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素養達標教學設計4.3 解比例教學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教材P40.例2.例3教材分析 《解比例》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比例》單元的課時內容。本課抓住“比例的基本性質”在比例與簡易方程之間起到橋梁作用這一點展開,較好的體現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為學生提供了很多參與教學過程、展示才華的機會,從而受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學情分析 六年級的學生已有一定的觀察、操作、合作、交流的能力,探究學習的能力,具有較強的獨立思考和動手操作的能力,這都為本課時學習提供了經驗支持。通過前面的學習,學生是在學習了比、比例和比例的基本性質后學習解比例的,對比例的內項和外項已經認識,初步形成了一定的觀察、探索、歸納的能力。核心素養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與合作意識,進一步培養學生觀察類比,分析判斷的能力。教學目標 1.掌握運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的方法,能正確解比例。 2.進一步理解比例的意義,能利用比例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感受數學知識間的內在聯系,滲透轉化思想。教學重點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正確地解比例。教學難點 經歷探索解比例的過程,學會應用比例的意義和基本性質解決實際問題。教學方法 實踐活動、自主觀察、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及啟發引導等。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教學過程教學環節 師生雙邊活動 設計意圖一、 激趣導入 前測達標 1.引導學生回顧本節課相關知識。 (1)什么叫做比例?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3)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下列各比改寫為乘法等式。 2.小結,引出課題。 對舊知識的回顧,喚醒已有的知識經驗,做好前測,為探究新知做好準備。二、 探究新知 導學達標 1.自學解比例的意義 師:閱讀教材第40頁,理解什么叫做解比例。 生: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教師板書: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2.學習例2,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解比例。 (1)出示例2的PPT課件。 (2)理解題意,弄清模型總長∶火箭總長=1∶10。 師:同學們,你是怎樣理解題目中1∶10的 生:題目中告訴我們1∶10是模型總長與火箭總長的比 師:你能根據題意寫出比例關系式嗎 生:根據題意列比例關系式: 模型總長∶火箭總長=1∶10。 師:這個關系式用數字該怎樣表示 生:老師,在這個比例中我只知道三個數字,模型的高度的數量我不知道是幾呀 師:這位同學觀察得很仔細,哪位同學愿意幫助他解決這個問題 生:老師我想用字母x代替模型總長的數量,您看可以嗎 師:好的,你的想法非常的好,也很正確! 師:題目中告訴我們原塔高度是多少 生:320 m。 (3)解題,按以下步驟解答。 ①根據問題設x。 師:在解決這道題時,我們要寫出“解”“設”。 生: 解:設這個模型總長是x m。 ②依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式。 生:x∶57=1∶10 ③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式轉化為方程,即外項乘積=內項乘積。 生:10x=57×1 ④解方程。 生:x= 5.7÷10 x=5.7 ⑤寫出答案。 生: 答:這個模型總長5.7 m。(板書解題過程) (4)小結:通過例2的學習你知道怎樣應用比例知識解決問題 預設 生:我知道應用比例解決問題的一般步驟是:①根據問題設x;②根據比例的意義列出比例式;③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把比例式轉化為方程;④解方程;⑤寫出答語。。 采用問答式教學,按解決應用題的思路設問,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步達到教學目標的要求。最后的小結提煉了主題的精華,使學生思維得以升華。三、 課堂鞏固 訓練達標 基礎演練: 1.完成教材第40頁“做一做”第1題。 2.完成教材第40頁“做一做”第2題 3.完成教材第42頁“練習八”第9題。 拓展延伸: 分層次的鞏固練習有助于對學生知識掌握和能力發展進行評價。四、 歸納總結 素養達標 1.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引導學生回顧總結。 引導學生總結梳理所學知識,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板書設計 解比例 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用比例解決問題:設、列、改、解、答。課后作業 1.從課本習題中選取; 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思 本節教學的復習準備與導入為學習解比例做好了知識儲備,學起來自然順暢, 在教學例2時,教師設計的問答式教學,使學生在回答的同時,訓練了學生思考過程,逐步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不足之處:在新知構建部分,教師提問式教學,代替學生的地方有點多,沒有放開學生的手腳,要相信學生,鼓勵學生,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以后再教這個內容時,多給學生時間,讓學生自己通過閱讀教材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教師多鼓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