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8.1 數學廣角-找次品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P112.例1.2教材分析 《找次品》是人教版數學五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教學內容。該部分屬于數學廣角的內容。本節課是從3件物品中找出1件次品(輕一些),初步認識“找次品”問題的含義,感知基本的推理過程,明確解決的基本方法。該部分的編排以“找次品”這一探究性操作活動為載體,讓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等方式找到解決問題的策略。學情分析 找次品”問題學生之前很少接觸,要幫助學生理解找次品的含義。引導學生用直觀方式清晰地表達出推理過程,進一步理清思路,為后面數量更多的找次品問題做好認知和方法上的準備。這樣編排有助于培養學生抽象、推理和優化的數學思維過程。核心素養 探索解決問題的策略,滲透優化思想,感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學習目標 1.初步理解找次品的含義,明確找次品的基本思路,探索找次品的一般方法 2.經歷解決簡單問題的過程,初步培養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教學重點 尋找用天平原理找次品的最優方案。教學難點 經歷找次品的過程,掌握找次品的方法,體驗最優方案的原理。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知識鏈接 師:在上新課之前,我們一起來玩一起考眼力游戲,怎么樣? 學生興奮歡呼。 師:哪個與其他不一樣? 師:誰找的最快? 學生搶答。 師:剛才是用眼睛發現的不一樣,如果遇到用眼睛無法辨認的情況,該怎么辦呢?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了解“找次品”。 通過讓學生體會用雙眼找出不同類的眼力小游戲,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迅速吸引注意力。二、 探究新知 一、解決找次品問題的基本思路 出示例1:有3瓶鈣片,其中1瓶少了3片,看作次品。你能設法把它找出來嗎? 師:當1瓶里面少了3片,這時候這一瓶鈣片是不合格的,我們稱之為次品。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辦法可以把它找出來嗎? 生1:我用手掂了掂,掂不出來。 生2:可以用天平稱一稱。 師:少3片的那瓶鈣片的質量肯定比其他 2 瓶的輕一些還是重一些呢?天平會有什么變化呢?同學們分組討論一下,會出現怎么樣的結果呢? 合作交流,分組討論,派代表回答問題。 師:任意拿 2 瓶鈣片分別放在天平左右兩邊的托盤中,發現天平平衡了,那么哪一瓶是次品呢? 生:天平平衡了,剩下的那瓶就是次品。 師:如果不平衡呢? 生:如果不平衡,輕的那瓶是鈣片。 師:同學們,你們能想辦法把用天平找次品的過程,清楚地表示出來嗎?合作交流,分組討論,得出你們的結果。 合作交流,分組討論。派小組代表回答問題。 生:我用長方形表示鈣片,并在每個長方形上記上數字做標記區分。可以這樣記錄。 先拿出1號和2號進行稱量,如果天平平衡,那么3號就是次品。如果不平衡,輕的是次品。 師:很好,那么這樣稱量需要稱幾次呢? 生:1次。 師:同學們想一想如果鈣片不止3瓶呢? 二、運用優化策略解決找次品問題 出示例2:8個零件里有1個是次品(次品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師:從多個零件中找一個次品又該怎么找呢?首先我們要審題,題目中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是什么意思? 生:保證能找出次品的最少次數。 師:所以要排除運氣最好的情況。那么接下來這句話你們覺得對不對呢? “如果我隨機拿2瓶稱,稱第一次就發現天平不平衡,重的是次品。所以至少1次就可以找到次品。” 學生自由回答。 師:你們打算怎樣表示找次品的過程?分組合作,討論交流,派代表回答問題。 分組合作,討論交流。 (1)方法一:把8個零件分成8份,每份1個。 生:我用圓形來表示零件,并給每個零件標號,再把8個零件分成8份,每份1個。取出1號和2號,用天平測量,如果平衡,說明1號和2號都不是次品,如果不平衡,那么說明重的一端是次品。但是平衡的可能性還要接著往下尋找次品。取出下一組,3號和4號,如果平衡,說明次品不是3號和4號,還要繼續找,但是如果不平衡,這么就說明次品是3號或者4號,看天平輕的一端不是次品,重的一端是次品。 師:很好,至少要稱多少次? 學生自由回答。(操作后出示答案:4次) (2)方法二:把8個零件分成4份,每份2個。 師:我們將1號2號和3號4號為一組,放在天平的左右兩邊,如果天平平衡,說明次品在剩下的四個零件中,因此再各放5號6號和7號8號,這時候重的一邊有次品,假如是7號和8號偏重,我們取出7號和8號,各放在天平兩端,找出次品。這時候同學們發現這樣要稱多少次呢? 生:稱3次。(操作后出示答案) 師:如果在稱1、2號、3號和4號時就以及有不平衡的狀況出現了,又稱了多少次呢? 生:2次。(操作后出示答案) 師:很好,綜上所述,至少多少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生:3次。 師:你還能想出其他方法嗎? (3)方法三:把8個零件分成2份,每份4個。 生:把8個零件分成2份,每份4個。肯定會有一邊是重一點的,假如5、6、7、8號偏重,則次品一定再其中。取出5、6、7、8再分一半,進行左右兩邊測量,重的一邊有次品,再將其取出進行比較找出次品。 師:這個方法至少多少次能保證找出次品? 生:3次。(操作后出示答案) (4)方法四:把8個零件分成3份,每份個數分別是3,3,2。 師:這種方法怎么找次品呢? 生:將1、2、3和4、5、6分別放在天平的兩邊,如果平衡,說明次品在剩下的2個零件中。再將剩下的零件放在天平的兩端。較重的一段是次品。 師:很好,那如果不平衡呢? 生:如果不平衡,說明次品在重的一端。剩下的不可能是次品,所以不用考慮。假如4、5、6較重,則任意取出兩個放在天平的兩段進行稱量,如果不平衡,重的一段是次品,如果平衡,剩下的那一個是次品。至少2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操作后出示答案) 師:將探索的情況填入下表。 (1)表中哪種方法需要稱的次數最少? 生:最后一種方法。8個零件分成3份找次品時,稱的次數最少,至少稱2次就能保證找出次品。 師:如果零件不止8個呢? (2)如果9個零件中有1個次品(次品重一些),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次品?是怎么稱的? 師:同學們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完成這個表格。 分組合作,討論交流。派代表回答問題。 出示答案: 生:9個零件分成3份找次品時,稱的次數最少,至少稱2次就能保證找出次品。 師:同學們你們發現什么規律嗎? (3)你能發現什么?用你發現的方法找出10個、11個零件中的1個次品(次品重一些),看看是不是保證找出次品的次數也是最少的。 師:同學們你們發現什么規律嗎? 生:我發現,分成3份且每份的數量盡可能相等時,稱的次數最少。 師:那我們來驗證看看是不是這樣。如果是10個零件,那么可以分成3份,其中兩份是3個,一份是4個,先測量兩份3個的放在天平兩邊測量,如果平衡,說明次品在剩下的4個中,再將其均分稱2份,再測量,重的一端有次品,再將2個分成2份,每份1個。最后得出結果。這樣要稱3次。如果不平衡呢? 生:如果不平衡,說明次品在重的一段,取出3個零件,進行比較,任意取出2個比較,平衡則次品是剩下的那個,不平衡,則較重的為次品。這樣要稱2次。 師:那么至少稱多少次呢? 生:3次。 師:如果從11個中找次品呢? 生:分成3份,其中2份是4個,1份是3個。如果4個和4個對比是平衡的,說明次品在剩下的3個中,再對其進行稱量。如果不平衡,就對剩下的進行對比稱量。得出最后結果。這樣至少稱3次。 三、小結。 在找次品時,把物體分成3份,每份數量盡量平均時,可以保證找出次品時稱量的次數最少。 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在交流中探尋解決問題的方法,多種方法,找出解決問題的最優解,培養學生由多樣化到優化的思維。三、 課堂演練 一、入門1.5瓶鈣片中有1瓶是次品(輕一些),完成下面找次品的過程。 (教材P114第1題) 2.用盡可能少的次數找出次品,你會對待測物品進行分組嗎?(每組物品里有1個次品) 3.選一選。 (1)10盒外包裝完全一樣的月餅中有1盒質量偏輕,用天平至稱( C )次能保證把它找出來。 A.1 B.2 C.3 (2)有8瓶同樣的鈣片,其中1瓶被吃了3片。要找出這瓶比較輕的鈣片,如果用天平稱,下面( B )種分法比較合理。 (3)有3盒巧克力,其中的一盒為次品(可能比其他2盒輕,也可能比其他2盒重),用天平至少稱( C )次,能保證找出那盒次品。 A.1 B.2 C.3 二、鞏固 4.有28瓶水,其中27瓶質量相同,另有1瓶是鹽水,比其他的水略重一些。假如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教材P114第2題) 答:至少稱4次能保證找出這瓶鹽水。 5.有13個零件,其中的12個質量相同,另一個是次品,次品較輕。 (1)如果用天平稱,至少稱幾次可以找出來? 答:3次。 (2)如果在天平兩邊各放6個零件,稱一次有可能稱出來嗎?為什么? 答:有可能。天平兩邊各方5個零件,若天平平衡,則剩下的一個零件次品。所以稱一次有可能稱出來。 三、挑戰 6.有8瓶礦泉水,編號是①至⑧,其中有6瓶一樣重,是合格產品,另外2瓶都輕5g,是不合格產品。用天平稱了3次,結果如下:第一次①+②比③+④重;第二次⑤+⑥比⑦+⑧輕;第三次①+③+⑤與②+④+⑧一樣重。那么這2瓶不合格產品分別是幾號? 答:④和⑤。 四、拓展 你知道嗎? 用天平找次品時,所測物品數目與保證能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稱的次數有以下關系。(只含1個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輕。) 從表中你能發現什么規律?為什么? 需要稱量n次,待測物品的數量為(3n-1+1)到3n之間。 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四、 總結評價 1.課堂總結 2.素養評價 3.布置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板書設計 找次品 例1 需要稱1次 例2 8(3,3,2),2次 9(3,3,3),2次 10(3,3,4),3次 11(4,4,3),3次 把物品分成盡可能接近的3份,稱的次數最少。課后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課后反思 成功之處:通過對比找次品的不同方法,突出了用天平找次品的優越性。用天平演示更能讓學生直觀感受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 不足之處:沒有給同學留足時間讓學生描述找次品的過程。 教學建議:在找次品的過程中,要讓學生明白每一步的操作原理是什么,為什么要這樣稱,真正理解用天平找次品的原理,防止學生出現死記硬背的現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