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4.12 通分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P73.例4.教材分析 這部分教材以分數的大小比較為線索,由特殊到一般,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教學通分。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求幾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是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在分數加減法中常常用到。因此通分是分數四則運算的重要基礎,是比較異分母分數大小和計算異分母分數加減法的重要步驟,所以必須使學生切實掌握好這部分內容。在本節課教學中我力求滲透數學轉化思想方法、比較法、觀察法等。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比較同分子分數,以及同分母分數的大小。至于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一部分同學其實已經知道利用分數的基本性質進行比較,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這一成果引入通分,再通過自學環節,順理成章的讓學生轉入本節的重點學習中。核心素養 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遷移類推能力。學習目標 1.能在現實的問題情境理解并掌握通分的意義,探究通分的方法。 2.能夠利用通分比較分數的大小,培養觀察、分析和歸納概括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聯系,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教學重點 理解通分的意義,學會通分。教學難點 比較分數的大小。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知識鏈接 的分數單位是( ),有( )個這樣的單位。 學生快速回答,隨后教師出示答案。 師:試著說一說,和的意義是什么? 學生舉手回答。 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通分”。 通過復習舊知,溫故而知新,讓學生回憶分數的意義,喚起學生對簡單分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的記憶,進而引入通分的知識點。二、 探究新知 一、分數的大小比較 例4.地球上的陸地面積約占總面積的,海洋面積約占總面積的。地球上的陸地面積大還是海洋面積大? 師:我們如果想比較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的多少,就是要求什么呢? 生:要比較和的大小。 師:這兩個分數如何比較大小呢? 生1:如果把地球表面積平均分成10份,陸地只占3份,海洋占了7份。 生2:就是3個,就是7個。 師:這時候大家知道這兩個分數誰大誰小了嗎? 生:<,地球上的海洋面積大。 再比較一下: ○ ○ ○ ○ ○ ○ ○ ○ 師:上、下兩組分數中相比較的兩個分數有什么特點?(學生獨立思考,隨后回答) 生:上面的分數中,相比較的兩個分數的分母相同;下面的分數中,相比較的兩個分數的分子相同。 師:該如何比較呢? 教師組織學生小組討論,隨后派代表匯報。 1.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 師:以“○”為例。 生:將同樣長的線段平均分成13份,表示其中的3份,表示其中的4份,所以<。 師:請一位同學上來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規律? 生:同分母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分數大。 師:根據規律比較剩下三組分數的大小。 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隨后出示答案:<;>;<。 2.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比較 師:以“○”為例,借助畫圖表示這兩個分數,并比較大小。 生:>。 師:同分子分數的大小比較和同分母分數的大小比較有什么不同? 生:同分子分數相比較,分母小的分數大。 師:根據規律比較剩下三組分數的大小。 學生獨立思考并完成,隨后出示答案:>;>;<。 3.做一做:在○里填上“>”“<”或“=”。(教材P73) ○ ○ ○ ○ ○ ○ ○ ○ 師:請同學們運用剛剛總結的規律,獨立完成。 出示答案:>;<;<;>;<;<;<;> 二、通分 例5.豆類食品的蛋白質含量較高,經常食用有益于人體健康。黃豆的蛋白質含量大約占,蠶豆的蛋白質含量大約占。黃豆和蠶豆哪個蛋白質含量比較高? 師:如何比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兩個分數? 生:把它們先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數。 方法一:畫圖比較大小 師:我們可以試試畫圖來比較大小 生:>。 方法二:化成同分母分數比較大小 師:我們也可以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將兩個分數化成同分母分數。(提示:可以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 生1:5和4的最小公倍數是20。 生2:,。 生3:因為>,所以>。 師:像這樣,把異分母分數分別化成和原來分數相等的同分母分數,叫作通分。 師播放視頻,師生觀看視頻,認識“通分”。 方法三:化成同分子分數比較大小 師:同樣,我們也可以將兩個分數化成同分子分數,再進行比較。一般情況下,用兩個分子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子。 生1:2和1的最小公倍數是2。 生2:。 生3:因為>,所以>。 三、做一做 1.在○里填上“>”“<”或“=”。(教材P74第1題) ○ ○ ○ ○ 教師組織學生根據所學知識,獨立完成,隨后請學生到黑板上寫出自己的做題過程。 出示答案:<;>;>;= 師歸納:分母相同的兩個分數相比較,分子大的分數大;分子相同的兩個分數相比較,分母小的分數大;異分母分數比較大小,先通分,再比較大小。 2.把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通分。(教材P74第2題) ○ ○ ○ ○ ○ ○ ○ ○ 出示答案: 帶領學生探究不同類型分數的大小規律,培養學生對規律的總結歸納的能力。通過多種方法的講解,讓學生自己體會不同方法的優缺點,幫助學生加深對通分的理解。利用動手操作的方式,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分數大小的魅力。三、 課堂演練 一、入門 1.比較每組中兩個分數的大小。(教材P75第1題) > < > < 2.把下面每組中的兩個分數通分。(教材P75第5題) (1) (2) 3.對和兩個分數進行通分,三個小朋友的通分過程如下。 這些通分過程都正確嗎?你最喜歡誰的方法?為什么? 答:這些通分過程都正確。我最喜歡小明的方法。理由:選用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可使分子、分母相對較小,便于比較和運算。 二、鞏固 4.比較每組中兩個分數的大小,再和同學交流一下你的方法。(教材P75第2題) > < > < 5.張叔叔和李叔叔參加工廠的技能比賽。張叔叔加工完所有零件的時,李叔叔加工完所有零件的。在這段時間里,誰的比賽成績更好一些?(教材P75第4題) 2和5的最小公倍數是10。 , 因為<,所以<。 答:李叔叔的比賽成績更好一些。 三、挑戰 6.哪種水果貴? 方法一: 梨:16÷3=(元) 蘋果:11÷2=(元) 3和2的最小公倍數是6。 , 因為<,所以<。 答:蘋果貴。 方法二: 梨:16÷3=(元)=(元) 蘋果:11÷2=(元)=(元) <。 答:蘋果貴。 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知識,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四、 總結評價 1.課堂總結 2.素養評價 3.布置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板書設計 通分 (分數的基本性質) 異分母分數------------同分母分數 公分母 | 最小公倍數課后作業 1.完成《分層作業》中對應練習; 2.預習下一節內容。課后反思 在探索通分的方法時,我比較注重學生的思維發展,先允許學生自主探究運用多種方法比較兩個異分母分數的大小,讓學生感受到同一個問題總是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然后在交流匯報中進行梳理引導,從而引出通分的概念。經過對不同方法的比較,讓學生明確通分一般用兩個分母的最小公倍數作公分母,但部分學生在公分母的選擇上,仍然習慣將兩個分母的積作公分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