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7.2.3 平行線的性質第2課時【教學目標】1.理解并掌握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并能應用其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2.通過習題的訓練,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重點難點】重點:利用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難點: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的區分.【教學過程】一、溫故知新 請同學們解決下列問題,并思考用了你學習過的哪些知識 1.下列推理正確的是( )A.因為a∥d,b∥c,所以c∥dB.因為a∥c,b∥d,所以c∥dC.因為a∥b,a∥c,所以b∥cD.因為a∥b,d∥c,所以a∥c2.如圖,直線a,b都與直線c相交,給出下列條件:①∠1=∠2;②∠3=∠6;③∠4+∠7=180°;④∠5=∠8.其中能判斷a∥b的條件是( ) A.①② B.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3.如圖,AB∥DE,∠B=50°,那么∠1的度數為 ,∠2的度數為 ,∠3的度數為 . 4.已知:如圖,BE∥CD,∠A=∠1,試說明:∠C=∠E.補全解答過程.證明:∵BE∥CD, ∴∠2=∠C, 又∵∠A= ,(已知) ∴AC∥ . ∴∠2= . ∴∠C=∠E. . 二、歸納知識結構,形成系統1.平行的判定有哪些方法 (師問生答)平行線的判定方法:(1)定義: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2)關于平行線的基本事實的推論:如果兩條直線都與第三條直線平行,那么這兩條直線也互相平行;(3)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4)內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5)同旁內角互補,兩直線平行.2.平行線的性質有哪些 (1)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2)兩直線平行,內錯角相等;(3)兩直線平行,同旁內角互補.三、典型例題例1 教材P17例3跟蹤訓練:已知:如圖,∠A=∠EBC,∠3=∠E,試說明:∠1=∠2.例2 教材P18例4跟蹤訓練:如圖,直線l分別與直線AB,CD相交于點E,F,EG平分∠BEF交直線CD于點G,若∠1=∠BEF=68°,求∠EGF的度數.四、課堂小結 本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本節課學習如何利用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在做題過程中要圖形和已知條件結合進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思路;過程的書寫要條理,步步有理有據.五、達標檢測1.如圖,直線a,c被直線b所截,a∥c,且∠1=120°,則∠2=( )A.80° B.60° C.50° D.40°2.如圖,下列能判定AB∥CD的條件有 個( ) (1)∠B+∠BCD=180°;(2)∠1=∠2;(3)∠3=∠4;(4)∠B=∠5.A.1 B.2 C.3 D.43.如圖,AB∥CD,AE,CD相交于點C.如果∠A=34°,那么∠ECF的度數為 . 4.如圖,已知在四邊形ABCD中,AD∥BC,∠B=80°.(1)求∠BAD的度數;(2)AE平分∠BAD交BC于點E,∠BCD=50°.判斷AE與DC是否平行,并說明理由.六、布置作業課堂作業:教材P18練習;課后作業:教材P19習題7.2第6題,P20第8題,P21第14題七、教學反思本節課是習題課,主要是綜合應用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首先通過一組簡單的題目引入本節課,目的是通過簡單的題目引發學生思考,為后面的更綜合的知識作準備,同時也為后面把知識形成系統作準備.本節課的重點是綜合應用平行線的判定和性質進行有關的計算和證明,因此在解決完每一個例題的后面都加了一個跟蹤訓練題,目的是及時進行鞏固.最后設計一組達標檢測題,以便教師及時掌握學生對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及時查缺補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