緯度冷空氣影響,氣溫較低;受來自低緯度暖空氣影響,氣溫較高。2.氣溫分布規律及成因:項 目 特 點 成 因緯度因素 季風影響冬 季 南北氣 溫差異 大 太陽直射南半球 北 方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晝較短 受冬季風影響大南 方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晝較長 受冬季風影響小夏 季 南北普 遍高溫 太陽直射北半球 北 方 緯度高,正午太陽高度角小,但晝較長 受夏季風影響時間短,晴天多南 方 緯度低,正午太陽高度角大,但晝比北方短 受夏季風影響時間長,陰雨天多3.各溫度帶和農作物熟制:溫度帶 范圍 作物熟制 主要作物寒溫帶 黑龍江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 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麥、馬鈴薯等中溫帶 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 一年一熟 春小麥、大豆、玉米、谷子、高粱等暖溫帶 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和新疆南部 兩年三熟或一年兩熟 冬小麥、玉米、谷子、甘薯等 經濟作物有蘋果、梨、桃子等亞熱帶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一年兩熟到三熟 水稻、油菜、冬小麥等,水果有柑橘、柚子等熱帶 滇、粵、臺的南部和海南省 一年三熟 水稻、熱帶作物等,熱帶水果有香蕉、椰子、菠蘿、芒果等【示范題】(2023·臨沂三模節選)圖1為貴州省簡圖,圖2為長江三角洲部分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結合下表與圖文資料,貴陽和上海相比,分析貴陽“寒暑適中”的原因。項目 1月平均氣溫 7月平均氣溫貴陽 7.2 ℃ 23.9 ℃上海 2.4 ℃ 28.0 ℃【解題指南】1.明題意:“寒暑適中”指貴陽冬季較溫暖,夏季較涼爽。2.知方向:影響氣溫的因素有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盛行風等。3.會分析:貴陽和上海相比,貴陽地處云貴高原,海拔高,氣溫低,夏季較涼爽;貴陽緯度低,且冬季受冬季風影響小,冬季較溫暖。突破點三 氣候1.氣候特征及分布地區:氣候類型 氣 候 特 征 分布地區溫帶大陸 性氣候 冬冷夏熱,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 西北內陸地區溫帶季 風氣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高溫多雨,雨熱同期 秦嶺—淮河一線 以北的北方地區亞熱帶 季風氣候 冬季溫和少雨(最冷月平均氣溫在0 ℃以上),夏季高溫多雨 秦嶺—淮河一線 以南的南方地區熱帶季 風氣候 全年高溫,降水分雨季和旱季 滇、粵、臺三省 南部和海南省高原山 地氣候 四季低溫,有的地區甚至終年被冰雪覆蓋 青藏高原2.橫斷山區氣候和植被的垂直變化示意圖:橫斷山區植被種類豐富,主要原因有①山麓為熱帶,氣候濕熱,物種豐富;②橫斷山區地形復雜,垂直高差大,氣候垂直變化大,物種豐富。3.同緯度地帶的阿拉伯半島和我國長江以南地區景觀差異大的原因:(1)造成兩個地區氣候差異的主導因素是海陸位置的差異。(2)我國東部長江中下游地區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地處季風氣候區,受夏季風影響,夏季降水較豐沛。(3)而同緯度的阿拉伯半島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大陸西岸,所處海陸位置與我國截然不同,常年降水稀少,屬于沙漠氣候區。【示范題】 (2024·陜西學業考)中國山水畫常以自然景觀為主要描繪對象。如圖為我國宋代著名山水畫《寒鴉圖》(局部),描繪的是我國某地冬雪消融時的景象。據此完成1~3題。1.畫中景象除了描繪“群鴉寒塘”,還涉及的地理要素有( )A.山巒疊嶂 B.草木蒼翠C.雪霽嚴林 D.耕牛田舍2.畫中所描繪地區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最可能是( )3.下列簡稱所代表的省份最可能出現畫中景象的是( )A.臺 B.魯 C.贛 D.瓊【解題指南】1.獲信息:據題意,此圖描繪的是我國某地冬雪消融時的景象,圖中除了可以看到“群鴉寒塘”景象外,還可以看到“雪霽嚴林”的景象。2.抓關鍵。描繪地區冬季寒冷,最低月均溫在0℃以下,A選項最低月均溫低于0℃。3.析差異:四個選項中,臺、贛、瓊均屬于我國南方地區,冬季最低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魯位于我國北方地區,冬季寒冷,一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南中考考點統計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分值 2分 0分 1分 0分 0分地形和地勢 18題,中國階梯判讀(地勢); 22(1)題,貴州省地形特征——高原、山地為主 — 22(1)題,發展冰雪運動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考查讀圖(有山脈圖例) — 無直接考査,19題通過地勢考査河流流速分值 2分 3分 1分 1分 1分氣候 17題,山脈阻擋冬季風; 21(1)題,西北地區干旱成因——深居內陸,山脈阻擋 22(1)題,西藏自然環境特征——高寒; 24(1)題,地形對氣溫、降水的影響(南陽月季) 22(1)題,發展冰雪運動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考查讀圖(有山脈圖例) 11題,我國櫻花開放時間分布影響因素——氣溫、緯度 8題,影響鮮食玉米上市時間的主要因素——緯度位置 (2024·宿遷學業考改編)下圖為中國地形類型分布圖,讀圖完成1~3題。1.圖中甲、乙、丙、丁表示的地形區,正確的是( )A.甲位于準噶爾盆地B.乙位于青藏高原C.丙位于華北平原D.丁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2.我國地形地勢特點是( )A.地勢南高北低 B.地形以平原為主C.地勢西高東低 D.地形的類型單一3.我國的地形地勢產生的影響有( )A.山區面積廣大,為糧食種植提供有利條件B.地形復雜多樣,有利于開展農業多種經營C.地勢特點不利于海洋水汽進入,氣候干旱D.地勢階梯分界線處河流流速快,利于航運4.(2022·河南學業考節選)下圖為黑龍江省雪期和雪厚分布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從“冷資源”到“熱產業”】 黑龍江省被譽為“冰雪之冠”。北京冬奧會上,中國代表團獲得的9枚金牌中有4枚來自該省。借助冬奧之風,黑龍江省迎來冰雪經濟的發展良機。(1)黑龍江省發展冰雪運動的有利自然條件是 。(2)黑龍江省發展冰雪經濟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有( )①加大宣傳力度,打造冰雪品牌②推動技術創新,發展冰雪裝備制造業③開發冰雪項目,發展冰雪旅游④自然保護區內,大規模修建滑雪賽道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5.(2021 河南學業考節選)下圖為南陽市地形圖。閱讀圖文資料,完成下列問題。【一花一草富家鄉】 南陽被稱為“中國月季之鄉”,月季栽培歷史悠久,品種豐富。這里氣候具有“春前有雨花開早,秋后無霜葉落遲”的特點,適宜月季生長。南陽月季供應量居全國首位,并遠銷 20多個國家。南陽地形為月季栽培創造了優越的氣候條件。讀南陽市地形圖,完成下列框圖。① ,② 。第二講 河流和自然災害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簡要歸納中國河湖的特征。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長江、黃河的特點,舉例說明其對經濟發展和人們生活的影響。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主要的自然災害和環境問題; 針對某一自然災害或環境問題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議;掌握一定的氣象災害和地質災害的安全防護技能。考點一 以外流河為主【讀圖發現】我國的河流特征:·我國河流眾多。·我國河流多為最終流入海洋的外流河,內陸地區有最終未能流入海洋的內流河。·我國外流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3。1.主要河流:(1)(2)內流河:我國最大的內流河⑧塔里木河。(3)人工運河:世界最長的人工運河⑨京杭運河。2.外流區與內流區的分界線:大致與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相一致。3.水文特征:河流在水量、水位、流量、流速、汛期與枯水期、含沙量、結冰期等方面的特征。考點二 長江【讀圖發現】長江的特征:·長度長、支流多、流域廣。·水電站多,C三峽水電站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1.我國第一大河:長江是我國長度最長、流量最大、流域面積最廣的河流。2.長江概況:3.長江的開發:(1)水能:蘊藏量占全國的1/3,可開發的占全國一半;集中分布在上游河段,被稱為“水能寶庫”。(2)航運:干支流通航里程占全國內河航運總里程的2/3;宜賓以下四季通航,干流與南北支流、鐵路干線交織,被稱為“黃金水道”。4.長江的治理:(1)重點河段:川江、荊江。(2)長江流域的生態建設。項目 存在問題 治理措施上游 水土流失 植樹造林中下游 泥沙淤積、洪澇災害、水污染 平垸行洪、退田還湖、治理水污染考點三 黃河【讀圖發現】黃河的特征:·干流呈巨大的“幾”字形。·中游支流多,下游流域面積狹窄。1.黃河概況:2.黃河的奉獻:(1)塑造平原:寧夏平原、河套平原、I華北平原。(2)提供水源:沿岸提供灌溉水源、工農業生產用水和生活用水。(3)提供水能:上中游、地勢階梯交界處水能資源豐富,主要水電站有龍羊峽、G小浪底等。3.黃河的憂患與治理:項目 憂患表現 治理措施上游 草地退化、荒漠化嚴重;凌汛 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炸冰泄洪中游 水土流失嚴重 中游地區開展水土保持綜合治理,修建水利工程,調水調沙下游 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凌汛 加固黃河大堤;炸冰泄洪考點四 自然災害1.常見的自然災害、主要分布和帶來的災害:類型 主要分布范圍 帶來的災害氣 象 災 害 寒潮 除西藏、云貴地區外的大部分地區 嚴寒、大風、霜凍等惡劣天氣臺風 集中在廣東、臺灣、海南、福建等東部沿海地區 狂風、特大暴雨(另一方面可解除和緩解長江中下游地區的伏旱問題)干旱 華北地區 影響我國范圍最廣的自然災害,農作物減產、生產生活用水困難洪澇 我國東部季風區 對我國影響最大的氣象災害,給農業、國民經濟帶來損失地 質 災 害 地震 西南地區和東南沿海 房屋倒塌、交通和信號中斷、人員傷亡滑坡 和泥 石流 中西部山區,以西南地區最為集中,如青藏高原邊緣、太行山區、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四川、重慶 摧毀房屋、工廠,淹沒人畜,毀壞土地,交通中斷,造成重大人員傷亡事故和經濟損失2.自然災害頻發——我國基本地理國情之一。【微點撥】自然災害之間的相互關系突破點一 我國河流的水文特征1.河流水文特征:河流水文特征通常從“二期(汛期、結冰期)、二量(水量、含沙量)、水能”等方面分析。(1)汛期描述:汛期長(短);汛期出現在夏季(或者其他季節)。(2)結冰期,冬季最低月均溫在0℃以下,有結冰期。如果河流有結冰期,還要判斷河流有沒有凌汛現象。凌汛發生的條件:①有結冰期;②低緯流向高緯。(3)水量描述:水量大/小;“河流水量(位)季節變化大/小”,如黃河水位季節變化大。河流水量大小通常考慮三個因素:①降水量;②流域面積;③支流多少。(4)含沙量,影響因素主要有植被、土質、坡度等。(5)水能描述:“水流速度快,水能豐富”或“水流速度慢”。2.我國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地區 東北 秦嶺—淮河 以北 秦嶺—淮河 以南河流 黑龍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遼河、海河、黃河 長江、珠江流 量 特征 豐富 較小 豐富成因 流經森林茂密、氣候濕潤的地區 流經半濕潤和半干旱區 流經降水豐富的濕潤區汛 期 特征 汛期較短、季節變化較小 汛期較短、季節變化較大 汛期長、季節變化較小成因 冬季積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風影響,形成夏汛 降水季節短 降水多,降水季節長含 沙 量 特征 小 大 小成因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少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經土質疏松的地區,水土流失嚴重 植被保護較好結 冰 期 特征 長 較短 無成因 冬季長,氣溫低 冬季較短 冬季氣溫在0 ℃以上3.我國內流河的水文特征:項目 特 征 成 因分布 主要分布于西北內陸地區 降水稀少,氣候干燥,沙漠廣布水量 水量較小 河水的補給主要來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河水沿途被大量蒸發、下滲,加上引水灌溉,使得河流水量減少汛期 汛期短 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多,山地降水也比較多,水量豐富;冬季河流斷流,屬于季節性河流【示范題】 (2024·南陽三模)位于晉陜交界處的壺口瀑布每年有一次特殊的汛期——“桃花汛”,因該汛期發生時恰逢兩岸桃花盛開而得名。下圖為黃河流域水系圖及湖口桃花汛景觀圖,據此完成1~3題。1.根據材料推測“桃花汛”可能出現的時間(B)A.1月、2月 B.3月、4月C.7月、8月 D.10月、11月2.桃花汛期間,黃河壺口水位大漲的主要原因是(C)A.降水豐富B.高山冰雪融化C.上游河水解凍D.氣溫大幅回升3.壺口桃花汛時,壺口地區可見(A)A.水流湍急 B.水流平穩C.船只密布 D.荷花盛開【解題指南】1.獲信息:由題可知,壺口瀑布每年有一次特殊的汛期——“桃花汛”,因該汛期發生時恰逢兩岸桃花盛開而得名,桃花盛開的時間為春季,因此“桃花汛”可能出現的時間是3月、4月。2.會分析:結合所學知識,三月下旬到四月上旬,氣溫回升,黃河的上游部分河段形成的冰凌會融化,上游河水解凍,形成汛期。3.知特征:壺口瀑布,附近落差大,水流湍急。突破點二 河流開發與治理1.河流航運價值高低考慮的因素:(1)自然:①流程;②水量;③結冰期;④流速。(2)人文:流經地區人口、城市多,經濟較發達,運輸需求量大。2.河流水能資源豐富考慮水量、落差:水量越大,落差越大,水能資源越豐富。3.河流下游易發生洪澇災害:(1)一般原因:①地勢低平,水流不暢;②夏季多暴雨;③干支流同時來水;④圍湖造田,湖泊調節河流水量能力降低。(2)一般措施:①加高加固堤防、疏浚河道;②設立分洪、蓄洪區;③實施裁彎取直工程。【示范題】 (2024·聊城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長江發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脈各拉丹東山峰,注入東海,全長約為6 300千米,上中下游分界點分別是宜昌和湖口,流域面積為180萬平方千米,下圖為長江流域略圖。材料二 長江流域示意圖、長江干流剖面示意及洞庭湖面積變化示意圖。(1)長江水能主要集中在上(填“上”“中”或“下”)游河段,試從地勢的角度說明長江此河段水能豐富的原因流經地勢階梯交界處,落差大。(2)試從氣候的角度分析長江中下游航運價值高的自然原因。(答出2點)答:主要流經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豐富,河流水流量大;最冷月均溫高于0℃,無結冰期,四季通航。(3)據甲、乙圖描述洞庭湖面積變化的特征面積縮小,并簡述導致其變化的人為原因圍湖造田;上游地區破壞森林,(使水土流失加劇)河流含沙量增大,加快了河湖的淤積。(答出2點)【解題指南】1.獲信息:讀圖可知,長江落差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上游流經第一、第二級階梯交界處,地勢起伏大,河流水量大,落差比較大,水能資源豐富。2.會分析:長江中下游地區氣候是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地形較為平坦,支流眾多,有縱橫廣闊的水運網,水運便利;最冷月均溫高于0℃,無結冰期,宜賓以下四季通航。3.知變化:讀圖可知,洞庭湖面積縮小,導致其變化的人為原因有圍湖造田,上游地區亂砍濫伐,水土流失嚴重,加劇泥沙淤積。河南中考考點統計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分值 10分 1分 0分 2分 1分 1分河流和自然災害 2題,“獨竹漂”的發源地——河流分布,南方地區; 24題,長江為農業發展提供的有利條件或者長江中下游航運有利條件;折線圖判讀;長江中下游氣象災害;三峽大壩主要作用;改善長江流域生態措施及作用 21(4)題,新疆多內流河 — 20題,長江的治理; 22(1)題,發展冰雪運動的自然條件(地形、氣候、河流) 18題,廣東自然災害 19題,地勢與河流流速 (2024·聊城學業考)位于長江上游的白鶴灘水電站,在建設中斬獲6項“世界第一”,該水電站與長江其它水電站聯合調度,形成世界上最大的清潔能源走廊。讀長江流域示意圖,完成1、2題。1.白鶴灘水電站建在此處的原因是(A)A. 地勢落差大,流量大B. 熱帶季風氣候區,水量豐富C.江闊水深,水流平穩D. 經濟發達,用電量大2.長江對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影響有(A)①提供豐富水源②“黃金水道”③“水能寶庫”④塑造了中國最大的平原A. ①②③ B. ②③④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023·福建學業考)“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李白描述黃河和太行山的詩句。下圖示意黃河和太行山脈的位置,讀圖完成3~5題。3.“欲渡黃河冰塞川”反映黃河的水文特征是(B)A.含沙量大 B.有結冰期C.流量大 D.流速快4.推測詩中情景反映的月份是(A)A.1月 B.4月C.7月 D.10月5.推測太行山脈積雪融化最早的地區位于山脈的(B)A.南段高海拔地區B.南段低海拔地區C.北段高海拔地區D.北段低海拔地區 (2023·河南學業考)廣東省水產養殖產量穩居全國第一,著力打造“粵海糧倉”。2019年8月,我國研發的全球首臺半潛式養殖平臺“澎湖號”在廣東投入使用,實現了惡劣海況下的安全生產。如圖為廣東省位置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6.廣東省發展漁業的突出優勢在于(D)A.光熱充足 B.人口眾多C.交通便利 D.海域遼闊7.在漁業生產中,“澎湖號”抵御的主要自然災害是(D)A.地震 B.寒潮 C.干旱 D.臺風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十一章 第一講 地形和地勢 氣候 - 學生版.docx 第十一章 第一講 地形和地勢 氣候.docx 第十一章 第二講 河流和自然災害 - 學生版.docx 第十一章 第二講 河流和自然災害.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