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五章 南方地區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考點探究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五章 南方地區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考點探究人教版

資源簡介

第十五章 南方地區
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
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結合實例,描述不同區域的差異,說明區域聯系和協同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香港、澳門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傳統和經濟建設特點,以及港澳與內地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增強區域聯系的意識。 4.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臺灣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傳統和經濟建設特點,認識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以及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意義。
考點一 南方地區自然特征與農業
1.位置:位于A —淮河以南,B 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瀕臨黃海、C 海和D 海。
2.地形:
(1)地形復雜多樣,西部多高原、 ,東部多 、低山和丘陵。
(2)主要地形區:E ,F ,G ,H東南丘陵。
3.氣候: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 。
4.河流:① ,② ,兩河中汛期長的是 。
5.農業:
(1)主要農作物。
耕地類型 糧食作物 經濟作物 水果
、油菜、茶、竹、甘蔗、橡膠 柑橘、香蕉、菠蘿
(2)有利條件。
①氣候 ,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好。
②耕地多為 。
③平原地區,地勢低平。
④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
6.三大食材是蓮藕、椰子和竹筍。
考點二 “魚米之鄉”—— 長江三角洲地區
【讀圖發現】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 交匯之地,處在“弓箭”中 的位置。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 ,是我國 的城市群。
1.位置范圍:位于A 下游地區,瀕臨B 海和C 海,主要包括D 省北部、E 省南部和 市。
【圖解知識】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勢
2.核心城市a ,是我國的超大城市,具有 作用;b ,c 。
3.工業基地:e 工業基地,f 工業基地。
4.同城效應:借助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5.水鄉文化:
(1)旅游景點:世界文化遺產有杭州 ,蘇州古典園林;著名景點有江蘇周莊、同里;浙江烏鎮、西塘等。
(2)文化特色: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飲食文化。
考點三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讀圖發現】
·香港和澳門位于 省南部,南臨 ,地處中國的南大門。
1.香港與澳門的地理位置和組成:
項目 香港 澳門
位置 位于珠江口 側 位于珠江口 側
組成 由a 、九龍、“新界”組成 由澳門半島、氹仔島、b 島組成
毗鄰經濟特區 ① ②
【易錯易混】
香港和澳門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2.擴展土地的方式:上天——建設高層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3.經濟——東方明珠:
(1)香港:自由貿易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以及航運中心。
(2)澳門: 是支柱產業。
4.經濟發展條件:
(1)不利條件: 、自然資源匱乏。
(2)有利條件:發揮地理位置優勢,依托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持。
5.與祖國內地聯系:
(1)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2)粵港合作模式:香港服務業+廣東制造業。
【圖解知識】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
考點四 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1.位置:臺灣島北臨A 海,東臨B 洋,南臨C 海,西隔D 與福建省相望。
2.組成:① 島、②澎湖列島以及③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3.地形:臺灣島多山地,主要山脈G 山脈,最高峰是 ;平原主要分布在 部沿海地區。
4.氣候:屬于 氣候,夏秋多臺風和暴雨。
5.河流及水能:
6.人口和民族:
(1)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 地區。
(2)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族,最多的少數民族是 族。
7.美麗富饒的寶島:
(1)美麗寶島:名勝 、野柳地質公園。
(2)富饒寶島。
項目 分布 稱號
農作物 東方甜島、海上米倉、水果之鄉、蘭花之鄉
森林 中東部山地 亞洲天然植物園、植物王國
8.外向型經濟:
(1)發展歷程及經濟特征。
產品附加值越來越高,勞動力投入越來越少。
(2)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有利條件: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海島多港口,吸收外國資本,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3)最大的貿易對象: 。
突破點一 南方地區自然特征與農業
1.南方地區的地形差異及對氣候的影響: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
原因:四川盆地北部的高大山脈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冷空氣,所以冬季比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
(2)西雙版納地區不受寒潮影響,而廣州卻受寒潮影響。
原因:西雙版納位于云貴高原南部,地勢高,且北面有高大山脈阻擋了冬季風和寒潮;而廣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面的南嶺海拔較低且彼此間斷,對寒潮的削弱較小。
2.南方自然環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氣候濕熱,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湖密布,地形多樣,紅色土壤,樹木常綠。
(2)南方地區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
如圖為南方地區的傳統民居,具有屋頂坡度大、墻體高的特點。原因是南方地區降水多,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氣溫高,墻體高利于通風散熱。
(3)南方地區食材豐富。
原因:南方地區氣候濕熱,水熱條件優越,利于農作物生長;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河湖密布,利于發展多種農業經營。
【示范題】
  (2023·常德學業考)風雨橋流行于南方部分地區,整體由橋、塔、亭組成,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如下圖所示,據此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風雨橋橋頂蓋瓦,兩側通透的主要作用分別為 ( )
A.利于避雨、便于通風
B.利于遮陽、便于觀察
C.更加美觀、便于欣賞
D.更加堅固、便于防守
2.風雨橋優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吸引大量游人前來參觀,當地政府的下列舉措合理的是 ( )
A.加固橋梁,橋面通車
B.橋頭建設宣傳牌,介紹橋的歷史和工藝
C.橋面兩側出租,發展經濟
D.周圍建高樓,便于眺望風雨橋
【解題指南】
1.獲信息:風雨橋是在橋上加蓋廊屋的特殊橋梁。橋頂蓋瓦、兩側通透的主要作用分別為利于避雨、便于通風。
2.知應用:傳統的歷史文化建筑,應該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修繕,不應過度開發。“橋頭建設宣傳牌,介紹橋的歷史和工藝”,有利于加深對風雨橋的了解,更好地保護橋梁。
突破點二 河流對地區發展的影響
1.有利影響:
(1)供水:河流為區域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水源。
(2)航運:河流為區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對外聯系。
(3)地形:河流在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城市建設和農業發展。
(4)水產品:河流為人類提供水產品。
(5)旅游業:塑造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
2.不利影響:
(1)河流在豐水期易發生洪澇災害。
(2)河流污染,影響人們生產、生活用水。
3.岷江對成都平原發展的影響:
(1)岷江對成都平原農業發展的利和弊。
利:岷江為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弊:豐水期洪水泛濫,給當地農業生產帶來危害。
(2)都江堰對成都平原農業生產的作用。
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江進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為成都平原農業發展提供了便利且穩定的灌溉水源,同時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水患災害。
4.長江上游和下游地區,河流對區域發展影響的差異:
項目 長江上游 長江下游
相同點 提供水源、提供旅游資源
不同點 水能豐富 沖積平原、水運便利
【示范題】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成都因都江堰而早澇保收,被譽為“天府之國”。圖1為岷江示意圖,圖2為都江堰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為成都贏得“天府之國”美譽的都江堰,主要體現了岷江的 ( )
A.發電功能 B.養殖功能
C.灌溉功能 D.航運功能
2.飛沙堰一年中排水排沙最多的季節,通常為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圖中都江堰主要功能為 ( )
①防洪 ②抗旱 ③發電 ④航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題指南】
1.知作用: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土壤肥沃,岷江為成都平原農業發展提供了灌溉水源。
2.會分析:岷江夏季水量最大,該季節飛沙堰排水排沙最多。
3.獲信息:據題意,“成都因都江堰而旱澇保收”,可知都江堰主要功能是防洪、抗旱。
突破點三 臺灣
1.臺灣島的位置與自然地理環境:
2.臺灣美稱含義及其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美稱 含義 與自然條件關系
東方甜島 臺灣盛產甘蔗 臺灣西部沿海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種植水稻和甘蔗,因此被稱為“海上米倉”和“東方甜島”
海上米倉 臺灣盛產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萊米”
水果之鄉 臺灣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四季鮮果不斷,香蕉、菠蘿馳名中外 臺灣島主要位于熱帶、亞熱帶地區,降水豐富,熱量充足,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高低懸殊,因此植物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水果之鄉
蘭花之鄉 臺灣盛產蘭花 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蘭花生長
植物王國 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緯度低,熱帶物種豐富;臺灣山脈海拔高,山地垂直分異明顯,物種豐富
【示范題】
  (2024·菏澤模擬節選)圖1為臺灣島地形圖,圖2為臺灣島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
(1)臺灣有“東南鹽倉”的美譽,位于北回歸線附近的布袋鹽場,是我國四大鹽場之一,請從氣候方面分析鹽場形成的有利條件。
(2)臺灣山脈是我國森林資源物種的寶庫,試分析該山脈植物種類豐富的原因。
【解題指南】
1.會分析:鹽場的形成要考慮蒸發量和降水量,位于北回歸線附近的布袋鹽場形成的有利條件是緯度較低,氣溫高,蒸發量大;且位于背風坡,降水量少,有利于曬鹽。
2.知原因:物種豐富通常考慮水熱條件、環境差異、面積大小等方面,臺灣山脈地處低緯度,水熱充足,適合多種植被生長;臺灣山脈地勢起伏大,垂直分異明顯,植被豐富,有“天然植物園”之稱。
河南中考考點統計
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分值 8分 0分 2分 4分 2分
南方地區 22(2)(3)題,正安縣貧困原因、生態環境;(4)題,(區域對比)上海優勢;(5)題,電商影響;(6)題,吉他產業影響 — 15、16題,三亞農業發展優勢; 雨林水庫含義 15、16題,南方地區景觀圖讀圖、學科融合;杭臺高鐵影響; 22(1)題,宜賓竹子的生長條件 16、17題,環境與民居;民居布局與自然環境
  (2024·涼山學業考)云南省蔬菜品種多、產量高,是我國內地供應港澳蔬菜的重要基地。下圖為云南蔬菜主要產區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1.云南大量供應港澳蔬菜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和澳門 ( )
A.農業技術落后 B.淡水資源豐富
C.環境污染嚴重 D.耕地面積狹小
2.云南地理環境獨特,是我國最大的反季節蔬菜供應基地。該地最適合冬季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是 ( )
A.高海拔山地產區 B.高原壩地產區
C.河谷及盆地產區 D.三個產區均可以
  (2022·河南學業考)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海南視察,先后深入三亞育種基地、五指山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黎族村寨等地進行調研。下圖為海南島簡圖。讀圖,完成3~5題。
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每年冬春季節,大量科研人員到三亞進行育種,因為這里( )
A.熱量充足 B.降水豐富
C.耕地廣闊 D.土壤肥沃
4.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國寶,是水庫、糧庫、錢庫,更是碳庫。其中“水庫”體現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 )
A.美化環境 B.防風固沙
C.調節氣候 D.涵養水源
5.黎族是海南主要的少數民族,黎錦、船形屋等是獨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產物。下列最能反映黎族生產生活的是 ( )
  (2023·河南學業考)“浙東唐詩之路”是以唐詩為主題、以唐代詩人的足跡為紐帶形成的詩歌文化線路。2022年,杭臺高鐵開通,“浙東唐詩之路”與現代高鐵相遇相融、相得益彰。如圖為“浙東唐詩之路”和杭臺高鐵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
6.“浙東唐詩之路”沿途可以領略到 ( )
A.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C.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D.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7.杭臺高鐵對推廣“浙東唐詩之路”的積極作用有 ( )
①提供便捷的交通運輸
②促進區域的文旅交流
③保持原始的自然風貌
④傳承優秀的唐詩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眉山學業考改編)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對金屬銅的需求量大,但是冶煉銅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能源。云南省銅礦資源豐富,有大中小型銅礦一百多處。
材料二 下圖為云南省及周邊地區略圖。
(1)云南省水能資源豐富,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框圖。
(2)從資源、交通、市場三個方面簡述云南省銅礦冶煉的有利條件。
(3)簡述銅礦開采和冶煉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第十五章 南方地區
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
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區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自然條件對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認識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2.結合實例,描述不同區域的差異,說明區域聯系和協同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意義。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香港、澳門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傳統和經濟建設特點,以及港澳與內地經濟發展的相互促進作用,增強區域聯系的意識。 4.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明臺灣的自然地理、歷史文化傳統和經濟建設特點,認識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領土,以及促進海峽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意義。
考點一 南方地區自然特征與農業
1.位置:位于A秦嶺—淮河以南,B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瀕臨黃海、C東海和D南海。
2.地形:
(1)地形復雜多樣,西部多高原、盆地,東部多平原、低山和丘陵。
(2)主要地形區:E四川盆地,F云貴高原,G長江中下游平原,H東南丘陵。
3.氣候: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
4.河流:①珠江,②長江,兩河中汛期長的是珠江。
5.農業:
(1)主要農作物。
耕地類型 糧食作物 經濟作物 水果
水田 水稻 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 柑橘、香蕉、菠蘿
(2)有利條件。
①氣候濕熱,發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好。
②耕地多為水田。
③平原地區,地勢低平。
④河湖密布,灌溉條件良好。
6.三大食材是蓮藕、椰子和竹筍。
考點二 “魚米之鄉”—— 長江三角洲地區
【讀圖發現】
·長江三角洲地區地處江海交匯之地,處在“弓箭”中箭頭的位置。
·長江三角洲地區城市密集,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1.位置范圍:位于A長江下游地區,瀕臨B黃海和C東海,主要包括D浙江省北部、E江蘇省南部和上海市。
【圖解知識】長江三角洲地理位置優勢
2.核心城市a上海,是我國的超大城市,具有輻射帶動作用;b南京,c杭州。
3.工業基地:e京津唐工業基地,f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
4.同城效應:借助發達的高速鐵路和高速公路。
5.水鄉文化:
(1)旅游景點:世界文化遺產有杭州西湖,蘇州古典園林;著名景點有江蘇周莊、同里;浙江烏鎮、西塘等。
(2)文化特色: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飲食文化。
考點三 “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
【讀圖發現】
·香港和澳門位于廣東省南部,南臨南海,地處中國的南大門。
1.香港與澳門的地理位置和組成:
項目 香港 澳門
位置 位于珠江口東側 位于珠江口西側
組成 由a香港島、九龍、“新界”組成 由澳門半島、氹仔島、b路環島組成
毗鄰經濟特區 ①深圳 ②珠海
【易錯易混】
香港和澳門位于五帶中的熱帶,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2.擴展土地的方式:上天——建設高層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3.經濟——東方明珠:
(1)香港:自由貿易港,是國際金融中心、貿易中心、信息服務中心以及航運中心。
(2)澳門:博彩旅游業是支柱產業。
4.經濟發展條件:
(1)不利條件:地狹人稠、自然資源匱乏。
(2)有利條件:發揮地理位置優勢,依托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持。
5.與祖國內地聯系:
(1)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2)粵港合作模式:香港服務業+廣東制造業。
【圖解知識】香港與祖國內地的經濟聯系
考點四 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省
1.位置:臺灣島北臨A東海,東臨B太平洋,南臨C南海,西隔D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2.組成:①臺灣島、②澎湖列島以及③釣魚島等許多小島。
3.地形:臺灣島多山地,主要山脈G臺灣山脈,最高峰是玉山;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
4.氣候: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多臺風和暴雨。
5.河流及水能:
6.人口和民族:
(1)人口分布: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
(2)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是漢族,最多的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7.美麗富饒的寶島:
(1)美麗寶島:名勝日月潭、野柳地質公園。
(2)富饒寶島。
項目 分布 稱號
農作物 西部沿海平原 東方甜島、海上米倉、水果之鄉、蘭花之鄉
森林 中東部山地 亞洲天然植物園、植物王國
8.外向型經濟:
(1)發展歷程及經濟特征。
產品附加值越來越高,勞動力投入越來越少。
(2)發展外向型經濟的有利條件:大量受過教育和培訓的勞動力,海島多港口,吸收外國資本,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3)最大的貿易對象:祖國大陸。
突破點一 南方地區自然特征與農業
1.南方地區的地形差異及對氣候的影響: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緯度的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
原因:四川盆地北部的高大山脈阻擋了來自北方的冷空氣,所以冬季比長江中下游平原溫暖。
(2)西雙版納地區不受寒潮影響,而廣州卻受寒潮影響。
原因:西雙版納位于云貴高原南部,地勢高,且北面有高大山脈阻擋了冬季風和寒潮;而廣州位于珠江三角洲,北面的南嶺海拔較低且彼此間斷,對寒潮的削弱較小。
2.南方自然環境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1)南方地區的自然環境特點。
氣候濕熱,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河湖密布,地形多樣,紅色土壤,樹木常綠。
(2)南方地區傳統民居與自然環境。
如圖為南方地區的傳統民居,具有屋頂坡度大、墻體高的特點。原因是南方地區降水多,屋頂坡度大利于排水;氣溫高,墻體高利于通風散熱。
(3)南方地區食材豐富。
原因:南方地區氣候濕熱,水熱條件優越,利于農作物生長;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明顯,河湖密布,利于發展多種農業經營。
【示范題】
  (2023·常德學業考)風雨橋流行于南方部分地區,整體由橋、塔、亭組成,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如下圖所示,據此結合所學知識,完成1、2題。
1.風雨橋橋頂蓋瓦,兩側通透的主要作用分別為 (A)
A.利于避雨、便于通風
B.利于遮陽、便于觀察
C.更加美觀、便于欣賞
D.更加堅固、便于防守
2.風雨橋優美的造型、精湛的工藝和深厚的傳統文化吸引大量游人前來參觀,當地政府的下列舉措合理的是 (B)
A.加固橋梁,橋面通車
B.橋頭建設宣傳牌,介紹橋的歷史和工藝
C.橋面兩側出租,發展經濟
D.周圍建高樓,便于眺望風雨橋
【解題指南】
1.獲信息:風雨橋是在橋上加蓋廊屋的特殊橋梁。橋頂蓋瓦、兩側通透的主要作用分別為利于避雨、便于通風。
2.知應用:傳統的歷史文化建筑,應該在保護的前提下合理修繕,不應過度開發。“橋頭建設宣傳牌,介紹橋的歷史和工藝”,有利于加深對風雨橋的了解,更好地保護橋梁。
突破點二 河流對地區發展的影響
1.有利影響:
(1)供水:河流為區域工農業生產和人們的生活提供了水源。
(2)航運:河流為區域發展提供了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對外聯系。
(3)地形:河流在下游形成沖積平原,土壤肥沃,利于城市建設和農業發展。
(4)水產品:河流為人類提供水產品。
(5)旅游業:塑造了優美的自然風光,有利于旅游業的發展。
2.不利影響:
(1)河流在豐水期易發生洪澇災害。
(2)河流污染,影響人們生產、生活用水。
3.岷江對成都平原發展的影響:
(1)岷江對成都平原農業發展的利和弊。
利:岷江為成都平原的農業生產提供了豐富的灌溉水源和肥沃的土壤。
弊:豐水期洪水泛濫,給當地農業生產帶來危害。
(2)都江堰對成都平原農業生產的作用。
都江堰有效控制了岷江進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為成都平原農業發展提供了便利且穩定的灌溉水源,同時也使成都平原免受水患災害。
4.長江上游和下游地區,河流對區域發展影響的差異:
項目 長江上游 長江下游
相同點 提供水源、提供旅游資源
不同點 水能豐富 沖積平原、水運便利
【示范題】
  都江堰坐落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成都因都江堰而早澇保收,被譽為“天府之國”。圖1為岷江示意圖,圖2為都江堰示意圖。據此完成1~3題。
1.為成都贏得“天府之國”美譽的都江堰,主要體現了岷江的 (C)
A.發電功能 B.養殖功能
C.灌溉功能 D.航運功能
2.飛沙堰一年中排水排沙最多的季節,通常為 (B)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3.圖中都江堰主要功能為 (A)
①防洪 ②抗旱 ③發電 ④航運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題指南】
1.知作用: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沖積而成,土壤肥沃,岷江為成都平原農業發展提供了灌溉水源。
2.會分析:岷江夏季水量最大,該季節飛沙堰排水排沙最多。
3.獲信息:據題意,“成都因都江堰而旱澇保收”,可知都江堰主要功能是防洪、抗旱。
突破點三 臺灣
1.臺灣島的位置與自然地理環境:
2.臺灣美稱含義及其與自然條件的關系:
美稱 含義 與自然條件關系
東方甜島 臺灣盛產甘蔗 臺灣西部沿海地區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適合種植水稻和甘蔗,因此被稱為“海上米倉”和“東方甜島”
海上米倉 臺灣盛產大米,其中最著名的是“蓬萊米”
水果之鄉 臺灣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四季鮮果不斷,香蕉、菠蘿馳名中外 臺灣島主要位于熱帶、亞熱帶地區,降水豐富,熱量充足,地形以山地為主,海拔高低懸殊,因此植物資源豐富,是著名的水果之鄉
蘭花之鄉 臺灣盛產蘭花 氣候溫暖濕潤,適合蘭花生長
植物王國 森林面積廣闊,有“亞洲天然植物園”的美譽 緯度低,熱帶物種豐富;臺灣山脈海拔高,山地垂直分異明顯,物種豐富
【示范題】
  (2024·菏澤模擬節選)圖1為臺灣島地形圖,圖2為臺灣島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問題。
(1)臺灣有“東南鹽倉”的美譽,位于北回歸線附近的布袋鹽場,是我國四大鹽場之一,請從氣候方面分析鹽場形成的有利條件。
答:緯度較低,氣溫高,蒸發量大;位于背風坡,降水量少。
(2)臺灣山脈是我國森林資源物種的寶庫,試分析該山脈植物種類豐富的原因。
答:緯度較低,水熱充足;地勢起伏大,適合多種植被生長,植被種類豐富。
【解題指南】
1.會分析:鹽場的形成要考慮蒸發量和降水量,位于北回歸線附近的布袋鹽場形成的有利條件是緯度較低,氣溫高,蒸發量大;且位于背風坡,降水量少,有利于曬鹽。
2.知原因:物種豐富通常考慮水熱條件、環境差異、面積大小等方面,臺灣山脈地處低緯度,水熱充足,適合多種植被生長;臺灣山脈地勢起伏大,垂直分異明顯,植被豐富,有“天然植物園”之稱。
河南中考考點統計
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分值 8分 0分 2分 4分 2分
南方地區 22(2)(3)題,正安縣貧困原因、生態環境;(4)題,(區域對比)上海優勢;(5)題,電商影響;(6)題,吉他產業影響 — 15、16題,三亞農業發展優勢; 雨林水庫含義 15、16題,南方地區景觀圖讀圖、學科融合;杭臺高鐵影響; 22(1)題,宜賓竹子的生長條件 16、17題,環境與民居;民居布局與自然環境
  (2024·涼山學業考)云南省蔬菜品種多、產量高,是我國內地供應港澳蔬菜的重要基地。下圖為云南蔬菜主要產區示意圖。據此完成1、2題。
1.云南大量供應港澳蔬菜的主要原因是香港和澳門 (D)
A.農業技術落后 B.淡水資源豐富
C.環境污染嚴重 D.耕地面積狹小
2.云南地理環境獨特,是我國最大的反季節蔬菜供應基地。該地最適合冬季種植反季節蔬菜的是 (C)
A.高海拔山地產區 B.高原壩地產區
C.河谷及盆地產區 D.三個產區均可以
  (2022·河南學業考)2022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到海南視察,先后深入三亞育種基地、五指山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黎族村寨等地進行調研。下圖為海南島簡圖。讀圖,完成3~5題。
3.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每年冬春季節,大量科研人員到三亞進行育種,因為這里(A)
A.熱量充足 B.降水豐富
C.耕地廣闊 D.土壤肥沃
4.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是國寶,是水庫、糧庫、錢庫,更是碳庫。其中“水庫”體現森林的主要作用是 (D)
A.美化環境 B.防風固沙
C.調節氣候 D.涵養水源
5.黎族是海南主要的少數民族,黎錦、船形屋等是獨具民族特色的地方文化產物。下列最能反映黎族生產生活的是 (B)
  (2023·河南學業考)“浙東唐詩之路”是以唐詩為主題、以唐代詩人的足跡為紐帶形成的詩歌文化線路。2022年,杭臺高鐵開通,“浙東唐詩之路”與現代高鐵相遇相融、相得益彰。如圖為“浙東唐詩之路”和杭臺高鐵線路示意圖。讀圖,完成6、7題。
6.“浙東唐詩之路”沿途可以領略到 (A)
A.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
B.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C.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D.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7.杭臺高鐵對推廣“浙東唐詩之路”的積極作用有 (B)
①提供便捷的交通運輸
②促進區域的文旅交流
③保持原始的自然風貌
④傳承優秀的唐詩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3·眉山學業考改編)閱讀圖文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我國是制造業大國,對金屬銅的需求量大,但是冶煉銅的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能源。云南省銅礦資源豐富,有大中小型銅礦一百多處。
材料二 下圖為云南省及周邊地區略圖。
(1)云南省水能資源豐富,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框圖。
答:①快  ②大
(2)從資源、交通、市場三個方面簡述云南省銅礦冶煉的有利條件。
答:云南省銅礦資源豐富;公路鐵路眾多,交通便利;市場廣闊,需求量大。
(3)簡述銅礦開采和冶煉過程中可能產生的環境問題。
答:環境污染嚴重(水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生態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資源枯竭速度加快;地面坍塌。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潢川县| 桐柏县| 阿瓦提县| 玉龙| 清水河县| 新乡县| 广州市| 阳新县| 漯河市| 永春县| 唐海县| 新营市| 禄丰县| 西乌珠穆沁旗| 西峡县| 囊谦县| 夏河县| 光泽县| 炉霍县| 彰化市| 浦东新区| 平阴县| 新乡市| 南澳县| 云梦县| 东阳市| 容城县| 兴文县| 夏津县| 清原| 荔波县| 肇州县| 定日县| 罗源县| 北京市| 张家港市| 永仁县| 特克斯县| 宁德市| 土默特右旗|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