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十二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考點探究人教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十二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學案(學生版+教師版)2025年中考地理一輪考點探究人教版

資源簡介

第十二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和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主要特征,舉例說明自然資源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認識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
考點一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
考點二 土地資源
【讀圖發現】
我國的土地資源特征:
·類型齊全,總量豐富。
·地區分布不均勻:西部多 和難以利用的土地,東部多 和 。
1.主要土地利用類型:
土地利用類型 主要分布地區
耕地 東部濕潤、半濕潤的平原、丘陵和盆地。南方以A 為主,北方以B 為主
C 東部濕潤、半濕潤的山區
D 西部干旱、半干旱區
難以利用的土地 西部內陸
2.構成特點: 少,難以利用的土地較多,后備耕地不足。
3.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草場退化、水土流失、耕地減少、土地污染等。
4.我國土地國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 ”。
考點三 水資源
1.水資源分布特點:
2.南水北調:
【讀圖發現】
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
·把長江流域的水資源調到 和 地區。
·該工程分三條線路調水。
(1)A 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主要利用D 輸水北達山東與E 。
(2)B 線工程:目前從F 水庫引水,沿線開挖渠道,自流北上,到達G 。
(3)C 線方案:把長江上游的水引入黃河,解決 地區缺水問題。
3.我國水資源現狀:
(1)問題:資源緊張,缺水嚴重;利用率低,浪費驚人;水污染嚴重。
(2)解決對策: 用水, 水資源。
【圖解知識】
突破點一 自然資源
1.自然資源的判別:
(1)來自自然界。
(2)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如自然界中的煤炭、石油、鐵礦石等屬于自然資源。農民種的小麥不屬于自然資源,因為小麥是農民耕種、培育的。再比如閃電,雖然直接來自自然界,但在目前科技下我們無法利用,所以閃電不屬于自然資源。
2.可再生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當我們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速度超過了其再生速度,在一定條件下就形成了“非可再生”的資源。因此對于可再生資源我們要科學合理利用,并注意保護和培育,才有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3.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方式,中學生可做到:
(1)垃圾分類回收;
(2)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
(3)不用或少用賀卡;
(4)去超市購物自備購物袋;
(5)低碳出行,綠色交通;
(6)隨手關閉水龍頭;
(7)回收廢電池;
(8)節約糧食;
(9)合理消費。
4.過度利用自然資源容易導致的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表現 產生原因
資源短缺 對于非可再生資源,過度利用通常會導致資源短缺,甚至枯竭;對于可再生資源,利用速度超過資源再生速度,同樣會導致資源短缺
生態破壞 資源開采或利用過程中,對地表植被產生破壞,容易導致生態破壞。如濕潤、半濕潤地區,植被破壞容易導致水土流失;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破壞容易導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也會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環境污染 礦產資源開采和利用過程中,容易導致土地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
【示范題】
  (2024·福建學業考)江西省的金礦資源豐富,多分布在山區。讀圖完成1、2題。
1.江西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該省的( )
A.東北部 B.西北部
C.東南部 D.西南部
2.大規模采掘金礦給江西省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是( )
A.寒潮減弱 B.水土流失
C.臺風增多 D.城市內澇
【解題指南】
1.會讀圖:圖中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江西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該省的東北部地區。
2.知因果:江西省金礦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帶,屬于山區,且江西省降水豐富,屬于濕潤地區,大規模采掘金礦給江西省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
突破點二 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示范題】
  (2023·衡陽學業考)下圖示意我國植被不同的五個區域。讀圖,完成1、2題。
1.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圖中山脈是階梯分界線的是( )
A.賀蘭山  橫斷山脈 B.秦嶺  大興安嶺
C.昆侖山  橫斷山脈 D.秦嶺  賀蘭山
2.關于圖示區域的資源優勢,敘述正確的是( )
A.牧草資源主要分布在①②③區域
B.水資源和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④區域
C.煤炭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⑤區域
D.耕地資源主要分布在③和⑤區域
【解題指南】
1.記關鍵: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陸地地勢可劃分為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知分布:圖中③位于我國北方地區,以旱地為主;圖中⑤位于我國南方地區,以水田為主。③和⑤區域耕地資源豐富。
突破點三 南水北調工程
調水路線 西線 中線 東線
定義 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西北地區
起點 金沙江、雅礱 江、大渡河 丹江口水 庫(湖北) 長江揚州江都
終點 黃河上游 北京 山東、天津
線路特點 (優點) 水質最好, 基本自流 全線基本 自流 可利用京杭運河河道,黃河以北可以自流
線路特點 (不足) 需開鑿隧道, 工程量大 經過人口密 集區,移民多 污染嚴重, 水質差
途經地 形區 青藏高原 長江中下游平 原、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山東丘陵、華北平原
途經干 濕地區 半濕潤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示范題】
  (2024·蘇州學業卷)自2014年12月27日至今,“南水”進京已近十年。北京推出階梯水價,即居民用水價格=水費+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按年度用水量計算,劃分為三檔,水價分檔遞增。如圖為南水北調部分工程示意圖,完成1~3題。
1.南水北調工程反映了我國水資源( )
A.東多西少 B.季節變化大
C.南豐北缺 D.年際變化大
2.南水北調工程( )
A.中線途經半干旱地區
B.東線由丹江口水庫引水
C.緩解東北地區的春旱
D.東線利用京杭運河調水
3.北京市實施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家庭用水成本 B.減少水污染
C.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D.增加水資源
【解題指南】
1.知因果: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將長江流域富余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這說明我國水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很不均勻,具有南豐北缺的特點。
2.會讀圖: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經過南方濕潤地區和北方半濕潤地區,沒有經過半干旱地區。中線由丹江口水庫引水,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取水。緩解華北地區的春旱,東北地區春季,季節性積雪消融,有利于耕種。東線利用京杭運河調水。
3.知措施:“階梯水價”是對使用自來水實行分類計算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的俗稱。北京市推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家庭節約用水,減少水資源浪費。
河南中考考點統計
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分值 1分 1分 2分 2分 7分 9分
中國的自然資源 22(2)題,制約關中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21(3)題,玉門清潔能源 24(5)題,水資源短缺解決措施 19題,南水北調目的; 20題,水源保護  22題,竹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竹制品,竹建筑與環境,竹宣傳 23題,青電入豫工程
  (2022·河南學業考)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在其開發利用上應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下圖為長江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
1.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中,肩負著“一庫凈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重要使命的是( )
A.四川 B.湖南 C. 湖北 D.上海
2.“一庫凈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 )
A.緩解北方缺水狀況
B.減輕南方洪澇災害
C.提高北方河流航運能力
D.解決沿途河流污染問題
3.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東流”的做法是( )
①加強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③擴大下游圍湖造田面積
④加強沿線生態環境監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河南學業卷)“青電入豫”工程一頭牽著清潔能源豐富的青海省,一頭連著能源需求巨大的河南省,被譽為輸送清潔能源的“高速公路”。如圖為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綠電出高原】
  青海省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但清潔能源發電量不穩定,存在“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現象,給電力輸送帶來一定隱患。
(1)列舉青海省可著重發展的清潔能源類型。
(2)分析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原因。
【入豫惠民生】
  2024年4月,“青電入豫”工程骨干電源點瑪爾擋水電站開始發電,該水電站及配套項目可保障電力穩定供應。其所在的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瑪爾擋水電站施工過程中采取了多種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如圖)。
(3)簡述上述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具體作用。
(4)說出“青電入豫”工程對河南省發展的意義。第十二章 中國的自然資源
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
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中國水資源、土地資源、礦產資源和海洋資源等自然資源的主要特征,舉例說明自然資源與人們生產生活的關系,認識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的重要意義。
考點一 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
考點二 土地資源
【讀圖發現】
我國的土地資源特征:
·類型齊全,總量豐富。
·地區分布不均勻:西部多草地和難以利用的土地,東部多耕地和林地。
1.主要土地利用類型:
土地利用類型 主要分布地區
耕地 東部濕潤、半濕潤的平原、丘陵和盆地。南方以A水田為主,北方以B旱地為主
C林地 東部濕潤、半濕潤的山區
D草地 西部干旱、半干旱區
難以利用的土地 西部內陸
2.構成特點:耕地少,難以利用的土地較多,后備耕地不足。
3.我國土地資源利用中存在的問題:草場退化、水土流失、耕地減少、土地污染等。
4.我國土地國策:“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
考點三 水資源
1.水資源分布特點:
2.南水北調:
【讀圖發現】
我國的南水北調工程:
·把長江流域的水資源調到華北和西北地區。
·該工程分三條線路調水。
(1)A東線工程:從長江下游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主要利用D京杭運河輸水北達山東與E天津。
(2)B中線工程:目前從F丹江口水庫引水,沿線開挖渠道,自流北上,到達G北京。
(3)C西線方案:把長江上游的水引入黃河,解決西北地區缺水問題。
3.我國水資源現狀:
(1)問題:資源緊張,缺水嚴重;利用率低,浪費驚人;水污染嚴重。
(2)解決對策: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
【圖解知識】
突破點一 自然資源
1.自然資源的判別:
(1)來自自然界。
(2)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如自然界中的煤炭、石油、鐵礦石等屬于自然資源。農民種的小麥不屬于自然資源,因為小麥是農民耕種、培育的。再比如閃電,雖然直接來自自然界,但在目前科技下我們無法利用,所以閃電不屬于自然資源。
2.可再生資源并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當我們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利用速度超過了其再生速度,在一定條件下就形成了“非可再生”的資源。因此對于可再生資源我們要科學合理利用,并注意保護和培育,才有可能再生,才可能“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3.節約和保護自然資源的行為方式,中學生可做到:
(1)垃圾分類回收;
(2)減少使用一次性消費品;
(3)不用或少用賀卡;
(4)去超市購物自備購物袋;
(5)低碳出行,綠色交通;
(6)隨手關閉水龍頭;
(7)回收廢電池;
(8)節約糧食;
(9)合理消費。
4.過度利用自然資源容易導致的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表現 產生原因
資源短缺 對于非可再生資源,過度利用通常會導致資源短缺,甚至枯竭;對于可再生資源,利用速度超過資源再生速度,同樣會導致資源短缺
生態破壞 資源開采或利用過程中,對地表植被產生破壞,容易導致生態破壞。如濕潤、半濕潤地區,植被破壞容易導致水土流失;干旱、半干旱地區,植被破壞容易導致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也會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
環境污染 礦產資源開采和利用過程中,容易導致土地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等問題。
【示范題】
  (2024·福建學業考)江西省的金礦資源豐富,多分布在山區。讀圖完成1、2題。
1.江西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該省的(A)
A.東北部 B.西北部
C.東南部 D.西南部
2.大規模采掘金礦給江西省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是(B)
A.寒潮減弱 B.水土流失
C.臺風增多 D.城市內澇
【解題指南】
1.會讀圖:圖中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江西省的金礦主要分布在該省的東北部地區。
2.知因果:江西省金礦主要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帶,屬于山區,且江西省降水豐富,屬于濕潤地區,大規模采掘金礦給江西省帶來的主要環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
突破點二 我國土地資源的特點
【示范題】
  (2023·衡陽學業考)下圖示意我國植被不同的五個區域。讀圖,完成1、2題。
1.我國地勢呈階梯狀分布,圖中山脈是階梯分界線的是(C)
A.賀蘭山  橫斷山脈 B.秦嶺  大興安嶺
C.昆侖山  橫斷山脈 D.秦嶺  賀蘭山
2.關于圖示區域的資源優勢,敘述正確的是(D)
A.牧草資源主要分布在①②③區域
B.水資源和水能資源主要分布在④區域
C.煤炭和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⑤區域
D.耕地資源主要分布在③和⑤區域
【解題指南】
1.記關鍵:我國地勢西高東低,陸地地勢可劃分為三級階梯,第一級階梯和第二級階梯的分界線是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脈,第二級階梯和第三級階梯的分界線是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2.知分布:圖中③位于我國北方地區,以旱地為主;圖中⑤位于我國南方地區,以水田為主。③和⑤區域耕地資源豐富。
突破點三 南水北調工程
調水路線 西線 中線 東線
定義 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到華北、西北地區
起點 金沙江、雅礱 江、大渡河 丹江口水 庫(湖北) 長江揚州江都
終點 黃河上游 北京 山東、天津
線路特點 (優點) 水質最好, 基本自流 全線基本 自流 可利用京杭運河河道,黃河以北可以自流
線路特點 (不足) 需開鑿隧道, 工程量大 經過人口密 集區,移民多 污染嚴重, 水質差
途經地 形區 青藏高原 長江中下游平 原、華北平原 長江中下游平原、山東丘陵、華北平原
途經干 濕地區 半濕潤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濕潤區、 半濕潤區
【示范題】
  (2024·蘇州學業卷)自2014年12月27日至今,“南水”進京已近十年。北京推出階梯水價,即居民用水價格=水費+水資源費+污水處理費。按年度用水量計算,劃分為三檔,水價分檔遞增。如圖為南水北調部分工程示意圖,完成1~3題。
1.南水北調工程反映了我國水資源(C)
A.東多西少 B.季節變化大
C.南豐北缺 D.年際變化大
2.南水北調工程(D)
A.中線途經半干旱地區
B.東線由丹江口水庫引水
C.緩解東北地區的春旱
D.東線利用京杭運河調水
3.北京市實施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是(C)
A.降低家庭用水成本 B.減少水污染
C.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D.增加水資源
【解題指南】
1.知因果:南水北調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將長江流域富余的水調入缺水的華北、西北地區。這說明我國水資源在空間分布上很不均勻,具有南豐北缺的特點。
2.會讀圖:南水北調工程中線經過南方濕潤地區和北方半濕潤地區,沒有經過半干旱地區。中線由丹江口水庫引水,東線從長江下游揚州取水。緩解華北地區的春旱,東北地區春季,季節性積雪消融,有利于耕種。東線利用京杭運河調水。
3.知措施:“階梯水價”是對使用自來水實行分類計算收費和超定額累進加價制的俗稱。北京市推行居民用水階梯水價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家庭節約用水,減少水資源浪費。
河南中考考點統計
年份 2019年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
分值 1分 1分 2分 2分 7分 9分
中國的自然資源 22(2)題,制約關中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瓶頸 21(3)題,玉門清潔能源 24(5)題,水資源短缺解決措施 19題,南水北調目的; 20題,水源保護  22題,竹資源豐富的自然原因,竹制品,竹建筑與環境,竹宣傳 23題,青電入豫工程
  (2022·河南學業考)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在其開發利用上應遵循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下圖為長江流域示意圖。讀圖,完成1~3題。
1.長江干流流經的省級行政區域中,肩負著“一庫凈水北送、一江清水東流”重要使命的是(C)
A.四川 B.湖南 C. 湖北 D.上海
2.“一庫凈水北送”的主要目的是(A)
A.緩解北方缺水狀況
B.減輕南方洪澇災害
C.提高北方河流航運能力
D.解決沿途河流污染問題
3.下列有利于“一江清水東流”的做法是(B)
①加強上游水土保持工作
②加大中下游水污染治理
③擴大下游圍湖造田面積
④加強沿線生態環境監測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河南學業卷)“青電入豫”工程一頭牽著清潔能源豐富的青海省,一頭連著能源需求巨大的河南省,被譽為輸送清潔能源的“高速公路”。如圖為青海省、河南省位置示意圖。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綠電出高原】
  青海省是我國重要的清潔能源生產基地,但清潔能源發電量不穩定,存在“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現象,給電力輸送帶來一定隱患。
(1)列舉青海省可著重發展的清潔能源類型。
答:水能、風能、太陽能等。(答出任意兩點)
(2)分析青海省清潔能源發電量“夏豐冬枯、日盈夜虧”的原因。
答:夏季光照時間長(河流水量大),太陽能(水能)發電量大;白天的太陽能發電量高于夜晚;等等。(答出任意一點)
【入豫惠民生】
  2024年4月,“青電入豫”工程骨干電源點瑪爾擋水電站開始發電,該水電站及配套項目可保障電力穩定供應。其所在的三江源地區生態環境脆弱,瑪爾擋水電站施工過程中采取了多種生態環境保護措施(如圖)。
(3)簡述上述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具體作用。
答:節約水資源,減少水污染;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減輕空氣污染;保護生物多樣性;恢復地表生態。(答出任意三點)
(4)說出“青電入豫”工程對河南省發展的意義。
答:保障電力供應;優化能源結構;改善空氣質量;等等。(答出任意兩點)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临沧市| 福贡县| 洛浦县| 宁都县| 仪陇县| 恩平市| 淮阳县| 政和县| 明水县| 镇坪县| 万宁市| 阳泉市| 青川县| 正定县| 江陵县| 施甸县| 寿阳县| 封丘县| 夏津县| 阿合奇县| 进贤县| 长葛市| 清丰县| 滕州市| 弋阳县| 亳州市| 涿州市| 玉树县| 泰安市| 垣曲县| 镇原县| 遂昌县| 黔东| 个旧市| 邮箱| 呼和浩特市| 蒙城县| 两当县| 县级市| 馆陶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