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講 印度 俄羅斯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 4.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 5.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考點一 印度【讀圖發現】·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半島的地勢是西高東低。1.位置:(1)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印度中部,地跨熱帶和亞熱帶。(2)海陸位置:位于亞洲南部,東瀕A孟加拉灣,西臨B阿拉伯海,南臨C印度洋。2.地形:北部D喜馬拉雅山脈,中部E恒河平原,南部F德干高原。3.人口:2023年,人口達到14.3億,人口眾多。【圖解知識】印度的位置與地形4.鄰國:5.氣候與糧食生產:(1)氣候:以熱帶季風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2)糧食作物。糧食作物 主要分布地區 氣候條件小麥 德干高原西北部、恒河上游地區 溫涼、降水較少水稻 東北部和半島沿海地區 氣溫高,降水多(3)自然災害。(4)糧食增產:得益于兩次“綠色革命”。【名師點撥】西南季風進退時間和強弱造成的水旱災害6.服務外包產業:(1)發展條件。(2)產業特點:信息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等。(3)業務往來:軟件外包產業主要來自美國,其次是歐洲發達國家。7.城市:①新德里 印度的首都②班加羅爾 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軟件產業中心③加爾各答、④孟買 兩大港口城市考點二 俄羅斯【讀圖發現】·俄羅斯面積廣大,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地跨亞歐兩大洲,地跨東西兩個半球。1.位置:(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50°N~70°N,屬于北溫帶和北寒帶。(2)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北部,西瀕A波羅的海,東臨B太平洋,北靠C北冰洋。2.地形區:由D東歐平原、E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四大地形區組成,其分界線分別是F烏拉爾山脈、G葉尼塞河、H勒拿河。3.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4.主要河湖:(1)伏爾加河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伏爾加”。(2)貝加爾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圖解知識】俄羅斯地形和河流示意5.工業:(1)資源條件:自然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基本自給。(2)特點:重工業發達,消費品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3)主要工業區:圣彼得堡工業區(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莫斯科工業區(工業最發達)、烏拉爾工業區、新西伯利亞工業區。(4)新的經濟發展方向:高新技術領域。6.交通:(1)分布:歐洲部分鐵路密集,形成以莫斯科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亞洲部分鐵路比較稀疏。(2)特點:客運主要以鐵路和公路運輸為主,貨運以鐵路和管道運輸為主,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和天然氣。(3)鐵路線:西伯利亞大鐵路被稱為“亞歐大陸橋”,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7.城市:突破點一 兩地氣候比較方法1.比較兩地氣候類型。如果兩地氣候類型不同,要答出各自氣候類型。2.氣溫比較:(1)年平均氣溫。(2)最低、最高月均溫。(3)氣溫年較差。3.降水比較:(1)年降水量。(2)降水的季節分配。【示范題】(2023·成都學業考節選)讀莫斯科、雅庫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比較兩地的氣候差異。答:氣溫:莫斯科年平均氣溫高于雅庫茨克;莫斯科氣溫年較差小于雅庫茨克。降水:莫斯科年降水量多于雅庫茨克。【解題指南】1.看類型:圖中兩地均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類型可不作比較。2.看氣溫:讀圖,依據氣溫差異主要比較最低月均溫、年平均氣溫和氣溫年較差。3.看降水:對比兩地降水總量和季節變化。突破點二 區域中的人地關系1.印度的氣候與工農業:2.俄羅斯人地關系的體現:(1)緯度位置高 氣候寒冷 農業生產薄弱 消費品制造業發展緩慢。(2)國土遼闊、資源豐富(尤其是礦產資源豐富) 重工業發達。【示范題】(2023·云南學業考節選)讀印度主要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印度糧食產量不穩定,主要是受西南(風向)季風影響,旱澇災害頻繁。【解題指南】1.會讀圖:讀圖可知,印度盛行風有西南風和東北風,西南風來自印度洋,濕潤;東北風來自大陸內部,干燥。2.知原理:西南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容易形成洪澇災害;西南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弱,容易形成旱災。突破點三 日本、俄羅斯的工業布局1.對比分析,深化記憶:國家 工業分布 原因分析日本 沿海分布 ①方便原料、燃料的進口,產品的出口;②港口條件優越;③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④工廠靠近碼頭,交通便利;⑤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俄羅斯 靠近資源產地、沿鐵路線分布 原料、燃料充足,交通便利2.掌握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礦產資源、交通運輸條件、勞動力、市場、科技、基礎設施等。【示范題】 (2023·貴港二模改編)讀日本、俄羅斯工業分布圖,完成1、2題。1.日本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的貨物最可能是 (A)A.石油 B.汽車 C.橡膠 D.服裝2.兩國工業的分布特點是 (D)A.均分布在沿海地區B.均分布在內陸地區C.均分布在礦產資源豐富地區D.日本工業臨海分布,俄羅斯工業多靠近礦產分布地【解題指南】1.知概況: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匱乏,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依靠從外國進口,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種類齊全,石油、天然氣、煤、鐵、有色金屬等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因此日本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的貨物最可能是石油。2.會讀圖: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俄羅斯工業多靠近礦產分布地。突破點四 交通常考方式總結1.交通線路布局的影響因素:礦產資源、人口城市、地形、氣候等。2.修路可能遇到的困難:①地形,如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嶇,工程量大;②氣候,如氣候寒冷,凍土廣布;③河流,如多河流,橋梁多,成本高;④地質,如降水多的山區,易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修路成本高。3.修路后,對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①有利于人員出行、商品流通,促進信息文化交流;②增加就業機會;③縮短兩地交通時間;④促進沿線經濟發展;⑤如果道路修建在國界附近,利于對外貿易。4.俄羅斯北冰洋沿岸航運價值低的原因:(1)自然原因:緯度高,結冰期長。(2)人文原因:人口少,運輸需求量小。5.伏爾加河航運價值較高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流程長,通航里程長;②流量大(水量大),通航能力強;③結冰期較短,通航時間長;④流經東歐平原,水流平穩,利于通航。(2)人文原因:流域內人口、城市多,運輸需求量大。【示范題】 (2024·揭陽模擬)交通線路的布局會受到氣候、地形、資源、人口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圖為澳大利亞與俄羅斯的城市、鐵路、礦產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1.與北部相比,俄羅斯鐵路線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原因可能是 (B)①氣候較溫暖,城市集中②礦產資源豐富③凍土層更厚,利于施工④經濟發達,運輸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澳大利亞中部鐵路線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A)A.氣候干旱,人口稀少B.地勢起伏大,施工困難C.資源短缺,需求量少D.暴雨頻繁,災害多發【解題指南】1.析因果:俄羅斯南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氣候比北部溫暖,人口城市集中,經濟發達,運輸量大。南部緯度較低,氣溫比北部高,凍土少。2.巧分析:回歸線附近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氣候干旱。澳大利亞中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人口稀少,鐵路線稀疏。河南中考考點統計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分值 0分 2分 2分 3分 0分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第二講 印度 俄羅斯 沒有以印度、俄羅斯為載體的試題 5、6題,印度氣候與農業 7題,俄羅斯、巴西位置; 8題,俄羅斯、巴西人口分布 6題,印度、新西蘭位置; 7題,印度人口市場; 8題,印度與新西蘭對比氣候、地形、技術、面積等 沒有以印度、俄羅斯為載體的試題 (2023·河南學業考)印度和新西蘭都是養牛業大國。印度的牛奶產量居世界前列,但奶制品出口量小,新西蘭則是奶制品出口大國。下圖為印度和新西蘭簡圖。讀圖,完成1~3題。1.兩國均位于 (C)A.中緯度 B.北半球C.板塊交界處 D.太平洋沿岸2.印度奶制品出口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B)A.產量不穩定 B.國內市場大C.自然災害多 D.交通條件差3.與印度相比,新西蘭發展養牛業的優勢體現在 (A)①氣候溫和濕潤,牧草多汁②地形平坦開闊,利于放牧③養殖技術先進,管理規范④國土面積較大,草場廣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河南學業考)下圖為俄羅斯、巴西簡圖。讀圖,完成4、5題。4.兩國的共同點是 (D)A.城市多集中在內陸 B.河流結冰期長C.鐵路多分布在沿海 D.礦產資源豐富5.①②兩地為世界人口稀疏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C)A.水源 B.地形 C.氣候 D.交通 (2024·濱州學業考)2023年俄羅斯通過升級基礎設施等措施,吸引中國投資者共同開發西伯利亞地區。讀俄羅斯人口密度及部分資源分布圖,完成6、7題。6.以下屬于西伯利亞地區開發的有利條件是 (A)A.地廣人稀,資源豐富B.河流眾多,航運發達C.交通便利,城市眾多D.地形平坦,氣候適宜7.中國投資者可依托當地優勢投資的項目是 (C)A.服裝制造 B.電腦軟件C.石油化工 D.畜牧養殖第二講 印度 俄羅斯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該國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某國家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某國家人文地理主要特點及其與自然地理環境的聯系。 4.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聯系某國家的自然地理環境特點,結合實例簡要分析該國因地制宜發展經濟的途徑。 5.結合某國家的實例,簡要說明該國家與其他國家在經濟社會等方面的聯系及其意義。考點一 印度【讀圖發現】·印度是南亞面積最大的國家。·印度半島的地勢是 。1.位置:(1)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印度中部,地跨 帶和亞熱帶。(2)海陸位置:位于亞洲南部,東瀕A ,西臨B ,南臨C 。2.地形:北部D 山脈,中部E 平原,南部F 高原。3.人口:2023年,人口達到14.3億,人口眾多。【圖解知識】印度的位置與地形4.鄰國:5.氣候與糧食生產:(1)氣候:以 氣候為主,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2)糧食作物。糧食作物 主要分布地區 氣候條件小麥 德干高原 部、恒河上游地區 溫涼、降水較少水稻 部和半島沿海地區 氣溫高,降水多(3)自然災害。(4)糧食增產:得益于兩次“綠色革命”。【名師點撥】西南季風進退時間和強弱造成的水旱災害6.服務外包產業:(1)發展條件。(2)產業特點:信息技術含量高、利潤大、資源消耗少等。(3)業務往來:軟件外包產業主要來自 ,其次是歐洲發達國家。7.城市:① 印度的首都② 軟件外包產業的發源地、軟件產業中心③ 、④ 兩大港口城市考點二 俄羅斯【讀圖發現】·俄羅斯面積廣大,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地跨 兩大洲,地跨 兩個半球。1.位置:(1)緯度位置:大部分位于50°N~70°N,屬于 帶和北寒帶。(2)海陸位置:亞歐大陸北部,西瀕A 海,東臨B 洋,北靠C北冰洋。2.地形區:由D 平原、E 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和東西伯利亞山地四大地形區組成,其分界線分別是F 山脈、G 河、H 河。3.氣候:以 氣候為主,冬季 ,夏季溫暖而短促。4.主要河湖:(1) 河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伏爾加”。(2) 湖是世界最深的湖泊。【圖解知識】俄羅斯地形和河流示意5.工業:(1)資源條件:自然資源豐富,種類齊全,基本自給。(2)特點: 工業發達,消費品制造業發展相對滯后。(3)主要工業區:圣彼得堡工業區(食品和紡織工業最發達)、 工業區(工業最發達)、烏拉爾工業區、 工業區。(4)新的經濟發展方向:高新技術領域。6.交通:(1)分布: 部分鐵路密集,形成以 為中心的放射狀鐵路網,亞洲部分鐵路比較稀疏。(2)特點:客運主要以 和公路運輸為主,貨運以鐵路和管道運輸為主,管道主要運輸 和天然氣。(3)鐵路線: 大鐵路被稱為“亞歐大陸橋”,是世界上最長的鐵路。7.城市:突破點一 兩地氣候比較方法1.比較兩地氣候類型。如果兩地氣候類型不同,要答出各自氣候類型。2.氣溫比較:(1)年平均氣溫。(2)最低、最高月均溫。(3)氣溫年較差。3.降水比較:(1)年降水量。(2)降水的季節分配。【示范題】(2023·成都學業考節選)讀莫斯科、雅庫茨克多年平均各月氣溫和降水量圖,比較兩地的氣候差異。【解題指南】1.看類型:圖中兩地均為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類型可不作比較。2.看氣溫:讀圖,依據氣溫差異主要比較最低月均溫、年平均氣溫和氣溫年較差。3.看降水:對比兩地降水總量和季節變化。突破點二 區域中的人地關系1.印度的氣候與工農業:2.俄羅斯人地關系的體現:(1)緯度位置高 氣候寒冷 農業生產薄弱 消費品制造業發展緩慢。(2)國土遼闊、資源豐富(尤其是礦產資源豐富) 重工業發達。【示范題】(2023·云南學業考節選)讀印度主要糧食作物分布示意圖,回答問題。印度糧食產量不穩定,主要是受 (風向)季風影響, 災害頻繁。【解題指南】1.會讀圖:讀圖可知,印度盛行風有西南風和東北風,西南風來自印度洋,濕潤;東北風來自大陸內部,干燥。2.知原理:西南風來得早,退得晚,風力強,容易形成洪澇災害;西南風來得晚,退得早,風力弱,容易形成旱災。突破點三 日本、俄羅斯的工業布局1.對比分析,深化記憶:國家 工業分布 原因分析日本 沿海分布 ①方便原料、燃料的進口,產品的出口;②港口條件優越;③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地;④工廠靠近碼頭,交通便利;⑤沿海平原集中,填海造陸價格低俄羅斯 靠近資源產地、沿鐵路線分布 原料、燃料充足,交通便利2.掌握影響工業布局的主要因素:礦產資源、交通運輸條件、勞動力、市場、科技、基礎設施等。【示范題】 (2023·貴港二模改編)讀日本、俄羅斯工業分布圖,完成1、2題。1.日本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的貨物最可能是 ( )A.石油 B.汽車 C.橡膠 D.服裝2.兩國工業的分布特點是 ( )A.均分布在沿海地區B.均分布在內陸地區C.均分布在礦產資源豐富地區D.日本工業臨海分布,俄羅斯工業多靠近礦產分布地【解題指南】1.知概況:日本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尤其是礦產資源匱乏,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依靠從外國進口,俄羅斯自然資源豐富,種類齊全,石油、天然氣、煤、鐵、有色金屬等的儲量和產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因此日本從俄羅斯大量進口的貨物最可能是石油。2.會讀圖:日本工業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瀨戶內海沿岸,俄羅斯工業多靠近礦產分布地。突破點四 交通??挤绞娇偨Y1.交通線路布局的影響因素:礦產資源、人口城市、地形、氣候等。2.修路可能遇到的困難:①地形,如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嶇,工程量大;②氣候,如氣候寒冷,凍土廣布;③河流,如多河流,橋梁多,成本高;④地質,如降水多的山區,易誘發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修路成本高。3.修路后,對沿線地區社會經濟發展的有利影響:①有利于人員出行、商品流通,促進信息文化交流;②增加就業機會;③縮短兩地交通時間;④促進沿線經濟發展;⑤如果道路修建在國界附近,利于對外貿易。4.俄羅斯北冰洋沿岸航運價值低的原因:(1)自然原因:緯度高,結冰期長。(2)人文原因:人口少,運輸需求量小。5.伏爾加河航運價值較高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流程長,通航里程長;②流量大(水量大),通航能力強;③結冰期較短,通航時間長;④流經東歐平原,水流平穩,利于通航。(2)人文原因:流域內人口、城市多,運輸需求量大。【示范題】 (2024·揭陽模擬)交通線路的布局會受到氣候、地形、資源、人口等多種因素綜合影響。下圖為澳大利亞與俄羅斯的城市、鐵路、礦產分布示意圖。完成1、2題。1.與北部相比,俄羅斯鐵路線主要分布在南部的原因可能是 ( )①氣候較溫暖,城市集中②礦產資源豐富③凍土層更厚,利于施工④經濟發達,運輸量大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2.澳大利亞中部鐵路線稀疏的主要原因是 ( )A.氣候干旱,人口稀少B.地勢起伏大,施工困難C.資源短缺,需求量少D.暴雨頻繁,災害多發【解題指南】1.析因果:俄羅斯南部地區礦產資源豐富,氣候比北部溫暖,人口城市集中,經濟發達,運輸量大。南部緯度較低,氣溫比北部高,凍土少。2.巧分析:回歸線附近大陸內部和西部降水少,氣候干旱。澳大利亞中部為熱帶沙漠氣候,全年炎熱干燥,人口稀少,鐵路線稀疏。河南中考考點統計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分值 0分 2分 2分 3分 0分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第二講 印度 俄羅斯 沒有以印度、俄羅斯為載體的試題 5、6題,印度氣候與農業 7題,俄羅斯、巴西位置; 8題,俄羅斯、巴西人口分布 6題,印度、新西蘭位置; 7題,印度人口市場; 8題,印度與新西蘭對比氣候、地形、技術、面積等 沒有以印度、俄羅斯為載體的試題 (2023·河南學業考)印度和新西蘭都是養牛業大國。印度的牛奶產量居世界前列,但奶制品出口量小,新西蘭則是奶制品出口大國。下圖為印度和新西蘭簡圖。讀圖,完成1~3題。1.兩國均位于 ( )A.中緯度 B.北半球C.板塊交界處 D.太平洋沿岸2.印度奶制品出口量小的主要原因是 ( )A.產量不穩定 B.國內市場大C.自然災害多 D.交通條件差3.與印度相比,新西蘭發展養牛業的優勢體現在 ( )①氣候溫和濕潤,牧草多汁②地形平坦開闊,利于放牧③養殖技術先進,管理規范④國土面積較大,草場廣布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河南學業考)下圖為俄羅斯、巴西簡圖。讀圖,完成4、5題。4.兩國的共同點是 ( )A.城市多集中在內陸 B.河流結冰期長C.鐵路多分布在沿海 D.礦產資源豐富5.①②兩地為世界人口稀疏區,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氣候 D.交通 (2024·濱州學業考)2023年俄羅斯通過升級基礎設施等措施,吸引中國投資者共同開發西伯利亞地區。讀俄羅斯人口密度及部分資源分布圖,完成6、7題。6.以下屬于西伯利亞地區開發的有利條件是 ( )A.地廣人稀,資源豐富B.河流眾多,航運發達C.交通便利,城市眾多D.地形平坦,氣候適宜7.中國投資者可依托當地優勢投資的項目是 ( )A.服裝制造 B.電腦軟件C.石油化工 D.畜牧養殖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一講 日本 東南亞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日本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日本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東南亞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4.結合實例,說明東南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考點一 日本1.海陸位置:亞洲東部,東臨A 洋,西臨B 海。2.領土組成:由① 、② 、③ 、④ 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3.自然環境:【易錯易混】四個大島中面積最大的是本州島,緯度最高的是北海道島。4.經濟發展:(1)發展條件。(2)經濟特點:進口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業制成品,與世界聯系密切。(3)工業分布:集中在 和 沿岸。(4)問題與對策。①問題:勞動力價格提高、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國內需求減少等。②對策:建立海外生產與銷售基地。5.貿易對象:主要是 、美國、 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6.文化:民族 傳統服裝 特色飲食 傳統古都 東西方兼 容的文化民族 和服 和食 京都考點二 東南亞【讀圖發現】·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處于十字路口的位置,絕大部分位于 帶。1.海陸位置:地處H 洲和I大洋洲、E 洋與F 洋之間的“十字路口”。2.組成:包括A 半島和G 群島。3.交通要道:位于C 半島和D 島之間的B 海峽。4.國家:(1)與中國陸上相鄰:越南、老撾、 。(2)瀕臨南海的國家: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3)內陸國: 。5.氣候與農業:6.中南半島:(1)地形特征: ,縱列分布。(2)主要河流:紅河、J 河、湄南河、K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3)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沿岸及 地區。【易錯易混】1.中南半島并非全部是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也并非全部是熱帶雨林氣候。2.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但不是亞洲最長的河流。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7.旅游:柬埔寨仰光大金塔 曼谷水上市場 吳哥窟越南 印度尼西亞花園城市 下龍灣 巴厘島突破點一 海陸位置描述和交通要道評價1.海陸位置描述的一般方法(針對國家):(1)大洲+方位。(2)大洋+方位(或方位+大洋)。(3)海陸兼備或島國或內陸國。海陸位置就是指從陸地和海洋的角度去分析一個地方的位置,比如日本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如果圖中給出相鄰的國家,也可以把與鄰國的位置關系描述出來。2.評價某交通要道的重要性:(1)溝通的海洋。(2)在交通中的便利之處,如最短航線、唯一通道、交通要道等。【示范題】讀馬六甲海峽航線示意圖,說出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解題指南】1.會讀圖: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2.獲信息:歐洲、非洲向東過馬六甲海峽,可以到達東南亞、東亞各港口,且航線最短。突破點二 區域中的人地關系1.東南亞人地關系的體現:(1)氣候與農業。(2)河流與城市。(3)熱帶自然風光→旅游資源→旅游業。2.分析農作物與環境的關系方法指導:(1)分析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自然條件。(2)分析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人文條件。先描述農作物生長習性,再寫出對應的條件。如水稻單產高,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東南亞耕地較少,人口稠密,勞動力多,對糧食需求量大,適合種植水稻。【示范題】(2023·包頭學業考節選)水稻喜歡溫暖、濕潤、土地平整的生長環境。生長期間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給,土壤濕度低于57%時,光合作用開始下降。下圖為菲律賓地形圖和氣候資料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問題。分析菲律賓北部種植水稻的自然條件。【解題指南】1.知方向:本題行為動詞為“分析”,答案要體現出因果關系。2.抓關鍵:自然條件通常包括地形、氣候、河流、土壤等。3.會辨析:對影響當地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應該考慮有利的自然條件和不利的自然條件。河南中考考點統計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分值 9分 8分 8分 0分 0分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第一講 日本 東南亞 24題,日本冬季盛行風,越光米品質高的自然原因,地形圖判讀,火山多原因,“合掌造”與自然環境關系,日本概況 23題,馬六甲海峽判讀,馬來西亞氣候特征(有氣候圖),鐵路修建困難,產業特征,區域合作 21題,老撾位置,建筑特點與環境 沒有以日本、東南亞為載體的試題 沒有以日本、東南亞為載體的試題 (2024·蘇州學業考)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在經濟上長期開展貿易合作,下圖為澳大利亞和日本示意圖,完成1~3題。1.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 )A.均位于北半球 B.都是島嶼國家C.均瀕臨太平洋 D.均位于低緯度2.從圖中可知,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主要是 ( )A.煤炭和鐵礦 B.石油C.天然氣 D.錳礦3.兩國之間貿易往來,大宗貨物運輸方式最合理的是 ( )A.航空運輸 B.管道運輸C.鐵路運輸 D.海洋運輸 (2024·眉山學業考)緬甸是東南亞重要的柚木生產和出口國,其柚木出口到中國選擇公路運輸,公路主要為盤山公路。下圖為緬甸及周邊地區略圖。據此完成4~6題。4.根據圖中信息判斷緬甸的地勢特征為 ( )A.周高中低 B.中高周低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5.采用盤山方式修建公路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A.氣候 B.地形C.河流 D.植被6.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向是 ( )A.旅游 B.發電C.養殖 D.河運7.(2021·河南學業考節選)馬來西亞是與中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下圖為馬來西亞周邊地區、馬東鐵路示意圖及關丹氣候統計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中國制造“下南洋”】馬東鐵路是中馬兩國之間最大的經貿合作項目,也是“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它連接了吉隆坡和關丹,并沿東海岸向北延伸。 2021年4月9日首條隧道貫通,鐵路建設進入高峰期。(1)馬來西亞西臨 海峽,海運便利。馬東鐵路的修建加強了馬來半島東西部的交流。相比海運,鐵路運輸的優勢是 。 受氣候影響,鋼結構的鐵路橋梁易被腐蝕。馬東鐵路橋梁建造中使用的新材料涂層是由中國研制的,既防腐又耐水。(2)中國研制的新材料涂層很好地適應了當地 的氣候特點。(3)結合地形特點,說出馬東鐵路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第七章 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第一講 日本 東南亞核心主線·構建脈絡圖 課程標準·目標詳解讀1.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說出日本的地理位置、范圍、領土構成和首都;選擇與日本地理位置差異明顯的國家,比較它們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的差異。 2.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日本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 3.運用地圖和相關資料,描述東南亞的地理位置,簡要歸納自然地理特征,說明該特征對當地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4.結合實例,說明東南亞發展旅游業的優勢。考點一 日本1.海陸位置:亞洲東部,東臨A太平洋,西臨B日本海。2.領土組成:由①北海道、②本州、③四國、④九州四個大島及其附近的一些小島組成。3.自然環境:【易錯易混】四個大島中面積最大的是本州島,緯度最高的是北海道島。4.經濟發展:(1)發展條件。(2)經濟特點:進口原料、燃料,大量出口工業制成品,與世界聯系密切。(3)工業分布: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海沿岸。(4)問題與對策。①問題:勞動力價格提高、人口老齡化、環境污染、國內需求減少等。②對策:建立海外生產與銷售基地。5.貿易對象:主要是歐洲、美國、東亞和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6.文化:民族 傳統服裝 特色飲食 傳統古都 東西方兼 容的文化大和民族 和服 和食 京都考點二 東南亞【讀圖發現】·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處于十字路口的位置,絕大部分位于熱帶。1.海陸位置:地處H亞洲和I大洋洲、E太平洋與F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2.組成:包括A中南半島和G馬來群島。3.交通要道:位于C馬來半島和D蘇門答臘島之間的B馬六甲海峽。4.國家:(1)與中國陸上相鄰:越南、老撾、緬甸。(2)瀕臨南海的國家: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文萊。(3)內陸國:老撾。5.氣候與農業:6.中南半島:(1)地形特征:山河相間,縱列分布。(2)主要河流:紅河、J湄公河、湄南河、K薩爾溫江、伊洛瓦底江等。(3)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區。【易錯易混】1.中南半島并非全部是熱帶季風氣候,馬來群島也并非全部是熱帶雨林氣候。2.湄公河是亞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但不是亞洲最長的河流。亞洲最長的河流是長江。7.旅游:緬甸 泰國 柬埔寨仰光大金塔 曼谷水上市場 吳哥窟新加坡 越南 印度尼西亞花園城市 下龍灣 巴厘島突破點一 海陸位置描述和交通要道評價1.海陸位置描述的一般方法(針對國家):(1)大洲+方位。(2)大洋+方位(或方位+大洋)。(3)海陸兼備或島國或內陸國。海陸位置就是指從陸地和海洋的角度去分析一個地方的位置,比如日本的海陸位置: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島國。如果圖中給出相鄰的國家,也可以把與鄰國的位置關系描述出來。2.評價某交通要道的重要性:(1)溝通的海洋。(2)在交通中的便利之處,如最短航線、唯一通道、交通要道等。【示范題】讀馬六甲海峽航線示意圖,說出馬六甲海峽的重要性。答:①是連接太平洋與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②是歐洲、非洲與東南亞、東亞各港口最短航線的必經之地。【解題指南】1.會讀圖:馬六甲海峽溝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2.獲信息:歐洲、非洲向東過馬六甲海峽,可以到達東南亞、東亞各港口,且航線最短。突破點二 區域中的人地關系1.東南亞人地關系的體現:(1)氣候與農業。(2)河流與城市。(3)熱帶自然風光→旅游資源→旅游業。2.分析農作物與環境的關系方法指導:(1)分析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自然條件。(2)分析有利于農作物生長的人文條件。先描述農作物生長習性,再寫出對應的條件。如水稻單產高,生產需要投入大量的勞動力;東南亞耕地較少,人口稠密,勞動力多,對糧食需求量大,適合種植水稻。【示范題】(2023·包頭學業考節選)水稻喜歡溫暖、濕潤、土地平整的生長環境。生長期間需要有充足的水分供給,土壤濕度低于57%時,光合作用開始下降。下圖為菲律賓地形圖和氣候資料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問題。分析菲律賓北部種植水稻的自然條件。答:優勢:終年高溫,熱量充足;多數月份降水充沛,土壤濕度高;火山灰廣布,土壤肥沃。不足:平原面積小,適宜種植水稻的耕地不足;1-4月降水太少,不利于水稻生長;臺風等自然災害多。【解題指南】1.知方向:本題行為動詞為“分析”,答案要體現出因果關系。2.抓關鍵:自然條件通常包括地形、氣候、河流、土壤等。3.會辨析:對影響當地農業生產的自然條件,應該考慮有利的自然條件和不利的自然條件。河南中考考點統計年份 2020年 2021年 2022年 2023年 2024年分值 9分 8分 8分 0分 0分我們鄰近的地區和國家 第一講 日本 東南亞 24題,日本冬季盛行風,越光米品質高的自然原因,地形圖判讀,火山多原因,“合掌造”與自然環境關系,日本概況 23題,馬六甲海峽判讀,馬來西亞氣候特征(有氣候圖),鐵路修建困難,產業特征,區域合作 21題,老撾位置,建筑特點與環境 沒有以日本、東南亞為載體的試題 沒有以日本、東南亞為載體的試題 (2024·蘇州學業考)日本和澳大利亞的資源稟賦差異較大,在經濟上長期開展貿易合作,下圖為澳大利亞和日本示意圖,完成1~3題。1.日本與澳大利亞的地理位置 (C)A.均位于北半球 B.都是島嶼國家C.均瀕臨太平洋 D.均位于低緯度2.從圖中可知,日本從澳大利亞進口的主要是 (A)A.煤炭和鐵礦 B.石油C.天然氣 D.錳礦3.兩國之間貿易往來,大宗貨物運輸方式最合理的是 (D)A.航空運輸 B.管道運輸C.鐵路運輸 D.海洋運輸 (2024·眉山學業考)緬甸是東南亞重要的柚木生產和出口國,其柚木出口到中國選擇公路運輸,公路主要為盤山公路。下圖為緬甸及周邊地區略圖。據此完成4~6題。4.根據圖中信息判斷緬甸的地勢特征為 (C)A.周高中低 B.中高周低C.北高南低 D.南高北低5.采用盤山方式修建公路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B)A.氣候 B.地形C.河流 D.植被6.伊洛瓦底江在曼德勒下游河段開發利用的主要方向是 (D)A.旅游 B.發電C.養殖 D.河運7.(2021·河南學業考節選)馬來西亞是與中國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合作伙伴。下圖為馬來西亞周邊地區、馬東鐵路示意圖及關丹氣候統計圖。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中國制造“下南洋”】馬東鐵路是中馬兩國之間最大的經貿合作項目,也是“一帶一路”的旗艦工程。它連接了吉隆坡和關丹,并沿東海岸向北延伸。 2021年4月9日首條隧道貫通,鐵路建設進入高峰期。(1)馬來西亞西臨馬六甲海峽,海運便利。馬東鐵路的修建加強了馬來半島東西部的交流。相比海運,鐵路運輸的優勢是速度快;受天氣影響小(任答一點即可)。 受氣候影響,鋼結構的鐵路橋梁易被腐蝕。馬東鐵路橋梁建造中使用的新材料涂層是由中國研制的,既防腐又耐水。(2)中國研制的新材料涂層很好地適應了當地降水多;高溫多雨;濕熱(任答一點即可)的氣候特點。(3)結合地形特點,說出馬東鐵路建設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答:馬來半島中部地形多山,地勢起伏大,隧道、橋梁建設難度大;滑坡、泥石流、地震等地質災害多發。(任答一點即可,符合題意的其他答案也可)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章 第一講 日本 東南亞 - 學生版.docx 第七章 第一講 日本 東南亞.docx 第七章 第二講 印度 俄羅斯 - 學生版.docx 第七章 第二講 印度 俄羅斯.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