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3.2 圓柱的表面積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材P16.例1.教材分析 《圓柱的表面積》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圓柱與圓錐》單元的課時內容。它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圓柱的基本特征、長方形的面積、圓的面積的計算方法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以上述知識為基礎,讓學生通過想象、操作等探索活動,運用遷移規律把圓柱的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這一新知識轉化到學生原有的認知結構中,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為今后進一步學習立體幾何知識及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打下基礎。是一節數學探討課,與生活密切聯系.學情分析 通過前五年的學習,學生已有一定的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學習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這都為本課時學習提供了經驗支持。學生在低年級已經初步感性認識了圓柱,能夠辨認圓柱物體。在此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并初步了解了長方形、正方形、圓等平面圖形的特點,學習了這些圖形的面積計算,學生還認識了長方體、正方體,掌握了長(正)方體表面積含義及其計算方法,這些都是學生學習圓柱和圓錐的基礎。核心素養 形成合作意識和主動探求知識的學習品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學目標 1.理解圓柱側面積和表面積的意義。 2.通過觀察思考、交流討論推導并掌握求圓柱的側面積和表面積的方法。 3.體驗成功與失敗的收獲,體會合作的愉悅。教學重點 掌握圓柱側面積、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教學難點 能根據實際,綜合運用側面積和表面積的計算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激趣導入 前測達標 1.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相關知識。 (1)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指的是什么? (2)長方體、正方體的表面積公式是什么? 2.小結,引出課題。 對舊知識的回顧,喚醒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好前測,為探究新知做好準備。二、 探究新知 導學達標 1.課件出示圓柱展開圖。 師:仔細觀察下圖,你能發現什么? 預設1: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預設2:圓柱的側面積=側面展開后形成的長方形的面積 預設3:圓柱的側面積=圓柱的底面周長×高 根據學生的發言板書:圓柱的表面積=圓柱的側面積+兩個底面的面積 師:圓柱的上、下兩個底面是大小完全相等的圓,根據圓的面積計算公式S=πr2,只要知道底面半徑就能算出圓柱的底面積。 2.探究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我們會求圓柱的底面積,那么如何計算圓柱的側面積呢?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學生在小組內交流。 圓柱側面沿高剪開能得到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長等于圓柱的底面周長,寬等于圓柱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圓柱的側面積。因為長方形的面積=長×寬,所以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師:大家聽懂他的意思了嗎?你能再來說一說嗎? 根據學生敘述板書: 3.進一步理解圓柱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師:但是圓柱的側面剪開后還能得到平行四邊形、不規則圖形,有時還能得到正方形。你能利用這些圖形推導出圓柱的側面積計算公式嗎? 學生在小組內操作、討論并匯報。 利用割補法將不規則圖形轉化為長方形或正方形。 師:現在我們可以肯定地說“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一起大聲讀一讀這個公式吧! 4.用字母表示圓柱側面積的計算公式。 師:請你用字母表示出圓柱側面積的計算公式。 學情預設:S側=Ch 預設2:S側=πdh 預設3:S側=2πrh 教師板書:S側=Ch=πdh=2πrh? 學生通過觀察、想象,自主探究獲得圓柱表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并通過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掌握圓柱表面積和側面積的計算方法。創造性地使用教科書,及時補充圓柱的表面積計算的應用知識,有助于學生區分圓柱的側面積與表面積。三、 課堂鞏固 訓練達標 基礎演練: 拓展延伸: 分層次的鞏固練習有助于對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進行評價。四、 歸納總結 素養達標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梳理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板書設計課后作業 1.從課本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思 本課的學習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礎之上,讓學生自行推導總結圓柱的表面積和側面積計算公式,注重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在計算圓柱的表面積時,計算側面積要用圓柱的底面周長乘高,而圓柱的表面積則需用側面積加上兩個底面的面積。在同一題里,周長公式與面積公式混淆也是計算圓柱表面積出錯的原因之一。還有少數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不能靈活應用,要注意加強對學生讀題、審題的指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